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帶興起婚姻新模式:「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

2020-12-22 瀟湘晨報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結婚前,雙方家庭就已約定好,結婚後小西依然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到公婆家居住;同理,小爭也如此。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

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日前,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

獨生子女家庭之選

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和小西夫婦一樣,選擇兩頭婚的多是江浙農村的獨生子女。「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杭嘉湖地區,我接觸的案件當事人,集中在杭州市周邊的九堡、臨平、餘杭一帶,多為村轉社區的地方,還有就是湖州地區,兩頭婚現象非常普遍。」浙江順博律師事務所律師杜鵬介紹說,「可以說,兩頭婚是獨生子女家庭的正常需求。」

在杜鵬看來,兩頭婚是「招上門女婿」的更優解。「我們這裡有一句俗話叫『招女婿招女婿,最後招了一個懶惰女婿』。」杜鵬解釋說,以往招上門的女婿會存在這樣的心理——「反正孩子不跟我姓,這個家也沒有我的份,我到這裡只不過是完成生殖繁衍任務而已。」在這種心態下,久而久之,上門女婿對家庭的責任感越來越淡薄。而且通常情況下,招上門女婿家庭一般是女方經濟條件優於男方或者女方家庭涉及拆遷,招女婿家庭中不少家庭對招進門的男性存在一定防範和歧視。所以,無論從上述哪一點來看,都會造成上門女婿家庭後期的不穩固。

而兩頭婚則能有效避免這種情況。因為兩頭婚中,男方無需付彩禮,女方也無需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這種形式相較純粹的招上門女婿,對男方的心理壓力影響比較小,也就更能讓男方產生對家庭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我個人認為,兩頭婚比較妥善地解決了男女雙方的實際需要和心理需求。」杜鵬說。

除此之外,兩頭婚家庭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未完全從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即和一方的父母長期共同生活或者在兩方父母處輪流居住。

「『兩家拼拼』的主要原因是現代工作和生活節奏過快,很多小夫妻自顧不暇,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子女,再加上目前保姆行業的不成熟,他們只能依靠父母。」浙江諾力亞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省律協婚姻與家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楊慧麗說。她從事家事領域研究已有14年之久,幾年前,她就開始關注兩頭婚。

「還有部分小夫妻,因為自幼是被原生家庭寵大的獨生子女,原生家庭條件也相對較好,獨立生活能力差,所以對原生家庭有非常大的依賴性。」楊慧麗補充說。

利大還是弊大?

「我覺得,這種『不來不去』的兩頭婚應該是新形勢下的一種探索,這種探索蠻好,有利於家庭的穩固和諧。」浙江思偉律師事務所律師、杭州市婦女維權與法律援助志願團的志願者楊紅如是說。她多年從事「家務事」處理,首次接觸到兩頭婚時,就對此表示贊同。

經過研究兩頭婚的內涵和表現形式,楊紅總結了其幾大優勢。「首先,兩頭婚家庭商定好生育兩個小孩,是積極響應了國家的生育政策,有利於緩解社會的老齡化。再比如,沒有彩禮和陪嫁門檻,男方和女方的經濟壓力都會減輕。相對而言,可以提高年輕人的結婚意願。再者,生育兩個小孩既隨父姓又隨母姓,避免了姓氏和撫養方面的紛爭。」

楊紅之所以贊同的一個原因與自身有關。「獨生子女成家後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大多數獨生子女的父母是樂於接受的。」楊紅只有一個女兒,目前正在讀大學。從她個人感受來說,女兒外出上大學,每逢節假日回家,都會讓她十分高興。「如果將來我女兒選擇兩頭婚,不完全從我們這裡剝離出去,我是非常贊成的。」

然而,兩頭婚並不是百利而無一害。在實際生活中,兩頭婚具有一定的「後遺症」。對於這點,三位律師不謀而合。

「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雖好,但兩頭婚家庭的獨立性會弱,小家庭的完整性也必定會受到影響,年輕夫妻的親密度也會受到影響。」楊慧麗說。「而且現實中我們接觸到的案例,兩頭婚家庭會因為誰家都不能少、不能輸,從而發生爭執。比如有的男方不願多在女方家住,怕住得時間多一點會有入贅之嫌。」

就拿小西夫妻來說,兩家曾因清明節男方要不要跟隨女方去掃墓而鬧過不愉快。小爭認為,去女方處掃墓是上門女婿的行為,堅決不去。但小西認為,既然大家都商定好是兩頭婚,去女方處掃墓又有何不可?

