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適應新環境、融入新團隊?心理專家給你四個建議和四個原則

2020-12-19 心理諮詢師鄭玉琴

我們首先來看兩個來訪者的煩惱:

來訪者A:我大學畢業之後,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打工,遠離故鄉、親友,心裡空落落的。這裡的環境跟我之前想像的完全不同,這裡沒有一張熟悉的面孔,領導、同事看起來都很嚴肅。我很不適應現在的生活和工作,請求鄭老師的幫助!

來訪者B:因為爸爸媽媽工作調動,我從外地轉入新學校、新班級,我很不適應。原來班級的同學們都相處得很好,生活很溫馨,我很懷念以前的班級;現在我一點都不開心,總覺得和這個班上的學生格格不入。我是一個懷舊的人,也是一個依賴心很強的人,就連每次重新編排座位,我都會掉眼淚,現在讓我該怎麼辦?

我是心理諮詢師鄭玉琴,下面是我給來訪者的回覆: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孩子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父母的懷抱裡,好兒女志在四方;再好的同學總有分離的一刻,再好的班級總有解散的一天。我們不可能在一成不變的環境中生活一輩子。人這一生,將不可避免地要去走南闖北,歷經風雨,獨自面對人生旅途中的坎坎坷坷。為了追求人生的理想,所以要離開原來的環境,只要我們用心經營,我們還能再次擁有更加溫馨的集體。

你們的問題都是屬於比較常見的環境適應問題。一個人到了新的環境中,如轉學、換工作、搬家、退休等,往往會出現適應障礙。

當一個人告別了原來的生活,面對新的事物和人群時,會有陌生的感覺,覺得周圍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這種不確定性使人覺得沒有安全感,就會出現一些緊張、焦慮情緒,也是很正常的。

如何儘快適應環境,如何儘早融入到新的集體中去呢?鄭老師給你們如下4個建議:

首先,積極行動、打破僵局。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家早餐店,只有一張餐桌,大家圍坐著一起,因為彼此陌生而覺得很不自在。一位老先生為了打破僵局,拿起自己面前的鹽罐,微笑著遞給身邊的女士:「我覺得青豆有點淡,你和你右邊的客人需要加點鹽嗎?」女士愣了一下,馬上微笑道謝。她給自己的青豆加完鹽後,便把鹽罐傳給下一位客人,就這樣,胡椒罐、糖罐也加入了「公關」行列,僵局被打破,早餐店的氣氛漸漸活躍起來,吃完早餐,全桌人已經像朋友一樣了。有人悄悄說「其實青豆一點也不淡」,大家會心地笑了。

在人際交往中,敢於打破僵局的人太少,其實只要每個人都邁出一小步,你就會發現,一個微笑、一句問候,就會化解隔膜。人與人交往首先需要一點積極行動。

其次,樹立自信、學會微笑。

放眼全是陌生人,進入同一個新環境,別人不見得比你有優勢。所以你要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比如表現出對別人的興趣、多提別人的名字、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鼓勵別人多談自己。自己發言時,多談符合別人興趣的話題,以真誠的方式讓別人感到他自己很重要。

還要學會微笑,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最短的距離。時刻保持微笑,不僅僅可以幫你穩定情緒、樹立自信,還可以去除對方的不安和拘謹,使你交到更多朋友。如果你足夠自信、熱情大方,別人就會向你靠攏。

第三,懂得自我展示。

在新的集體裡,要敢於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如果你有什麼優勢,要尋找機會展示出來,這樣不僅自己心裡有了底氣,更會讓大家覺得你不同凡響;如果你興趣廣泛,多才多藝,你可在各種活動中一展風採,這樣既可為集體爭回榮譽,又可贏得別人的讚譽,同時為自己儘快融入新集體鋪就一條七彩之路,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第四,不要過分急躁。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初入一個新集體,即使別人暫時還不了解你、不接納你,你也不要操之過急,過分急躁容易傷人傷己,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反之,溫和細膩、關愛他人就能讓這些未來與你朝夕相處的同事、同學喜歡你、信賴你。

進入一個新集體,還要堅持以下原則:

一是交互原則。

人們之間的善意和惡意都是相互的,因此,與人交往應從良好的動機出發。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你首先就怎麼去對待別人。你希望別人跟你說話,你首先要跟別人打招呼;你希望別人對你友好,你首先要對別人微笑。

二是真誠原則。

真誠是打開別人心靈的金鑰匙,因為真誠的人使人產生安全感,減少自我防衛。適當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與人交流,完全把自我包裝起來是無法獲得別人信任的。

三是主動原則。

我們需要主動對人友好、主動表達善意,這樣能夠使人產生受重視的感覺,比如找個話題聊聊,主動讚美對方:如「你的衣服真漂亮,你的髮型不錯!」,「你的家鄉在哪裡?」然後延伸到其他話題,知道對方喜歡什麼遊戲、愛好什麼運動……業餘時間去找別人玩,和一個人熟了,再讓他帶你接觸他的朋友,相信這樣,你很快就會跟許多人熟悉起來。

四是平等原則。

任何好的人際關係都建立在平等基礎上,讓人體驗到自由、無拘無束的感覺。進入一個新集體你既不要高高在上、盛氣凌人,也不要小心翼翼、委曲求全。不把自己太當回事,也不要把自己不當回事。與人交往,不卑不亢。

做到了以上這些,你們一定可以快樂地融入新的集體!#團隊#

如果你有什麼困惑和煩惱,歡迎留言!

