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白銀市平川區響泉村:美麗新村新風揚

2021-01-10 中國甘肅網

【專題】2019新春走基層

  原標題:【我和我的祖國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百名記者走基層】

  【新春走基層】

  響泉村 美麗新村新風揚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陳 泳 通訊員 張世斌

  新春佳節,走進白銀市平川區寶積鎮響泉村,除了濃鬱的年味,還有一陣陣撲面而來的文明新風:村裡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語和宣傳圖畫;村文化廣場上的一幅幅家訓,更是這裡淳樸民風的見證。

  在村民周江家裡,84歲的母親趙玉英坐在炕上,大兒子周平正在給母親餵水,老人家的兩個外甥也趕來給老舅母拜年。

  這陣子,周江一家人走親戚去了,周平就來家照顧母親、迎接客人。「兄弟之間就要相互扶持愛護。」周平說,「我兄弟把母親奉養得非常好,老人雖然腿腳不方便,但平時都穿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我這個當大哥的,心裡真是非常感激弟弟、弟媳的付出。」

  正說著話,到親戚家拜年的周江回家了。他說:「母親是我們全家的寶,哥哥、姐姐和親朋好友只要有時間,都會來照看母親,家裡很熱鬧。」

  在響泉村,同趙玉英老人年紀相仿的老人有20多位。「家家都比著賽著奉養好老人,教育好後輩,這已經成了我們村的新風尚。」周江笑著說。

  優良的家風,來自優良的黨風和政風。李錦政擔任響泉村黨支部書記已經20多年,他帶領村裡一班人,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家風,響亮地提出了文化強村、生態強村、文明強村、鄉賢強村的「黨建+四強」模式,著力打造舒適宜居、休閒旅遊和創意農業於一體的美麗鄉村。

  「村子發展了,變美了,村裡的風氣也越來越好了,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舒心了。」在村文化廣場上,正在組織村民排練節目的李錦政高興地說,村裡還深入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和「衛生示範社」「衛生示範戶」「五星文明戶」「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兒媳」等評選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培育文明新風,進一步提升了廣大農戶建設全面小康的「精氣神」。

  與此同時,充分發揮黨支部示範帶頭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充分調動全村黨員及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的謀劃,積極吸納賢能人才,組建了21人的鄉賢能人理事會,每季度定期召開一次「鄉賢能人」座談會,倡導鄉賢能人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在群眾中間帶頭樹立文明新風。

  目前,響泉村累計湧現出最美家庭11戶、五星級文明戶92戶、好兒媳7人、平川好人4人、文明市民5人、十佳道德模範2人,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文明新村、美麗新村。

