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設法分化信孝和信雄,德川家康在幹嘛

2020-12-14 騰訊網

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設法分化信孝和信雄,德川家康在幹嘛?

織田信長命喪本能寺之後,眾家臣在清州會議中將三法師立為織田家的繼承人,當時織田信雄、信孝兄弟二人都是三法師的後見人,而羽柴秀吉、柴田勝家、丹羽長秀和池田恆興四人進行合議和輔佐。

之後,羽柴秀吉推舉信長的第五子同時為自己養子的羽柴秀勝主持信長的葬禮,隨著織田信長葬禮的結束,信雄、信孝兄弟也按捺不住了,致信正在甲斐與北條家對峙的德川家康,希望其趕緊了結東線的戰事。而北條、德川兩家也確實在十月底達成和睦。可見秀吉的行為已經刺激到織田兄弟的神經,二人似乎有聯手的傾向,不過最終被秀吉分化了。

信雄、信孝兄弟的矛盾是當時後信長時代的真正的主要矛盾。畢竟都不是嫡子,信雄雖然年長(只是排行,實際上年齡比信孝小),信孝則更加賢明(相對),自然誰也不服誰,彼此爭奪不會停止。

所以,信雄、信孝兄弟的矛盾要大於羽柴和柴田的矛盾,一個爭的是家督之位筆頭重臣一個爭得是筆頭重臣,根本不在同一層次上的。而且,信雄、信孝兄弟儘管有聯合的可能,但矛盾太大,單從後來信雄殺信孝的殘忍程度就可以看出來,所以他們被秀吉分化也在情理之中。

察覺到信雄、信孝兄弟共同致信家康後,秀吉開始採取行動。他先讓弟弟秀長收丹羽長秀的第三子仙丸為養子,後又接連拉攏池田恆興、高山重友、中川清秀等共同剿滅明智光秀的攝津眾,通過徵收人質等手段將筒井順慶、若江三人眾等大和、河內勢力納入自己麾下。

除了儘可能拉攏更多人成為己方勢力外,當時三法師在織田信孝手中,其背後的支持者是柴田勝家,羽柴秀吉則與丹羽、池田兩人背著勝家計劃推舉信雄為織田家督,不僅能與織田信孝、柴田勝家抗衡,同時還能拆散和離間信雄、信孝兄弟二人。

1582年12月,信雄被三重臣推舉為織田家家督,並要求原織田家麾下的各方勢力到安土城參覲信雄。次年正月,羽柴秀吉致信小早川隆景,明確了上述事項。同月,瀧川一益舉兵,3月,柴田勝家、織田信孝舉兵,賤嶽合戰勝家敗北後退回北莊城自殺,失去後援的信孝也在岐阜城自殺。至此,秀吉分化兩兄弟的計劃徹底成功。

很多人奇怪,柴田勝家、織田信孝和秀吉爭鬥的時候,德川家康沒有任何動靜,直到織田信孝死後,德川家康才聯合織田信雄對付秀吉,這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柴田勝家和秀吉相爭的時候,德川家矛頭主要對準東方的甲信二州,這裡的森、河尻根本鎮不住場子,大規模一揆使織田信長留在這裡的統治體系近於崩潰,基本上是一塊空白地帶。

德川家康為人謹慎,當時的織田內戰局勢尚不明朗,他自然先把擴張領地作為首要事務,儘量不去摻和。後來織田信雄求助,織田家的爭鬥開始明朗化,幫助織田信雄擊潰秀吉他的利益不會少,織田信雄後來的背叛是他沒有想到的。

