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芬揭愛爾眼科危機:十年併購擴張600醫院,多起失明案判賠35萬

2021-01-08 網易

  文|鄭玥

  編|京文

  2020年12月31日,愛爾眼科股價創歷史新高。同日,抗疫醫生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學教授艾芬在社交媒體上維權,稱其接受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治療後視力模糊,質疑治療有誤,未進行全面的眼底檢查,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對其進行了並不需要的白內障手術,導致右眼視力近乎失明。

  

  ▲ 圖/新浪財經截圖

  隨後,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在其官方微博發表聲明,表示該患者的術前檢查、手術和術後複查等各環節均符合醫療規範。

  1月1日下午,艾芬在微博@急診向日葵艾芬 回復上述聲明。1月2日,愛爾眼科醫院官方微博消息,對於艾芬女士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的眼病診治事件,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迅即成立集團調查工作組,並於2021年1月1日連夜趕赴武漢進行調查。工作組將對此事進行全面調查核實。愛爾眼科集團稱願意為艾芬女士後續治療提供幫助。

  科技新智造梳理發現,在艾芬事件之前,愛爾眼科近年已發生多起醫療事故。身為國內最大民營眼科醫療機構,愛爾眼科市值在2020年末突破3000億元關口,一年內市值增加超1800億元。業內人士分析發現,其業績增長更多是併購來的資產並表驅動,而非本身業務業績增長。大躍進式的發展,也導致其醫療事故和口碑問題纏身。

  艾芬質疑愛爾眼科:檢查不全過度治療

  個人微博@急診向日葵艾芬,認證為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其發視頻稱2020年5月視力明顯下降,經熟人介紹,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醫治。

  醫院在檢查完後,表示她的右眼患上白內障,建議換高檔人工晶體。5月25日,副院長王勇給艾芬做了白內障摘除並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包括手術費在內的費用2萬9千多。

  艾芬稱,術後視力越來越差,"術前我的右眼裸眼視力0.2,矯正之後0.4左右,但是到7月9日,去眼鏡店配眼鏡時發現右眼視力只有0.1了。"一直到10月,視力仍未好轉,於是她來到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右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呈灰白色隆起,屈光不正(右眼高度近視),近乎失明。

  

  ▲ 圖/@急診向日葵艾芬微博截圖

  艾芬認為,自己先前檢查時顯示,白內障程度很輕,愛爾眼科沒必要給她做這個手術。同時,在愛爾眼科就診時,醫生沒有仔細檢查其眼底,以致延誤發現及治療視網膜脫落的時機。

  在視頻中的語音連線裡,王勇表示"檢查是檢查了,但沒有那麼全面"。艾芬還提到,她在向愛爾眼科要自己檢查時拍攝的白內障照片,王勇卻給了她一張白內障很嚴重的照片,艾芬質疑"絕對不是我的,是P過的"。

  12月31日,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在其官方微博發表聲明,表示艾芬的術前檢查、手術和術後複查等各環節均符合醫療規範。

  愛爾眼科在聲明中表示,患者自主提供的三甲醫院術前B超和OCT檢查結果,均顯示眼底視網膜平復。術後複診結果顯示,患者視力較術前明顯提升,眼底視網膜平復。經核查,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不存在對患者病歷和檢查資料進行篡改和調換的情況。

  1月1日下午,艾芬在微博回復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聲明稱:1.不是自行提供的術前B超和OCT結果,是根據愛爾的要求在我院做的。2.這兩個檢查有沒有異常和眼底視網膜平復不是一個概念;3.我的白內障病變程度很輕,根本遮蓋不了視網膜周邊。4.希望愛爾醫院公布我的正確的術前白內障照片。

  根據公開報導,艾芬是最早一批接觸到武漢新冠肺炎初始病例的醫生,此後在一線積極參與抗疫。在2020年3月8日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的文章《巾幗英雄戰疫魔——獻給抗疫最前線的"半邊天"》中提到: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和同事們沒時間擔心自己安危,顧不上照顧家人周全,"大家都想著多一點時間,多一次堅持,就能多救一個病人"。

