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節中涉及到「循環」這一元素的動漫作品並不少見,好比《命運石之門》的兇真進行時間跳躍,和《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兔女郎學姐》學妹篇中梓川咲太不斷經歷同一天。
《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兔女郎學姐》 《命運石之門》
而對於這部分情節的處理,動畫製作組大多都採取了「快進」的方式進行處理,既無論這個循環的過程有多長,大多都會濃縮至一到兩集的長度。
但在動畫《涼宮春日的憂鬱》中「京都動畫」採用了一種更為大但的做法去表現「循環」的故事情節——用了八集去講述主角所循環的同一天,也就是八集講述大致相同的一個內容。
因為這一段故事發生在劇中八月份的暑假,因為女主角涼宮春日的緣故,導致主角不斷的經歷暑假最後兩個星期(記憶會被清空),因此這部分內容就被稱為「漫無止境的八月」。而當時《涼宮春日的憂鬱》仍是周更動畫,八集的內容也就需要兩個月才能放送完,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觀眾在苦苦等待一星期後,卻發現內容還是和上周一樣的絕望。
每一集的製作人員
但京阿尼這麼做絕不是為了偷懶,畢竟這八集雖然內容一樣,但每一集的劇本,分鏡和配音都是不同的,每一集製作的人員也不相同。
對於「漫無止境的八月」的爭議
當這部分內容播出時,就迅速引起了廣泛的爭議,而在當時觀眾更多的表達的是不滿,認為這是製作組的一意孤行,完全沒有考慮到觀眾的感受。即使是為了還原原著,也不必用這麼長的篇幅。
而也有的粉絲認為,製作組通過這種前無古人的方式深層次地使觀眾感受到了這部分情節,給觀眾耳目一新的體驗,尤其是當擁有這15532次輪迴全部記憶的角色長門有希所說出的那段臺詞,相信不少觀眾都為此感到震撼。
擁有所有輪迴記憶的長門有希
「漫無止境的八月」不僅是在觀眾之間形成了爭論,在其他方面也有影響。因為同樣的劇情做了八集,且每一集的分鏡畫面都大不相同,所有很適合動畫從業者學習分鏡。在東京大學的人文社會系研究科的一位教授,還對「漫無止境的八月」專門寫了一本多達400頁的書籍進行刨析。
筆者的觀點
筆者認為對於「漫無止境的八月」的看法可以分成兩個角度來看,如果是站在當時追番觀眾的角度上來看,兩個月的時間,八集的內容幾乎都一樣,確實很折磨人。但如果是站在現在來看,因為可以選擇快進或是跳過,所有對觀眾的負面影響反而不大了。現在的我看來,「漫無止境的八月」確實是京都動畫一個大膽的操作,也是確確實實地對原著進行了極限的還原,因此對它我更偏向於正面評價。不知道讀者對此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