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目: †翼龍目 Pterosauria
科: †神龍翼龍科 Azhdarchidae
屬: †風神翼龍屬 Quetzalcoatlus
風神翼龍 又名披羽蛇翼龍、羽蛇神翼龍,是翼手龍目動物,屬於神龍翼龍科。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飛行動物之一。
風神翼龍屬名的來源是阿茲提克文明裡的披羽蛇神奎玆特克(Quetzalcoatl)。
羽蛇神奎玆特克,是在中部美洲文明中普遍信奉的神祇,形象通常被描繪為一條長滿羽毛的蛇。最早見於奧爾梅克文明,後來被阿茲特克人稱為魁札爾科亞特爾,瑪雅人稱作庫庫爾坎。
風神翼龍的骨架模型
第一個風神翼龍化石是在1971年,由道格拉斯·勞森(Douglas A. Lawson)發現於德州大彎曲國家公園。這個標本包括部分的翼(由前臂與延長的第四手指構成),從翼推測翼展超過10米。
最終將這標本建立為模式種:諾氏風神翼龍(Quetzalcoatlus northropi)。
諾氏風神翼龍的頭骨
諾氏風神翼龍的復原模型
關於風神翼龍的翼展上限仍處於爭論中,也引發動物飛行的結構上限爭論。
風神翼龍與人的比例
站立的風神翼龍與長頸鹿的比例
在明尼蘇達科學博物館展示中的最大化石,可能顯示它們翼展長12米長,近年另有翼展為10到11米的估計值。同屬神龍翼龍科的哈特茲哥翼龍,翼展可能也達12米以上。
諾氏風神翼龍與怪物哈特茲哥翼龍的對比
關於風神翼龍的生活方式有許多不同看法。因為它的長頸椎、長而缺少牙齒的頜部,它可能是以類似鷺的方式捕食魚類,或是像禿鸛以腐屍為食,或是像現代剪嘴鷗獵食。
展開翅膀的風神翼龍骨架
風神翼龍被假設可用自己的力量起飛,但一旦在空中,它可能需要花大部分時間在滑翔上。
在地面上時,風神翼龍可能用四肢行走。最近有些研究人員認風神翼龍的生活方式,類似陸生的鸛鳥,會在空中長途飛行。
風神翼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約7000萬年前到6550萬年前,風神翼龍與恐龍一起在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中滅絕了。
相關閱讀-阿茲特克
阿茲特克,或譯為阿茲臺克、阿茲提克,是一個存在於14世紀至16世紀的墨西哥古文明,創造者是阿茲特克人(納瓦特爾語:aztecatl或aztecah,「來自阿茲特蘭的人」),這個民族的祖先來自北方,一個叫阿茲特蘭的土地,後來他們來到墨西哥谷的鐵諾茲提朗,建立了雄偉的城市。
阿茲特克人十分好戰,並有人祭傳統。「阿茲特克」一詞來自納瓦特爾語:aztēcah為aztēcatl的眾數,即「來自阿茲特蘭的人」的意思;然而,阿茲特克人稱他們自己為墨西加(Mexìca)或特諾奇卡人(Tenochca)。
阿茲特克鷹勇士像
阿茲特克文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獨樹一幟的古文明,於15世紀在墨西哥中部建立了帝國。擁有較精確的曆法系統;農業方面,灌溉技術發達;經濟方面,已經出現了原始階段的「貨幣」;宗教神話具有鮮明的特色,且對後世也影響深遠;阿茲特克人的建築技術也非常精湛,能夠建造出十分雄偉的建築,鐵諾茲提朗古城便是最好的證明;此外,阿茲特克社會階級劃分森嚴,並擁有完備的法律系統。
不同階級的阿茲特克人服裝,來自曼多撒手抄本。
阿茲特克文明是在歐洲人到來前美洲最發達的文明之一。1521年,阿茲特克帝國被埃爾南·科爾特斯帶領的西班牙徵服者所徵服,阿茲特克文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至今人們只能依靠有限的資料(如手抄本)來了解這個神秘的美洲古文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郵 箱:iltaw_tg@sina.com
動物世界-分享
進入QQ群:484188142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我們的微店,
裡面有一些不錯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