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賈國龍:五年七戰 西貝要將自身發展與功夫菜融為一體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12月2日,在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紅餐網主辦,紅餐品牌研究院承辦的「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暨2020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上,西貝創始人賈國龍發表的重磅演講引發行業熱議。

  五年七戰,西貝為何堅持做快餐?從「永不上市」到「合適的時機會上市」,改口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現場,賈國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深入分享了自己最真實的心路歷程。

  說實話,今年餐飲業真不好幹,疫情重創行業,上半年挖了大坑,下半年能把坑填起來的企業有多少我不知道。西貝今年的目標就是全年盈虧「打平」。如果做到了,我們就算勝利了。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西貝這五年的快餐探索之路。從2015年開始到今年,西貝探索快餐已經5年了。今天,就《五年七戰:屢戰屢敗 屢敗屢戰——西貝的快餐探索之路》跟大家做個分享。

  從西貝燕麥工坊、西貝燕麥麵到麥香村

  正餐思維像一堵牆,擋著西貝的快餐路

  這五年間,西貝前後共做了7次快餐的探索,最早是從「西貝燕麥工坊」開始的。因為我們是做西貝莜麵的,就想把莜麵單獨拎出來,換成國際化一點的表達,於是就有了西貝燕麥工坊。

  作為以燕麥為主打的餐廳,西貝燕麥工坊其實只做了幾個月,也沒有在市面上開店,只是在我們的研發小院,大概200平米的空間投了200多萬做了一個餐廳,內部做了幾次風測,後來就關了。所以,這個燕麥工坊除了我們自己人,應該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當時,有一個美國朋友很喜歡吃燕麥工坊的燕麥麵,他一直跟我說,這個到美國開肯定可以的。後來,我就請了咱們圈裡的一些朋友來測試,做了兩次測試,大家都不以為然。他們說,你這個東西太小眾了,你只賣給老外嗎?中國有幾個老外?

  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我們就把燕麥工坊關掉了,換成了「西貝燕麥麵」。

  燕麥工坊雖然有燕麥麵之類的產品,但總的來看,還是更像一家烘焙店,而不是一家餐廳。我們要把它做成餐廳。西貝畢竟是做中餐的,於是就有了西貝燕麥麵。

  西貝燕麥麵的LOGO是一個廚師舉著麥子,slogan是「天天吃燕麥,我是健康派」。大家在媒體上第一次聽到西貝要開10萬家店,應該就是從西貝燕麥麵開始的。

  當時我們設想,未來西貝要開出無數個小飯館,開成人們的加油站,到處都是,大家餓了就想來,就近加油。但後來,經過九九八十一改,西貝燕麥麵已經改得不是10萬+店的種子了。

  比如,門頭原來挺好看的,越改越不好看;產品開始是以燕麥麵主打,兼做其他的麵食,後來卻加了小籠蒸菜等很多產品,變成四不像……

  改到最後,已經改得沒方向了。而什麼事都得專注去做,所以最後,西貝燕麥麵也關了。

  第三個嘗試是「麥香村」。麥香村其實是我們買過來的品牌。

  它是呼和浩特的三個百年老字號之一,原本被臺灣人註冊了,後來國營食堂轉制,我把這個商標買回來後一直放著沒用,那時候就決定拿出來開快餐,主打油潑麵和羊肉麵。

  麵食,是中國一個很大的品類。中國最多的麵館是什麼?蘭州拉麵。所以,做麥香村的時候,我們也是奔著10萬+的目標去的。

  但後來,我的一個餐飲朋友,當時長沙麥當勞的老總李清江,他到北京看了一圈麥香村後,跟我說「趕緊關掉,肯定不能10萬+,開不下去的,出餐速度慢、翻臺率低,坪效都算不過來,肯定虧」。

