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登陸港交所的京東健康(06618.HK)最終以上漲55.85%、總市值3440億港元的戰績結束了在資本市場的首日亮相。3440億港元的市值將上市兩年多的平安好醫生(01833.HK)1050億港元的市值遠遠甩在身後。
在市值巨大差距的背後,京東健康和平安好醫生兩家業務模式和業績表現也有不少差異。綜合分析師觀點,從業績表現上來說,京東健康在流量和營收規模上遠超平安好醫生,並早在3年前就實現了盈利,而更早上市的平安好醫生至今仍未擺脫虧損。從業務模式上來看,前者由於物流能力的加持,在線零售藥房方面優勢明顯,後者則在在線醫療服務業務上走得更遠,自有醫療團隊規模更為強大。
京東健康首日市值超3個平安好醫生
2019年5月,京東健康宣布獨立於京東集團運營。僅僅19個月後,京東健康於12月8日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為京東數科、京東健康、京東物流這三大京東分拆業務中成功上市的第一家。
上市首日京東健康即迎來開門紅。根據Wind資訊,京東健康此次發行價為每股70.58港元,開盤後一路高歌猛進,最高價達到123.9港元,至收盤時報110港元,漲幅達55.85%,總市值為3440億港元。
這家被稱為「全球最年輕的獨角獸」的企業在短短一年多時間,估值漲了數倍。2019年11月,京東集團2019年三季報顯示,京東健康在當年11月成功完成了A輪優先股融資,投後估值約70億美元。今年京東集團的二季報則顯示,8月17日,京東健康與高瓴資本就京東健康B輪不可贖回優先股融資籤訂了最終協議,高瓴資本預期投資總額超過8.3億美元。彼時的市場消息稱,京東健康投後估值達到300億美元。如今上市首日其市值衝高至3440億港元,按照12月8日的港元對美元匯率計算是一年前A輪融資70億美元估值的6倍。
相比京東健康,當初頂著「全球AI醫療科技第一股」及平安集團首個成功上市的「獨角獸」光環,在2018年5月登陸港交所的平安好醫生在上市首日則並沒有這樣的「風光」。其上市首日艱難守住54.8港元的發行價,但在IPO第二日就發生了破發。
經過兩年多的起起伏伏,12月8日收盤時,平安好醫生報收於91.5港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35%,總市值為1050億港元。京東健康上市首日的3440億港元總市值相當於3個平安好醫生的市值規模。
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京東健康首日收穫大漲,一方面由於在今年疫情和政策紅利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被普遍看好,今年網際網路醫療上市公司基本都迎來了一波不錯的漲幅;另一方面,由於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投入重,盈利周期較長,所以眾多相關企業仍處於虧損之中。因此,京東健康在營收規模較大的情況下已進入盈利周期,其剔除一些非經常性項目之後已連續幾年實現盈利,這也是吸引投資者的重要方面,而平安好醫生還未進入盈利周期。
京東健康向左,平安好醫生向右
安信證券認為,從商業模式來看,不管是京東健康還是平安好醫生,均為「B2B+B2C+O2O」模式,主要業務包括掛號預約、線上問診、藥品零售、消費醫療和網際網路醫院共建等。
而背靠流量平臺京東的京東健康和背靠綜合金融集團平安的平安好醫生在業務結構和切入鏈條上則略有不同。
安信證券分析稱,京東健康主要以醫藥零售為主,再拓展至其他環節,發展路徑主要是在母公司的流量及供應鏈優勢下,從醫藥電商出發,再逐步完善網際網路醫療的產業布局。而平安好醫生不像前者具備天然的電商基因優勢,以提供醫療服務為主,再拓展至其他環節。
京東健康在其招股說明書中表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於2019年按收入計,京東健康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零售藥房,市場份額為29.8%。財務數據顯示,從2017年至2020年6月30日,京東健康的零售藥房業務產生的收入佔其總收入的大部分,其中醫藥及健康產品銷售收入佔其總收入的比重均高於87%。但其醫療服務業務並不深入,相反,平安好醫生在這方面則相對走得更遠。
如果從平安好醫生的業務結構來看,健康商城業務的收入佔比也是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在2020年上半年佔比約為55%,但其在線醫療和包含線下體檢、醫美等的消費型醫療收入佔比也超過四成。截至2020年6月30日,平安好醫生的自有醫療團隊達1836人,也大大超過同期京東健康的138人。
上述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由於疫情的催化,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京東健康相對而言從在線藥房切入也是因為其有巨大的物流及供應鏈優勢,但想進一步切入更為複雜的在線醫療服務領域則需要面對醫生隊伍、線下醫療資源等的進一步打通。而平安好醫生相對於已多年實現盈利的京東健康而言,其盈利問題始終是橫亙在前的挑戰,同時目前來自於平安體系的收入比重仍佔四成左右。在今年高層團隊「大換血」之後是否有更好的表現還需觀察。
安信證券表示,從整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來說,未來競爭的關鍵包括企業的數據利用能力和商業模式的開發能力,通過擴大用戶群體、加強供應鏈能力、擴大在線醫療服務、強化創新型技術賦能解決方案,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併集藥品銷售、在線詢診、健康管理等服務於一體的大健康平臺。在未來發展上,網際網路醫療公司應做好以人為主的業務(如醫療服務、在線問診、慢性病管理等)和以實體為主的業務(如藥物配送和線下服務等)的橫向和縱向整合。通過開發和經營平臺,賦能醫療健康價值鏈上的參與方,推動整個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