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哈爾濱解放74周年丨74年前的今天,哈爾濱迎來黎明曙光,國之長...

2020-12-15 哈爾濱新聞網

中共哈爾濱市委史志研究室 石伯叡

每年的4月28日,正是哈爾濱市春江水暖,萬物復甦,丁香乍放,春風拂面的日子。

每年的這一天,哈爾濱人都會迎來這座城市解放的紀念日,這是一年一度盛大的節日。

但2020年的這天,卻是一個特殊的紀念日。

城市失去了往日的喧囂,各種紀念活動取消了,大街上萬人空巷,景點、商圈門可羅雀。此時,哈爾濱市人民正默默地開展著一場與大自然的破壞力量抗衡、博弈的戰鬥。

在這場戰鬥中,唯有全勝不可收兵。

哈爾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她短短的歷史上,誕生了許多為民族捐軀的志士仁人,譜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1946年的今天,哈爾濱迎來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成為全國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從此,共和國的長子誕生,這一天成為哈爾濱人民的節日。

哈爾濱的人民是光榮的人民,百多年來,無論是瘟疫還是洪水,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他們都用自己頑強的決心、堅毅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渡過難關,迎來一個又一個陽光燦爛的黎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天,沒有了歌舞昇平的慶祝活動。但,宅在家中的我們,不會忘記4·28於哈爾濱的意義。

為了明天即將升起的燦爛的太陽,我們每個人都在默默祈禱——祝福哈爾濱這座城市永綏吉劭,祝願哈爾濱人民萬代祺康。

讓我們回望歷史,翻開74年前的那一頁……

經過14年漫長的煎熬,哈爾濱這座飽經滄桑的城市終於迎來了黎明的曙光。歷史選擇了1946年4月28日這個日子成為新中國第一個解放的大城市的誕辰。

作為北滿第一大城市,由於哈爾濱一直未被國民黨軍隊佔領過,所以她理所當然地成為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在東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哈爾濱解放後,在中共中央東北局和中共北滿分局的直接領導下,哈爾濱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蕩滌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保護民族工商業,恢復和發展經濟,開展土地改革運動,中國共產黨人在這裡開始了接收和管理大城市的探索,很多成功的經驗在全國各解放區推廣,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這座城市還是整個解放戰爭的戰略大後方和後勤基地。在硝煙瀰漫的解放戰爭前線,有哈爾濱生產的武器彈藥;在三大戰役奮勇殺敵的,有哈爾濱參軍的熱血青年;在南北鐵路運輸線上往來奔馳的,有在哈爾濱修復生產的機車;在戰地醫院救護傷員的,有哈爾濱派出的醫療隊;在後勤補給線上,有哈爾濱集結的糧食、生產的軍裝被服;在全國各地開展接收城市的人員中,有在哈爾濱選拔的幹部……

1948年,全國各民主黨派領導人齊集哈爾濱,共商成立新政協、建立新中國的大計,哈爾濱又承擔起啟動建國程序的歷史重任……

(《哈爾濱日報》民主聯軍進駐哈爾濱告市民書)

黎明前夜 地火暗燃迎接曙光

1934年4月,由於叛徒的出賣,中共滿洲省委和團省委遭到破壞。從那以後,日本特務機關逐漸掌握了我黨在北滿地區的組織機構和人員情況,對在北滿的中共地下黨組織開始了瘋狂搜捕。日偽先後在1936年6月13日和1937年4月15日製造了"六一三"和"四一五"事件,大批黨的骨幹被逮捕、殺害,黨的組織遭到嚴重破壞,抗日救亡鬥爭受到嚴重挫折,黨的活動不得不轉入更隱秘的地下。

但是,反抗的火焰並不會因為敵人的兇殘而熄滅,自由的渴望也不會因為侵略者的屠刀而蟄伏。在搜捕中脫險的地下工作者們與來自河北、山東等地的地下黨員,在哈爾濱篳路藍縷,暗夜潛行,他們不斷積蓄力量,重新發展黨的組織,繼續開展對敵鬥爭。

哈爾濱特委組織部長兼哈爾濱市委書記張瑞麟在"四一五"事件中成功脫險後,在嚴酷的白色恐怖下,以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為民族解放事業奮鬥到底的革命意志,孤身一人堅持戰鬥。他化名劉明久開始在榮記鐵工廠做起了勤雜工。他一邊在三棵樹鐵路工廠(現哈一機廠前身)的工人中進行反帝愛國教育,宣傳八路軍、新四軍和東北抗日聯軍的鬥爭情況,一邊秘密發展黨員,恢復黨團組織。在張瑞麟的幫助教育下,工人董麗泉等在最艱苦的時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8年8月,三棵樹鐵路工廠黨支部宣告成立,秘密領導工人開展反日鬥爭。之後,張瑞麟幾經輾轉,於1940年找到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十二支隊,任政治部主任兼宣傳委員,並同十二支隊隊長徐澤民共同領導了策反偽滿空軍王崗第三飛行大隊起義的工作。

