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抗疫醫生術後幾近失明!3000億市值的愛爾眼科陷入風波!醫生艾...

2021-01-08 網易

  這幾天,眼科界的「茅臺」——愛爾眼科陷入了一場醫療事故風波。

  2020年12月31日,知名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通過社交平臺質疑愛爾眼科,引發各方關注。

  對此,深交所第十屆上市委委員——愛爾眼科董秘吳士君2021年1月2日晚間發文回應稱:正視歧見忠於事實,理性溝通誠意解決,與子同袍無難不克。吳士君表示,目前集團工作調查組1月1日晚已急赴武漢進行調查。

  01

  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

  抗疫醫生艾芬質疑愛爾眼科診療不規範

  「年頭僥倖躲過了病毒的侵犯,卻在46歲生日的第二天沒能躲過視網膜的脫落,右眼近乎失明。」

  作為知名抗疫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近日發布的這則微博,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也讓3000億市值的愛爾眼科站上了風口浪尖。

  

  據艾芬自述,2020年5月,她因視力明顯下降,經熟人介紹前往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治療。經檢查,該院副院長王勇稱其右眼患上了白內障,建議她換多焦晶體。愛爾眼科官網顯示,王勇是湖北省眼科學會白內障學組委員、愛爾集團白內障學組秘書。

  隨後,艾芬接受了人工晶體植入手術,摘除了右眼晶體,植入了愛爾眼科醫院提供的右眼人工晶體,手術大約花費2.9萬元。

  不過,植入人工晶體後,艾芬並沒有感覺眼前一亮,「視野依然很暗淡」。10月23日,她突然發覺右眼「被布遮擋住了一樣」,右眼左下角視野缺失。愛爾眼科對其診斷為右眼視網膜脫落。

  艾芬認為,自己的白內障本身很輕,根本沒必要換晶體。有眼科同行也告訴她,視野暗淡是眼底的問題,用雷射治療眼底變性比植入晶體更有效,並且便宜很多。她質疑愛爾眼科在術前沒有仔細檢查眼底的情況下,就貿然決定做人工晶體植入的手術,其動機是為了多收錢。

  視網膜脫落後,艾芬的右眼幾乎什麼都看不到,目前只能在家中休養。艾芬說,自己需要3到6個月的時間恢復。「最讓我難受的是,因為這個疾病不能用力,以後都不能抱剛滿2歲的二寶了。」

  「這次視網膜脫落的確帶給我的傷害遠超於疫情」。 艾芬認為:「愛爾眼科在術前對其眼底的檢查並不仔細,以致延誤發現及治療視網膜脫落的時機。同時,愛爾眼科在術後康復檢查時沒有向其出具檢查結果單,這一流程也不符合醫療規範。」

  此外,艾芬還稱自己的檢查資料被篡改和調換。不久前,艾芬向王勇索要手術前的晶體照片,對方發來一張白內障病變很嚴重的照片。艾芬認為,王勇近期提供的照片,並不是自己眼睛的照片,這讓艾芬感覺「明顯是弄虛作假」。

  她在個人微博中寫道: 「我6月初複診時在他的電腦上親眼看過,白內障程度非常輕……我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他們都可以這樣做,如果是老百姓就更可能被騙。 如果我不出來說話,更沒有人出來說話了。 」

  02

  愛爾眼科回應:迅即成立調查工作組

  已趕赴武漢進行調查

  事件發酵後,2020年12月31日晚21時20分,武漢愛爾眼科醫院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經核實,艾芬右眼為高度近視並發性白內障,有手術適應症,術前檢查、手術和術後複查等各環節均符合醫療規範。醫院還否認了艾芬所述的「明顯是弄虛作假」的情況。

  但艾芬對武漢愛爾的這份聲明並不認同。她在個人微博回應:「1、不是自行提供的術前B超和OCT結果,是根據愛爾的要求在我院做的;2、這兩個檢查有沒有異常和眼底視網膜平復不是一個概念;3、我的白內障病變程度很輕,根本遮蓋不了視網膜周邊;4、希望愛爾醫院公布我的正確的術前白內障照片。」

  

  1月2日,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在官方微信上發布通告,稱「對於艾芬女士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的眼病診治事件,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迅即成立集團調查工作組,並於2021年1月1日連夜趕赴武漢進行調查。工作組將對此事進行全面調查核實」。

  愛爾眼科集團稱對艾芬女士所述病痛表示關心和同情,並願意為其後續治療提供幫助。

  據第一財經報導,艾芬表示:2日當天,確實有一位自稱是愛爾眼科醫務處的人士來電詢問事件經過。「我希望他們可以規範行醫流程,端正醫德,不要只顧著賺錢。」

  03

  3000億市值白馬股能否抗住?

