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方與志願者護送206隻候鳥南下,「候鳥房車」跨越8省區2800多公裡...
候鳥們的臨時收容所是由志願者主動提供的,「儘管飼養場所是無償的,但我覺得還是應該讓它們回歸自然。」宋警官說,真正讓他產生「候鳥房車」想法的是關於洞庭湖的一個視頻,視頻裡綠樹成蔭,溫度能達零上十幾度,這讓久在北方生活的宋警官眼前一亮。
-
新聞周刊丨候鳥班車出發!從哈爾濱到洞庭湖
哈爾濱的冬天氣溫降至零下,追求冬暖夏涼、常年遷徙的候鳥們,正躲在室內避寒。我們在發現這批鳥類的時候,就發現鳥已經在籠裡養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了,已經錯過了這些鳥類最佳的南遷的時間。當北方的寒冬來臨了以後,這鳥如果盲目地放,這種就是「草菅鳥命」,容易被凍死餓死。 草率放生可能讓鳥兒凍死,而室內圈養又違背了野生動物的本性,陷入兩難的公安和志願者們決定,用交通工具代替鳥兒遷徙,把它們送回適宜生存的環境中。
-
黑龍江警方與志願者租房車護送它們組團去洞庭湖
候鳥們的臨時收容所是由志願者主動提供的,「儘管飼養場所是無償的,但我覺得還是應該讓它們回歸自然。」宋警官說,真正讓他產生「候鳥房車」想法的是關於洞庭湖的一個視頻,視頻裡綠樹成蔭,溫度能達零上十幾度,這讓久在北方生活的宋警官眼前一亮。
-
我市志願者助「掉隊」候鳥抵達南方!
我市志願者助「掉隊」候鳥抵達南方!他立即與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吳劍鋒取得聯繫,希望吳劍鋒和他的團隊能沿途提供技術安全支持和醫療救護。「兩年前我和劍鋒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群裡認識的,一直佩服他的專業素養。這樣一次有意義的旅程,特別想跟劍鋒一道,順便在路上跟他交流一些野保知識,提升一下自我。」杜克說道。杜克在當地租了一輛房車,帶著檢驗檢疫手續和100多隻鳥,驅車趕往吉林市。
-
除了江豚,原來洞庭湖還有這麼多保護動物
小夥伴們可曾知道,作為享譽國內外的物種考察基地、生態旅遊和環境教育勝地,洞庭湖具有獨特的溼地生態系統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除了江豚,洞庭湖還有很多非常可愛的珍稀物種。 趕緊跟隨小編來欣賞一下這些大自然的美麗精靈吧…… 2016年2月13日,沅江市護鳥志願者在南洞庭湖溼地漉湖核心區進行候鳥巡護時,觀測並拍攝到33隻國家一級保護候鳥——黑鸛。
-
鳥飛豚躍麋鹿奔 東洞庭湖鋪展美麗生態新畫卷
02:56嶽陽廣電全媒體訊 (記者 李名虎 嚴欽海)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啟動後,生物多樣性快速恢復,賴以生存的野生動物數量增多,天空中飛過的候鳥、不時躍出湖面的江豚、洲灘蘆葦叢中飛奔的麋鹿,構成了一幅幅洞庭湖美麗生態新畫卷。這裡是與洞庭湖一堤之隔的採桑湖。
-
長嘴怪鳥闖進家門,原是「鷸蚌相爭」中的鷸
林業部門介入,為丘鷸療傷後將放歸自然經過專家鑑定,這隻長嘴怪鳥是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丘鷸。日前,家住集裡街道禧和社區的彭女士家裡闖入了一隻長嘴怪鳥,12月7日經市林業局溼地與野生動植物保護科專家鑑定,怪鳥是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省重點野生保護動物——丘鷸。12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彭女士家見到了這隻怪鳥。彭女士介紹,由於怪鳥在室內非常焦躁不安,所以她把這隻鳥關在鐵籠裡。彭女士還在籠子上覆蓋了厚厚的織物,為怪鳥防寒保暖。
-
禁令之下仍有人捕販野生鳥?專家:遷徙候鳥或攜帶傳染性病毒
非法交易或明或暗,有的鳥兒甚至能賣數萬元今年初,多部門出臺措施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然而,記者近日在河北、北京等地採訪發現,正值候鳥遷徙季節,獵捕野生鳥類的行為仍十分猖獗,非法交易活躍。專家表示,遷徙的候鳥來源於世界各地,存在攜帶傳染性病毒的可能,捕獲流入市場後將帶來不少隱患。新華社發 李繼偉 攝網捕成風野生鳥慘死風化成「乾屍」「那邊又有一張捕鳥網!」在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大石廟鎮秋窩村的一處玉米地,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邢世傑一邊喊,一邊向前衝去。
-
半月談評「捕販野生鳥」:候鳥南飛路上不應有「死亡之網」
「半月談」微信公號11月18日消息,天氣轉冷,候鳥翩翩南飛。但在候鳥遷徙路線上,此刻正有不少「死亡之網」——捕鳥網正在等待它們。憑藉幾塊錢的成本買一張捕鳥網,如能捕獲一隻品相好的候鳥就能賣到數萬元,如此大的利益誘惑、如此低廉的違法成本,怎能不使獵捕者蠢蠢欲動?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八大重要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每年春秋兩季,大量候鳥把這裡當做驛站,覓食、棲息,補充能量後繼續遷飛。現在,正是候鳥南遷的時候,據最新數據,北大港溼地已迎來候鳥50餘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700餘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大天鵝、小天鵝總共約2500餘只,白琵鷺500餘只。
-