"四一五"事件後,中共中央對東北黨的工作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根據全國抗戰爆發後國內外鬥爭形勢的發展和東北地區工作的需要,中共中央在延安和晉察冀成立了東北工作委員會,指示河北、山東兩省在接近東北的縣以上機關選派政治堅定、有獨立工作能力、適合開展城市地下鬥爭的幹部,利用合法的社會關係赴東北開展工作。1943年1月21日,中共山東分局膠東區委選派蓬萊縣委宣傳部長胡鐵橋和黨員李秀山赴哈爾濱開展地下工作。胡鐵橋一行到哈後即分開活動,於3月下旬成立了江北造船所第一個黨小組。在社會關係的掩護下,胡鐵橋創辦了"恆昌國民小學",以學校為掩護開展黨的工作。5月,成立了江北造船所黨支部,胡鐵橋任書記。1944年胡鐵橋派人到三棵樹滿洲礦機廠開展工作,不久發展了8名黨員,成立了黨支部。6月,在雞鴨公司成立了黨支部,李秀山任書記。7月,胡鐵橋回山東匯報工作。中共北海地委為加強領導力量,又選派陳家馨、李健生到東北籌建哈爾濱工作委員會。9月,中共哈爾濱工作委員會成立,胡鐵橋任書記。哈爾濱工作委員會成立後,在發展黨員,壯大黨的隊伍,培養骨幹,積蓄力量,迎接大反攻,建立工人武裝,保衛工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43年春和1944年6月,晉察冀東北工作委員會先後派李振遠、安作路、魯天等到哈爾濱,執行長期埋伏、發展組織、收集情報、準備配合我軍反攻的任務。他們到哈後一方麵團結進步工人和學生,發展黨的組織,一方面收集日軍情報向東北委員會報告。1943年4月,晉察冀邊區東北救亡總會派張紹維、齊守福到哈爾濱,與前期潛入哈爾濱的人員共同建立哈爾濱情報小組,利用合法身份和上層社會關係,搜集了大量日偽當局的軍事、政治、經濟情報,為黨及時掌握東北的情況提供了可靠依據。1944年上半年,山東膠東區委派王書功、朱忠等人組成"海外工作組"到哈爾濱,先後發展了十幾名工人、店員加入黨組織,團結廣大工人做好大反攻的準備。

被敵人關押在哈爾濱各監獄中的共產黨員、抗聯戰士和愛國群眾,在失去組織、失去自由的情況下,以監獄為戰場,同日偽統治者進行了殊死的鬥爭,表現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為世代哈爾濱人民所敬仰。日偽統治時期,先後在哈爾濱建立了道裡、道外、香坊3個監獄。被捕入獄的共產黨員早在1938年之前就在道裡監獄建立了"反帝市獄會"秘密組織,之後利用難友轉監的機會,又在道外、香坊監獄相繼建立了"反帝市獄會",成為黨組織團結領導獄中難友同監獄當局開展鬥爭的領導核心。"反帝市獄會"利用一切機會組織難友進行學習,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介紹抗日聯軍的鬥爭事跡,輔導青年難友學習文化,閱讀魯迅、高爾基的作品和報刊雜誌,堅定獄中難友與日寇鬥爭到底的決心。為改善監獄中的生活條件,組織難友利用各種方法用監獄工廠的物資同獄外換取食品和生活用品。為反對監獄當局對難友施用酷刑,"反帝市獄會"組織難友通過鬥爭轟走了民憤最大的獄警,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被關押在道外監獄的共產黨員王景俠與其他黨員在1000多難友中秘密開展工作,準備進行武裝越獄鬥爭,雖然出現意外情況只有8人越獄成功,震動了日偽當局。艱苦的獄中生活磨鍊了共產黨人的革命意志,堅定了共產黨人的信念。獄中的共產黨員出獄後,成為哈爾濱解放前夕黨的領導骨幹力量。

日寇投降 蘇軍進駐哈市光復

從哈爾濱火車站南望,有一條上坡的通衢大道,我們叫做紅軍街,這條大街就是為了紀念當年蘇聯紅軍解放哈爾濱而命名的。在紅軍街的制高點——博物館廣場,至今仍佇立著一座青銅紀念碑——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這是蘇聯紅軍指揮部於1945年為紀念對日作戰中陣亡的蘇軍戰士修建的,這座紀念碑記載了哈爾濱光復這一重要歷史事件。

1945年8月6日,美軍向日本本土發動空襲,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在廣島上空爆炸,其威力震驚世界。

1945年8月8日,根據《雅爾達協定》,蘇聯政府對日本宣戰。百萬蘇聯紅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跨過中蘇邊境,對盤踞在東北境內的日本關東軍發起攻擊。

(蘇軍攻勢圖)

1945年8月9日,由於日本政府仍然拒絕同意波茨坦公告,九州西岸著名港城長崎再一次遭到原子彈打擊。

同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要求"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應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蘇聯及其他同盟國作戰"。10日,中共中央在《中央關於蘇聯參戰後準備進佔城市及交通要道的指示》中指出:"蘇聯參戰後,日本政府有繼續抵抗可能,亦有投降可能。在此偉大歷史突變之時,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及各區黨委,應立即布置動員一切力量,向敵、偽進行廣泛的進攻,迅速擴大解放區,壯大我軍,並須準備於日本投降時,我們能迅速佔領所有被我包圍和力所能及的大小城市、交通要道,以正規部隊佔領大城及要道,以遊擊隊民兵佔小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蘇軍進駐哈爾濱)

18日,蘇聯紅軍進駐哈爾濱,並對城市實行軍事管制。不久,東北抗日聯軍李兆麟部,隨同蘇聯紅軍到達哈爾濱,成立東北抗日聯軍哈爾濱辦事處。

(市民歡迎蘇軍)

8月22日,剛剛出獄不久的周維斌、張觀等共產黨人經蘇聯紅軍衛戍司令部批准,搬入座落在許公路(今景陽街)的原日本人獨身公寓"東光寮",成立"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員會",選舉周維斌為書記,張觀為副書記,王景俠負責組織工作,李光復負責宣傳工作,劉忠民負責軍事工作,樊繼光、廖春潮負責青年和學生工作,宋維仁負責秘書工作。

9月中旬,陳雲代表中共中央東北局作了四點指示:"發動群眾、建立武裝、接收政權、收集物資"。

10月,東北局派鍾子云帶領王建中、於林、劉鐵男夫婦、何延川夫婦以及通訊員等20餘人抵達哈爾濱。

10月17日,中共濱江地區工作委員會成立。

11月16日,陳雲、張秀山等到達哈爾濱,建立了中共中央東北局北滿分局,陳雲任書記。北滿分局決定,撤銷濱江工委,成立中共松江省工作委員會,張秀山任書記,鍾子云任副書記。同時,在北滿分局直接領導下,組建中共哈爾濱市委員會,對外不公開,鍾子云兼任書記,楊維、何偉任副書記。