  還有人評論說我「捨本逐末,個人夢想前置」。相比10萬+麥香村,他更願意先看到500家西貝,因為,國內市場缺的不是快餐店,而是真正讓消費者放心的正餐廳。

  我覺得說得也對,2017年底,就把麥香村停了。當時,我的總結是,快餐是一個需要強大系統支撐的食品工業,與中餐根本不是一個行業。正餐還是以廚師為主,玩的是傳統烹飪,但快餐本質上是食品工業,玩的是標準化、大規模、低成本、高效率。

  從燕麥工坊、燕麥麵到麥香村,差不多走了兩年時間,我才意識到,正餐思維像一堵牆,擋著西貝人,擋著我。

  「放棄」麵食賽道再出發

  西貝超級肉夾饃、西貝酸奶屋屢敗屢戰

  原本麥香村暫緩之後,我已經不想乾麵食快餐了,但快餐的種子還在。在某個時機的觸動下,我突然發現了中式漢堡的機會。麵食怎麼也找不到感覺,但世界上的漢堡其實也就是面夾肉,兩片饅頭夾一塊肉,主食、肉、菜都有。

  當時我覺得,中國最像漢堡的就是肉夾饃。於是,我們決定做肉夾饃,一夜之間就把構想做好了,要做超級肉夾饃,不做小肉夾饃。

  超級肉夾饃是我們在快餐領域做的時間最長的,開的店也最多,北京、上海、深圳十幾家店,三個團隊在幹。

  但是,前後做了兩年多,超級肉夾饃卻十店九虧。這本來是我們最有信心的一次,肉夾饃用的料也很好,剛開業時口碑也還不錯,很多顧客都說好吃。但後來,顧客吃著吃著就不吃了,復購率不夠,營業額卡在一個水平上不去了。

  折騰了2年多,碰上了今年的疫情,我們才決定把超級肉夾饃店全部關掉。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想把中國好多菜比如小炒黃牛肉、番茄炒蛋加在肉夾饃裡,解決一頓飯,但從現實來看,這些菜似乎更適合配米飯。

  超級肉夾饃折騰了2年多後,就到了「西貝酸奶屋」。咱們是西北的內蒙人,對內蒙的東西比較熟悉,剛好飲品比較流行,就想做一家「以飲帶餐」的快餐廳,用酸奶作入口,配了麵食、烤串、肉夾饃等產品,讓人們來喝酸奶,同時吃飯。

  不到20天,我們就做出了一家酸奶屋。後來,前面提到的那個美國朋友也去體驗了。看完後他又跟我說,「太漂亮了、太喜歡了,這個去美國肯定行」。

  除了這個美國朋友,我們全公司的人也都覺得很好。然後,我們就在北京開始開了線下店,開業一個多月就竄到了大眾點評周邊飲品店的第一位。

  但是,酸奶屋要做餐廳的,怎麼變成飲品第一了呢?於是,我們就去跟大眾點評網的人談,問他們能不能把我們歸類到餐廳裡去。他們說不行,酸奶屋的名字就是飲品,而且顧客就是把你認知為飲品店的。

  這樣折騰了一年多,酸奶屋一直是以「飲」為主,飲品佔了60%甚至70%,「餐」的銷售佔比卻一直沒突破40%。這很尷尬,我本來是想「以飲帶餐」的。

  後來,我反思了一下,意識到自己現在的策劃能力嚴重有問題,太傳統了,把自己的想法想當然地加到顧客身上,想像他們也有跟我們一樣的需求。酸奶屋又是一次不成功的探索,但也可以說是成功的,因為它成功地讓我們知道,這不是我們要的。

  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菜

  從弓長張到賈國龍到家功夫菜

  接下來,就進入我們投入資源比較大的現炒快餐品牌「弓長張」,這個是受「小女當家」啟發的。

  我去深圳小女當家吃過幾次飯,跟小女當家創始人聊了很多。他說,其實西貝適合做現炒快餐,因為我們的廚師多,管廚師的能力也強。

  當時,我們全國門店有2萬多名員工,其中30%是廚房的,廚師有6000多個。我覺得這個想法有道理,於是就成立了一個做現炒快餐的項目組,開始做各種嘗試和研發,包括機器人炒菜。

