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再也等不到那個漫無止境的八月
編者按
兩罐容量20升的汽油,數把菜刀與一把鐵錘。就是這些無情又殘忍的兇器,造成京都動畫工作室33人死亡,36人被送往醫院,其中17人失去意識,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創作者們至今仍下落不明。而這些冰冷的數字,無法表達將京都動畫親切喚作「京阿尼」的粉絲們心中哪怕萬分之一的悲痛與惋惜。在無法言語的沉重與哀傷之中,我們的作者一日一夜不眠不休寫就此文,也希望深愛著京阿尼的老粉們,和我們一起回顧京阿尼至今為止所有的經典,讓我們永遠記得那些細膩、溫暖與柔軟。
今年,那個曾經一如往常到令人厭倦的漫無止境的八月註定不會來臨,但是我們會永遠守候在這裡,等悠風號再度響起。
正文
文丨圈圈丸:美學傳播者
編丨往事如煙
一切的故事都是從夏天開始的。
在兒時的暑假聽到一段如天空般遼闊的悠揚鋼琴聲,隨之而來的又是同樣空靈的歌唱,循著這首歌我認識了一部叫做《Air》的動畫,而這首歌,有一個更美的名字——鳥之詩。那會兒太小,很多感情不懂,但依然因為觀鈴在11話時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媽媽」哭的泣不成聲。兒時的我也常看動畫,但我得強調,我的動畫人生,在這之後才真正開始的。
這首歌后來我聽了好多年,現在它已經是二次元的「國歌」;這部動畫我後來也看了好多遍,每次依然為她流淚。而製作這部動畫的公司,成為了我的信仰,我的方向,每當它出新作,我都覺得閃閃發亮。我自豪地對每個人說,我最愛的就是京都動畫。
但是今年夏天,我最愛的京都動畫卻遭遇滅頂般的災難,一場惡意的縱火吞噬了我的「夢工廠」。截止目前,已有33位動畫師死於火災中,一想到我熱愛的作品都是他們一筆筆畫出來的,就難過不已。而武本康弘、池田晶子,一個個對我來說重要的名字依然處於「安全不明」狀態,一時間,整個世界都如同失去了聲響般安靜的可怕。
這場災難,讓動畫失去太多
在過去的近二十年裡,京都動畫就如同動畫業界的一座海上燈塔一般,不管周圍的世界如何喧囂浮躁,只有它默默地做自己風格的動畫。而且它不博眼球、 也不爛俗,沒有絲毫的銅臭味,一心一意的向觀眾傳遞著動畫的樂趣。這盞業界「明燈」為無數動漫迷在審美迷茫時指引方向,讓無數觀眾至今也能不斷地看到最純粹的、沒有內容爭議的好動畫。
1.行業標杆
提到「京都動畫」四個字,許多動畫迷腦子裡冒出的第一個概念就是——作畫好。的確,京都動畫有遠高於業界平均水平的作畫能力。不管是人物還是背景,動態畫面還是靜態畫面,京都動畫都做的極其細膩,多年來從沒有造成作畫崩壞的情況,也成就了「京都出品,必屬精品」的絕贊口碑。這和業內其它公司「精不精品全看監督名氣,崩不崩壞全靠一時狀態」的常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日常》裡各種爆肝作畫是京都作畫水平巔峰的代表作
能長期保持如此高質量的作畫水準,和京都動畫成熟的畫師培養模式息息相關。這麼多年以來,京都動畫始終堅持「自己全權製作不外包」的原則,只招全職動畫師,培養固定團隊。在京都動畫的STAFF列表裡,許多的名字我們都是從《涼宮》看到了《紫羅蘭》,這樣的團隊穩定性在業界只此一家。
另一方面,京都動畫注重未來的人才培養,堅持開辦動畫培訓課,並且都是由公司內的石立太一、門脅未來等一線製作者參與授課。而課程後能力可觀的人都會在第一時間被京都動畫吸收進入團隊,形成了一條長期發展的生態鏈,讓京都動畫的製作水平十年如一日的穩定。
京都附屬塾Pro養成學校,學費為一年30萬日元或兩年40萬日元,對比國內真不算貴
保持團隊穩定性與人才培養,這就是京都動畫的作畫水準如此之高的原因。所以當這次災難降臨,超過30位動畫師的生命消逝,對於整個京都動畫的團隊完整度的破壞無疑是一次粉碎性的打擊。多年來積澱的人才庫,瞬間面臨「崩盤」,這對於京都動畫以及日本動畫界都是慘痛的損失。
2.細節大師
不只是作畫,京都動畫對於細節的把控,才是他們能夠在觀眾心中獲得如此高評價的關鍵原因,因為看它的作品時,我們能夠「動情」。
京都動畫非常懂得在觀眾的潛意識上做文章,在這方面的能力他們絕對是大師級。