和平解放 國之長子光榮誕生

哈爾濱光復後,為了保住抗戰的勝利果實,中央先後從各解放區抽調11萬部隊和2萬名幹部和22名中央委員奔赴東北,為創建東北根據地做準備。但是,根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紅軍將向國民黨政府移交政權,中共哈爾濱市委不得不轉入地下,中共中央北滿分局遷至賓縣,開展周邊各縣政權建設和剿匪鬥爭,我黨在哈爾濱市暫時只能以中蘇友好協會為陣地開展工作,國共兩黨在哈爾濱的鬥爭的形勢日趨尖銳複雜了。

12月末,國民黨東北行營委員會委任關吉玉為松江省主席,楊綽庵為哈爾濱市市長、餘秀豪為哈爾濱市公安局局長,這些接收大員攜250名"鐵石部隊"武裝人員,從瀋陽來到哈爾濱,開始接收哈爾濱政權。他們一方面散布反蘇反共言論、宣傳盲目正統觀念、炫耀國民黨抗日功績,一方面大肆劫奪敵偽財產,過著花天酒地的糜爛生活,使全市工商業倒閉、物價飛漲、失業人口劇增、通貨膨脹嚴重,使剛剛擺脫亡國奴生活的哈爾濱人民又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1946年3月9日,國民黨特務暗殺了深受東北人民愛戴的抗聯英雄李兆麟將軍,更加激起了全市人民的憤慨。4月23日,根據哈市各界人民代表的請願,松江省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請求人民自衛軍進駐哈爾濱市,以維護哈市人民生命財產案》,24日,《北光日報》發表題為《歡迎人民自衛軍早日進駐哈市》的社論,26日,哈爾濱市各界人民代表130人聯名電籲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要求迅速入駐市內,維持治安,國民黨接收大員感到處境孤立,大勢已去,不得不隨蘇軍撤出哈爾濱。

此時,東北民主聯軍通過剿匪鬥爭,早已解放了北滿65個縣中的58個,並對哈爾濱形成包圍之勢。1946年4月28日拂曉,東北民主聯軍向市區發起進攻。

(民主聯軍進駐哈爾濱)

三五九旅劉轉連部從三棵樹地區向市區推進,哈東軍分區溫玉成部從香坊一帶開始進攻,哈南軍分區王奎先部從顧鄉屯向市區進攻。劉轉連在回憶錄中寫道:"4月28日佛曉5時,進攻開始了。部隊迅速佔領了制定目標,在前進途中,只在南崗和道外個別地方遇到小股敵人的抵抗和暗槍射擊,並迅速將其殲滅。我軍比較順利地解放了哈爾濱。"

至早8時,東北民主聯軍全部佔領哈爾濱市。抓獲了國民黨軍、警、特、匪5000多人,收繳長短槍2680支、機槍39挺、子彈5000多發、馬650匹。哈爾濱市回到人民手中。

民主聯軍進入市區後,受到70萬居民的熱烈歡迎,全市人民夾道相迎,高呼口號,市內秩序良好。同日,哈爾濱衛戍司令部成立,聶鶴亭任司令員,鍾子云任政治委員。4月29日,民主聯軍發表了《松江人民自衛軍司令部、政治部告哈爾濱市同胞書》,並連續發出哈爾濱衛戍司令部第一號、第二號布告,穩定了哈爾濱的形勢。5月3日,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劉成棟成為哈爾濱市市長。哈爾濱市成為全國最早解放的大城市。

建立武裝 新生政權剿除匪患

哈爾濱解放之初,時值內戰前夜。面對哈爾濱解放初尖銳、複雜的社會形勢,黨及時地建立了人民武裝,它們在保衛黨政機關、整頓社會秩序、支援解放戰爭等各項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作出了重要貢獻。4月末,松江軍區從機關抽出一部分人員組建了以聶鶴亭為司令員、鍾子云兼政委、王亢為參謀長的哈爾濱衛戍司令部,隨後印發布告,對全市實行了軍管。與此同時,松江軍區又從主力部隊中抽調一個連就地擴兵,組成新的哈爾濱市公安大隊,下轄11個連,每連140人左右,負責哈爾濱的社會治安保衛工作。這時,歸松江軍區直接領導的朝鮮三支隊回到哈市,公安大隊發展到3000多人,擔負起警衛東北局、松江省和哈爾濱市黨政機關,守衛松花江大橋、發電廠、飛機場以及維護市區社會治安和秩序的任務。1946年6月,哈爾濱衛戍司令部併入松江軍區,7月,市委成立保衛部,具體工作由衛戍司令部、公安局執行。這期間,哈爾濱衛戍司令部和公安大隊及時偵破多起案件,肅清了"北海""方尚""於興隨"等大大小小的匪團近百夥,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衛戍司令部下設軍警聯合稽查處,在整頓軍隊紀律,維持治安秩序,檢查居民違法行為等許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果。8月13日,市委決定,清理市公安局留用人員,由原來的3000人減為2000人。公安局下設武裝警察大隊,近郊公安分局設武裝警察中隊,市內分局設武裝警察小隊。1947年5月8日,中共哈爾濱特別市衛戍黨務委員會成立,黃華青任黨委書記。8月30日,聶鶴亭調離,由松江軍區司令員陳光兼哈爾濱特別市衛戍司令部司令員;松江軍區政委張秀山兼衛戍司令部政委,李壽軒兼副司令員,松江軍區參謀長熊伯濤兼衛戍司令部參謀長,松江軍區政治部主任黃文兼衛戍司令部政治部主任。

(剿匪部隊)

