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上映3天票房僅1.68億,香港導演陳可辛不理解女排情懷?

2020-12-05 薛丁格的猹123

文/薛丁格的猹

以中國女排為主題,備受期待的電影《奪冠》上映3天,票房僅1.68億,基本退出國慶檔競爭,顯然提檔上映也未能挽救這部影片。

而影片口碑也不如預期,豆瓣評分僅7.3,雖然這個分數看似並不低,但離優秀影片的標準還有一段距離。

很多人認為,影片最大的敗筆還是在於找了香港導演陳可辛。顯然,因為文化隔閡,作為泰國華僑後來又去香港發展的陳可辛,很難真正領會內地人的女排精神,不能get到女排對於國人意味著什麼。

當然,《奪冠》如果僅僅當成一部普通的體育或者人物傳記電影來看,或許還不錯,不管是劇本創作還是製作技術上都沒有什麼大的瑕疵,也凸顯了大導演陳可辛的實力,但是如果要來代表「中國女排」或許就不夠分量了!

而年初的春節檔,片方就曾迫於某些外界壓力,把名字從《中國女排》改名為《奪冠》,顯然也很能說明一些問題。

對於香港導演來說,拍主旋律電影失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劉偉強就把《建軍大業》這樣的革命題材電影拍成了古惑仔黑幫片的風格,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也讓參演的一幫「小鮮肉」一起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而反觀題材類似,同樣有不少小鮮肉出演的《八佰》,卻成為大贏家,不但突破30億票房,口碑也一直保持在水平線上。

當然,如果說單純把功勞歸結於導演管虎一人,或許有些誇張,但作為內地導演,在類似題材的把握上,管虎明顯地要強出劉偉強這樣的香港導演一籌。

王晶就曾經暗示過,由於成長環境以及文化的隔閡,香港導演和內地觀眾普遍缺乏「共情」,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東西。

目前來看,除了林超賢能夠憑藉《紅海行動》等軍事動作電影,這類文化差異不容易凸顯的題材,在內地市場站穩腳跟。其他香港導演「北上」發展,或多或少都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

哪怕是被稱作」一人欠一張電影票「的星爺,在內地拍的戲也被很多觀眾認為一部不如一部,有水土不服、江郎才盡之感,

那為何資方還如此偏愛香港導演呢?一方面歸功於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留存下來的光環,讓以中老年人為主導的投資方更傾向於選擇香港導演。

而另一方面,香港導演相比內地導演整體也更熟諳商業片的製作規則,更容易保質保量的完成影片的拍攝,就是俗稱的「行活」。

但這種「行活」帶來的弊端,就是香港導演往往上限不高,一旦涉及主旋律宏大題材的電影,跟內地觀眾共情力的不足的缺點就很容易暴露出來。

當然,這次的《奪冠》我們不能說拍得不好,也不能完全把責任歸結於陳可辛,畢竟他之前也有過《中國合伙人》、《親愛的》等成功案例,已經算融入內地比較成功的香港導演了。

只是女排在國人心中的分量實在太重、期待值太高,再加上有很多超出影片本身之外的因素在左右:比如疫情的衝擊、陳忠和形象改編的爭議點,以及鞏俐、白浪等主演的國籍問題,這些「場外因素」顯然以及超出了陳可辛本身的控制。