相關焦點

  • 響泉村的美麗蝶變
    11月3日,白銀市「兩區四基地」暨重點項目建設主題採訪團走進平川區寶積鎮響泉村,聚焦美麗鄉村建設。藍天、綠樹、清泉彰顯村莊之美「響泉」之名來自先輩們的引泉入村,泉水日夜不息,響聲清亮,故而得名。然而,曾經的響泉村一度塵土飛揚,垃圾成堆。
  • 「中央媒體看甘肅」泉水叮咚 響泉村中聽泉響
    做出這個決定並不容易,最終讓張玲下定決心的,是家鄉的美麗鄉村建設。張玲的家鄉在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寶積鎮響泉村。甘肅缺水,響泉村也同樣如此。但他們的祖輩將山中的山泉引出大山,引到村口,因為這汪泉水,響泉村便有了名氣。如今,借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東風」,響泉村發生了蛻變。
  • 【圖片新聞】白銀市平川區開展「親子戶外新課堂、健康生活新體驗...
    【圖片新聞】白銀市平川區開展「親子戶外新課堂、健康生活新體驗」趣味親子活動   近日,平川區開展「親子戶外新課堂、健康生活新體驗」趣味親子活動。活動中,孩子和家長充分體驗了親子活動所帶來的溫馨與快樂,激發了孩子的各項潛能,增強他們團結合作的意識與責任心,促進孩子身心健康。
  • 務實重行 巾幗築夢綻芳華 | 白銀市婦聯2020年亮點工作綜述
    「婦女之家」、52個「婦女微家」為主陣地,組織開展「巾幗心向黨·奮進新時代」「百千萬巾幗大宣講走基層」等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162場(次),受益婦女群眾3.64萬人(次);開展「奮鬥的我,最美的國」新時代先進人物、「巾幗心向黨」民族團結進步暨家庭教育宣講活動39場次,9700餘名婦女聆聽講座,引導婦女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紮實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全年制定下發了《白銀市婦聯全民閱讀活動實施方案》、《白銀市婦聯全民閱讀工作計劃
  • 深植和諧 善治銅城——白銀市「五治」融合構建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
    編制印發《白銀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基層制度指南》,涵蓋我市基層綜治中心運行體系、綜合工作制度、群眾接待大廳制度、矛盾糾紛調處制度、網格化管理服務制度等11大類51項制度機制,為開展社會治安工作提供了制度「指南針」。同時,在市委的統一部署下,全市78個鄉鎮(街道)全部配齊配強了鄉鎮(街道)政法委員,落實了政法委員政法津貼。
  • 郝效冬調研響泉村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平川文旅公眾號 ID: gh_fe0ba9ff83af7月15日,平川區委副書記、區長郝效冬深入寶積鎮響泉村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區委副書記李應偉,副區長楊明一同調研。郝效冬一行先後查看了響泉村村道兩側景觀綠化、圍欄設計、牆面靚化、村史博物館、停車場修建運行、響泉公園後期規劃開發、沙河河道治理及道路修建等工作情況。
  • 白銀神木頭移民新村:搬出窮窩窩 過上新生活
    5月7日,白銀市平川區黃嶠鎮神木頭移民新村村民冉金璧高興地說。神木頭移民新村村民冉金璧向記者展示女兒的獎狀冉金璧以前生活的神木頭村,位於平川區黃嶠鎮東南部,距平川區45公裡,是一個以農牧業為主的山區村,幾代人依山而居,山路崎嶇,交通不便,且居住分散、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後,嚴重製約著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 鳳凰涅槃展新姿——白銀市平川區城市發展工作綜述
    鳳凰涅槃展新姿——平川區城市發展工作綜述特約通訊員 吳文莉平川區城市發展堅持以人為本,以項目建設為引領,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夯實經濟基礎、築牢就業保障,加大城區環境綠化美化,打造生態宜居生活工作環境,著力改善城市基礎設施,提升生活便利性和舒適度,曾經的工業小鎮華麗變身為一座宜居宜業、美麗和諧的工業新城。
  • 甘肅白銀市的名字怎麼來的,和銀子有關嗎?
    白銀市就位於甘肅省省會蘭州市與寧夏之間,「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黃河出了蘭州之後,就進入白銀市境內,將白銀市一分為二,在黑山峽附近進入寧夏。由於黃河在甘肅和寧夏擁有特殊的歷史和地理地位,夾在兩省區之間的白銀市,地位就顯得尤為特殊。
  • 白銀市白銀區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區長李宏民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據白銀市紀委監委消息:日前,經白銀市委批准,白銀市紀委監委對白銀市白銀區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區長李宏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 《美麗野麻》紀錄片入選中國公益映像節競賽名單
    》紀錄片入選中國公益映像節競賽名單近日,由平川區野麻村駐村工作隊報送的《美麗野麻》紀錄片,經過初評,入圍中國公益映像節競賽單元。該片作為甘肅省在本次映像節上的唯一入選作品,真實的反映了平川區基層幫扶幹部為實現脫貧攻堅偉業做出的努力與嘗試。野麻古村落,自有其靜謐清幽之美,地處黃河紅山峽峽谷,三面環山,一面繞河,地勢險要,風光旖旎。山峰重巒疊嶂,千奇百態,石林景觀、天然巖畫、丹霞地貌、象形動物等奇特景觀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的惟妙惟肖。
  • 瀟湘家書 生態篇章|美麗屋場「一屋一韻」 文明新風陣陣傳來
    長沙市天心區暮雲街道暮雲新村一景 家住長沙市天心區暮雲街道暮雲新村的湯俊傑,兩歲時患上了先天脊椎栓系綜合症,22歲因病變切除雙足,裝上了一對假肢行走。在給弟弟的家書中,他寫道:「現在,我們村裡整潔有序,美麗屋場一屋一韻,一幢幢小洋樓掩映在青山翠竹間,志願服務中心、柏油小道、入城公園無不傳遞著正能量,健身操隊、舞蹈隊、腰鼓隊等群眾文體隊伍活躍在村頭巷尾,從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文明新風陣陣傳來。」
  • 新春走基層 | 住上新房,好日子剛剛開始
    新春走基層 | 住上新房,好日子剛剛開始 2020-01-20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春走基層丨鐵騎返鄉消防送車載滅火器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新春走基層丨鐵騎返鄉消防送車載滅火器
  • 新春走基層|平原剪紙藝人紙上生花 剪出濃濃「年味兒」
    今年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將連續第11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全體編輯記者將繼續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進一步錘鍊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在春節期間、在回家路上,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記錄時代變化,集中反映山東幹群一鼓作氣、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和實際行動,充分展現欣欣向榮、歡度春節的美好景象。
  • 淄博市淄川區響泉村:古村古街醉遊人
    本網訊 沿著蜿蜒的山路一直前行,在峨莊古村落國家森林公園裡,有一個幽靜古樸的小村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響泉村。樹木茂密、石屋古樸、溪水潺潺、涼爽宜人、魚躍鳥鳴,悠閒的漫步在村中,優美的生態環境令人陶醉,而村中的一眼泉、一棵樹、一座樓、一處莊園……處處流淌著謎一樣的美麗傳說,更彰顯了文化底蘊的深厚,讓人流連忘返。
  • 【新春走基層】丹東站列車春晚為出行旅客送去歡樂
    【新春走基層】丹東站列車春晚為出行旅客送去歡樂 作者:許娜 2019-02-11 15:17   來源:東北新聞網
  • 淄川響泉村玩轉土地種植新模式
    5月7日,淄川區太河鎮響泉村川山有機蔬菜基地裡,綠油油的小白菜、小蔥,鮮嫩的蒜苔、西葫蘆,一派喜人的景象。地頭上,焦裕良正在和幾名工人把剛摘下來的新鮮菜裝車,原來這些菜早已「有主」啦,要專門送到昌樂二中去。「今年又與周邊村莊籤訂了流轉合同,擴大種植規模。」響泉村書記、峨莊川山蔬菜生產合作社理事長焦裕良說。
  • 鳳岡崇新村:延續崇新精神 創新基層治理
    走進鳳岡縣永安鎮崇新村,家家戶戶門前乾淨整潔,村居排列有序,通村通組道路四通八達。   「這個地方的路線是正確的」這是1955年10月毛澤東主席對鳳岡縣永安鎮崇新村發展道路做出的批示,也是肯定。在面對自然資源匱乏,生產效率低下的情況下,崇新人民不放棄,堅持奮鬥,依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原則,最終探索出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新時代新思想,崇新村人民的探索從未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