  機器人炒菜也投入了很多,和幾家機器人公司合作,一個工位站一個機器人,所有的料都裝在機器人肚子裡,靠程序控制,總的來看,也很成功。

  我認為,我們的機器人炒菜已經顛覆了現在炒菜的模式,現炒如果全靠人來完成,那它就不是做快餐的。人有情緒,也有手藝高低,但機器人沒有,一個機器人就炒一道菜,十道菜就配十個機器人,完全可以實現全自動。它是可以跑通的。

  至此,我自認為已經找到了中式快餐入門的鑰匙,也符合西貝的基因,原本計劃今年開100家店,但想來想去還是放棄了。

  為什麼?和新零售有關,我把它稱作是「一場危機的機會」。

  因為疫情,消費者天天在家吃飯,天天叫外賣,所以我們線上商城一個叫「羊蠍子」的產品就賣得特別好,我自己在家也會叫外賣吃。我認為這是一個到家的好產品,是一個工業化的好產品。

  後來,店裡的師傅又發現了其他的菜品也適合這樣做,包括酸菜魚、梅菜扣肉等。我們把這些功夫菜都做出來試吃,吃的過程中就覺得,零售其實也是正餐的一個方向。

  於是,我們從三四月份開始重視這個業務,到家這個產品也越做越有感覺,品類也越擴越大,從一兩個擴到了現在的二三十個。

  現在,我們已經在北京開了一家體驗店——「賈國龍到家功夫菜」。有人問,西貝前面做了6個品牌,用了各種各樣的名字,前面帶的都是西貝,這次為什麼把我自己的名字用上了?

  用自己名字做品牌名,風險很大的,做不好就招罵,我跟我的研發人員、管理人員講,「我已經把自己的名字賭上去了,基本就是用「人頭」擔保,如果做不好,顧客罵我,那我只能找你們了」,這就是種動力。

  其實,我的名字在2001年就註冊了商標,當時,商標代理公司跟我說,西貝生意這麼好,我要把名字也註冊商標,不然被別人註冊去開一個「賈國龍莜麵村」就很尷尬了。雖然他是想掙我的錢,因為註冊商標要交服務費嘛,但我覺得講得還蠻有道理的,就交錢註冊了,後來也一直沒用。

  功夫菜,開始是準備叫西貝功夫菜的,但我有一個做品牌戰略諮詢的朋友跟我說,「你別用西貝,大家都知道西貝是賣莜麵的,現在功夫菜做的卻是各種菜系,從定位理論來說,消費者心智不可改變,還是換一個名字吧」。

  然後,我們就起了一堆名字,但都不太合適,又去商標檔案庫裡找,當看到「賈國龍」的時候,我想,能不能用自己的名字,「賈國龍功夫菜」?好像不錯,我就把這個想法告訴我朋友,他說這個名字不錯,如果做商標名的話應該不輸於王守義十三香。後來,我們就用名字做了商標。這也是一種嘗新。

  最近我們家鄉一個團隊,要在我們家鄉開一個賈國龍功夫菜零售店,類似體驗店,銷售目標設定得特別少,幾百萬。我說你太小瞧我了,我在家鄉還是有一定名氣的,衝我這個名字都得多賣好幾倍,我就是一道菜。

  前段時間我也接受了一個採訪,主持人突然問我,你將來的墓志銘想寫什麼?我說我的墓志銘寫「我就是一道菜」。我其實就想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菜,讓人們吃得有滋有味,這也是我的人生理想之一。

  但拿自己的名字做商標,風險非常大。這是賈國龍到家功夫菜開店之後,顧客對我們的一些吐槽:

  「真的無法好評,太貴了,味道又是那麼一般。一份紅燒肉賣到90多,我是吃不起了。是加熱菜嗎?真的不明白在搞什麼菜系。」

  「快餐,這種形式我可以接受,方便快捷,食材安全有保障,但是這個性價比可就要被噴了...」

  「人均一百多吃加熱包,理解不了。」

  「地面上吃飛機餐。」

  「有種在餐廳一起吃外賣的感覺。」

  「為什麼我下館子還吃不上現做的?」

  罵的人挺多的,但顧客罵什麼我們改什麼,現在改得挺好的,到店顧客的滿意度也越來越高。

  最近,有一個挺大的媒體寫了一篇挺大的文章,說賈國龍功夫菜「翻車」了。我心想,功夫菜還只開了一家店,說「翻車」也太早了吧?我希望同行朋友能去我們店裡體驗一下,因為現在功夫菜的復購率還是不錯的,顧客反映也不錯。

  我跟公司的人講,你們一定要頂住,這次是以我名字命名的,用人頭擔保的,要是頂不住,以後創新就真沒戲了。

  最後,借用《摔跤吧,爸爸》裡面的一句話,「我們負責刻苦訓練、認真比賽,村民們負責說三道四、冷嘲熱諷」,對這句話,我特別有同感。但願這次能成,這次一定要成,我們下的決心比較大,特別希望得到同行朋友的幫助和反饋,謝謝大家。

  資本也是一種能量

  西貝會在合適的時機準備上市

  新京報提問:我是新京報的記者,很多媒體、顧客對賈國龍功夫菜有一些垢病和質疑,主要是認為在門店賣盒裝半成品菜沒有煙火氣,未來,賈國龍功夫菜如何克服消費者在認知層面的難題?第二個問題,之前一直有傳聞說西貝想要上市了,我想求證一下,西貝有沒有上市的計劃?如果有,能不能給我們透露一點?

  賈國龍:上市我們這次是真的,由原來的決定不上市到決定上市,也是這次疫情給我們的啟發。

  我發現,我們自身的實力沒那麼強,餐飲是現金流行業,但我們平時很少跟銀行打交道,疫情停業了才發現現金根本不夠。停三個月,按一個月全額工資發,三個月就要發接近6億工資,到哪兒找那麼多現金?

  受疫情觸動,我覺得資本也是一種力量,一種能量,還是要正確認識資本,所以我們就改了口了,我們不會再說得那麼絕對,如果有合適的時機,我們還是會讓資本投資我們,還是會上市。

  關於功夫菜體驗店的煙火氣,我們也從眾多的顧客意見裡發現了這個意見。

  其實,我們現在基本每個菜都會帶一個火,大份的帶個卡式爐,小份的帶個酒精爐,把煙火氣解決了。

  沒有煙火氣是最初的客人反映,開始的店叫賈國龍功夫菜,現在已經改成了到家功夫菜體驗店,告訴客人我們這個產品主要是到家的,在店吃是體驗。當客人知道這個產品的主場景是到家的時候,他對這個包裝的接受度就會更高。

  還能再幹30年

  西貝的未來和賈國龍功夫菜融為一體

  現場聽眾提問:我覺得中餐有可能很難走,但看到西貝以後就看到了希望。西貝就像是燈塔一樣。今天您的分享讓我看到偉大企業家的精神,我想問您,西貝餐廳未來的發展有什麼計劃?

