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年代,動畫就已經在我國有所發展,動漫產業植根於傳統文化,一直走著中國特色的道路。改革開放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外動漫走進熒幕,國外優秀動漫與中國動漫一起,為廣大80後、90後、00後的兒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作為一名90後,對於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優秀動漫作品是非常痴迷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改革開放以來我的動漫之旅,相信很多90後會發現,自己也曾是這場旅途中的主人公。
黑白電視的記憶
最初的記憶是那臺老舊的黑白電視機,電視上放著《聰明的一休》,對於看不懂劇情的我來說,只覺得這個「格機格機」的小和尚真有意思。後來陸陸續續在黑白電視上,認識了阿凡提、四驅郎、大空翼,也擁有了第一個足球,在夕陽的映照下,孩童在土地上一遍遍的使出超力射門。
錄影帶的到來
改革開放同樣帶來了生活條件的提高,錄影機和彩色電視的到來,第一次讓我知道了,原來真的有卡通世界。通過錄影帶,我認識了《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永遠打不完架的湯姆和傑瑞、大頭像麵團捏的葫蘆娃、長著大耳朵的米老鼠、偷吃西瓜卻老踩西瓜皮的八戒。
動漫井噴
隨著彩色電視一起到來的,還有各個頻道的動畫片時間段,在這一時間段,認識的動漫人物遠遠超過了現實人物。勇敢的黑貓警長、恐怖的太陽之子、草原上的小老鼠奧斯古、聰明的兔八哥、調皮的啄木鳥伍迪、讓我愛上菠菜的大力水手、無敵的超人和蝙蝠俠、宇宙的英雄奧特曼、高喊「一刀兩斷,如意神劍」的大地、使用登龍劍的小救星小渡、能發出龜派氣功的孫悟空、吹笛子合體的恐龍戰隊、總感覺很有錢的大頭兒子、不想進化的皮卡丘、不知道有多少部的藍貓淘氣、主題曲超好聽的藍皮鼠大臉貓、勇敢可靠的猩猩將軍......這些動漫角色陪我度過了充實的童年時光,從中也可以看出,90年代末,我國引進了大量優秀的動漫作品。
愛上動漫的少年
小學時光還是比較漫長的,長到讓我們認識足夠多的動漫經典人物,討厭流川楓的櫻木花道、不知道喜歡的是桔梗還是戈薇的犬夜叉、被選中的孩子太一、無敵的機器人阿拉蕾、愛打網球的龍馬、口袋中不知道有多少東西的小哆啦、厲害的貓眼三姐妹、勇敢的四驅鬥士小豪小烈、學會天地大同的江流兒、喜歡上飛鳥二世的聖少女、收集庫洛牌的魔法少女櫻、感覺長大後會在一起的櫻桃小丸子和蠟筆小新......
一直追一直追的動漫
伴隨年齡的增長,漸漸喜歡上了要做火影的鳴人、要做海賊王的路飛、強大的黑崎一護、死神真身江戶川柯南、有著櫻色頭髮的納茲、永遠不會吵架的好兄弟由諾與阿斯塔、崇拜歐爾麥特的綠谷出久、光頭大魔王琦玉老師......看著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是jump系少年,一直都是,永遠都是,流著哪怕地球毀滅,人類滅亡,都不會涼的熱血。
不出意外,這一生都會在動漫的陪伴中度過,想想還是很幸福的。改革開放在動漫領域帶來的變化尤為顯著,也為中國動漫注入了新鮮血液,隨著動漫交流的加深,相信中國特色的動漫,終有一天會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