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三個百」工程 走出體教融合「來賓模式」

2020-12-16 中國體育報

「去年機構改革的時候,來賓成立了教育體育局,就是希望未來體育和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廣西來賓市教育體育局局長張雪玲這樣告訴記者。張雪玲曾經是一名老師,常年主管教育教學工作,在來賓市教育體育局合併成立後,身為局長的她認識到,分別把體育和教育管好並不是機構改革的初衷,而應該讓二者融合發展,發揮出1+1>2的效果,同時在不斷地探索中,也走出一個體教融合的「來賓模式」。

從「雙百計劃」到「三個百」工程

教育體育局首先要加強的是來賓的競技體育水平和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隊伍建設。張雪玲介紹,近年來,來賓向上輸送的體育苗子數量下降,參與體育訓練的學生和教練員減少,體校萎縮。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當地希望藉助機構改革,發揮教育體育部門合併優勢。她介紹:「來賓先後出臺了《來賓市關於進一步推進體育教育融合工作方案》和《來賓市加強體育訓練推進青少年體育發展實施方案》等文件,強化在中小學校布局體育訓練點,實施學校體育訓練『三個百』工程。推動全市學校體育教學訓練與競技體育業餘訓練工作相輔相成,形成『教學內容豐富,項目布局多樣,訓練安排合理,學生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在探索推進體教融合工作中充實了新的內容,形成了新模式,有效促進了青少年健康發展。」

「三個百」工程,實際是讓來賓全市100所以上中小學校開設體育訓練、有100名以上體育教師從事體育訓練、訓練點學校參加學生人數100名以上,相當於來賓至少有10000名學生參與訓練,為來賓新時期推進競技體育和學校體育融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各級中小學校以足球、田徑、遊泳、籃球、排球、桌球、羽毛球、武術和民族傳統體育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項目為重點,每所學校布局3個以上體育運動訓練項目,並安排具有相應資質的體育教師或專業教練員帶隊訓練,構建小學、初中、高中相互銜接的體育訓練體系,形成學校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網絡,全面保證廣大青少年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都能選擇到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保證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實現了學生在學校「動起來」目標,為切實提高廣大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運動技能奠定堅實基礎。

「廣撒網」「廣種田」是張雪玲現階段探索「來賓模式」的思路。她說:「之前我們體育有『雙百計劃』,就是體校和1-2所學校開展合作,但事實證明這是遠遠不夠的。像現在我們有龐大的學生運動群體,發現體育苗子的概率和機會就會大,但還需要更精準。因此下一步考慮的不僅是有『廣度』還要有『深度』,就是生根,真正植根於校園。」張雪玲說,「『三個百』工程不僅是加強競技體育後備人才,也是推動和促進學校體育的發展,現在我們要求全市各級小學、初中、高中學校構建相互銜接的體育訓練體系,確保學校體育訓練工作有序推進,形成學校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網絡,為體育訓練奠定強有力的基礎保障,達到共贏的效果。」

讓社會力量走進校園

來賓探索的體教融合模式中,還包括讓更多的社會力量走進校園。來賓市濱江傳奇運動俱樂部就是來賓社會力量進校園的「範本」之一。

「現在很多孩子都有興趣愛好,因此放學後很多家長會送他們到很遠的地方去訓練,但如果自己學校就有運動場地,在有保障的環境中訓練不是更好麼?」濱江傳奇運動俱樂部的羅明友認為,如果放學後學生在學校就能參與體育訓練,相比到社會上很多培訓機構去,要更安全、更可靠,也更方便。

羅明友所屬的金月輪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廣西分公司作為濱江小學引進學校場館開放合作的第三方機構,出資四十多萬元為學校風雨球館鋪設木地板、安裝籃球架、建設教學區與運動區之間的隔離欄和購買體育器材等,全面提升學校體育場館使用率,充分利用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服務學校體育教學工作。

來賓市濱江小學副校長田濤說:「引進俱樂部最直觀的改善就是場館場地設施的改善和教練員水平的保障,可以讓孩子接受更專業的培訓,在運動中體驗快樂,從而促進學校體育教學工作。」