民主建政 哈爾濱成立參議會

哈爾濱解放後,考慮到全市各級組織不健全,不具備普選的條件,決定首先成立臨時參議會。哈爾濱市臨時參議會是我黨接收第一個大城市後,在城市中建立和鞏固新民主主義政權,進行法制建設的一次可貴嘗試,實現了參議會從農村向城市的轉型,也是民主政權第一次在城市根據地開展的以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參政議政活動,反映出在新民主主義階段革命政權對城市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探索。

(臨時參議會)

1946年6月26日,哈爾濱市由市政府出面,聘請謝雨琴、範國才、戴鎮、邵羽、唐景陽等社會賢達為籌備委員,召開籌備會、擬定選舉規程:以各行業團體為基礎,代表全市人民進行選舉,按比例產生60名參議員,各行業團體產生50名參議員,由政府聘請社會賢達碩彥10名。為考慮行政委員問題,規定每個團體有4名參議員,可複選1名候補參議員,5名參議員以上的,可複選2名候補參議員。具體名額是這樣分配的:商實業團體10人,另候補2人;工人團體9人,另候補2人;農民團體6人,另候補2人;婦女團體4人、文化團體2人、軍人4人、教育團體4人、醫藥團體2人、學生3 人、公務員3人、回族2人、律師1人,以上各候補1人。這樣,共產生候補參議員15人。7月7日,哈爾濱市臨時參議會籌備會議召開第三次會議,通過臨時參議會參議員選舉規程,並推舉李國鈞為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

7月16日至21日,哈爾濱市第一屆臨時參議會在市政府禮堂正式召開。東北局領導林彪、彭真等出席。大會推舉宋慶齡、張學良、馮玉祥、張瀾、李杜、郭沫若、黃炎培、林彪、彭真、林楓、呂正操、高崇民、陳先舟、馮仲雲、張學思等15人為名譽主席團成員,推選楊維、李國鈞、謝雨琴、杜光宇、何治安、鍾子云、孔煥書、郭福久、崔光棣等9人為主席團成員。大會首先由李國鈞致開幕詞,參議員唐景陽報告本會成立經過,劉成棟市長和衛戍司令李天佑在會上分別做了政府工作報告和城市衛戍工作報告。松江省主席馮仲雲、安東省參議會議長陳先舟、哈爾濱商工工會張廷閣、中蘇友好協會會長謝雨琴、哈爾濱銀行董事長何治安、市教育會長範國才、中長鐵路職工會會長戴鎮、婦委主任孔煥書也先後向大會致詞。

會議期間,參議員對教育、文化、衛生、外僑、財政、經濟、商工金融、行政交通、軍事、婦女等方面的116件提案進行了熱烈討論,合併成77件,通過59件。7月19日,大會通過《哈爾濱市臨時參議會組織條例》《哈爾濱市施政綱領》《哈爾濱市人民政治經濟清算暫行辦法》《懲治貪汙暫行條例》《哈市敵偽財產處理細要》等法規。在"組織條例"中明確規定了參議會的職能:一、選舉罷免哈爾濱市行政委員與市長;二、議決哈爾濱市政府施政綱領與一定期間的工作方針;三、創製與複決哈爾濱市單行法規;四、審議哈爾濱市政府預算決算;五、議決市政府重要興革事項;六、審議市政府與各方面請議事項;七、督促檢查市政府工作;此外"條例"還規定市臨參會設參議長、副參議長各一名,駐會參議員三名,駐會辦公。

7月21日,參議會閉幕。選舉杜光宇為議長,張觀、李國鈞為副議長,選舉劉成棟等9人為行政委員,劉成棟為市長,發表成立宣言。

哈爾濱市臨時參議會從1946年7月16日成立,到1949年4月21日宣告結束,歷時近三年,是哈爾濱市實行民主政治的主要組織形式,同時也是哈爾濱市的最高權力機關。臨時參議會存在的三年多時間裡,制定通過了一系列法規、條例,為建設哈爾濱的民主政治,為哈爾濱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最大限度地支援解放戰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整肅社會 蕩滌昔日汙泥濁水

哈爾濱解放後,殖民地勢力、封建勢力、日偽殘餘及國民黨反動派的社會基礎還相當雄厚。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垃圾"遍及社會的各個角落。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哈爾濱先後開展了反奸清算、剿滅土匪、鎮壓反革命、打擊封建會道門、改造娼妓、禁絕毒品等整肅社會的運動。

(打擊封建會道門)

解放初期,哈爾濱有反動會道門34個,如黃門中央道、九宮道、收緣道、天地一柱香老師義道等。這些會道門不是什麼宗教團體,而是一些反社會、反人民的反動會道門,都有反動的政治背景和政治目的。在這些反人民的反動會道門中,"一貫道"最為龐大,活動範圍廣、影響大、危害深。"一貫道"在哈市設立大小佛壇236個,道徒35200人。哈爾濱"一貫道"勾結國民黨特務進行竊取情報、造謠、散布變天思想;通過收斂供果費、功德費、超度費,大量騙取民財;以"結丹"、"接緣"為名,騙姦婦女。道徒有病,道內阻止醫治,以求丹為名,讓病人吃香灰,殘害無辜。市委、市政府根據絕大多數人是被騙入道的實際情況,對一般道徒主要是通過宣傳、教育、啟發覺悟,只要聲明退道,一律不追究,對點傳師以上的頑固分子,則堅決打擊。市公安局根據群眾揭發出來的大量材料,運用偵破手段,挖出了首要分子。歷時兩個多月,解散了佛壇,登記、改造"一貫道"等反動會道門分子40998人,打擊、取締反動封建會道門工作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1898年,從沙俄在東北修建中東鐵路開始,哈爾濱娼妓隨之泛濫。哈爾濱的中國娼妓分布在道外區一隅。這種分布是以三大"窯區"的形式出現的,即1906年出現的第一個"窯區"桃花巷;1914年至1915年出現的第二個"窯區"道外碼頭一帶;1917年末出現的第三個"窯區"薈芳裡。1919年哈爾濱鼎盛時期的中國妓女至少在5000至6000人左右。妓院主要集中在道外的桃花巷、北市場、薈芳裡、褲襠街一帶,外國妓院如日本妓院、俄國妓院、朝鮮妓院都集中在道裡買賣街、中國三道街、石頭道街、柳樹街一帶。最多時全市有妓女7000多人。哈爾濱解放後,人民政府就把取締妓院、改造妓女作為城市改造的一項重要工作。對全市妓院進行普查,成立"婦女自救會",訓導她們從良,參加生產勞動。1949年4月下旬,市公安局、民政局聯合行動,出動大批幹警和民政幹部對全市所有妓院實行查封、關閉。對妓女進行突擊收容,集中妓女700多人,連夜審查強制解送到牡丹江管區八面通金礦和佳木斯金礦參加勞動,並號召她們與金礦工人結成眷屬。全市先後遣送妓女514人,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毒瘤得到了清除。實事求是地講,哈爾濱在改造妓女工作中,方式比較簡單粗暴,最終效果也不是很好,這也給後來其他大城市的改造妓女工作提供了一個不成功的範本。在這之後,北京、上海等城市在改造妓女的工作中,採取了收容教育、技能培訓等方法,使妓女學會一技之長,轉變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重新融入社會。