  科技新智造了解到,艾芬醫生所在的武漢中心醫院眼科即是李文亮醫生所在科室,當時未全部開始正常工作。而李文亮醫生妻子在愛爾眼科醫院工作。

  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的微博認證資料為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由上市公司愛爾眼科全資控股,法定代表人李力,也是愛爾眼科的副董事長。愛爾眼科官網顯示,王勇是湖北省眼科學會白內障學組委員、愛爾集團白內障學組秘書。

  多起事故導致失明,最多判賠40萬

  經科技新智造查詢,愛爾眼科近年的醫療事故和類似案件不少。一般事故賠償金額在2-10萬元左右,致使失明的嚴重事故賠償金額在20萬元到40萬元左右。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貴陽市一起愛爾眼科醫院醫療事故中,患者雙眼失明,法院認定愛爾醫院承擔30%的過錯責任,醫院賠償患者經濟損失35.83萬元。

  此案中,貴陽市吳某到愛爾醫院治療眼睛,愛爾醫院的門診病歷載明:2012年11月7日訴:雙眼紅20餘天。後吳某在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結論均為雙眼失明。

  2017年7月24日,貴陽市中院作出終審判決。法院認為,吳某所患疾病可能發生嚴重併發症,預後不良,治療後果難以準確判斷,愛爾醫院未提交充分證據證明對吳某的病情盡到詳盡的告知義務等,本院認為愛爾醫院對吳某因病情所致的損失應承擔30%的過錯責任。法院判決陽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賠償吳某經濟損失35.83萬元。

  另一起愛爾眼科醫院診治不當致使患者左眼失明案件,判決愛爾醫院賠償23.63萬元。

  2018年1月16日,劉某到葫蘆島愛爾眼科醫院就診,診斷為孔源性視網膜脫落後收入院,實施左眼行玻切手術,注矽油晶體植入。術後劉某視網膜再次脫離,愛爾眼科未能及時發現,最終導致劉某左眼失明。

  劉某訴至法院。法院一審認為,患者劉某在葫蘆島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方承擔主要責任。判決葫蘆島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賠償原告劉某經濟損失23.63萬元。

  在@急診向日葵艾芬微博下,多位自稱患者或家屬的微博稱有和艾芬醫生相同的遭遇。熱轉評論以為網友提到,「很後悔沒有早點看到您的視頻,也很遺憾您的事情沒有早點爆出來。我的一位家人九月份在愛爾眼科做了和您一樣的手術,結果一樣,在痛苦中失明了。更慘痛的代價是,她沒有您堅強的意志,痛苦和失明將她打敗,她尋了短見,搶救後成為了植物人。」

  大肆併購擴張誕生湖南首富

  愛爾眼科於2003年成立,2009年登陸創業板。進入資本市場後,愛爾眼科迅速擴張併購,目前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民營眼科醫療機構。

  愛爾眼科併購基金模式的主要思路為:公司與財務投資者、戰略投資者聯合在體外設立併購基金,並通過併購基金收購、投資醫院的方式進行體外擴張;併購基金旗下的醫院業務成熟後,可通過現金交易、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交易等方式注入上市公司,醫院資產並表可大大提升上市公司的營收與業績增速。

  通過上述方式,2014-2016年,愛爾眼科集團平均每年新增醫院數量超過30家,2019年該公司以18.7億元收購了30家醫院。官網數據顯示,愛爾眼科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擁有3家上市公司、600餘家眼科醫院及中心,中國內地年門診量超1000萬人次。要知道,十年前他們僅有10多家醫院。

  快速併購的帶來的資本東風讓愛爾眼科嘗到甜頭。艾芬醫生輿情事件爆發前一天,也是2020年最後一天,12月31日,愛爾眼科股價上漲1.41%,收盤74.89元/股,來到上市11年多來的最高點。而2020年,愛爾眼科股價整體上漲147%,市值突破3087億元,位列創業板第四。