每周四下午最後一節課都是濱江小學的體育社團時間,籃球、足球、拉拉操、武術……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參加一項體育社團活動。項目開展的豐富,就需要藉助更多的社會力量,因此俱樂部進校園在這裡已經從最初的嘗試成為現在模式化的工作。

田濤介紹:「對於這些進學校的第三方機構它們首先必須遵守我們的管理制度和相關規定,這是原則,比如不能在學校範圍內提到收費問題,也是一個底線。像濱江傳奇運動俱樂部在周末和課後時間可以組織他們的訓練活動和承辦比賽,同時負責校隊訓練的他們,也可以發現一些優秀苗子加以培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獲得了有力的支持,第三方機構的社會信用和口碑也在逐漸被認可,也是一個雙贏的事情。」(顧寧 劉昕彤)

相關焦點

  • 兩塊牌匾「落戶」,開啟體教融合發展的濰城模式
    12月11日,濰坊市體教融合發展試驗區、濰坊市少兒體育運動學校分校揭牌儀式在濰城區智群學校舉辦。全區上下堅持「健康第一、學生第一」理念,遵循人的發展規律、教育規律、自然規律,探索體教融合辦學新機制,培育體教融合品牌特色學校,推廣武術、四通拳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擦亮「風箏都·足球城」金字招牌,搭建體育節等「四大節」平臺,推動全區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全力打造體教融合發展的「濰城模式」。
  • (體育)專家:體教融合,需要激活市場和解放孩子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專家:體教融合,需要激活市場和解放孩子 新華社記者馬邦傑 20日,在京舉行的中國新時代校園冰雪運動發展論壇上,「體教融合」成為熱議話題。 他說:「2006年我開始做擊劍的時候,除了專業隊選手外,全國練習擊劍的只有三四百人。到目前為止,根據中國擊劍協會最新的數字,全國擊劍註冊人數是397000多人。由三四百人到近四十萬人,這是一千多倍的增長。其中將近20萬人是我們培養的,佔總人數的一半。」 張濤認為,萬國體育推動中國擊劍運動的例子,表明了激活市場的重要性。
  • 體教融合,飛鏢發展的重大利好!
    9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體育總局 教育部關於印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 《意見》主要涉及到以下八個主要方面:
  • 「全國大眾蹦床體教融合實驗幼兒園」揭牌儀式在鎮海區實驗幼兒園...
    12月9日下午,「全國大眾蹦床體教融合實驗幼兒園」揭牌儀式在鎮海區實驗幼兒園舉行。據了解,2019年該園成立蹦床隊,以「快樂蹦」為中心創建兩大訓練場地,大力推廣、宣傳蹦床運動。在開展蹦床運動的兩年裡,該園積極尋找適合幼兒園孩子的訓練方法,從遊戲中開展,在歡樂中學習,讓教師運動隊和幼兒運動隊一起在蹦蹦跳跳的過程中享受飛躍的快感,同時提高自身平衡力、協調性。該園非常注重自身蹦床培訓團隊建設,截至目前,已有3個三級裁判、8名教練、28名隊員。經過辛苦的訓練、不懈的努力,區實驗幼兒園收穫了累累碩果。
  • (體育)「體教融合」律動健美操活力
    新華社濟南12月22日電(記者張昕怡、張武嶽)託馬斯轉體、跳轉、分腿支撐轉體、後手翻轉體,力與美的融合在不到2分鐘的表演中迸發,段奕彤和隊友的精彩表現得到了多個高分。在日前閉幕的2020年中國中學生操舞錦標賽上,他們在10個比賽項目中拿到了5個冠軍、2個亞軍和1個季軍。
  • 累計為各級國家隊輸送運動員72人 城陽區「體教融合」結碩果
    近年來,城陽區加快推進「陽光城陽」建設,以培養輸送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為核心,以體教深度融合為抓手,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競訓體系,構建起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為體育事業「打牢」地基。  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獲得6金4銀,2018年第十八屆雅加達亞運會獲得3金1銀。
  • 「體教融合」讓「仙外雛鷹」展翅高飛
    其中,來自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的「仙外雛鷹隊」作為唯一一支來自學校的球隊,能夠在與眾多俱樂部強隊的較量中脫穎而出,正展現出南京外國語學校對於「體教融合」新模式的積極探索。 「仙外雛鷹隊」是一支於今年夏天剛剛組建的新隊伍,全部由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小學部三、四年級學生組成。
  • 各界聚焦體教融合推動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孫龍飛)日前,來自體育界、教育界、企業界等各方代表齊聚北京,從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實踐出發,對我國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規律和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