(關於處理妓女決定草案)

在這一時期,按照公安部的統一布置,還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禁毒運動。前後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把危害哈爾濱人民的煙毒一掃而淨,這是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創造出來的奇蹟。公安機關還對靠賭博、偷竊、詐騙等不正當手段為生的社會遊民進行了整治,徹底蕩滌了舊社會殘渣餘孽。對社會"垃圾"改造和清理的這段歷史,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強大力量,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蕩滌舊社會遺留的汙泥濁水的一些經驗,對其他城市解放後的接收和管理工作,具有深遠的借鑑意義。

整頓經濟 恢復民生發展生產

在整肅社會的同時,市政府領導全市人民全力恢復民生、發展生產,並在郊區及周邊區縣開展土地改革。

剛解放的哈爾濱各方面形勢十分嚴峻,全市經濟頻於崩潰——工廠停工、商業蕭條、交通堵塞、物價飛漲,可謂百業凋零。為了鞏固剛剛取得的人民政權,哈爾濱市委及時制定了"恢復經濟,發展生產,支援前線,安定民生"的工作方針。

為了解決哈爾濱當時糧食緊張,人心恐慌的問題,1946年7月,哈爾濱成立了以糧油為主營的東興公司。僅12月,就從合江、嫩江、牡丹江等地調集糧食12000噸到16000噸,並一度以每天110多萬斤的數量向外拋售,從根本上扭轉了哈爾濱糧食供應的被動局面。同時在全市全面恢復和發展紡織業和各項公共事業,電力、交通、自來水等行業逐漸恢復正常。為了穩定貨幣,當時銀行發行了東北流通券,可是老百姓不認可,在流通中受到阻力。經陳雲同志同意,東北局將吉林軍區後勤部所管的敵偽財產和軍隊的糧食、食鹽劃撥給地方政府一批,在哈爾濱開辦了一個民生公司,隨後又在道裡、道外設了分公司,大量銷售農產品和其它物資,還從通河縣沿松花江運進大批木材銷售。民生公司銷售關係國計民生的商品,專收東北流通券,不僅提高了東北流通券的地位,而且對抑制和穩定物價起了重要作用。

"八一五"光復後,哈爾濱的公用事業一直處於癱瘓狀態,電力嚴重不足,機器無法運轉;供水緊張,每天僅供四五千噸;電車不能正常運行,每天只能出5臺車;電話也不暢通。當時人們形象地以"鬼火"、"癆病鬼"、"悶罐子"、"黃泥湯"來比喻電燈、汽車、電車和自來水。為了儘快恢復公用事業,特別市委提出,要努力恢復城市運轉功能。首先把電業局、發電廠、電報電話局、自來水廠、汽車廠和電車廠作為第一批重點恢復生產的單位。派幹部、投資金、實行民主管理、開展生產競賽。到1947年下半年,發電量增加了5倍、電汽車恢復運營、電話電報暢通、日供水量達1.5萬噸,日汙水處理能力達3.2萬噸。

市政府成立之初,一方面接收日偽企業,一方面創辦地方國營工業企業,同時大力保護、扶持和發展私營工商業企業,放手整頓、控制金融貨幣市場。到1949年初,全市已發展哈爾濱機械廠、電影機廠、啤酒廠、玻璃器皿廠、松江膠合板廠、松江罐頭廠、毛織廠、水泥廠等地方國營企業39家,工業總產值3659萬元,到1949年末,全市國營工業企業發展到77家,公私合營企業9家。

這一系列措施,解決了民生必備,安定了人民生活,使廣大人民群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政府的威信日益提高,從而衝破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封鎖和破壞,粉碎了他們企圖用扼制經濟命脈的手段,瓦解東北解放區首府哈爾濱的陰謀。

1948年8月1日至22日,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哈爾濱兆麟電影院(今兒童電影院)召開。"六次勞大"是中國工人運動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和裡程碑,它標誌著長期處於分割狀態的中國工人運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重新實現了團結統一。經過各方工會代表的努力,"六次勞大"通過了《關於中國職工運動當前任務的決議》、《關於國民黨統治區職工運動報告的決議》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章程》等重要文件,確立了"徹底推翻反動統治、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任務和"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總方針,在指導思想、組織建設、政策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完成了全國工人階級賦予大會的歷史使命。哈爾濱市總工會作為當時在全國成立較早的工會組織,承擔了"六次勞大"的具體籌備工作,並周密地做好了接待全國各地代表來哈開會的服務工作,為保證大會的順利召開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陳雲在"六次勞大"上當選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大會結束後,中華全國總工會、東北總工會先後在哈爾濱成立。