  據了解,2009年10月,愛爾眼科登陸創業板,上市11年來,愛爾眼科一直備受資本市場寵愛,該公司的市值從當初的69億元增長到目前3000億元。

  

  2020年,愛爾眼科股價漲幅驚人,最後一個交易日(12月31日)更是創出歷史新高,全年累計漲幅高達89%,總市值達3087億元。

  2020年前三季度,愛爾眼科實現營收85.65億元,同比增長10.78%;實現淨利15.46億元,同比增長25.60%。其中,第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44億元,同比增長47.55%;實現淨利8.70億元,同比增長62.34%。

  對愛爾眼科三季度的靚麗業績,有觀點認為這是因為報告期內並表的30家醫院提供了外延性業績增長,今日話題也曾發布懸賞中進行過討論。

  

  近年來,快速的併購讓愛爾眼科的規模迅速膨脹。據相關統計,2014年至2017年,愛爾眼科通過基金併購數量超過120家,平均每年新增40家。即使去年上半年業務受疫情影響,愛爾眼科也並未停止併購步伐。

  資料顯示,2020年4月至7月,愛爾眼科完成了一次定向增發,並通過併購重組收購了30家醫院。作為3000億市值的白馬股,愛爾眼科的股價能否抗住此次事件的衝擊呢?雪球App內也討論非常火爆。

  04

  球友:步子邁的太大了,是該好好整頓一下

  球友表示:支持艾芬醫生的合理維權,作為投資者不能只想股價暴漲,而不考慮病人的安危。這些年愛爾眼科的步子邁的太大了,是該好好整頓一下。


  

  也有球友從投資角度考慮,這件事情是個非常好的觀察愛爾眼科企業文化的機會:是處理好了?還是敷衍了事?一個規模公司不可能沒有事故,待情緒平息,又是進入抄底的好時機。

  

  

  球友@領悟-think 則認為:感謝艾芬醫生在疫情期間的敬業貢獻。這件事情當事雙方都只說了事件的一個部分,作為醫療從業者,一定知道醫患糾紛解決途徑,理性一點靜待最終的調查結果。

  

  買股不如選基?