  • 京博控股啟動「N1N」產教融合模式 搭起校企合作的「樣板間」
    2019年8月,京博控股集團獲得國家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資格,開始面向國內各高校,公開徵集包括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師資培訓、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在內的三大類型、11個專業方向的50個產教融合項目。
  • 青島市城陽區以體教融合為抓手 構建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
    青島市城陽區以體教融合為抓手 構建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 發布時間:2020-12-15 來源:中國體育報 字體:
  • 山西冰雪運動項目首試「體教融合」
    其實,此次戰略合作的背後,是深化「體教融合」、發展青少年體育和省專業隊與學校共建高水平冰雪運動隊等各方面的一次實實在在的「落地」,備受業界關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山西冰雪運動項目首試「體教融合」「冰雪進校園」,並在培養我省後備人才、推廣高水平冰雪運動隊共建等方面,有了一個長遠規劃。小球牽線,體教花開我省首家冰雪項目後備人才基地掛牌。
  • 濰坊市體教融合發展試驗區在濰城區智群學校揭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3日訊 12月11日下午,濰坊市體教融合發展試驗區和濰坊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分校揭牌儀式在濰城區智群學校舉行,省體育局黨組成員、省體育總會專職常務副主席隋擁軍出席活動並揭牌,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沃付賢,市體育局黨組成員、體育總會主席王妍妮,濰城區副區長範昕昕
  • 「五大融合」助體教融合落地生根
    筆者以為,當前,體教融合最為關鍵的就是破除固有藩籬壁壘,從目標任務、思想理念、機制職能、資源配置、工作措施等五個方面實現融合,這樣才能實現《意見》提出的一體化推進目標。以目標融合為導向,提高各方主動性目標是行動的方向。長期以來,體育和教育部門的目標設置存在差異,目標任務聚合度不高。
  • 深化體教融合 助力「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
    深化體教融合 助力「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與中國教育電視臺籤署戰… 2020-12-18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六組關鍵詞讀懂《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
    近日,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8個方面37項政策措施,全方位推動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這個目標我們細化為學校體育改革,就是要瞄準教會、勤練、常賽的模式推進,而《意見》可以說在這三個方面都給出了明確的路線圖。通過體教融合,把教育和體育相關的資源有機整合起來,最大限度實現學校體育全面育人的功能。從另外一個意義上來說,這也是我們需要轉變觀念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傳統觀念上,學校體育只是蹦蹦跳跳,只是活動身體的觀念,可能已經過時了,學校體育必須做到教會、勤練和常賽。
  • 體育總局社體中心深化體教融合——荷球在行動
    體育總局社體中心深化體教融合——荷球在行動 發布時間:2020-10-12 來源:社會體育指導中心 字體:
  • 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中央深改委通過一項教體領域的重要《意見》—— 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 日照市東港區召開冬訓表彰動員暨體教融合工作會議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文件精神,研究探討「體教融合」工作新思路,安排部署25屆省運會備戰訓練工作任務,激勵鬥志、表彰先進。12月3日,東港區組織召開冬訓表彰動員大會暨體教融合工作會議。
  • 毛振明|論體教融合的問題緣起與目標指向
    推進體教結合或體教融合緣起是什麼?或者已經出現了什麼問題,是怎樣的問題,原因何在,體教結合或體教融合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嗎,體教結合或體教融合的最終目標和「理想像」是怎樣的呢?本文為了探究問題的緣起和背景,對最代表「體」問題發生,即中國競技體育的問題及體教結合的動機與意義進行了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