土地改革 千年地制一朝革新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表了《關於土地問題的指示》。哈爾濱市及周邊各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一場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這一運動,徹底廢除了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實現了耕者有其田,使廣大農民真正從被剝削、被奴役的地位中解放出來,成為主宰命運的主人。

從1946年初到1948年3月,同其他解放區一樣,哈爾濱的土改運動大體上也經歷了清算分地運動、"煮夾生飯"運動、砍挖運動、平分土地運動四個階段。

在哈爾濱土改運動中,產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也湧現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其中最為廣泛流傳的就包括馬賓經驗、顧鄉區靠山屯農民李學思給毛澤東主席寫信以及著名作家周立波以尚志縣元茂屯土改為背景創作的長篇小說《暴風驟雨》。

1945年秋,馬賓隨新四軍第三師來到東北,任賓縣縣委書記。在土改運動中,馬賓重視群眾工作,善於發動群眾,顯示出非凡的才幹。時任中共中央北滿分局的陳雲同志非常讚賞馬賓的工作方法,稱之為馬賓經驗,號召全東北的縣委書記和工作隊員向他學習。

(賓縣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插地標)

1947年9月10日,顧鄉區靠山屯農民李學思代表全體翻身農民寫信給毛澤東主席,匯報在土改中平分了土地,打倒了地主的情況。並將一件大氅、一雙靴子、一雙毛襪和一頂帽子送給毛澤東主席,表達由衷的喜悅和感謝。如今這些珍貴的文物依舊陳列在西柏坡革命歷史紀念館第二展廳供人們參觀。

1946年,周立波來到東北,先後任中共元寶區委宣傳委員、松江省委宣傳處處長等職,主持編輯《松江農民報》,並參加土地改革運動。1948年,周立波以尚志縣元茂屯的土地改革運動為背景,完成長篇小說《暴風驟雨》的創作。故事以松花江畔一個叫元茂屯的村子為背景展開,描繪出土地改革這場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的畫卷,把中國農村衝破幾千年封建生產關係的束縛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展現在讀者的面前,熱情地歌頌了中國農民在共產黨領導下衝破封建羅網,朝著解放的大道迅跑的革命精神。這是一部反映解放區土改運動的著名小說,是一部革命文學的經典作品,與《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一起成為"土改小說"中的最重要的作品。

到1948年3、4月份,哈市及周圍各縣的土地改革運動勝利結束,東北行政管理委員會先後發布了頒發地照辦法的命令和指示,對各地分得土地的農民普遍發放地照,確定地權。這場土改運動涉及範圍大,鬥爭空前激烈,內容十分豐富,經驗也十分深刻。通過土地改革運動,使廣大農村發生了偉大的歷史變革,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激發了廣大農民的革命熱情,他們踴躍參軍、參戰、支援前線,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了偉大的解放戰爭中。

公開建黨 黨組從秘密到公開

哈爾濱剛解放時,黨員人數不多,只有少數過去做地下工作,以及從監獄出來或隨蘇聯紅軍進入哈爾濱的抗日聯軍的共產黨員。由於蘇聯紅軍的軍管和國民黨接收大員的到達,使剛成立不久的中共哈爾濱市委不得不轉入地下秘密狀態,然而,我黨同敵人的鬥爭卻並未因此而停止。為貫徹黨"建立鞏固根據地"的指示,中共哈爾濱市委根據"秘密慎重"的方針,在積極要求進步的工人和青年學生中播撒火種,發展了少數黨員,並在各區和工會組織內部建立了一些支部。市委於1946年7月前後,及時把建黨工作的重點放到工人運動中,在公營工廠和私營工廠發展黨員、建立支部。但考慮到此時國民黨已佔領長春,並在各地進行破壞活動,使得我黨一時還不能從剛剛獲得解放的廣大群眾中廣泛發展黨員。

(哈爾濱行知師範學校經過土改學習後,青年學生踴躍報名參軍)

黨組織的公開是隨著形勢的發展而展開的。從1948年開始,人民解放軍已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反攻,我軍在前線取得節節勝利,全東北的解放已經接近尾聲,全國勝利也即將到來。東北解放區的基本地區——黑龍江地區,經過兩年多逐步深入的群眾運動,廣大群眾對中國共產黨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並且在群眾中湧現出大批經過鬥爭考驗的貧僱農積極分子和新幹部,可以說建立一個群眾性共產黨組織的條件已經非常成熟了。當時,哈爾濱的民主政權日趨鞏固,黨的基礎較剛解放時有了根本的轉變。中共哈爾濱特別市委在作為公開黨和公開建黨準備工作的整黨學習也剛剛結束,所以於1948年6月13日發出《關於黨在哈爾濱公開的決定》(草案),"決定從1948年7月1日起,哈爾濱市委及各區委完全公開,機關、學校、醫院、工廠、商店及四郊農村中的黨支部亦有計劃有準備地逐步公開。"根據這個精神,特別市委決定首批公開自來水廠、電車廠、靠山村、大嘎哈、義昌泰、一中、四中等基層黨支部,隨後哈市發電廠、哈爾濱青幹校、執法大隊等也先後召開群眾大會,公開建黨。

通過公開建黨,整頓了黨的隊伍,提高了黨員覺悟,教育了群眾,在群眾的監督下進行整黨,加強了黨與群眾的聯繫,從而壯大了黨組織的力量。1948年7月,哈爾濱市有黨員2710人,支部151個,到12月,黨員人數增加到4013人,支部增加到269個。