動畫裡角色的每一個微小的手部動作和面部抽動,都是在給觀眾一個「提示」,這個「提示」包含了視覺暗示和心理暗示,觀眾完全可以不通過任何對白或旁白,僅僅是通過人物本身的肢體語言就能明白其中的情緒與感情,感受他們的感受。
伸手「虐」
伸手「甜」
又或者是通過人物的精神狀態,觀眾可以很自然的揣摩出角色的內心情感與真實想法,感受到人物的可愛之處。
很難發現的細節:餅藏想到小玉可能會嫁給別人,愁了一夜的黑眼圈
這樣的潛意識表達帶領觀眾走進一種最樸素的「視覺故事」中。再加上作畫的精細與極致,京都動畫往往不需要什麼感人肺腑的臺詞,有的時候在相同構圖下人物不同的動作或者表情,就足夠傳遞信息。
像《悠風號》第一季和第二季裡同樣的構圖看出久美子與麗奈的心理狀況變化:麗奈對久美子是越來越喜歡,而久美子從最初的驚喜到後來的驚嚇,因為第二季時她正在「出軌」學姐,麗奈的主動把她汗都嚇出來了,十分真實。
只是一個分鏡的表情,觀眾就可以得到如此多的「信息」。而這些微妙的動作和表情背後匯聚了動畫師們多少的努力與集中力(attention),完全肉眼可見,此刻回過頭去看,更使得這次的災難讓人痛心不已。
除了人物本身,配合人物行為的分鏡也是傳遞信息有效手段,而京都的每一位監督都是分鏡大師,如果情況允許,他們甚至會用不同的分鏡去講述同一個故事,而觀眾同樣可以看的趣味十足,這就是《涼宮》裡那段著名的「漫無止境的八月」。而他們深知每一個分鏡裡角色該不該露臉、該不該給特寫,這一點也尤其在「漫無止境的八月」十分明顯。
「漫無止境的八月」裡古泉試探阿虛時,阿虛從來沒露過臉,任憑觀眾想像
看過《涼宮》的觀眾都知道,京都的這段戲無非是想讓觀眾體驗長門有希循環了595年的枯燥情緒,但是8話的重複劇情確實對於「非動畫宅」人士門檻過高,許多人在第一次觀看的時候都選擇跳過。裡面的許多小小的差別真的可以直觀的感受到長門在「發脾氣」,特別有意思。
長門式不滿
當然不止是「漫無止境的八月」這樣的「分鏡大甩賣」,其它作品裡,京都的「分鏡情緒」也無處不在,經常造就名場面,成為觀眾記憶裡的「爆點」。
《悠風號》裡這個「愛上」的瞬間
還有京都特別喜歡使用的「第一人稱視角」的分鏡,視覺衝擊力也是極強,再加上人物表情或動作的拿捏,一幅高級的視覺表達就形成了。
3.最會玩的動畫公司
京都動畫是不是最會玩的動畫公司?——肯定的(宗介的語氣)
爆破狂魔由京都一首締造
京都動畫注重角色設計,每個人物都塑造的十分有魅力且容易被觀眾記住,主要原因就是在設計角色時運用反差感(contrast),這使得京都動畫的角色都十分有意思。我們可以看到主角裡有像相良宗介這樣的戰爭專家、第一傭兵,卻因為缺乏和平生活常識而搞出各種么蛾子。也有像堤拉米這樣的吉祥物寶寶、配音還是以萌音著稱野中藍,結果實際上是好色的中年大叔。
始終在挨打的堤拉米
如果說角色設定好玩有原作的一部分功勞,京都還不能獨佔。那麼對於鏡頭角度的操作,京都無疑發揚了日本動畫的光榮傳統,是目前業界最會打擦邊球和殺必死的公司。
鏡頭角度極其講究的擦邊球
直白的殺必死
京都的「福利」和現在許多動畫公司直接給觀眾看胸看屁股的下作肉番不一樣,它一直很「高級」。許多角度看過去有一點點色氣,但更多的是能感受到角色的可愛,這種「欲語還休」的鏡頭角度讓觀眾對角色的想像得到最大化拓展。雖然許多知名動畫監督也有這樣的表達能力,但是論動畫公司整體,只有京都做到了把Male gaze玩的這麼高級而且不粗俗。
一個博愛的公司,也會給女觀眾福利
同時,動畫內容本身上面京都同樣玩的很開。常看京都動畫的觀眾都知道他們,尤其是武本康弘,很喜歡惡搞各種動畫和遊戲的名場面或者角色。他們對這種行為樂此不疲,並且現在基本上已經發展到了沒被京都惡搞過都不還意思被稱為名作。
《幸運星》裡的機戰與頭文字D
《全金TSR》裡有《死亡筆記》眾人的擦肩而過
託爾cosplay初號機
看到這裡,我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京都動畫裡有一群有趣又很會玩的動畫人,他們的這些樂趣不知在動畫裡,有的時候連staff列表也要玩一下。
為什麼說團長是京都的真愛,看兩位監督的title
而最讓京都粉絲拍手稱快的,就是京都動畫曾經用了一整話來玩他們的「惡趣味」,並且還是關鍵第一話——這就是著名的《戀之實玖瑠傳說》。
如果要給一個不看動畫的影視愛好者安利京都動畫,看《實玖》就對了