  賈國龍:其實我把做餐飲當作打遊戲,我這一生就是遊戲人生,只要好玩,這個事對社會有意義,參與這個遊戲的人有利,我就會參與遊戲。

  做西貝這個品牌,又疊加賈國龍功夫菜,也是基於這樣的想法,一對大家有利,進來的人通過付出勞動能夠有好的收益,二是對社會有貢獻。

  為什麼堅持在快餐、零售上死磕,是因為「一頓好飯,隨時隨地」是我的夢想,也是西貝人的願景,所以我們才一直在試,不是說一定要賺多少錢。

  進入零售也是基於我們的願景,零售產品腿長,為什麼?我講一個故事,我加拿大的一個朋友有一天給我發微信,說他在加拿大超市發現了西貝功夫菜,我說不可能,我們沒賣到加拿大,肯定是假的。

  然後他給我拍了視頻,像真的,我馬上給團隊打電話,問「我們的貨到加拿大了?」團隊說是的,一個外貿代理公司進了我們一百萬的貨,就到加拿大了。去加拿大開店,這件事在西貝內部已經說了五六年,現在西貝的產品到了加拿大超市,我卻不知道,而且還是一百萬的貨。零售能實現我們一頓好飯隨時隨地的願景。

  你問西貝下一步怎麼辦?

  西貝是我的姓拆開,我做了32年,馬上就33年,現在我又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品牌,而這個事就應該真的能夠實現我的願景,我覺得應該會再做30年。這就是西貝的未來,西貝的未來和賈國龍功夫菜就應該是融為一體的。

  昨天我吃了陶陶居,感觸很深,中式正餐的路,真的還是要用廚師,還是要在門店裡做,還是要恢復中國的傳統手藝。

  快餐是玩標準化的,零售工業品玩的是更極致的標準化,但中式正餐要反思自己的標準化。做正餐,要開大規模連鎖,要做所謂的標準化,魅力一定會下降。魅力下降競爭力就下降,西貝已經踩過的坑你們不能再踩了。