解放戰爭 支援前線後方基地

哈爾濱從解放那天起,就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戰爭的勝利"的口號下,掀起了參軍、擁軍、支前的熱潮,出現了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爭先上戰場的動人局面。在哈爾濱市先後5次參軍高潮中,共有23000名青年參軍,佔全市適齡青年的23%。為履行戰勤任務,全市先後派出民工2100人,擔架隊、汽車司機、醫護人員、前線工作團人員23000人,還派出數百名青年學生奔赴各個兵站轉送傷員,派出2279輛馬車在戰地運輸。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補充幹部成為當務之急。市委成立黨校、市政府成立機關幹校、青年團成立青年幹校,1946年培養派出幹部700人,1948年培養派出1000人,1949年培養派出1366人,全部南下充實前線和各解放區,這其中包括省級幹部6人,地級4人,縣團級26人,區營級215人。

(工人最後調試六〇炮)

為了解決前線作戰武器的需要,市委、市政府把全市有能力生產軍需產品的工廠聯合起來,組成流水生產作業線,用最快的速度生產出大批軍需品送往前線。據統計,1947、1948兩年共生產六〇炮2337門,六〇炮彈221768發,擲彈筒256個,擲彈筒彈40000發,八二迫擊炮彈20000發,爆破筒4002支,八一炮彈10000發,馬刀3000把,土坦克50輛,還修理各種槍枝10000支,各種炮100門。為完成前線急需的各種被服、鞋帽生產任務,市工商局與軍需部合作,調劑1000多臺縫紉機配合軍需廠生產。區、街政府和婦聯組織近萬名婦女在52個軍需被服絮絎廠參加生產。上自古稀老人,下至13歲小姑娘紛紛走出家門,自願利用街頭、影院、學校場地參加冬裝生產立功競賽活動。有的手指扎破了,有的胳膊累腫了,甚至累病了,仍堅持生產不下崗。僅1947、1948兩年就生產出單軍服64萬套、棉軍服47萬套、棉大衣46萬套、棉皮鞋10萬雙、夾皮鞋7萬雙、布鞋47萬雙、棉皮帽76萬頂、棉手套33萬付,襪子3.5萬雙。3年裡,全市支前動員的財力多達東北幣40.13億元。僅1947年一年就組織慰問團38個,參加慰問10915人,慰問傷員326次,發出慰問信150719封,慰問金和慰問品共值398萬餘元。哈爾濱人民在解放戰爭的歲月裡,節衣縮食,勵精圖治,發展生產,以勇於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用最大限度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援前線,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婦女趕製被褥、軍服)

1948年4月30日,伴隨著解放軍南下的炮聲,中國共產黨在《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中提出了"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立即得到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和海外華僑的熱烈響應和贊同。9月底,著名民主人士沈鈞儒、章伯鈞、譚平山、蔡廷鍇等人相繼到達哈爾濱。他們下榻馬迭爾賓館,與東北局領導在《關於召開新的政協會議諸問題》草案的基礎上,經過充分協商,在吸收各種合理建議的基礎上,達成共同協議,為新政協的召開奠定了共同的政治基礎。

建國程序在哈爾濱完成了由三步曲(政協—人大—政府)到二步走(政協—政府)的轉變。新政協被賦予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天安門廣場上,飄揚著由東北軍區哈爾濱302被服廠生產的五星紅旗。從哈爾濱走來的民主人士與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共同出席了開國大典!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作者簡介:石伯叡,中共哈爾濱市委史志研究室 方志年鑑處副處長