  按陳邦目前44.38%的持股份額計算,其身家達1370億元。202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陳邦以1047.6億元財富蟬聯湖南首富,位列全國第28名。

  2020年三季報顯示,愛爾公司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02億元,同比增長47.55%;實現扣非淨利潤10.02億元,首次突破單季10億元大關,同比大增85%。

  但是這些增長靠的多是併購,而非自身盈利能力。2020年三季度愛爾眼科單季淨利潤增長85.5%,如果剔除三季度並表的30家醫院影響,愛爾眼科單季度淨利潤內生增速則下降到35.68%,這說明帶來更多增長的還是並表資產。

  迅速擴張背後,管理問題也一併存在。除了頻發的醫療事故,還有虛假宣傳等一系列問題。

  市場監管總局網站公布的《2019年第一批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件》顯示,河南許昌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雷射近視手術是國家軍檢認可,國家體委、軍委、教委等五部聯合下文,通過準分子雷射矯正近視後,可以參加各類考試和當兵"等內容的醫療廣告,通過官網發布含有童星形象代言宣傳圖片、"愛爾眼科集團角膜庫,手術成功率90%左右"等內容的醫療廣告,違反了《廣告法》相關規定。

  2019年1月,許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魏都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0萬元。

  艾芬醫生事件後,經過「輿情後自查」,愛爾眼科的開年股價不知能否如2020一樣氣勢如虹。

  