  新的一年,雪球哥為大家篩選出十個風格迥異的基金組合,並做了清晰的特點區分比如: 老牌基金公司主理 短期理財必備 員工跟投 小白定投必備 等等,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詳細了解並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一鍵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女醫生稱術後幾近失明 愛爾眼科:視網膜脫落與手術無直接關聯
    【點擊投訴】原標題:3000億白馬股炸鍋!女醫生稱術後幾近失明!愛爾眼科回應:視網膜脫落與手術無直接關聯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通過社交平臺質疑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對其治療不當,此舉讓3000億市值的愛爾眼科(300015)陷入輿論漩渦。當日,愛爾眼科股價正創下歷史新高,當天報收74.89元/股,總市值3086.6億元。
  • 被砍傷眼科醫生陶勇聲援艾芬!3000億市值愛爾眼科回應:加強白內障...
    陶勇還就大眾預防和避免視網膜脫離提出三點建議:1.藉助網絡平臺,聯合眼科醫生,向大眾宣傳高度近視發生視網膜脫離的風險性,進行廣泛和深入的醫療科普,讓高度近視的患者,對視網膜脫離的危害有充分認識,形成定期檢查周邊眼底的意識。 2.在呼籲眼科業內加強白內障術前周邊眼底檢查的同時,也讓公眾知情視網膜脫離這個手術併發症的存在。
  • 市值半天蒸發145億!愛爾眼科「撇清關係」,艾芬:從沒想過做醫鬧
    到2020 年,在愛爾工作的眼科醫生超過 6000 人,約佔全國眼科醫生的 25%。1月4日凌晨,愛爾眼科對外發布了《關於艾芬女士診療過程的核查報告》,稱"艾芬女士右眼視網膜脫離與本次白內障手術無直接關聯"。對此,艾芬回應表示,"避重就輕,混淆視聽,管理混亂,推卸責任。事件發酵後,愛爾眼科遭受重創,1月4日早間,愛爾眼科盤中股價一度重挫逾9%。
  • 艾芬揭愛爾眼科危機:十年併購擴張600醫院,多起失明案判賠35萬
    科技新智造梳理發現,在艾芬事件之前,愛爾眼科近年已發生多起醫療事故。身為國內最大民營眼科醫療機構,愛爾眼科市值在2020年末突破3000億元關口,一年內市值增加超1800億元。業內人士分析發現,其業績增長更多是併購來的資產並表驅動,而非本身業務業績增長。大躍進式的發展,也導致其醫療事故和口碑問題纏身。
  • 愛爾眼科毀掉武漢抗疫英雄人生,年入百億單日卻蒸發275億
    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通過社交平臺質疑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稱在該醫院治療白內障,致右眼視網膜脫落。 這位擁有200萬微博粉絲的抗疫女醫生,在愛爾眼科(300015.SZ)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讓這個市值3000億的「眼科帝國」陷入了巨大的信任和輿論危機。
  • 愛爾眼科的艾芬之問 5個併購隱患 陳邦快慢經怎麼念
    作者:林鹿編輯:郝科科風品:藍海 魏小林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抗疫女醫師、醫療事故、術後失明、醫療開撕、股價大跌、民營醫院、擴張亂象、眼科茅臺、湖南首富......單拎任一關鍵詞,都足夠吃瓜群眾沸騰。若「萬籠」於一身,是否會燃到爆呢?眼科巨頭愛爾眼科,便深卷其中。
  • 艾芬「失明」背後:愛爾眼科醫療事故頻發 曾致患者左眼失明
    此前在12月31日,針對醫生艾芬在愛爾眼科治眼後右眼近乎失明相關報導,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在其官方微博發表聲明,表示該患者的術前檢查、手術和術後複查等各環節均符合醫療規範。而愛爾眼科通過多年跑馬圈地,現已成為國內最大民營眼科醫療機構,公司市值在年末站上了3000億元,一年時間市值增加超1800億元。不過,其業績增長更依靠併購來的資產並表驅動,這也讓愛爾眼科累積了41億元商譽。
  • 一夜暴跌230億,是什麼遮住了愛爾眼科的眼?
    01、看此次「醫療事故」風波,醫患雙方各執一詞 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醫生在微博發布了一段視頻,稱自己在2020年5月,經愛爾眼科一名返聘醫生介紹前往武漢愛爾眼科醫院做人工晶體植入手術。術後半年時間,自己的右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幾近失明,生活工作都受到嚴重影響。
  • 愛爾眼科把抗疫英雄給治瞎了,卻稱「失明與手術無直接關聯」
    經熟人介紹,來到了武漢愛爾眼科醫院。安排副院長王勇親自診治。艾芬,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當之無愧的抗疫英雄,作為李文亮的同事,是她最早就疫情發出警示。有媒體稱她是武漢疫情的「發哨人」,李是「吹哨人」。後面的武漢疫情爆發,艾芬醫生也是衝在第一線。武漢愛爾作為愛爾集團最重要的盈利醫院之一,在湖北當地有比較高的社會影響力,是很多眼科患者的選擇之一。
  • 「發哨人」戰鬥「眼科帝國」
