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現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網友不解圖啥:只為生娃各取所需?

2020-12-22 騰訊網

文\江湖小舞

浙江興起的兩頭婚真的值得提倡嗎?在我看來,未必。

兩頭婚,你不娶我不嫁,男的圖娃女的圖啥?

今天,來自中國婦女報的一篇報導,讓在浙江一帶悄然興起的新婚姻形式「兩頭婚」遭受熱議。

根據報導給出的解釋,這種所謂的「兩頭婚」,既不屬於傳統的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在部分農村地區流行的「招婿入贅」,而是男不娶女不嫁,結婚後,各自不僅住在自己家,還要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跟隨男方生活,隨父姓,由男方家庭撫養為主,第二個孩子跟隨女方家庭生活,隨女方的姓,由女方家庭撫養為主。

而且,在這樣的兩頭婚家庭中,孩子沒有傳統上的姥姥姥爺區分,無論是稱呼男方長輩還是女方長輩,一律是爺爺奶奶。

就像報導所稱,在浙江本地人看來,這樣的兩頭婚屬於「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這話聽上去很繞嘴,但說白了其實就是,結婚不結家,婚後夫妻雙方還是以原來家庭生活為主,只是彼此留給了彼此的家庭一個後代。

對於這樣的新興婚姻形式,在專家看來,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首選。如果換個解讀理解,也就是非常適合80後、90後、00後這些正處於談婚論嫁年齡的獨生子女。

拋開專家觀點不談,我想從自己的角度來理解一下所謂的兩頭婚。

我之所以在文章開頭就不看好兩頭婚,大體理由如下,這種所謂兩頭婚的核心是夫妻結婚後,各自成婚不離家,彼此住自己家,跟原來的父母生活,第一個孩子留給父親這邊,跟男方姓,第二個孩子跟女方這邊,跟媽媽姓,等於說雙方老人都當了爺爺奶奶,各方的主要精力都是撫養跟自己姓的孩子。

顯然,這與傳統婚姻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相違背。傳統意義上的結婚,小夫妻組成新家庭一起恩恩愛愛,延續後代,繼續新一代的耕耘,孕育自己的小家庭,有滋有味,有情有愛。而兩頭婚這種婚姻形式,基本上完全割裂了傳統婚姻的組成基礎,此類婚姻跟古代少數民族的走婚或者一些沒有生活約束力的婚姻有多大區別?

說的刻薄一些,難不成,這樣的婚姻結婚就是為了生孩子?男方不用付出傳統婚姻的責任,就能有個孩子,女方也得到了想要的父精母血,可以繁衍子嗣?

在當前,受到計劃生育政策影響的80後、90後、00後幾代人來說,似乎這樣的婚姻可以起到只有單獨女孩的家庭,也不至於傳統上所說的絕後。但畢竟這種結婚方式,跟之前的入贅在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在客觀上來說,即便把姥姥姥爺稱呼為爺爺奶奶,在傳統上來說,依然不是那個味。

單純從彌補一個計生政策潛在傷害的角度來說,或許就如專家所言,兩頭婚值得提倡,但從傳統婚姻的延續性和夫妻關係穩定性來說,這樣的婚姻不值得提倡,完全背離了傳統結婚的目的,而且不利於夫妻雙方感情的培養,讓婚姻對彼此的束縛感降低,長期分居兩家可能導致感情破裂,在如今離婚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劇婚姻破裂概率。

要說好處,可能就是,對於部分找對象困難的農村小夥來說,不用費太大力氣就能擁有自己的後代,但女性呢?生孩子的話也不一定要找個這樣的法律意義老公,求助於人工授精科學生殖輔助就行了。

對於兩頭婚,你怎麼看?歡迎跟帖討論。(The End)