南昌創新湖泊溼地管理呵護候鳥越冬
所以在水位合適時,鳥的種類和數量都會很多。現在一個努力的方向就是和社區合作,把子湖泊管好!」保護區是典型的河口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主要以越冬候鳥及其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保護區內自然生態系統較好,保護對象相對穩定。
-
小白河冰面驚現一隻受傷「怪鳥」
12月21日,高新區農牧林水局溼地管理站工作人員巡邏時發現,小白河溼地公園湖內冰面上驚現一隻灰色的怪鳥,這隻怪鳥停在冰面一動不動疑似受傷,巡邏人員立即將其救起,並送到包頭市野生動物救助中心。
-
生態環境優良 海口留鳥、越冬候鳥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
海口多樣化的生境和保存完好的自然環境,使得鳥類非常豐富多樣,此前專業機構已記錄到的野生鳥類約300種,被列為海南省重點保護的鳥類約90種。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人們愛鳥護鳥意識的增強,在海口的留鳥和越冬的候鳥種類及數量都在不斷增加。不久前,東寨港更是迎來3隻號稱「鳥類中的大熊貓」黑臉琵鷺,反嘴鷸數量也超過了20隻,均創下新高。
-
候鳥遷徙季來臨 2020廣東候鳥護飛行動啟動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10月25日電 (程景偉 林蔭)25日,「相約在廣東·飛羽悅瞬間」2020廣東候鳥護飛行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南沙溼地舉行,來自廣東省內8家自然觀察或觀鳥愛鳥協會及澳門生態環境保育協會的代表、觀鳥愛好者以及社會各界約100餘人受邀參加。步入10月,大批遷徙候鳥陸續途經廣東境內。
-
網捕成風,有的一隻賣數萬元——禁令之下仍有人捕販野生鳥
新華社石家莊11月17日電 題:網捕成風,有的一隻賣數萬元——禁令之下仍有人捕販野生鳥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李繼偉今年初,多部門出臺措施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然而,「新華視點」記者近日在河北、北京等地採訪發現,正值候鳥遷徙季節,獵捕野生鳥類的行為仍十分猖獗,非法交易活躍。
-
青海格爾木警方放歸三隻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圖為放歸現場。 馬彩萍 攝 圖為放歸現場。馬彩萍 攝 中新網西寧12月11日電 (孫睿 馬彩萍)記者11日從青海省格爾木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獲悉,通過近一年的救助治療,該隊將此前救護的兩隻鵟和一隻漁鷗在金魚湖草原內放歸大自然。 格爾木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飼養員閆站介紹,這三隻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該救護中心近一年內救助的。
-
湖南沅江三頭野生麋鹿重回南洞庭湖懷抱
三隻野生麋鹿運送至南洞庭湖,放歸大自然12月22日,湖南沅江市麋鹿臨時救助站裡的三頭受傷野生麋鹿經過工作人員三年的精心救護與照料後,已符合放歸條件。在報湖南省林業部門批准後,被順利放歸南洞庭湖。麋鹿佩戴上北鬥野生動物追蹤器當天,位於沅江漉湖的市林業局麋鹿臨時救助站內,一公兩母三頭成年麋鹿正在閒庭信步,顯得精神抖擻,身體狀況良好。工作人員用吹管將帶有麻醉劑的針頭吹進麋鹿體內,麻醉後再為它們佩戴好北鬥野生動物追蹤器,準備將其裝車送往南洞庭湖外湖湖洲進行野放。
-
撫州有人撿到一隻怪鳥,民警立即趕赴現場:是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資溪公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12月8日下午2時20分許,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公安局森林分局接到群眾報警求助:一老人在菜地撿到一隻受傷的鳥,接警後,民警立即趕赴現場,經確認受傷鳥類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普通夜鷹。民警對受傷的夜鷹進行簡單處理後,立即將夜鷹移交資溪縣野保局,由野保局工作人員對受傷的夜鷹進行專業處理,待其傷勢恢復,符合放生條件後,再將夜鷹放歸大自然。
-
邵陽一居民在釣魚時,發現一隻受傷的頭上長角怪鳥……
發現對岸有一隻鳥在吱吱哀鳴。過河一看:原來是一隻頭上長角的怪鳥!被網在菜地邊緣一道綠色細鐵絲籬笆牆上的,扭傷了翅膀。」4月28日,在湖南南山國家公園兩江峽谷,城步苗族自治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肖樹文一邊忙著給一隻怪鳥餵食做放飛準備。原來,4月21日,城步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接到縣城儒林鎮一愛心居民送來的一隻頭頂長角怪鳥,請求救助。
-
一天解救上百隻野生鳥
志願者們在巡護中發現了捕鳥粘網和大量野鳥籠。近日,哈爾濱生態保護團隊23名志願者開展今年秋季第9次護飛行動,針對呼蘭河沿岸村屯候鳥遷徙重點區域進行巡護。巡護行程180多公裡,僅一天時間解救並放飛黃雀、白腰朱頂雀、普通朱雀、蠟嘴雀等野生鳥96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