我是心理諮詢師鄭玉琴,關注我,溫暖你!

相關焦點

  • 適應能力自測,搞定新環境適應,這一篇就夠了(轉給有需要人)
    新學期,面對久違的老師和同學,面對防疫下的學校新環境,熟悉中更多新奇陌生,重新開始步入正軌,接觸新的知識,感受新的自己……面對這座新房子(返校新環境)客人,你準備好了嗎?適應是個體與環境動態平衡的過程,當環境發生改變時,作為適應的主體,你必須認清這種改變的性質和內容,相應地調整自己的心理和行為。人類得以生存和綿延發展,則是掌握了這種調整的秘訣。
  • 瞭望:四幅「肖像」、四個新特點闡述青年公職人員貪腐新動向
    佳木斯市紀委監委在分析上述幹部特點時為其畫了四幅「肖像」。缺乏原則,做「木偶」。統計顯示,涉嫌濫用職權罪案件4人,佔全市「80後」幹部嚴重違紀違法總人數的7.6%。反映出少數「80後」幹部在工作中缺乏原則。甘受圍獵,做「中介」。
  • 新員工初入職 怎樣迅速融入新團隊
    無論是初入職場的畢業菜鳥,還是在職場江湖混跡多年,正直跳槽選擇的職場老手,在新加入到一個工作平臺內,最重要的往往並非開始自己的工作,而是要努力將自己融入到新團隊當中去。很多畢業生曾抱怨說,自己無法融入到公司的圈子當中,遭受到各種冷遇,給自己帶來十分負面的工作消極影響。
  • 百般討好同事,卻始終無法融入其中,4個步驟,教你自然融入團隊
    很多剛剛進入職場的新人,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為了快速融入環境,對身邊的同事百般討好。前段時間,一個剛剛進入職場的小學妹和我說,初入職場,最難的不是工作,而是人際關係,想要快速融入團隊,和大家好好相處,卻發現很難。
  • 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如何快速恢復?專家給出四點建議
    輕症、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如何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康復期需要注意什麼?……近日,新華網推出專題《戰「疫」專家說》,第六期專訪了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江榮林,就新冠肺炎患者治療的相關情況進行解答。
  • 如何幫助新來的龜龜融入新環境呢?
    龜龜能不能適應被對它來說是陌生人的新主人拿著玩呢?怎樣讓龜龜更快地適應新主人新環境呢?集合!有情況!任何龜都是有適應期的,剛到一個新環境都需要先適應一段時間,這個時間的長短因龜而異,有的龜膽子大一點就適應得快一點,有的龜膽子小就適應得很慢,更有的龜一直都很膽小。總之,剛來的龜龜需要先幹養兩三個小時,再靜養幾天,並且在適應期的時候,龜龜越膽小越不能總嚇著它。親密友愛的事情還是等大家混熟了再做吧!
  • 大學新生如何適應新環境?從學長這裡學經驗
    如何抓住大學短暫寶貴的幾年,使自己得到積極成長?我們來看一些學長的問題分析及處理方案。大學這個新環境,大家會經歷新環境衝擊四個階段:蜜月期;敵對期;調整期;適應期。(本文後面附有Culture Shock原文)大二是適應大學生活關鍵的一年,容易感覺失落,甚至感到無法繼續,這是一些大二學長提出來的疑惑。這並非不正常。
  • 專家訪談:如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心理問題(學生篇)
    疫情面前,各地紛紛延遲開學,各中小學也開始通過「網際網路+」等形式開展遠程教育,使學生所處的成長環境和接受教育的形式都發生了改變。面對這一變局,學生、家長、學校如何因時而動,才能更好地守護學生健康成長?日前,附院官微專程訪談了九江學院精神醫學教研室特聘專家吳洪軍教授。
  • 如何讓狗狗更好適應家庭生活?做好四個訓練,讓狗狗乖乖聽話
    那如何才能讓狗狗更好適應家庭生活呢,做好下面四個訓練吧。狗狗多大開始訓練主人訓練狗狗的最好時期,是在狗狗出生四個月左右的幼犬時期,這個時候的狗狗逐漸能聽懂主人的一些話,也逐漸能夠觀察主人們的表情,就可以開始著手訓練了。直到狗狗能對你的口令和動作形成直接的條件反射即為成功。
  • ...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誕生記
    一份《建議》就是一張任務書。進入新階段,瞄準新目標,融入新格局,實現新跨越。一份《建議》就是一張施工圖。踐行新理念,探索新路徑,拓展新空間,培育新優勢。一份《建議》就是一次動員令。將黨的主張與人民期盼相統一,戰略與戰術相統一,同頻共振,心凝力聚。
  • 管理者如何帶好團隊?4個原則、7個方法,增強團隊凝聚力與執行力
    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企業發展中的一個重大問題便是如何帶領好一個團隊。面對這個問題,很多管理者都有屬於自己的管理方式,這些方式方法,在面對一個團隊的建設中體現出了很多化學反應,能夠帶領團隊健康發展的管理者,一定有自己的基準原則。
