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辛:《奪冠》用中國女排精神拍的電影

2020-12-22 光明網

  19日,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在北京舉行首映禮,導演陳可辛,監製張一白與主演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等出席,分享拍攝故事。

  導演陳可辛

  電影《奪冠》的故事跨越35年,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重返世界之巔,致敬幾代功勳,再現中國女排這支王者之師一路的荊棘與榮光。

  在導演陳可辛看來,《奪冠》是一部用中國女排精神拍的電影,同時也是一部帶有使命感的電影。什麼是女排精神?陳可辛用郎平的話給出了答案,「郎導一直說,女排精神是不一定贏,但是明知道自己輸,都會一分一分贏回來。」

  現場合影

  陳可辛介紹,在拍攝80年代女排戲份時,劇組搭建了一個實景的漳州訓練基地,「我們把地板一塊塊從福建漳州搬到北京。這些地板上都是當年女排運動員的血、淚和汗。」

  最早,對於出演郎平,鞏俐一度覺得擔任不了這個重擔,因為郎平在她眼裡,是全世界很多女性心中的偶像。為了演好郎平,鞏俐曾翻閱了大量資料,也去比賽現場觀摩。黃渤也坦言:「我們的隊員全都是真的職業排球運動員,但我們並不是排球專業的人,你要對一位專業人士進行指導、指示,這太難了。」

  從左至右:吳剛、鞏俐、黃渤

  首映禮觀影結束後,不少觀眾都給予了高度評價。81歲高齡的資深解說員宋世雄激動地說:「我又想起我們中國女排所走過的艱難歷程,特別是1981年世界盃的場景歷歷在目。這部影片反映了中國女排的精神,我向創作人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謝意,謝謝大家!」

  那英則「後悔」沒帶紙巾,感慨電影喚回了她對女排的熱情:「80年代女排奪冠時我才十幾歲,電影喚起了很多年沒有的那種熱淚盈眶。」從小看女排比賽長大的馮紹峰表示,鞏俐的表演非常精準。

  據悉,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將於2020大年初一全國上映。(記者 張曦)

[ 責編:張靜 ]