相關焦點

  • 德川家康,豐臣秀吉,織田信長誰更厲害?
    德川家康,豐臣秀吉,織田信長這三個都是日本戰國時,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都是很了不起的。日本近代以來,抹黑德川家康、鼓吹豐臣秀吉。其中司馬遼太郎的觀點流毒甚廣。什麼「西軍必勝」的段子、「真田日本第一兵」,「前田利家死得早」等等,無疑都是把家康與運氣、怯懦、活得長掛鈎。
  • 為什麼豐臣秀吉沒有在活著的時候殺了德川家康?導致豐臣家後來被德川家康滅了族?
    而領有伊賀、伊勢大部分及尾張三國的織田信長次子織田信雄日益感受到羽柴秀吉的威脅,擔心落的和他弟弟織田信孝一樣的下場,同時,由於他對羽柴秀吉擁立三法師為織田家家督有極大的不滿,於是於天正十一年(1583),與德川家康聯合,對抗羽柴秀吉
  • 日本戰國時代的三個狠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在這些梟雄中,名聲最大的則莫過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了。在下面的正文中,我會為大家逐一介紹這三位。織田信長雖極力壓制手下,但無奈的是,壓根兒就防不勝防:1582年,身為家臣的明智光秀舉兵包圍身處本能寺的信長,並迫使他自盡而亡。接下來我們講豐臣秀吉。
  • 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趁機覆滅豐臣政權,奪取天下,算叛亂嗎
    豐臣秀吉之所以能夠成為天下人不也是因為克了織田家嗎?織田信長還對豐臣秀吉有知遇之恩呢,豐臣秀吉有後來的一切,織田信長絕對功不可沒,他還不是奪了恩人的家業。但德川家取代豐臣家談不上以下克上,更談不上叛亂,怎麼說呢?
  •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
    討殺了今川家督今川義元後,織田信長與從今川獨立的松平元康(後來的德川家康,信長與家康是髮小)結盟,而後回過頭來向北攻略美濃國的齋藤義龍(齋藤義龍是信長的大舅哥,但他殺了自己的父親,信長的嶽父,有美濃蝮蛇之稱的美濃國大名齋藤道三)。永祿九年(1566年),在多次進攻齋藤義龍失利後,織田信長決定修築墨俁城,但猛將柴田勝家與佐久間信盛先後失利。
  • 戰國三英傑中,豐臣秀吉的母親最幸運,織田信長的母親最悽涼!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3為女性也是如此,即使他們的兒子是戰國三英傑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以及織田信長,3位母親之中,豐臣秀吉的母親最幸運,最悽涼的是織田信長的母親。於大德川家康的母親於大德川家康的母親於大和父親名義上是兄妹,但實際兩人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
  • 毛利元就晚生30年,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能吃得下飯嗎
    毛利元就在日本戰國時代名氣很大,只可惜他和戰國三英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活躍的時間錯開了毛利元就74歲病故之時,上杉謙信41歲,武田信玄50歲,明智光秀43歲,織田信長37歲,德川家康29歲,豐臣秀吉35歲,伊達政宗4歲。那麼,如果毛利元就晚生30年,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能吃得下飯嗎?
  • 日本戰國人物:「超長待機」的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建立者,又被戲稱為「老烏龜」,因為他特別能「忍」,又特別能活,「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梟雄。德川家康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今川人質、追隨信長、追隨秀吉、建立幕府。清康嫡子松平廣忠藉助今川義元的勢力成為新一代家督,而條件則是讓廣忠的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到今川家當人質。在將竹千代送往今川家的途中,織田信秀得知這一消息,便出兵將竹千代劫持到了織田家,也因此,竹千代得以認識吉法師(織田信長)。後來由於織田信長的異母兄織田信廣被今川家俘虜,雙方便進行交換,竹千代這才離開了織田家前往今川家。
  • 和信長、家康不同,秀吉缺少譜代家臣,豐臣政權也因此崩潰
    、德川家康最初的基石不過是信秀尾張下四郡、清康西三河而已,家臣團渺小,底蘊稀薄。織田信長手下的重臣中,柴田勝家本是支持織田信行的,明智光秀早年出仕足利義昭,而丹羽長秀早年仕於斯波家,德川家雖在三河盤踞日久,但是德川家康的父親和祖父都是被家臣殺死的。儘管如此,二人的事業都是有父輩的基礎的,後來隨著實力的擴張,多多少少都有譜代家臣的支持。
  • 他是織田信長四子,給豐臣秀吉當養子,幫助秀吉卻默默無聞