「有些是可以調和的,但有些矛盾不好調和,甚至會引發離婚。」杜鵬說。事實上,哪個孩子跟誰姓,有「對賭」成分在。如果生育的二孩性別一致,則皆大歡喜,但生育的二孩中有一胎為女孩,且隨男方姓氏為女孩時,則有可能造成男方的心態失衡。

同時,實踐表明,兩頭婚家中的孩子都叫爺爺奶奶,而取消掉外公外婆的稱謂,會讓孩子分不清親輩關係。另外,家庭中出現異姓兄弟姐妹,也會降低孩子對兄弟姐妹的認同感。更有甚者,在養育過程中,「爺爺奶奶」會有意或無意地更偏愛隨自己姓氏的小孩。

「偏心情況會影響孩子之間的感情,也會讓孩子很難融入自己的家庭。這更多地需要小夫妻去疏導,儘量讓原生家庭的父母做到不要偏心。」楊慧麗表示,「尤其是當兩個小孩不長期居住在一起,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至少應保證周末小家庭成員在一起活動來培養感情。父母也應該教育孩子多多考慮自己的兄弟姐妹,照顧對方的感受,如節假日互贈禮物等。」

杜鵬和楊紅認為,兩頭婚總體上是利大於弊。但楊慧麗則持相反觀點。她認為兩頭婚的原生家庭父母或多或少尚未脫離中國的傳統家庭模式,希望自己的姓氏可以延續。

消失還是普及?

未來兩頭婚的發展如何?楊慧麗、杜鵬兩人和楊紅給出了不同的預測。

「兩頭婚這種社會現象是在計劃生育政策下,獨生子女家庭催生的一種產物。」杜鵬認為,今後這種形式會跟招上門女婿一樣,依然存在,但不會成為普遍現象。由於生育政策的調整,越來越多的二孩家庭出現後,很多家庭對此方面的需求會下降。需求下降,兩頭婚現象自然會減少。「我個人認為,就目前而言,未來二三十年,大的傳統隨父姓的格局不會改變。」

「我也認為,兩頭婚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也必然會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減少,甚至可能會消失。一方面,全面二孩開放,一個家庭的子女增多,就沒有了兩家去拼拼的需要。另一方面,社會服務業發展尤其是家政行業的專業化規範化,教育培訓行業尤其是幼兒培訓的完善和發展,以及未成年人各項保護政策的出臺,都會刺激和鼓勵小夫妻從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楊慧麗說。

而楊紅對此持積極樂觀態度。「我覺得未來這種形式可能會增多,我甚至希望它能成為一種主流形式。」在楊紅看來,隨著教育的普及以及文明素養的提升,人們對婚姻姓氏的態度會越來越開明,這會衝淡人們對于姓氏傳承的「執拗」。

記者注意到,「人們對婚姻姓氏的態度會越來越開明」,是三位律師不約而同提到的共通點。兩頭婚究竟何去何從,還需交由時間去驗證。(根據受訪者要求,文中小西和小爭均為化名。)