相關焦點

  • 紀念哈爾濱解放74周年丨勿忘歷史 啟迪未來
    中共哈爾濱市委史志研究室 李雪瀅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解放。古老的城市回到了人民的手中,煥發了新的生機。作為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解放的第一個大城市,哈爾濱在新中國建立中所作的歷史貢獻永載於共和國輝煌燦爛的歷史的長卷中。
  • 哈爾濱工業大學紀念建校100周年海內外校友通報會「雲端」舉行
    5月10日上午10點,哈爾濱工業大學全球校友通過人民日報客戶端、官方B站、官方微博共同在線收看紀念建校100周年海內外校友通報會直播,在建功立業的新時代致敬百年、展望未來。會上,校黨委書記熊四皓代表學校接收完成全球傳遞的校旗。校長、校友總會會長周玉代表學校講話。
  •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郵票發行儀式舉行
    ,情郵萬裡」《哈工大建校一百周年》紀念郵票發行儀式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舉行。《哈工大建校一百周年》紀念郵票的發行既是哈工大百年發展的歷史見證,又是我國高校序列郵票的最新力作。陳釗在致辭中表示,郵票被譽為「國家名片」,今天發行的這套郵票,就是用「國家名片」彰顯哈工大風採,鐫刻哈工大精神,為百年哈工大獻上一份生日賀禮。
  • 和「富二代」網戀,哈爾濱一女子74萬沒了!
    9月13日,哈爾濱市民金女士向道裡公安分局麗江路派出所報案,稱自己被網戀男友騙了74萬餘元。接報後,民警立即開展工作。經調查,今年5月份金女士通過聊天軟體結識自稱為李先生的男網友並開始網戀。由於對方對自己倍加關心,並自稱在北京有車有房,目前在創業階段,金女士希望發展成為男女朋友,李先生也表達出了相同意願。
  • 七十載卓育英才 新徵程築夢百年——哈爾濱理工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
    70周年紀念大會隆重舉行 http://www.huaue.com  2020年9月20日  來源:哈爾濱理工大學 教學主樓前兩側熱烈慶祝哈爾濱理工大學建校70周年和院士群英譜巨幅展板把校園氣氛烘託得喜慶熱烈。  9時30分,哈爾濱理工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在西區體育館隆重舉行。一校兩地四區的師生員工們和所有關心哈理工成長的各界朋友們,共同見證哈理工跨越七十年的榮耀時刻。大會通過人民網、新浪網、學習強國,哈理工官方抖音、官方B站,中國移動和直播平臺同步直播。
  • 博鰲的夜空,因哈爾濱而璀璨丨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哈爾濱之夜...
    博鰲的夜空,因哈爾濱而璀璨丨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哈爾濱之夜」側記 2020-12-05 0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七十載卓育英才 新徵程築夢百年 哈爾濱理工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
    9月19日上午,哈爾濱理工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在莊嚴地國歌聲中開幕。一校兩地四區的師生員工們和所有關心哈理工成長的各界朋友們,共同見證哈理工跨越七十年的榮耀時刻。大會通過人民網、新浪網、學習強國,哈理工官方抖音、官方B站等平臺同步直播。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發來賀信,民建中央副主席、黑龍江省主委、黑龍江省政府副省長孫東生宣讀賀信。
  • 預告丨《哈爾濱猶太人檔案文獻彙編》 新書發布會
    預告丨《哈爾濱猶太人檔案文獻彙編》 新書發布會 2020-12-15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新聞周刊丨候鳥班車出發!從哈爾濱到洞庭湖
    哈爾濱的冬天氣溫降至零下,追求冬暖夏涼、常年遷徙的候鳥們,正躲在室內避寒。  哈爾濱公安局食藥與環境偵查支隊 宋永濱:一共是206隻,主要是雀形目,屬於國家「三有」保護鳥類,屬叢林鳥。一共有黃雀、金翅雀等8種。
  • 俄羅斯創客在哈爾濱丨他們為何選擇哈爾濱
    編者按每年,上千名俄羅斯留學生進入哈爾濱,低廉的創業成本和寬鬆的創業環境讓學成後的一部分留學生在哈爾濱創業。創業中,有的人折翼而返,有的人用他們獨特的方式開闢了一片新天地。記者詳細採訪了一些俄羅斯創客,他們或已成功,或在努力的路上,通過他們的創業經歷,看外國創業者如何速融入哈爾濱的發展大潮,與哈爾濱一起「加速奔跑」。
  • 哈爾濱的歷史紀元二三事
    哈爾濱的歷史紀元,是指哈爾濱這個地方開始有人類生活的稱謂之初;而哈爾濱的城史紀元,則是指哈爾濱這座城市的形成開端。  1923年和1948年,都曾以1898年6月9日作為城市起點日,分別在哈爾濱舉行過兩次大型活動。1948年的紀念中東鐵路五十周年大會活動,還曾經是由李兆麟烈士主持的呢!2005年9月7日,哈爾濱市政府也在道外區道臺府門前,召開了紀念哈爾濱建城100周年的萬人大會。
  • 抗戰勝利74周年!今日中國,吾輩自強
    儘管那場戰爭已結束74載 但它已紮根於我們的記憶中 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裡 國若有難,舉身赴之 雖千萬人,吾輩往矣 他們明知道日軍戰機遠優於自己 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是最後一次 每一次戰鬥,都可能葬於藍天中 但不亡命就是亡國
  • 去哈爾濱怎麼玩?今天小編給你帶來保姆級攻略,助你玩轉哈爾濱
    初次來到哈爾濱,小編一下地就感受到來自北方的風,呼呼呼呼的。接下來的行程交給小編,你們只要跟著走就行啦!哈爾濱的人文,景觀、老字號都展現出來濃濃的俄式風情,具有中西結合特色的風情小鎮,體驗慵懶舒適的慢生活方式,這樣愜意的城市等著你來探索!話不多說,先跟著小編來看看太陽島風景區的歐式別墅吧,相信你跟我一樣會愛上充滿歐式風情的建築。小編了解到,太陽島風景區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1月份是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的主會場。
  • 74年前的今天,讓日本喪盡國運的戰艦服役!您仍可參觀她
    74年前的今天(11日),美國當時最強大的火炮戰艦服役!這一戰艦,成為美國海軍登上全球霸主寶座的象徵!這就是美國海軍衣阿華級密蘇裡號戰列艦。密蘇裡號配有3座3聯裝16吋50倍徑主炮,以及當時最先進的戰列艦主炮射控系統:MK-38艦炮射控系統。
  • 黎明覺醒74號基地怎麼打?黎明覺醒74號基地通關打法攻略
    黎明覺醒是遊戲中玩家們到達一定等級以後才能夠解鎖的一個副本,玩家們需要去基地裡面與敵人進行戰鬥,整體的玩下來還算非常容易,如果說你還不清楚如何通過的話,小編這就來與你分享,幫助你們加快通關速度。
  • 哈爾濱 松花江畔太陽島
    太陽島景區大門,與哈爾濱極地館一路之隔,共用一個停車場。 在江對岸看哈爾濱主城區,密集的高樓是已然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但一江之隔又是自然生態良好的田園生活。
  • 黎明覺醒74號基地怎麼打 整體的玩下來還算非常容易
    黎明覺醒74號基地怎麼打 整體的玩下來還算非常容易時間:2020-12-15 10:27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黎明覺醒74號基地怎麼打 整體的玩下來還算非常容易 黎明覺醒是遊戲中玩家們到達一定等級以後才能夠解鎖的一個副本,玩家們需要去基地裡面與敵人進行戰鬥,整體的玩下來還算非常容易
  • 勿忘歷史:71年前,他們倒在黎明前的黑暗裡
    勿忘歷史:71年前,他們倒在黎明前的黑暗裡 2020-11-27 2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九一八]哈爾濱音樂學院舉辦愛國主義作品「雲」展演
    哈爾濱音樂學院舉辦愛國主義作品「雲」展演。  東北網9月18日訊(記者 許諾) 18日,由共青團黑龍江省委主辦、哈爾濱音樂學院承辦的「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愛國主義作品「雲」展演在哈爾濱音樂學院舉辦。  哈爾濱音樂學院舉辦愛國主義作品「雲」展演。  愛國主義作品「雲」展演主要以紅色音樂作品為載體,結合樂團合奏、獨唱、重唱、合唱等方式進行呈現。
  • 丨哈爾濱街頭籃球鼻祖亮相魔王賽現場
    丨哈爾濱街頭籃球鼻祖亮相魔王賽現場 2020-10-05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