    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通過社交平臺質疑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稱在該醫院治療白內障,致右眼視網膜脫落。這位擁有200萬微博粉絲的抗疫女醫生,在愛爾眼科(300015.SZ)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讓這個市值3000億的「眼科帝國」陷入了巨大的信任和輿論危機。
  • 3000億眼科帝國,把抗疫英雄逼成了「醫鬧」
    陷入了一場糾紛。這場天價醫療糾紛讓愛爾眼科的3000億市值暴跌245億,約11萬股東新年首日收跌近9%。一直到10月,視力仍未好轉,艾芬來到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右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呈灰白色隆起,屈光不正(右眼高度近視),近乎失明。艾芬認為,自己白內障很輕,愛爾眼科其實沒必要給她做這個手術,同時,在愛爾就診時,醫生沒有仔細檢查其眼底,以致延誤發現及治療視網膜脫落的時機。如果將眼睛比做相機,晶體是鏡頭,眼底是膠捲。
  • 資本玩家愛爾眼科:4年敗訴9起醫療糾紛案 核心手術毛利率達57%
    中國科技新聞網1月5日訊(楊晶佳)近日,武漢抗疫醫生艾芬投訴愛爾眼科(300015.SZ)診療不規範致其右眼術後接近失明,引發輿論關注。
  • 帥小夥雙眼幾近失明,只因他忽略這些細節
    近日,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段宣初就接診了這樣一位青光眼患者。 小小少年眼睛不舒服,就滴眼藥水引發青光眼、幾近失明 28歲的羅先生年少時很喜歡包夜上網打遊戲
  • 28歲帥小夥雙眼幾近失明 忽略的這些細節,你重視了嗎?
    紅網時刻5月14日訊(通訊員 李倩)青光眼會導致失明,而且是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眼病。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段宣初,三十年來一直從事青光眼的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他有個很直觀的感受,這幾年青光眼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在從全國各地前來的患者中,不乏年輕人的身影。
  • 從市值60億到2000億,愛爾眼科為何這麼強?
    自上周開始至今,上證指數下挫了150多個點,領跌的生物醫藥板塊更是不容樂觀,昨天康泰生物因阿斯利康新冠疫苗事件又跌去了200多億市值,下跌幅度達16%,不得不說,現在醫藥板塊除了「sha估值」現象之外還有黑天鵝事件存在。
  • 漩渦中的愛爾眼科:靠「院中院」模式起家 集權管控藏隱憂
    2020年最後一天,一篇名為《武漢某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在愛爾眼科治眼 致右眼視網膜脫離近乎失明》的文章在網絡上傳開。艾芬稱,自己在接受愛爾眼科的白內障手術後,右眼視網膜脫落,近乎失明。由此,她質疑愛爾眼科治療不當,做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前未徹底檢查眼底是否變性。艾芬因在抗疫中的敢言之舉,而為大眾熟知。「我不是醫鬧,我是一名醫生。」
  • 煙臺愛爾眼科張中敏:我只是做了一名醫生該做的事情
    張醫生叮囑道,「這些藥夠你用的了,不用再多開,一個周之後記得回來複查,回家不要吃辛辣食物。」這位中年男醫生如此細膩,反覆叮囑他看過的每一位患者,他就是煙臺愛爾眼科醫院眼底病主任張中敏。  「我們主任總是這個樣子,不是在看診就是在查房,要不就是在做手術,都跟他說好了上午給他重新拍醫生照,每次都找不見人,每次都得追著他跑,一看見患者什麼都忘記了。」醫院的小護士連連吐槽。
  • 陶勇發聲:佩服艾芬醫生的勇敢,希望成立「愛眼底」公益項目
    2021年1月4日凌晨5點,愛爾眼科醫院回應,聲稱艾芬女士右眼視網膜脫離與醫院無關;當天下午,艾芬醫生通過其個人微博回應:愛爾眼科醫院避重就輕,接下來會一一公布真相。事件陷入羅生門。1月8日早晨,陶勇醫生通過個人微博發聲,他說佩服艾芬醫生的勇氣,希望成立「愛眼底」公益項目。
  • 愛爾眼科:分級連鎖讓「手術工業化」
    眼科手術巨大的市場需求為這些眼科專科醫院提供了市場空間。更重要的是2009年上市的愛爾眼科趟出來的分級連鎖賽道,成為眼科連鎖醫院商業模式的經營樣板。 作為首批創業板上市公司,愛爾眼科的業績一直穩定增長,市值從當初的69億飆升到2100億,11年內暴漲了近30倍。
  • 愛爾眼科悄悄創新高!醫療糾紛中的「白內障手術」有多少明與暗?
    導讀:一場常規手術引發的風波。記 者丨陳紅霞編 輯丨徐旭近日,國內眼科連鎖醫療行業龍頭愛爾眼科(300015,SZ),深陷一場白內障手術引發的醫療糾紛之中,因當事一方是知名抗疫醫生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而受到市場廣泛關注。雖然雙方已就爭議問題隔空多次論戰,但至今尚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