相關焦點

  • 《奪冠》金雞摘三獎 陳可辛:感謝中國女排與時代
    由導演陳可辛執導的電影《奪冠》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攝影三項重磅大獎。導演陳可辛表示「女排精神加上中國的改革開放,給了我們的電影最美麗的土壤。我很幸運能遇到這個時代,更幸運遇到這個題材。謝謝中國電影。」
  • 電影《奪冠》上映 中國女排精神就是這麼「燃」
    電影《奪冠》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及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講述了幾代中國女排的奮鬥歷程以及她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強大的製作團隊和演員陣容,承載了幾代人共同記憶的女排故事,國家隊現役女排隊員的本色出演……這些元素都讓這部作品成為國慶檔最受關注的影片之一。
  • 《奪冠》背後 女排精神陪伴我們
    電影《奪冠》原名叫「中國女排」,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中國女子排球隊等主演,原本定於大年初一上映,但後來因為疫情原因撤檔,直到9月25日才正式和大家見面。 影片本身講述的是中國女排歷經30多年,從崛起到低谷再到重新創造奇蹟的故事,是我們看不到的中國女排背後的故事。
  • 《奪冠》陳可辛:引發情感共鳴是自我表達的本能
    影片回溯了中國女排40年的風雨徵程,展現出時代變化中「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近年來,陳可辛的作品多取材自當代中國的真實人物,從《中國合伙人》到《親愛的》,再到如今的《奪冠》,都是其擅長的現實主義題材。
  • 影評丨《奪冠》:電影有缺憾 但女排精神依舊燃爆
    然而,《奪冠》經過十幾天的上映,截至7日18時,票房僅有6.3億元,豆瓣評分也停留在7.3分,低於陳可辛導演此前的作品,成為爆款已無可能。觀眾對《奪冠》的評價也呈現兩極分化,有著「中國女排」情節的觀眾,全程淚目,直呼這是「陳可辛最棒的作品」;而就電影的完整度來看,也有觀眾認為整部片子更像是《郎平傳》,但青年郎平和作為女排教練歸來的中年郎平之間,又缺失了一大段人物的成長。
  • 女排精神驕傲!電影《奪冠》代表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
    圖片來源:電影奪冠官微。中新網客戶端12月3日電 據電影《奪冠》官微透露,由導演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的電影《奪冠》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原最佳外語片)。不久前,該片在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斬獲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攝影共三項大獎。
  • 電影《奪冠》今晚首映 再現中國女排精神
    電影《奪冠》將於今晚(25日)正式登陸全國電影院線。影片回溯了中國女排40年的風雨徵程,展現了幾代中國女排人的傳承與女排精神的延續。電影《奪冠》以中國女排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郎平為主線,還原了中國女排三個不同的階段。
  • 為中國女排助威 電影《奪冠》今日公映
    本文轉自【國際在線】;9月25日,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正式全國公映。影片發布終極預告與公映海報,帶領觀眾重走中國女排40年拼搏之路,見證全民回憶。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首次展露三代女排戰奮鬥徵程的完整脈絡——1981年,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巨大浪潮奔湧而至,彼時祖國百廢待興,國人急需振奮士氣。就在此時,中國女排橫空出世,以七戰全勝的姿態斬獲中國三大球首個世界冠軍。他們堅毅拼搏,比肩作戰,成就了世界女排史上首個五連冠的佳績,女排姑娘們成為了全民的模範與驕傲,更成為中國在80年代騰飛的象徵。
  • 電影《奪冠》首映,演繹女排精神的誕生和傳承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慈鑫)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1月19日在北京舉行首映儀式,影片通過重點描述中國女排在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與美國女排的巔峰對決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四分之一決賽上逆轉戰勝東道主巴西隊的幾個歷史事件,輔以飽滿、豐富的人物故事和情節衝突
  • 《中國女排》改為《奪冠》,陳忠和此前表示支持電影?
    《中國女排》的電影已經拍攝完畢了,不過最近因為一些爭議,製片方決定將電影中國女排的名字改為《奪冠》,很多網友在聽到這個名字之後,認為這個名字還是非常適合的,畢竟本場本次電影的著重點就在於裡約奧運會的那次奪冠時刻,所以這個片名也算得上是會抓重點了。
  • 中國女排商業化?陳可辛道拍攝任務來源,球迷:演給領導班子們看
    北京時間2020年1月20日消息,《奪冠》全球首映禮在昨晚舉行,參加首映禮的來自電影拍攝組的眾多演員以及導演。郎平指導的女兒白浪也參加。在前不久,官方向外界公布,將先前的《中國女排》改名為《奪冠》,這樣的做法引發了眾人的不贊同。
  • 《奪冠》上映3天票房僅1.68億,香港導演陳可辛不理解女排情懷?
    文/薛丁格的猹以中國女排為主題,備受期待的電影《奪冠》上映3天,票房僅1.68億,基本退出國慶檔競爭,顯然提檔上映也未能挽救這部影片。很多人認為,影片最大的敗筆還是在於找了香港導演陳可辛。顯然,因為文化隔閡,作為泰國華僑後來又去香港發展的陳可辛,很難真正領會內地人的女排精神,不能get到女排對於國人意味著什麼。
  • 電影奪冠劇情介紹 奪冠裡面的女排演員
    幾部春節檔的電影都選擇在國慶上映,關鍵是每一部電影都沒讓人失望,都非常值得觀看。前面我們介紹了讓我們又哭又笑的《我和我的家鄉》,還有神話題材的動畫片《姜子牙》。今天小編要介紹一部讓人渾身充滿鬥志的電影《奪冠》,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電影《奪冠》劇情介紹。
  • 陳可辛拍出了我們心裡默認嘴上否認的女排精神
    陳可辛的電影《奪冠》拍出了一種我們心裡默認嘴上否認的女排精神。那麼什麼是女排精神呢?女排精神的核心就是贏冠軍。不能拿冠軍的女排,還能叫中國女排嗎?中國人民是這麼想的,教練們是這麼想的,女排姑娘們也是這麼想的。所以,電影的名字」奪冠"這兩個字取得好,它準確而犀利的擊中了女排精神的核心。一、女排精神誕生的標誌,就是第一次拿世界冠軍。
  • 電影《奪冠》今起公映,女排精神就是要升國旗、奏國歌
    這是當時中國女排隊員慶祝比賽獲勝時的場景。  在某票務平臺,近200萬觀眾為一部電影點擊了「想看」按鈕,並把該電影推入「想看榜第1名」。觀眾熱評中,「提前看了點映,很燃的一部好片」「這是屬於中國人的精神符號,期待電影將如何呈現」等影評不斷更新……這部令人期待已久的影片,就是9月25日公映的《奪冠》(原名《中國女排》)。
  • 電影《奪冠》精彩,但《奪冠》只是一個結果,懷念《中國女排》!
    作為從小看中國女排掛曆長大的一代,看了《奪冠》後,心難定,意難平。這種涉及國家利益和個人情感題材的電影,請香港導演拍就對了。大陸導演容易像舊時徒有渴望自由、追求理想之心的進步青年,最終結局難逃被父母抓回農村延續包辦婚姻的厄運。
  • 電影《奪冠》續寫中國女排精神——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你走的每一步...
    中國女排 赤子之心 ∙ 凝聚團魂 自從《奪冠》上映20天,就獲得了7億票房的好成績,整整12年,中國女排走過了低谷,熬過了傷痛、挺過了質疑,如今再次回到世界巔峰,這群姑娘背後的艱辛,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做
  • 《奪冠》,女排精神,從集體主義到個性釋放
    文/王志剛(預計預讀時間3分鐘) 《奪冠》,雖然也可以算作主旋律電影,但是卻非常真實的呈現了幾代女排人連同幾代中國人的成長之路。 真正的女排精神,始自1981——1986年的五連冠。所以於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女排有著一個時代的痕跡,某種程度上就是那個上升期整個中國的精神世界在體育上的鏡像呈現。 其實我們這一代80後以及90後、00後們,並不能特別真切的理解女排精神。畢竟我們成長起來的時候,中國體育已經開始走上了第一集團行列(當然,男足除外)。
  • 中國體育電影怎麼拍?請看看《奪冠》
    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等主演的電影《奪冠》將進軍春節檔,影片質量如何?1月21日,「大河電影口碑榜」的影迷在鄭州奧斯卡大上海國際影城搶先觀看了該片。客觀來講,《奪冠》並非中國體育電影的先河,但陳可辛將各種情緒和拍攝手法運用到位,因此有觀眾表示,該片將是中國體育電影的範本。
  • 中國女排亮劍國際影壇!電影《奪冠》將角逐奧斯卡,總票房破8億
    北京時間12月3日消息,中國女排在世界排壇稱霸多年,是中華民族的一面旗幟。如今,她們的故事不僅搬進螢屏,而且將衝擊電影最高榮譽——奧斯卡。由陳可辛指導,鞏俐以及中國女排等領銜主演的電影《奪冠》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原最佳外語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