《奪冠》沒有達到預期的票房和口碑顯然是多方面因素結合在一起造成的連鎖效應。但歸根結底,作為導演的陳可辛,都得背上這口「最大的鍋」。

香港電影雖然衰落了,但一大批香港導演仍在內地市場繼續發光發熱,如何更好融入內地文化,跟觀眾形成共情力,顯然是一個大難題。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奪冠》上映7天票房僅3億,為何票房後期乏力,這四點原因是關鍵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春節撤檔的電影都紛紛定檔國慶檔,今年的票房開門紅歸管虎的《八佰》莫屬,《八佰》收穫30億的票房,讓電影人看到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復甦的希望。今年是國慶和中秋雙節加持,八天長假,所以各類型扎堆國慶檔期就不奇怪了,《奪冠》作為國人今年最受期待的電影之一,再等待了大半年之後,終於揭開了它是神秘面紗。
  • 提前「搶跑」國慶檔的《奪冠》,票房破億了
    鈦媒體作者丨娛樂獨角獸時隔九個月,電影市場終於見到了「2020年春節檔撤檔種子隊」中的頭排兵《奪冠》,在票房上也有望創造歷史。現在《奪冠》的情況也沒有讓人失望。電影於9月25日正式上映(當天下午18時正式發放第一階段密鑰),在沒有電影點映、不計入午夜場票房也不是全天放映的情況下,電影首映日票房達到5451.63萬。
  • 中國女排亮劍國際影壇!電影《奪冠》將角逐奧斯卡,總票房破8億
    北京時間12月3日消息,中國女排在世界排壇稱霸多年,是中華民族的一面旗幟。如今,她們的故事不僅搬進螢屏,而且將衝擊電影最高榮譽——奧斯卡。由陳可辛指導,鞏俐以及中國女排等領銜主演的電影《奪冠》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原最佳外語片獎)。
  • 總票房破8億,電影《奪冠》上線首播,女排經歷令人稱「奇」!
    電影《奪冠》早在去年就有了定檔上映的消息,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推遲了,經過一段時間後,隨著電影院的開門營業、電影行業的逐漸甦醒,在今年的9月25日,奪冠上映了。上映之後,雖然開盤結果一般,但後期顯示出了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僅20天就突破7.18億元,總票房破8億,陳可辛內地票房再創新高。
  • 陳忠和抗議湊效,《中國女排》改《奪冠》,現實女排抗議無良商家
    近日,由著名導演陳可辛執導的電影《中國女排》在官方社交平臺發布簡短聲明,稱《中國女排》電影名已正式更改為《奪冠》,並發布了更改後的宣傳海報。還透露了影片將於當晚0點開啟預售,按照原計劃,影片於大年初一正式上映。看到這個消息,大家既感到意外又認為在情理之中。
  • 上映三天票房1.4億,看完《奪冠》後,才知道陳忠和為什麼反對
    電影《奪冠》已經上映三天,票房突破了1.4億大關。雖然豆瓣評分有7.3分,但對於許多人來說,這部電影所表現出來的水準並不能讓他們滿意。其中在上映之前鬧得最大的,就是前女排教練陳忠和。有人說,《奪冠》這部電影應該叫做《郎平傳》,為什麼呢?
  • 陳可辛:《奪冠》用中國女排精神拍的電影
    19日,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在北京舉行首映禮,導演陳可辛,監製張一白與主演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等出席,分享拍攝故事。  導演陳可辛  電影《奪冠》的故事跨越35年,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重返世界之巔,致敬幾代功勳,再現中國女排這支王者之師一路的荊棘與榮光。
  • 《中國女排》更名《奪冠》損失太大!預售僅為《唐探3》四分之一
    1月18晚,春節檔幾部電影全面開啟預售,只有《中國女排》缺席。春節檔從大年初一到農曆正月十五,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裡,幾部電影在同一個市場裡爭奪票房,相當於一次賽跑,而預售則相當於起跑,預售的票房成績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影院春節幾天的排片,沒有開啟預售的《中國女排》就變得很被動了。
  • 《奪冠》金雞摘三獎 陳可辛:感謝中國女排與時代
    由導演陳可辛執導的電影《奪冠》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攝影三項重磅大獎。導演陳可辛表示「女排精神加上中國的改革開放,給了我們的電影最美麗的土壤。我很幸運能遇到這個時代,更幸運遇到這個題材。謝謝中國電影。」
  • 《姜子牙》官宣定檔後,《奪冠》上映時間確定,導演陳可辛發文感恩