相關焦點

  • 西貝按捺不住想上市 賈老闆是真缺錢 還是想學海底撈?
    年初,一篇題為《西貝賈國龍: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的文章刷屏網絡。文章稱,在全國60多個城市有400多家西貝莜麵村在疫情面前不得不停業,只保留了100多家外賣業務。這使得在消費最旺盛的春節前後,西貝在一個月時間內損失了7-8億元營收。
  • 弓長張「杳無音信」後,進駐盒馬的西貝功夫菜能否站穩腳跟?
    來源:證券日報希紅市公眾號無暇顧及旗下快餐品牌弓長張,推遲開業月餘後,西貝莜麵村旗下另一板塊以「賈國龍功夫菜」手推車的形式,開進了盒馬,賈老闆這是想東邊不亮西邊亮?尤其是盒馬鮮生十裡堡店,餐飲區域面積及品類在不斷擴大,此時西貝莜麵村進駐,能否取得一席之地呢?西貝半成品手推車進駐盒馬鮮生近日,西貝莜麵村正式入駐盒馬鮮生十裡堡店,與西貝莜麵村實體門店不同的是,本次寫有「賈國龍功夫菜」的手推車售賣的是包裝食品形式的酸湯莜麵魚魚、西貝手扒肉、蒙古牛大骨等菜品。
  • 西貝賈國龍:五年七戰屢敗屢戰後的反思,這次「用人頭擔保」
    來源:中國企業家西貝賈國龍:五年七戰屢敗屢戰後的反思,這次「用人頭擔保」原創 於靜做正餐的西貝,近些年一直試圖在快餐領域破局。自2015年開始到現在,西貝已經嘗試七個快餐項目。賈國龍1967年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1988年,他將姓氏分拆為西貝創辦餐飲品牌,1999年隨臨河在北京設立辦事處,進入北京,幾經嘗試之後,創辦正餐連鎖品牌「西貝莜麵村」。做正餐的西貝,近些年一直試圖在快餐領域破局。
  • 西貝投資20億的超級央廚,意在全力零售化?
    01目標:在全國1000個城市開1萬家店10月9日上午,西貝賈國龍功夫菜超級中央廚房項目在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舉行奠基儀式。決心不止於此,今年5月,「賈國龍功夫菜」已經在天津投資10億建中央廚房,輻射京津冀地區,並成立電商主體---天津西貝功夫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按照西貝的估計,總投資20億的超級中央廚房+西貝功夫菜品牌項目預計今年營收將超過10億元。
  • 賈國龍:西貝正在找合適時間上市,已放棄「弓長張」、年內關停...
    12月2日,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在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期間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西貝已經決定上市,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時間,選擇資本投資西貝。賈國龍同時透露,西貝的「超級肉夾饃」將在今年內全部關停,西貝酸奶屋北京首店也計劃在下個月關掉。
  • 快餐不靈,西北菜撐不起上市夢,西貝賈國龍的資本故事怎麼講?
    對於西貝的「改口」,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AI財經社記者表示,西貝必然是要上市的,現在所有的頭部餐飲企業都在努力上市。上市對於規模化、品牌化、以及差異化都有幫助。從行業發展以及自身需求來說,西貝不上市的話,就會比較被動。
  • 「半成品菜」賈國龍功夫菜首開門店,有顧客說像是在吃飛機餐
    店內銷售的所有菜品均為半成品,包括西北菜、八大菜系等30多個SKU,它們被放在冷凍保鮮櫃裡,當顧客下單後,店員會將其加熱然後送上餐桌。 值得注意的是,和其它堂食餐廳不同,賈國龍功夫菜不設廚房,只有位於餐廳中間的明檔加熱區用來加熱半成品食盒。
  • 假的;蘋果12意外帶火王守義「十三香」;西貝建...
    經過多年的發展,截至2019年,公司共有16家直營店、2915家加盟門店。 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8.67億元、9.90億元、4.8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13億元、1.43億元、6885.05萬元。
  • 只用一個單品,西貝莜麵村完成了新零售的最後布局
    2019年9月底,西貝莜麵村旗下西貝甄選商城推出「到家功夫菜」,香辣羊蠍子鍋作為這一品類的第一款產品,廣告語「在家吃功夫菜,不費功夫」,宣告著又一個餐飲大廠將目光落在你家餐桌。花2小時外出覓食還是等45分鐘外賣上門?當人們在西貝甄選商城下單後,48小時內這道羊蠍子鍋就可通過冷鏈運輸發貨,最後直接送到消費者家中。之後解凍,加熱煮沸後就可以食用。
  • 西貝賈國龍:最怕躺著享受過去勝利的果實
    本期《洪波高端訪談》特約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和我們分享他非一般的創業人生。初秋,紅餐網和西貝創始人賈國龍的訪談約在了西貝的九十九頂氈房。這裡是他和部分職能部門的辦公場所,也是多年來他和高管們探討「攻城略地」的秘密基地。一見面,賈國龍就和我們聊起各地適合做新零售的美食。他們正在緊鑼密鼓地布局「餐飲新零售」。這是西貝關鍵的「疫後之戰」,也是賈國龍「十年千億銷售之寄託」。