    摘要:他是織田信長四子,給豐臣秀吉當養子,幫助秀吉卻默默無聞本能寺之變造成織田信長及繼承人身亡,織田家迎來巨大變化,在這期間有一人身份特殊,他即是織田信長的四子,也是豐臣秀吉的養子,按理來說這樣的人物應該被歷史大書特書,但讓人感到疑惑的是,無論生前還是死後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兒子及兄弟們都有什麼遭遇?
    與此同時,織田信雄懷疑自己的家老,認為他們與豐臣秀吉私下勾結,意圖對他不利,因此殺害了津田雄春、淺井長時、岡田重孝,這讓家臣團開始對他不滿。此外,為了對抗秀吉,信雄接近德川家康,意圖獲得與其對抗的實力。
  • 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為何選擇2歲的三法師繼位?原因很簡單!
    織田信長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為何選擇2歲的三法師繼位?原因很簡單!1582年,明智光秀謀反,織田信長身死本能寺,其時他47歲。大業將成卻遭飛來橫禍,幾百年來多少人為織田信長嘆息。本能寺之變本能寺之變發生之時,織田家的重臣均不在織田信長的身邊,豐臣秀吉及時反應,擊敗明智光秀,平定叛亂。
  • 打敗豐臣秀吉之後,德川家康為何轉而俯首稱臣?
    本能寺之變是日本戰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在那之後,豐臣秀吉逐步掌控了原本織田信長的勢力範圍。這讓織田信長的次子織田信雄很沒有安全感,不僅如此,他還探查到有三位自己下屬的大名都在暗中和豐臣秀吉勾連。織田信雄一氣之下處死了三個圖謀不軌的大名,並意圖討伐豐臣秀吉。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明智光秀和豐臣秀吉之間上演權力的遊戲
    二、本能寺之變的經過1582年5月,作為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受邀來到安土城,雙方共同慶祝結盟二十周年,同時也為下一步的聯合作戰進行謀劃。為了體現重視和誠意,織田信長命明智光秀擔任饗宴的總幹事,隆重接待德川家康等人。
  • 第六天魔王:與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齊名的織田信長,強項原在內政
    結合筆者此前介紹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文章,你就會發現,信長被秀吉取代,又是家康笑到最後,有其「冥冥之中」的必然性。另外,信長擅長的領域其實是內政,窮兵黷武無異於棄己之長、用己之短,最終就像諸葛亮北伐那樣,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 日本戰國三傑—德川家康
    武田信玄死後,織田信長同年先後消滅了室町幕府以及朝倉義景和淺井久政、淺井長政父子。整體上威脅織田和德川的勢力暫時結束。戰國大勢趨於統一,而德川家康一面與武田氏對抗,一面加強領內建設。1574年,武田信玄死後繼承了武田家的武田勝賴率兩萬五千大軍攻打高天神城,德川家康等待織田軍的增援,不過在增援到達前,高天神城已經被攻下。
  • 豐臣秀吉好不容易統一了日本,為何卻給德川家康做了嫁衣
    文/寂寞的紅酒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大梟雄,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通過武力統一日本的牛逼人物。雖然豐臣秀吉用了一生的心血終於統一了日本,但他死後權力很快落到德川家康手中,德川家族取代豐臣家族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德川幕府統治日本長達二百多年。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嫡系血脈有何遭遇,是否遺留至今?
    不過,三法師在年幼時監護人為織田信孝,三法師短暫的在安土城停留後,由於需要重建安土城,因此被信孝帶到岐阜城。由於與豐臣秀吉對立,三法師遭到自己叔叔的軟禁,這個狀況一直到豐臣秀吉與織田信孝刀兵相見,兵臨岐阜城後,才得到改變。
  • 豐臣秀吉為何不除掉德川家康:前期是因為打不得,後期是不敢打
    到了近代通過於一些遊戲和影視作品,在民間也掀起了一波戰國英雄熱。在這些英雄中先後統一日本的三個大名無疑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這三個人就是被人稱為 「戰國三英傑」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而德川家康卻因為靠和司馬懿一樣靠「熬死」對手,雖最終得了天下,卻都不受當時大名和武士們的認可。甚至於即使到了江戶幕府時期,德川家在民間的風評依然不佳。德川家康在豐臣秀吉死後,頂著五大家老(託孤大臣)的名號,卻僭越自己老闆的江山,無論中外這種行為都是不光彩,也無怪後人對其的評價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