    就連已經停擺180天的電影院也已經開始營業,雖然想要恢復到之前的狀態,還有一段時間,但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這個時間已經不遠了。自從7月20日電影正式復工後,全國電影院復工已經達到7成,單日票房更是逐漸回升,復工首周票房已經過億,首月就已經超過兩億元。
  • 《奪冠》票房破8.1億,全球排名年度第11位,鞏俐不愧是賣座保證
    在這段時間裡有不少老片表現也是很搶眼的,比如這部《奪冠》不聲不響票房已經衝破8億大關了,鞏俐真不愧是老牌巨星賣座保證。 《奪冠》在票房路上曾經一度不被外界和業內看好,但它最後憑藉爆棚口碑取勝。 本片是由陳可辛導演,張冀編劇,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等主演。
  • 電影《奪冠》上映 中國女排精神就是這麼「燃」
    9月25日,隨著電影《奪冠》的上映,2020年國慶檔的號角提前吹響。作為影院復工後的第一個「黃金檔期」,今年的國慶檔競爭頗為激烈,從主流大片到國產動畫,各個類型的電影作品紛紛在影院集結,準備上演一場「票房大戰」。
  • 《奪冠》上映2天狂攬1億票房,評分卻沒爆,可惜了!
    1、《奪冠》改名風波本是在春節檔就該上映的電影,推遲了200多天才放映,並且由原來的《中國女排》改名為《奪冠》。說實話,痛失了20億票房級別的賣座片名《中國女排》,《奪冠》在氣勢就弱了一半,除了疫情的關係,《奪冠》的上映也是歷經坎坷。
  • 破1億!《奪冠》票房大爆 燃爆大銀幕的「女排精神」看哭無數觀眾
    9月25日,《奪冠》正式上映,院線給出29.5%的排片佔比,上映當天斬獲5619萬票房。 而第二天果不其然,《奪冠》的排片佔比從29.5%暴漲到了53.8%,超過了一半的份額,從側面也證明了《奪冠》的實力。 到現在,《奪冠》已經上映了27個小時,票房輕輕鬆鬆突破一億,達到1.26億票房。 知名的票房系統也給出了8.44億的最終預測,成績斐然。
  • 代表中國內地電影:《奪冠》宣布角逐奧斯卡 總票房超8億
    今天,《奪冠》官方宣布,該影片將代表中國內地電影,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原最佳外語片)。電影《奪冠》由導演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總票房超8億,整體口碑非常不錯。
  • 《奪冠》演員惠若琪本色出演 她是曾經的女排隊長
    《奪冠》演員惠若琪本色出演9月28日,電影《奪冠》發布了特輯,介紹電影中的外國球員,日本中道瞳參加過2012年奧運、美國洛根經歷了2008奧運中美之戰、巴西傑奎琳參加過2016奧運中巴之戰…她們也對於出演電影感慨萬千。
  • 《奪冠》周末票房1.6億元,終結《八佰》五周票房冠軍之路
    《八佰》自8月21日正式上映以來,連續5周佔據周票房冠軍之後,終於讓位給《奪冠》。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過去一個周末(9月25日至9月27日)的大盤票房報收近2.65億,《奪冠》連續3日獲得票房日冠軍。截至9月27日零點,《奪冠》累計票房已達16766.42萬元,周末的排片佔比達52.5%。許多觀眾紛紛表示為影片中展現的中國女排精神震撼,主演們的演技也十分傳神。不過,這個成績對比之前能夠成為熱門爆款的影片並不算高,比如《八佰》上映的頭三日票房就破了5億。
  • 《奪冠》上映,為什麼網友不支持?看看女主角的國籍就知道了
    抗戰題材電影《八佰》最近爆火了一把,票房直逼30億,目前已經上升到內地電影票房總榜第十名。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最終票房成績將定格在33億左右,位列內地電影票房總榜第八名。畢竟現在《八佰》已經慢慢淡下來,所以票房基本已經定型,畢竟國慶檔將至,對《八佰》的票房也會造成衝擊。
  • 《奪冠》和《戰狼2》是同類型電影,為何票房卻遠不及對方?
    《奪冠》和《戰狼2》雖然都屬於愛國情懷電影,但為何《奪冠》的票房卻遠遠不及《戰狼2》。《奪冠》沒上映時,大家就非常期待,呼聲最高,圈內各大明星紛紛主動宣傳。這可是一部講述女排勵志的大製作電影,導演是大導演陳可辛,演員王剛,黃渤,鞏俐都是演技派大咖,原以為會票房會大賣,沒曾想口碑一般,高開低走,票房慘澹。
  • 《奪冠》陳可辛:引發情感共鳴是自我表達的本能
    影片回溯了中國女排40年的風雨徵程,展現出時代變化中「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近年來,陳可辛的作品多取材自當代中國的真實人物,從《中國合伙人》到《親愛的》,再到如今的《奪冠》,都是其擅長的現實主義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