湖南三大傑出富豪:愛爾眼科陳邦上榜,周群飛以1150億穩坐首富

2020-12-17 騰訊網

湖南三大傑出富豪:愛爾眼科陳邦上榜,周群飛以1150億穩坐首富

推薦語:在改革的東風中,湖南的私營經濟從萌芽、發軔,煥發出勃勃生機,直至撐起湖南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曾表示,湖南發展民營經濟有基礎,非公經濟在全省經濟中已「三分天下有其二」。發展民營經濟,湖南正當其時。

那麼大家知道,在這些年誕生的眾多湖南富商中,誰是財富排在湖南前三的富豪嗎?

接下來筆者就帶大家來簡單盤點一下,那些在湖南實現逆襲的富豪們。

就在10月2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百富榜》,富豪榜也統計了湖南10大富豪數據,其中登上湖南首富寶座的不是別人,正是藍思科技的背後老闆——周群飛、鄭俊龍夫婦,他們以1150億的財富成為湖南富豪榜「最閃亮的星」。

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藍思科技專業研發、生產、銷售觸控玻璃顯示屏,產品廣泛應用於手機、電腦、開關、電子相框等產品,遠銷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擁有集開模、設備開發、工藝開發、CNC、鍍膜、雷射等於一體的全製程研發和生產技術。

不得不說,藍思科技曾經是背靠著蘋果公司而發家致富,近些年為了擺脫對蘋果的依賴,開啟了多元化的發展之路,目前看來效果顯著。

而周群飛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男性,實則恰恰相反。周群飛和董明珠等企業家有點類似,她們大多敢闖敢拼,永不放棄的精神支撐著他們成就了一番霸業。

第二位湖南富豪:陳邦。

陳邦這個名字或許讓很多人感到陌生,但要是說到其創辦的愛爾眼科,那恐怕在國內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從上世紀90年代末的「院中院」,到眼下的2765億元市值,愛爾眼科無疑是民營專科醫院中成功的典型,也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民營醫院。

在愛爾眼科不斷壯大的同時,其創始人陳邦也從一個普通人,搖身一變為如今的湖南第二大富豪,身價1000億。

值得一提的是,陳邦在2018年的身價還只有180億元,如今僅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其財富便增至原先的5、6倍,這實在是令人感到詫異。

第三位湖南富豪:梁穩根。

在建築行業有位可以比肩任正非的民營企業家,此人就是梁穩根,他是中國民營重工第一人、三一集團最高掌舵人,早在2011年,就就實現了身價破百億。而如今在最新2020年的胡潤百富榜上,他以540億財富排名湖南第三。

根據其2019年公布的財報顯示,三一年營收為756.66億元,同比上漲35.55%;淨利潤為112.07億元,同比上漲83.23%;一年共賣出11.14萬臺各類工程機械,是我國大型工程機械設備銷量中的隱形冠軍。

除了上述企業家外,大家還知道湖南有哪些「隱藏」著的富豪嗎?

