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著悅耳的歌喉,或身披靚麗的外衣,這些棲息在天地間的鳥兒讓人喜愛,正因如此,它們也常常落入捕獵者的鐵籠。今年冬天,愛鳥志願者和公安部門就在哈爾濱查獲了一批野生候鳥。
哈爾濱的冬天氣溫降至零下,追求冬暖夏涼、常年遷徙的候鳥們,正躲在室內避寒。要是不被捕獵者抓住,此刻的它們應該在溫暖的南方山林間,自由翱翔。
哈爾濱公安局食藥與環境偵查支隊 宋永濱:一共是206隻,主要是雀形目,屬於國家「三有」保護鳥類,屬叢林鳥。一共有黃雀、金翅雀等8種。我們在發現這批鳥類的時候,就發現鳥已經在籠裡養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了,已經錯過了這些鳥類最佳的南遷的時間。當北方的寒冬來臨了以後,這鳥如果盲目地放,這種就是「草菅鳥命」,容易被凍死餓死。
草率放生可能讓鳥兒凍死,而室內圈養又違背了野生動物的本性,陷入兩難的公安和志願者們決定,用交通工具代替鳥兒遷徙,把它們送回適宜生存的環境中。
哈爾濱公安局食藥與環境偵查支隊 宋永濱:我們請綠色發展基金會找了一些就是動物學家鳥類學家,對鳥類的習性遷徙路線,包括棲息地進行了詳細地考察。對這些鳥類進行了詳細研究以後,認為可以在洞庭湖,就是湖南這一帶自然環境當中放生,放飛自然。
通過與湖南當地成功接洽,做完了檢驗檢疫的候鳥們,有了一輛志願者租來的房車,這輛舒適的房車也將把它們載到南方。
轉運候鳥志願者 吳劍鋒:應該說全國首例,大家可以不要認為它會暈車,因為鳥會飛,暈車對它來說是沒有用的,主要是一些補給,就是補給一些穀子、黍子,還有一些特殊的飼料,還有補給充足的水分這就可以了,每天進行兩次補給就可以,水保證充足是沒有問題的。
人類的車輪代替候鳥的翅膀,駛向2800公裡外的湖南,窗外景色也從千裡冰封變成了綠意盎然。而護送的志願者們卻一刻不能停歇,除了按時補給和通風,還要隨時觀察鳥兒狀態。
206隻候鳥的轉運過程做到了零死亡,一路上吃飽喝足的鳥兒們,正等著在本屬於它們的山林裡自由飛翔。本周一,在湖南漢壽金牛山,鳥兒們相繼飛出籠子,擁抱自然。
轉運候鳥志願者 杜克:讓更多人的知道我們的野生動物需要遷徙通道,這意義非常大,因為我們沿途走了2800多公裡,很多人都知道了,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這是我們做的宣傳目標。
事實上,人為的候鳥轉運,除了在盡力彌補非法捕獵者犯下的錯誤,更是在呼籲人們保護生物多樣性。近期,全國多地迎來了一批批越冬候鳥,唯有善待這群精靈和它們的棲息地,才能讓候鳥們在神州大地上的遷徙之旅,真正回歸自然。
監製丨徐新
視頻製作丨郭佳靈
編輯丨馬詣宸
(責任編輯:苗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