這一部由團長本人拍攝的短片,由於SOS團十分的外行,在短片裡可以看到打光不均、鏡頭抖動、色彩暗淡、演技拙劣、劇情粗糙、工作人員誤入鏡等各種影視系學生第一次拍作品時都會遇到的「事故」。這讓有相關經歷的人看著十分歡樂,簡直滿屏都是青春。而就在這樣玩了一整話之後,結尾時終於出戲,色彩與鏡頭回歸正常,這樣前後強烈的視覺衝擊對比傳遞出一個信息——這個動畫不簡單。而《涼宮》也確實開世界系動畫的先河,此後難有超越者。
這就是京都動畫,與那些有才又有趣的監督們。很難想像的是,這樣單純傳遞快樂的公司,也會被人報復,令人惋惜。
4.業界先河
京都動畫用《涼宮》開創了世界系動畫的先河,但它們探索出的領域可不止這一處。
因為監督們的十分全面的個人能力讓京都動畫什麼題材都能做,不管是校園戀愛、家庭溫情、世界科幻、日常廢萌、音樂勵志、偵探懸疑、蘿蔔戰爭、運動青春——所有動畫能夠觸及的種類,京都動畫也都全部「摸」了個遍,並且還做得特別好。尤其是一直以來給人印象偏「文戲」的京都動畫,在打鬥戲的畫面上依然可以完爆許多同類公司與動畫。
《無彩限的怪靈世界》裡一段「第二人稱視角」的打鬥
動畫大部分都來自於改編,而京都動畫優秀的監督與出色的製作水平,讓它的改編總是能夠超越原作,引領時代。改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監督超強的敘事能力,把一個媒介到另一個媒介的故事講清楚。
如輕小說繁瑣的背景設定、人物設定都很難在有限的動畫時間裡表達明白,許多輕小說改編的動畫甚至會選擇用一整話來講述「背景知識」,讓觀感大打折扣。而京都卻能做到「去複雜化」,完全憑人物的日常對白帶出各種「設定」,故事緊湊不拖沓。
而不只是輕小說,包括gal game的多線故事與多結局如何融合在一條線裡面。或者四格漫畫的故事如何串聯起來,這些類別都是京都動畫作為業界領路人開闢出來的動畫改編模式。
具有裡程碑意義的key社三部曲
而如今,當災難讓這個業界的領路人停下腳步的時候,這個業界的下一步又將何去何從?
5.人文情懷
近年來的許多動畫,要麼黑深殘獵奇假裝高大上,要麼矯情苦逼強行催淚,要麼後宮賣肉沒有下限。動畫公司通過這樣的主題讓觀眾為作品站隊,引起話題,做法十分的惡劣,目的只有賺錢。
而京都動畫,在整個業界布滿銅臭味的時候,依然保持正面的三觀,做積極向上的動畫,絕對不把觀眾引入錯誤的倫理或者道德(ethic and moral)中。所以我們能在《龍女僕》裡看到康娜各種懂事的小動作,在《悠風號》裡看到一群高中生擯棄個人主義,為了同一個夢想努力。
康娜看到小林已經花了很多錢後主動把想要的東西退回去。養女如此……
而這樣的內容,京都已經堅持了許多年,試問一個看過《Clannad》的人,誰沒為小汐流過淚。
「這是爸爸送我的第一份禮物啊」
這就是京都動畫的作品,它煽情的時候是一款「催淚彈」,它勵志的時候是一段青春序曲。而它的人物個個都是那麼有趣,或許也有不堪回首的過去,但每個人卻依然能發自內心的笑出來。這就是京都動畫的普世價值觀。它健康活潑,溫暖人心。
京都動畫他們不只是做動畫、講故事,在他們的作品裡更多的是埋藏了許多動畫人的品味、幽默、樂趣和生活態度。在於京都動畫相伴的這許多年裡,我也感覺自己變得有趣起來。儘管當災難發生後,這一切都看起來很沉重。但我們是被京都動畫滋養的一代人,我們也一定要在這個時候站在它身邊。有的人選擇捐款,有的人選擇購買光碟,有的人在不斷祈禱,這些事情都在災難發生後的美好。但越是這個時候,我越希望所有人能夠去看京都的動畫作品。畢竟對於藝術家最大的禮貌與尊重,就是去用心品味他的創作。
我們在這裡,看到他們來過。
私たちはここにいる
結語
「I scream.」
這是TV版《冰果》的第一個謎底。
千反田的叔父曾對年幼的她說:「一想到我會活生生地死去,我就害怕地哭了出來。」
而昨天,日本動畫史上最灰暗的一天,33名行業內頂尖的創作者們,被「活生生地」殺害。
似乎總有一股外在的力量試圖扼殺藝術的自由,也許是審查的壓力,也許是輿論的攻擊,又或者是像京阿尼縱火事件這樣,一場直接的暴力,但我們不會屈從,更不會沉默。
昨天我們與京阿尼站在一起,未來我們也會與所有藝術創作者們並肩。
We scream!
深焦DeepFocus為今日頭條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