相關焦點

  • 因身體缺陷丟了鐵飯碗,看病時發現商機,賺530億成湖南首富
    湖南長沙有這麼一位企業家,軍校出身,後來因為身體缺陷不得不離開部隊,創業十年後就靠做地產生意,成為了億萬富豪,沒多久又破了產,後來更是二次創業,在54歲時問鼎湖南首富,他就是如今愛爾眼科的創始人——陳邦。
  • 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內生增長是主線 併購增量作補充
    促使「化學融合」  一直以來,愛爾眼科的收購都沒有業績承諾。陳邦說,業績承諾不是收購的必要條件,不設業績承諾是為了使愛爾眼科與標的公司能更好地「化學融合」。  陳邦表示,業績承諾的前提是上市公司不能干預標的醫院的經營管理。
  • 「大胃王」愛爾眼科的併購之路:萬億藍海,還是陷阱大雷?
    愛爾眼科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0.72億元。2016年末至2019年1-9月,愛爾眼科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持續為負,分別為-8.42億元、-27.04億元、-18.05億元、-10.72億元。圖片來源:官方公告2019年三季報顯示,愛爾眼科前十大股東中,有三大股東均存在股份質押。
  • 愛爾眼科的艾芬之問 5個併購隱患 陳邦快慢經怎麼念
    作者:林鹿編輯:郝科科風品:藍海 魏小林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抗疫女醫師、醫療事故、術後失明、醫療開撕、股價大跌、民營醫院、擴張亂象、眼科茅臺、湖南首富......單拎任一關鍵詞,都足夠吃瓜群眾沸騰。若「萬籠」於一身,是否會燃到爆呢?眼科巨頭愛爾眼科,便深卷其中。
  • 愛爾眼科毀掉武漢抗疫英雄人生,年入百億單日卻蒸發275億
    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通過社交平臺質疑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稱在該醫院治療白內障,致右眼視網膜脫落。 這位擁有200萬微博粉絲的抗疫女醫生,在愛爾眼科(300015.SZ)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讓這個市值3000億的「眼科帝國」陷入了巨大的信任和輿論危機。
  • 又一個女富豪誕生,今年平均一天賺2個億,卻嫁給了自己的司機
    說到中國的女富豪,很多人會提到陳麗華、楊惠妍、吳亞軍這些人。其實有一個人物不得不提到,這個人就是周群飛。今年周群飛以1100億成為中國第三富豪,僅次於楊惠妍跟鍾慧娟。周群飛超過了愛爾眼科的陳邦,再次成為了湖南首富。周群飛今年財富暴漲,平均一天可以賺到2個億,財富相比去年足足增長了220%。
  • 愛爾眼科:光明和黑暗之間
    當年李力和愛爾眼科另一位創始人陳邦還沒有自建醫院的實力,就靠非法「院中院」的方式謀利。(資料來源:企查查)南昌的王女士在2003年底做雷射手術時,南昌大學二附院的「眼科準分子治療中心」實質上正是與愛爾「合作」的,醫院向愛爾出租科室,屬於非法行醫。今天我們已經無從得知王女士所掏的4600元裡面,愛爾能分到多少?南昌大學二附院能分到多少?
  • 愛爾眼科「白馬」基因:併購閉環下的布點加速度
    對愛爾眼科而言,15年間,公司從一間僅有4個醫生的小醫院,到今天成為全球最大、業務量最多的眼科集團,累計服務量超1億人次。  截至目前,愛爾眼科旗下在中國30個省市區先後建立240餘家專業眼科醫院,覆蓋全國人口超過10億人;與此同時,愛爾眼科在美國、歐洲等海外市場開設有百餘家眼科中心。  公司在資本市場上也儼然「白馬王子」。
  • 胡潤中國民企500強發布:湖南6家企業上榜,愛爾眼科排名最高
    湖南 6 家民企上榜,上榜企業數量居全國第 11 位。《2019 胡潤中國 500 強民營企業》前十強。上榜門檻 140 億元,先進位造業上榜民企最多"2019 胡潤中國 500 強民營企業 " 的上榜門檻為 140 億元。
  • 漩渦中的愛爾眼科:靠「院中院」模式起家 集權管控藏隱憂
    這一次,愛爾眼科將如何渡過難關?「院中院」模式完成原始積累愛爾眼科的兩位創始人陳邦和李力都是湖南人,兩人分任董事長和總經理。愛爾眼科屢次對外澄清,公司高管當中沒有莆田人,但愛爾眼科起家依靠的恰是與「莆田系」一樣的「院中院」模式。20世紀80年代,以「莆田系」為代表的社會資本進軍醫療市場,在各大醫院開設「老中醫」、性病門診等。
  • 3000億眼科帝國,把抗疫英雄逼成了「醫鬧」
    這場天價醫療糾紛讓愛爾眼科的3000億市值暴跌245億,約11萬股東新年首日收跌近9%。確實,愛爾眼科的創始人、如今的湖南省首富陳邦是地地道道的長沙人,陳邦的第一家眼科醫院開在遼寧瀋陽,和莆田八竿子打不著。
  • 愛爾眼科:分級連鎖讓「手術工業化」