  ▲圖/愛爾眼科醫院微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愛爾眼科的艾芬之問 5個併購隱患 陳邦快慢經怎麼念
    作者:林鹿編輯:郝科科風品:藍海 魏小林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抗疫女醫師、醫療事故、術後失明、醫療開撕、股價大跌、民營醫院、擴張亂象、眼科茅臺、湖南首富......單拎任一關鍵詞,都足夠吃瓜群眾沸騰。若「萬籠」於一身,是否會燃到爆呢?眼科巨頭愛爾眼科,便深卷其中。
  • 艾芬「失明」背後:愛爾眼科醫療事故頻發 曾致患者左眼失明
    1月1日下午,艾芬在其個人微博回復上述聲明稱,術前B超和OCT是根據愛爾眼科要求做的;這兩項檢查結果和眼底視網膜平復不是一個概念;而且自己的白內障病變程度很輕,希望愛爾眼科如實公布其真實的術前白內障照片。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在艾芬之前,愛爾眼科已發生多起醫療事故,有患者甚至雙目失明。
  • 抗疫醫生術後幾近失明!3000億市值的愛爾眼科陷入風波!醫生艾...
    這幾天,眼科界的「茅臺」——愛爾眼科陷入了一場醫療事故風波。  2020年12月31日,知名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通過社交平臺質疑愛爾眼科,引發各方關注。
  • 資本玩家愛爾眼科:4年敗訴9起醫療糾紛案 核心手術毛利率達57%
    12月30日至今,艾芬與愛爾眼科多次通過微博發布相關聲明,在事件雙方「抗疫醫生」「發哨人」「3000億白馬股」等標籤的影響力下,#武漢醫生艾芬發聲#、#愛爾眼科回應艾芬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等詞條接連衝上微博熱搜,引發廣泛關注。   圍繞愛爾眼科是否存在醫療過失、為賺錢忽略常規檢查操作等的爭議性問題,目前還不能定論。
  • 愛爾眼科毀掉武漢抗疫英雄人生,年入百億單日卻蒸發275億
    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通過社交平臺質疑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稱在該醫院治療白內障,致右眼視網膜脫落。 這位擁有200萬微博粉絲的抗疫女醫生,在愛爾眼科(300015.SZ)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讓這個市值3000億的「眼科帝國」陷入了巨大的信任和輿論危機。
  • 被砍傷眼科醫生陶勇聲援艾芬!3000億市值愛爾眼科回應:加強白內障...
    來源:金融界網作者:趙路金融界網1月8日消息 今日早間,知名醫生陶勇就艾芬愛爾眼科醫院治療後視網膜脫離事件發聲。陶勇微博中稱,「現在決定,和您(艾芬)一起努力,哪怕能讓這個世界少一個視網膜脫離的患者,就算值得」。
  • 「發哨人」戰鬥「眼科帝國」
    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通過社交平臺質疑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稱在該醫院治療白內障,致右眼視網膜脫落。這位擁有200萬微博粉絲的抗疫女醫生,在愛爾眼科(300015.SZ)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讓這個市值3000億的「眼科帝國」陷入了巨大的信任和輿論危機。
  • 女醫生稱術後幾近失明 愛爾眼科:視網膜脫落與手術無直接關聯
    女醫生稱術後幾近失明!愛爾眼科回應:視網膜脫落與手術無直接關聯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通過社交平臺質疑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對其治療不當,此舉讓3000億市值的愛爾眼科(300015)陷入輿論漩渦。當日,愛爾眼科股價正創下歷史新高,當天報收74.89元/股,總市值3086.6億元。
  • 愛爾眼科把抗疫英雄給治瞎了,卻稱「失明與手術無直接關聯」
    經熟人介紹,來到了武漢愛爾眼科醫院。安排副院長王勇親自診治。艾芬,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當之無愧的抗疫英雄,作為李文亮的同事,是她最早就疫情發出警示。有媒體稱她是武漢疫情的「發哨人」,李是「吹哨人」。後面的武漢疫情爆發,艾芬醫生也是衝在第一線。武漢愛爾作為愛爾集團最重要的盈利醫院之一,在湖北當地有比較高的社會影響力,是很多眼科患者的選擇之一。
  • 愛爾眼科「撇清關係」,艾芬:從沒想過做醫鬧
    46歲的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躲過了病毒的侵犯,卻沒能躲過視網膜的脫落,今年5月,她在著名醫療機構——愛爾眼科進行手術後,右眼近乎失明。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愛爾眼科集團內共有660餘家醫院機構,其中國內的超過550家,海外有100多家。到2020 年,在愛爾工作的眼科醫生超過 6000 人,約佔全國眼科醫生的 25%。
  • 3000億眼科帝國,把抗疫英雄逼成了「醫鬧」
    一直到10月,視力仍未好轉,艾芬來到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右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呈灰白色隆起,屈光不正(右眼高度近視),近乎失明。艾芬認為,自己白內障很輕,愛爾眼科其實沒必要給她做這個手術,同時,在愛爾就診時,醫生沒有仔細檢查其眼底,以致延誤發現及治療視網膜脫落的時機。如果將眼睛比做相機,晶體是鏡頭,眼底是膠捲。