  • 用四個零四個查帶出狼性團隊
    在職場上,領導都希望自己的手下個個都是能徵善戰、咬住獵物不放的餓狼。想法很好,但是要有方法,用下面這幾招,可以幫助你帶出一群狼。四個零:零藉口、零拖延、零返工、零扯皮。零藉口。如果團隊中出現扯皮的現象,你必須清晰的指出每個人的責任,讓他們不想承擔也必須承擔。四個查:查方案、查進度、查配合、查結果。查方案。工作布置了之後,你要去檢查下屬是如何把你的戰略方向分解落地的,如果沒有分解,只是轉述,那必然會導致工作無法真正的開展。
  • 李飛飛團隊最新研究:「四步」AI方案助老人抵抗新冠肺炎
    她介紹了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幫助弱勢群體——老年人抗擊新冠肺炎和慢性病管理的落地解決方案,該方案運用了 RGB 相機、深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可穿戴傳感器,以邊緣計算為核心,同時著重強調保護個人隱私問題。李飛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將使用聯合學習,以無監督的方式對每個邊緣設備上的模型進行更新,以適應新環境並提高魯棒性。
  • 疫情期間如何保持自律,合理安排生活?心理學專家給出5點建議 | 用...
    疫情期間師生遇到的心理問題,專家幫您解答:疫情期間如何緩解學業和畢業焦慮?3位心理專家給出攻略::心理學教授給師生家長支招專家提醒戴好「心理口罩」疫情期間如何調節緊張情緒?心理專家給出7「心」建議:專家為你解答心理學教授為你講解聽心理專家分享建議:疫情當下如何向孩子解釋新冠肺炎?聽聽心理專家怎麼說:防疫期間與家人有矛盾如何處理?
  • 團隊的精氣神,都集中體現在《孫子兵法》這四個字上
    其徐如林的關鍵詞是「有序」和「協同」。有序與協同既體現了團隊的物質力量,也體現了團隊的精神力量,物質力量在於流程可控,制度具備了適應性和威懾性;精神力量在於團隊因為一致的目標與利益所形成的內部行為文化。
  • 有人說「當兵苦」,其實主要是這四個原因造成,建議了解
    當兵的感受,不可能眾口一致,這主要源於每個人當兵的環境、經歷、自身素質不同所致。總而言之,之所以很多人說當兵苦,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因素造成。一、個人的體能素質造成軍人的主責主業決定了軍事訓練必將佔據軍旅生活的主體,這種生活模式將持續整個軍旅生涯。
  • 小貓到家的6個小技巧,讓你的貓咪更適應它的新家
    當你買了一隻小貓帶到家裡時,您必須要知道小貓要適應它的新環境需要一些時間。新買的小貓到家裡任何的地方它都會感到害怕,這裡給大家講一下小貓到家的時候有哪6個小技巧能讓你的貓咪更適應它的新家。
  • 三創四新原則
    據券商人士透露,傳統行業比如農林牧漁、採礦、金融、房地產、倉儲郵政,監管層原則上不支持這類行業的企業。但如果上述傳統行業中有與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自動化、新能源、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企業仍然可以到創業板上市。  創業板負面清單是什麼?  5月8日深交所就「負面清單」( 《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向保薦機構徵求意見。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執「四個融入」之筆書寫巡視「後半篇文章」
    會議既肯定了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組(黨委)各項工作取得新的積極進展。同時又指出「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要高度重視,在整改落實上較真碰硬,壓實整改主體責任,強化日常監督,把抓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從嚴治黨,融入班子隊伍建設。」因此,我們當執「四個融入」之筆,書寫好巡視「後半篇文章」。  把抓整改融入日常工作。
  • 中國海洋大學專家團隊被囊動物環境適應遺傳基礎與進化機制研究...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董波教授團隊近期在進化生物學權威期刊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和Animal Microbiome等發表文章,報導了首個被囊動物柄海鞘染色體水平的高質量基因組圖譜和首個被囊動物腸道微生物組,解析了被囊動物環境適應與入侵的遺傳基礎,及其腸道微生物與宿主通過代謝產物互換協同進化的研究成果,為了解被囊動物的環境適應和進化機制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