    眼科手術巨大的市場需求為這些眼科專科醫院提供了市場空間。更重要的是2009年上市的愛爾眼科趟出來的分級連鎖賽道,成為眼科連鎖醫院商業模式的經營樣板。 作為首批創業板上市公司,愛爾眼科的業績一直穩定增長,市值從當初的69億飆升到2100億,11年內暴漲了近30倍。
  • 市值半天蒸發145億!愛爾眼科「撇清關係」,艾芬:從沒想過做醫鬧
    但與莆田系的"男科"、"皮膚科"不同的是,創始人陳邦和李力選擇的是眼科,並且一開始就花3萬元人民幣,付了10%的首付款,從德國買回白內障超聲乳化治療儀,放在長沙市第三人民醫院,由此開始"科室承包"的生涯。承包醫院科室,這一點上愛爾眼科的起步和莆田系並沒什麼不同。不一樣的地方是,愛爾眼科以高價值的設備投入為切入點,而莆田系則習慣了"老軍醫"、"一針靈"的套路。
  • 愛爾眼科攜手華為、拓維信息共建眼科醫療產業生態圈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陳邦,副董事長、總裁李力等集團領導一同出席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儀式併合影)根據三方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將發揮其在信息與通信產品和解決方案,以及公有雲等方面的優勢
  • 艾芬「失明」背後:愛爾眼科醫療事故頻發 曾致患者左眼失明
    12月17日,公司再次公告稱,擬收購漢中愛爾陽光眼科醫院有限公司51%的股權和漢中愛爾奧斯美眼視光門診有限公司51%的股權。收購方案顯示,交易對手為愛爾眼科旗下併購基金湖南亮視長銀醫療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該基金持有漢中愛爾陽光眼科醫院有限公司51%的股權和漢中愛爾奧斯美眼視光門診有限公司51%的股權。顯然,愛爾眼科延續了此前先基金後公司的模式。
  • 美年健康、愛爾眼科的亂象與苦果 俞熔、陳邦何禁誘惑?
    2019年,業績爆雷的湯臣倍健就是因減值10億商譽,預虧3.7億元。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三季末,美年健康商譽高達51.55億元,是2018年淨利潤的6倍多,減值風險不言而喻。用愛爾眼科的話說,只有金剛鑽,才能攬瓷器活。那麼,愛爾眼科的金剛鑽如何呢?2019年前三季度,由於商譽減值,愛爾眼科資產減值損失4047.33萬元。計提之後,仍有24.42億元商譽,佔其同期淨資產的比重高達37.88%。
  • 「發哨人」戰鬥「眼科帝國」
    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通過社交平臺質疑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稱在該醫院治療白內障,致右眼視網膜脫落。這位擁有200萬微博粉絲的抗疫女醫生,在愛爾眼科(300015.SZ)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讓這個市值3000億的「眼科帝國」陷入了巨大的信任和輿論危機。
  • 一夜暴跌230億,是什麼遮住了愛爾眼科的眼?
    不過,隨著疫情逐漸消退,復工復產活動加速推進,愛爾眼科一掃之前的萎靡態勢,其最新發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2020年1-3Q,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65億元,同比增長10.78%,歸母淨利潤15.46億,同比增長25.6%。
  • 艾芬揭愛爾眼科危機:十年併購擴張600醫院,多起失明案判賠35萬
    1月2日,愛爾眼科醫院官方微博消息,對於艾芬女士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的眼病診治事件,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迅即成立集團調查工作組,並於2021年1月1日連夜趕赴武漢進行調查。工作組將對此事進行全面調查核實。愛爾眼科集團稱願意為艾芬女士後續治療提供幫助。  科技新智造梳理發現,在艾芬事件之前,愛爾眼科近年已發生多起醫療事故。
  • 資本玩家愛爾眼科:4年敗訴9起醫療糾紛案 核心手術毛利率達57%
    愛爾眼科則是中國眼科連鎖醫院龍頭、市值近3000億元的明星公司,一直以來頗受資本市場矚目。   12月30日至今,艾芬與愛爾眼科多次通過微博發布相關聲明,在事件雙方「抗疫醫生」「發哨人」「3000億白馬股」等標籤的影響力下,#武漢醫生艾芬發聲#、#愛爾眼科回應艾芬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等詞條接連衝上微博熱搜,引發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