  • 愛爾眼科深陷醫療糾紛 併購基金擴張股民買單模式能走多遠?
    在這一年,愛爾眼科聯合專業的投資機構成立併購基金,利用併購基金從體系外新建或收購眼科醫院,盈利後再置入上市公司,實現並表。如湖南愛爾中鈺眼科醫療產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湖南中鈺」)、深圳前海東方愛爾醫療產業併購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深圳愛爾」),2016年,愛爾眼科就收購了這兩家基金孵化的濱州滬濱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湖州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等多個眼科醫院。
  • 漩渦中的愛爾眼科:靠「院中院」模式起家 集權管控藏隱憂
    2020年最後一天,一篇名為《武漢某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在愛爾眼科治眼 致右眼視網膜脫離近乎失明》的文章在網絡上傳開。艾芬稱,自己在接受愛爾眼科的白內障手術後,右眼視網膜脫落,近乎失明。由此,她質疑愛爾眼科治療不當,做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前未徹底檢查眼底是否變性。艾芬因在抗疫中的敢言之舉,而為大眾熟知。「我不是醫鬧,我是一名醫生。」
  • 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內生增長是主線 併購增量作補充
    併購時,未來規劃都談好了,最後階段談價格,事情圓滿達成。結合行業狀況和我們公司的理念,整合行業力量,而不是短平快併購,大換血。」  此次愛爾眼科一口氣收購30家醫院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接觸了解。以萬州愛瑞和開州愛瑞為例,其為愛瑞陽光旗下醫院,創始人為重慶知名眼科醫生李馬號。近年來,愛瑞陽光陸續在重慶地區創建了十餘家醫院,愛爾眼科在重慶也有布局,雙方實際上為競爭關係。
  • 愛爾眼科「白馬」基因:併購閉環下的布點加速度
    他說,愛爾品牌經過多年培育提升,已逐步形成「口碑驅動型」增長。假以時日,整體上到達「南湘雅,北協和」的品牌量級,那將意味著公司營銷成本將顯著降低。  吳士君表示,當越來越多愛爾醫院成為當地最好的眼科醫院,帶來的門診量催化將是幾何級增長的。  據介紹,去年上市公司及併購基金旗下所有愛爾眼科門診總量700多萬,今年預計會到1000萬,未來愛爾眼科的門診量能達到幾千萬。
  • 「大胃王」愛爾眼科的併購之路:萬億藍海,還是陷阱大雷?
    來源:EMBA微金一口氣要收購30家醫院股權,愛爾眼科在擴張路上走得越來越快,併購神話究竟還能走多久?作為國內首家IPO上市的民營醫療機構,愛爾眼科的發展,其實一直備受醫療行業多方人士的關注。現金流承壓、商譽高企、產品投訴、廣告違法、高管套現減持。愛爾眼科的牌面似乎難言樂觀,重重問題下,愛爾眼科的繁華盛景能維持多久?
  • 又見巨頭買買買:愛爾眼科「鯨吞」30家基層醫院
    愛爾眼科「鯨吞」30家基層醫院醫療行業或再迎併購潮。搭上資本快車的愛爾眼科一路「狂飆」。一項始於2019年10月30日的最大併購也即將落定。由於自上市以來頻繁併購擴張,愛爾眼科被稱為醫療行業的「大胃王」。如今,愛爾眼科的資產規模已經由2010年末的16.13億元暴漲至2019年末的118.99億元,市值已超千億元。但是,在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看來,「公司的擴張速度還是有點慢。」即將落定的最大併購,或是其未來加速奔跑的前奏。
  • 復盤與展望(下):前十年磨中國劍 新十年鑄世界尊 ——愛爾眼科三大成功要素與三大基礎能力
    3.1.1中期以門店增長預測愛爾營收(2019-2025年),2025年超300億元根據愛爾披露的分級連鎖模式的發展布局,愛爾眼科在加速地縣一體化過程中,未來5-6年會將併購基金旗下醫院陸續納入上市體系。據愛爾在互動易披露,公司計劃在2020年前後達到200家地級醫院和1000家縣級醫院。
  • 一夜暴跌230億,是什麼遮住了愛爾眼科的眼?
    往前追溯,愛爾眼科曾發生過多起醫療事故。2018年葫蘆島劉某在愛爾眼科醫院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構成四級醫療事故;2011年,貴陽吳某在愛爾醫院治療後雙眼失明,經鑑定貴陽愛爾眼科醫院在診療過程中存在醫療過錯,承擔部分責任;2007年範某在愛爾眼科醫院接受了雙眼準分子雷射屈光性角膜手術,術後出現黑影飄動、乾眼症等症狀,與愛爾眼科醫院發生糾紛…… 02、看盈利能力:三季報業績亮眼,毛利率小幅下滑
  • 美年健康、愛爾眼科的亂象與苦果 俞熔、陳邦何禁誘惑?
    走多穩、走多實,遠比走多快重要的多。跑的太快,容易扯襠跌倒。風險一味堆積、甚至可能全線崩潰,而這都是美年健康亦或俞熔輸不起的。相似憂慮相似「憂慮」,也圍繞著另一併購明星愛爾眼科。2017年起,愛爾眼科接連宣布收購佛山、清遠、東莞等地的14家眼科醫院部分股權。2019年10月22日,愛爾眼科公告稱,公司擬收購天津中視信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中視信)100%股權、湛江奧理德視光學中心有限公司100%股權、及宣城市眼科醫院有限公司80%股權,總共涉及28項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