相關焦點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婚姻AA制,兩個孩子兩頭姓
    近日,有網友曝料,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婚姻AA制,孩子兩頭姓,宣稱「兩頭婚」是改革傳統浙江婚姻制度的一次極好嘗試。據稱,所謂「兩頭婚」,就是男女雙方都是正常結婚。這一婚制既不是與傳統的男娶女嫁(女性進入男性家庭),也不是傳統的女招男贅(男性進入女性家庭),而是在結婚之後,男女一般都繼續在自己原來的家庭生活,需要時夫妻可到任何一方家庭團聚。兩頭婚家庭一般會生兩個孩子,第一個是隨父姓,主要由男方撫養,第二個是隨母姓,主要由女方撫養。二頭婚家庭中,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孩子的父母對爸爸媽媽都叫爺爺奶奶。
  • 這樣的婚姻能夠長久嗎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就在這幾年,在彩禮問題的反射下,浙江地區開始興起一種兩頭婚的新婚姻模式,這種婚姻模式不屬於傳統的男方娶女方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那麼什麼是兩頭婚?兩頭婚需不需要彩禮和嫁妝呢?
  •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兩頭婚」興起,你贊同嗎?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兩頭婚」興起,你贊同嗎?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這種婚姻形式,就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 浙江兩頭婚,本質與傳統婚姻啥區別?網友不解:難道只為生娃娃?
    浙江興起的兩頭婚真的值得提倡嗎?在我看來,未必。兩頭婚,你不娶我不嫁,男的圖娃女的圖啥?今天,來自中國婦女報的一篇報導,讓在浙江一帶悄然興起的新婚姻形式「兩頭婚」遭受熱議。根據報導給出的解釋,這種所謂的「兩頭婚」,既不屬於傳統的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在部分農村地區流行的「招婿入贅」,而是男不娶女不嫁,結婚後,各自不僅住在自己家,還要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跟隨男方生活,隨父姓,由男方家庭撫養為主,第二個孩子跟隨女方家庭生活,隨女方的姓,由女方家庭撫養為主。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浙江一帶興起婚姻新模式:「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男不娶女不嫁,一孩隨父二孩隨母,這種兩頭婚好不好?
    近幾年,江浙一帶很時興「兩頭婚」,也就是男不娶女不嫁,女方懷孕了,生一孩隨父姓由男方撫養,二孩隨母姓由女方撫養。這種獨特的婚姻狀態叫做不進不出,一方不嫁,一方不娶,雙方不會交換禮金和彩禮,即沒有錢財瓜葛。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新華社資料圖。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婚姻新模式「兩頭婚」遭熱議:男不娶女不嫁你能接受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各住各家,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性也可隨母姓
    我們通常說,結婚是形成第三個家庭的過程,通常小夫妻會獨立居住,不跟任何一方父母住。但近年來,江浙興起了一種新的結婚模式——兩頭婚。 所謂「兩頭婚」,就是男女雙方都是正常結婚。
  • 「不嫁不娶,兩頭拼拼」,「兩頭婚」結合模式的興起,是好是壞?
    你不嫁我也不娶,咱兩家來拼個婚吧突然說起這個話題,還得從我家一個親戚說起。我有個不算太遠的表弟,快結了婚了,前一陣跟他聊天,才知道了「兩頭婚」這個說法。表弟家條件不錯,零幾年的時候舅舅因為做生意,全家集體搬去了浙江。十幾年過去了,一家人在當地也算紮根了。
  • 男不娶女不嫁,江浙「兩頭婚」引數億人圍觀:結婚的意義是什麼?
    離2020年還有一個星期就要閉幕了,很多人還在調侃春節如何「租」一個男/女朋友回家過年的時候一篇報導,帶火了可能是2020年的最後一個「新」名詞:兩頭婚。已上熱搜,3.2億人圍觀,下場爭論者更是不計其數。
  • 不嫁不娶「兩頭婚」,二胎姓氏各不同,警惕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因素
    「兩頭婚」是近年來,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是招男入贅,男不給彩禮,女不給陪嫁。結婚以後,夫妻雙方依舊跟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黏性」。避免家庭教育原則不統一在「兩頭婚」家庭中,雖然可以有四位老人幫忙看孩子,大大減輕了年輕父母的負擔。但是,也要警惕人多教育原則不統一,給孩子帶來的危害。老人慣著孩子,或者是偏心跟自己同姓的一個孩子,這樣對於兩個孩子來說,都不利於身心健康地成長。
  • 不嫁不娶,兩個孩子兩個姓,這樣的「兩頭婚」,結果會如何?
    今天,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個消息,說現在在江浙一帶流行著這麼一種婚姻,那就是兩頭婚。那麼什麼是兩頭婚呢?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所謂的兩頭婚就是男不娶,女不嫁,男人不需要付聘禮,女人不用出嫁妝,結婚之後雙方而已依然是以各自的原生家庭為主,大家還是主要生活在自己的家裡。雙方結婚之後呢,一般會生兩個孩子,並且協商好,將來兩個孩子老大跟爸爸的姓,而老二呢跟媽媽的姓。並且,孩子們叫自己的外公和外婆也是爺爺奶奶,不做區分。
  • 新出來的,兩頭婚」到底是啥意思呢?
    結婚雙方都沒有嫁娶的意思,既不屬於男娶女嫁,又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這種婚姻模式叫「兩頭婚」! 那麼,這個「兩頭婚」到底是啥意思呢? 因此,這種新的婚姻形式,在某些地區也被稱為「兩家親」、「兩家並」、「兩頭呆」、「兩頭蹲」等。著實是為很多獨生子女家庭,解決了不少的問題!
  • 準夫妻提出「兩頭婚」:以後生兩娃,各養各的,換你答應不?
    文章指出: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男不娶女不嫁,3億人圍觀江浙地區「兩頭婚」:究竟什麼樣的人才適合...
    並且,小夫妻要生2個孩子,按照出生順序,一胎隨父姓,二胎隨母姓。外公外婆也從這家人的字典裡抹去了,雙方父母都是孩子的爺爺奶奶。除此之外,兩頭婚還有一個特點。男不娶,女不嫁。所謂兩頭婚,其實明清時期江浙地區就有了。古人重香火,無兒的富裕家庭可以選擇招上門女婿。無兒的普通家庭,沒人願意入贅,只能打個折,婚後生育的一個孩子隨母性,為娘家也續上香火。這種打折的嫁娶,打折的入贅,就是「兩家親」,跟今天的兩頭婚並無本質區別。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種新婚姻形式上熱搜!是「兩頭...
    不同以往的形式:兩頭婚近日,《中國婦女報》刊載文章《江浙興起兩頭婚偶然還是必然?》,引發了網友們關於婚姻的討論。文中提到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 「兩頭婚」惹爭議,婚育自由不該受他人嘲弄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兩頭婚」這一江浙滬地區興起的婚姻形式登上熱搜,被大眾所關注。這種婚姻形式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