  • 賈國龍功夫菜,跟餐飲零售有啥關係?
    編者按:12月2日,前不久開出了「賈國龍功夫菜」餐廳的西貝,其創始人賈國龍在一場演講中表示:零售其實也是正餐的一個方向。關於餐飲零售,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分析了餐飲企業開展零售業務時,在產品方面需要特別重視的四個環節,分別是研發、生產、定價和推廣。除了這四點之外,還有一點也特別重要,那就是渠道。
  • 賈國龍:西貝將來做怎麼也得超過王守義十三香
    賈國龍在演講中透露了「西貝賈」這個名字註冊商標怎麼來的。1999年來到北京,2004年需要把西貝商標從內蒙籤到北京的公司,一個代理公司,籤的過程中建議把名字註冊。「我說為什麼呢?用名字註冊有什麼意義?他說你現在生意很火,你的名字一旦別人註冊了,別人拿你名字開一個店,比如你叫西貝莜麵村,他叫賈國龍莜麵村,不是你開的,你會很尷尬。
  • 一個花卷33元,前高管曝月薪5000不配吃西貝,人均百元一年賺3.8億
    此外,西貝任何門店漲價都會由總部進行嚴格審批,近期也沒有漲價計劃。 隨後楚學友將該條微博刪除,於10晚發布道歉微博,表示「對不起,是我的言論不當。我錯了,給大家道歉。」 熱評第一回懟,「你沒錯,是我們太窮了。」 西貝真的很貴嗎?
  • 放棄弓長張、關停超級肉夾饃,西貝入股小女當家後有了新動作
    餐飲新零售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越來越多的傳統連鎖餐飲通過零售重塑品牌,快餐的發展日漸紅火,肯德基、麥當勞等西式洋快餐布局國內市場成功以後,讓很多餐飲人將目光放在了中式快餐上。西貝屢敗屢戰的快餐之路前段時間,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受訪時表示,自己將改口西貝永不上市的言論,他將會重視資本市場,西貝正在找資本和時間準備上市,而採訪中對於西貝旗下一些快餐項目的發展,賈國龍坦言,弓長張這個項目他準備放棄,而超級肉夾饃也準備關停,並打造了賈國龍到家功夫菜,欲繼續徵戰快餐市場。
  • 5戰5敗!「弓長張」胎死腹中,西貝的快餐路太難了……
    西貝發展至今已有27年的歷史,其成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本身產品好,客群切的好-家庭和輕商務小聚,最重要的是初期競爭壓力少,又經歷了一整輪12年的商場紅利,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西貝作為中餐第一品牌,平均單價在100元左右,整個西貝團隊對這種較高的成本結構應運自如,也導致他們無法適應快餐的低成本結構。
  • 入股小女當家,弓長張首店將開…西貝再次按下快餐的播放鍵!
    西貝通過官微在評論區致歉,並表示將退還茶位費。 6月5日,賈國龍對外透露,未來會繼續探索快餐領域,西貝目前已與快餐品牌小女當家達成入股協議。 翌日,媒體從小女當家創始人羅紅勇處獲悉,雙方確實已達成合作,西貝持股不足40%,主要為小女當家在體系、資金等方面給出扶持,賦能品牌發展。此外,小女當家團隊不變,拓展門店成為公司下一步發展的重點。
  • 西貝在超市「擺攤」了!將投10億搶佔「家庭廚房」市場!
    近日,西貝計劃投資10億的新品牌「賈國龍功夫菜」開進超市,以手推車的形式,在盒馬「擺攤」! 賣十多個西貝預包裝特色菜,價格在數十元至二百多元不等。
  • 西貝開放加盟衝擊十萬門店 新品牌對標麥當勞
    北京商報訊 (記者 錢瑜 郭白玉)記者昨日獲悉,西貝宣布推出新品牌西貝燕麥麵,西貝創始人賈國龍表示,作為快餐,西貝燕麥麵將幫助西貝實現10萬家門店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加快發展,西貝將放棄之前一直死守的直營店模式,開放加盟。業內認為,這將考驗西貝對加盟店品質的把控力。
  • 西貝戈壁白蘭瓜 不僅僅是甜
    在現代人們餐飲生活裡,食客們不再只追求吃飽,更多的是追求要吃好。西貝莜麵村一直秉承著為顧客提供一頓好飯,堅持「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的優質菜品的精神,每道菜都甄選優質的食材進行製作;熟悉西貝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每年7月是西貝戈壁白蘭瓜上市的時節,一年只賣15天,今年又如約而至!
  • 西貝—餐飲界的美食靈魂捕手
    小編在這段時間發現了一位隱藏在微博中餐飲界的美食靈魂捕手它是將美食和人生融為一體的愛情導師它曾拯救過一個個寂寞空虛好餓的靈魂它的美食文案讓我等廣告人自愧不如>它就是——@西貝莜麵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分享@西貝莜麵村的30個美食文案話不多說,直接上菜哦不,上文案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