來源 中國婦女報

速豹新聞網·山東商報編輯 徐曉陽

【來源:山東商報速豹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各住各家,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婚姻AA制,兩個孩子兩頭姓
    近日,有網友曝料,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婚姻AA制,孩子兩頭姓,宣稱「兩頭婚」是改革傳統浙江婚姻制度的一次極好嘗試。據稱,所謂「兩頭婚」,就是男女雙方都是正常結婚。這一婚制既不是與傳統的男娶女嫁(女性進入男性家庭),也不是傳統的女招男贅(男性進入女性家庭),而是在結婚之後,男女一般都繼續在自己原來的家庭生活,需要時夫妻可到任何一方家庭團聚。兩頭婚家庭一般會生兩個孩子,第一個是隨父姓,主要由男方撫養,第二個是隨母姓,主要由女方撫養。二頭婚家庭中,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孩子的父母對爸爸媽媽都叫爺爺奶奶。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種新婚姻形式上熱搜!是「兩頭...
    津雲新聞訊 隨著時代的發展,擺在當代婚齡男女面前的問題與矛盾似乎越來越多,大到孩子隨誰姓、小到年節回哪家……在無盡的讓步與爭吵中,傳統婚姻模式似乎正與時代脫節。而獨生子女、延續香火、原生家庭等問題也開始頻繁出現在網上婚姻話題的討論中,許多家庭也在因地制宜的開始尋求新的解決方法。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新婚姻形式上熱搜!
    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裡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 一種新的婚姻形式悄然興起!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來源:郎club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形式,當地人俗稱「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有何利弊?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男不娶女不嫁,一孩隨父二孩隨母,這種兩頭婚好不好?
    近幾年,江浙一帶很時興「兩頭婚」,也就是男不娶女不嫁,女方懷孕了,生一孩隨父姓由男方撫養,二孩隨母姓由女方撫養。這種獨特的婚姻狀態叫做不進不出,一方不嫁,一方不娶,雙方不會交換禮金和彩禮,即沒有錢財瓜葛。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性也可隨母姓
    我們通常說,結婚是形成第三個家庭的過程,通常小夫妻會獨立居住,不跟任何一方父母住。但近年來,江浙興起了一種新的結婚模式——兩頭婚。 所謂「兩頭婚」,就是男女雙方都是正常結婚。
  •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兩頭婚」興起,你贊同嗎?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兩頭婚」興起,你贊同嗎?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這種婚姻形式,就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 浙江現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網友不解圖啥:只為生娃各取所需?
    文\江湖小舞 浙江興起的兩頭婚真的值得提倡嗎?在我看來,未必。 兩頭婚,你不娶我不嫁,男的圖娃女的圖啥? 今天,來自中國婦女報的一篇報導,讓在浙江一帶悄然興起的新婚姻形式「兩頭婚」遭受熱議。
  • 不給彩禮不陪嫁妝,一孩隨父姓二孩隨母姓,「兩頭婚」上了熱搜!網友...
    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裡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 婚姻新模式「兩頭婚」遭熱議:男不娶女不嫁你能接受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兩個孩子分別隨父母姓,你怎麼看?
    最近一段時間有個熱門詞衝上了熱搜「兩頭婚」,這是近幾年江浙一帶獨生子女家庭新的婚姻方式,當地人俗稱「不嫁不娶,兩家拼拼」這種婚姻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是招上門女婿,男方不用支付彩禮,女方也不用陪嫁妝,婚後小夫妻通常兩家輪流住,一般都會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由男方家庭撫養為主,一個隨母姓
  • 這樣的婚姻能夠長久嗎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就在這幾年,在彩禮問題的反射下,浙江地區開始興起一種兩頭婚的新婚姻模式,這種婚姻模式不屬於傳統的男方娶女方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那麼什麼是兩頭婚?兩頭婚需不需要彩禮和嫁妝呢?
  • 「不嫁不娶,兩頭拼拼」,「兩頭婚」結合模式的興起,是好是壞?
    不過近幾年,在江浙一帶又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著實挺有意思。你不嫁我也不娶,咱兩家來拼個婚吧突然說起這個話題,還得從我家一個親戚說起。我有個不算太遠的表弟,快結了婚了,前一陣跟他聊天,才知道了「兩頭婚」這個說法。
  • 不付彩禮不置嫁妝,大娃隨父姓,二娃隨母姓,看起來很合理卻引起大...
    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裡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 不嫁不娶,兩個孩子兩個姓,這樣的「兩頭婚」,結果會如何?
    今天,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個消息,說現在在江浙一帶流行著這麼一種婚姻,那就是兩頭婚。那麼什麼是兩頭婚呢?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所謂的兩頭婚就是男不娶,女不嫁,男人不需要付聘禮,女人不用出嫁妝,結婚之後雙方而已依然是以各自的原生家庭為主,大家還是主要生活在自己的家裡。雙方結婚之後呢,一般會生兩個孩子,並且協商好,將來兩個孩子老大跟爸爸的姓,而老二呢跟媽媽的姓。並且,孩子們叫自己的外公和外婆也是爺爺奶奶,不做區分。
  • 權責平等是兩頭婚的關鍵詞
    近年來,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和一方的父母長期共同生活或者在兩方父母處輪流居住。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當地人俗稱「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
  • 男不婚女不嫁?「兩頭婚」悄悄走紅,網友:第一個到底隨誰的姓?
    這是江浙一帶近年流行的婚嫁方式,結婚時不要彩禮,女方也無需陪嫁,婚後在兩個父母家庭輪流住,有句話總結得好:不來不去,不嫁不娶,兩家拼拼。 「一個孩子隨一方家庭的姓氏,這個想法固然好,但如果第一胎是女兒,第二胎是兒子,讓女兒隨父親姓,兒子隨母親姓,想來也會有爺爺奶奶心裡不舒服,這時就會產生新的矛盾點,那麼第一個到底隨誰的姓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