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蔣志鑫先生。
□新傳媒在線網 王雅婷 張偉明
他是中國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法國國際美術家協會會員,亞洲書法家聯合會中國理事會理事,他擁有眾多頭銜,可在這眾多頭銜中他又是獨立特行的普通人。
蔣志鑫,號蠻牛、元鶴盧主。藝名黃土魂、頑石。先後在中國美術館,國內外藝術館及畫廊舉辦過數十次大型個人書畫展。
近日,新傳媒在線網記者走進蔣志鑫藝術館,通過零距離接觸,以獨特新穎的視角和面對面對話形式對這位著名書畫家進行高端訪談,帶您一起探訪蔣志鑫不平凡的藝術道路……
圖為蔣志鑫先生。
新傳媒在線網:蔣老您好,能講講您的求學經歷嗎?
蔣志鑫:我出生1949年,小的時候生長環境不好,經歷了1960年的自然災害,小學上到二年級就倒閉了,父親從小讓我在磚頭上練習寫字,天天讓我練習寫字就這樣上了中學又經歷了文化大革命,我們這代人啊,成長的大環境很艱難,我的家裡沒有文化人,在這種比較偏僻的地方長大對我而言是比較遺憾的,但我非常喜歡藝術,我也從小喜歡練習毛筆字,最後有機會上了大學就選了自己喜歡的美術。在大學期間,勤奮苦讀,畢業後我不斷創作、探索,到各種地方去採風,才有了我現在的這些系列作品。
新傳媒在線網:從很多的作品中我們都能感受到您對大西北情有獨鍾,能簡單講講嗎?
蔣志鑫:因為我是西北人,我對西部是有著獨特的感情,1983年在北京進修時候,我的恩師告訴我要畫自己最熟悉、最有感情東西,我就不斷的採風,不斷地找創作靈感來展現西部的黃土、黃河、戈壁、大漠、崑崙、雪域高原的犛牛、胡楊等等。
圖為蔣志鑫先生正在作畫。
新傳媒在線網:那您最喜歡的大寫意大師都有哪些?
蔣志鑫:有北宋時期大寫意鼻祖梁凱,後來,在明清時期有一位畫家石濤,我對他的作品《石濤畫譜》反覆拜讀,並且臨摹了石濤先生的山水畫,也從他的畫裡得到好多啟發,其中讓我最受用一生的兩句話是「無法而法,乃為之法」。這是我一生創作的動力和信仰。
新傳媒在線網:您辦過很多次畫展,那讓您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哪次?
蔣志鑫:那是在1987年1月13日,我首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黃土魂」系列作品和我的書法作品,當時得到了中國美術界、書法界的高度認可。特別是中國美術館還收藏了我4幅作品,這確實是我值得紀念的事情,也是我永遠忘不了的。還有就是在法國巴黎的系列畫展。1995年—1997年,我在法國巴黎藝術城學習考察期間舉辦9次個人藝術展,參加過6屆法國大皇宮秋季沙龍展,獲法國「純藝術家銀質十字勳章」,獲法國「藝術、科學、文學金質與銀質獎」,作品《犛牛》獲法國「艾琳娜、範海」獎。作品《春風》被法國參議員收藏,《對飲》被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收藏。
新傳媒在線網:看來這兩次畫展確實給您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那您在工作之餘,除了書畫之外還有別的興趣愛好嗎?
蔣志鑫:工作之餘,做的事也挺多的,喜歡彈奏古琴、攝影、做飯,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石頭,我喜歡到大自然看石頭、看山,在石頭市場裡面逛石展,因為石頭有無盡的看點,我也收藏了許多石頭。
新傳媒在線網:從這些業餘愛好中,能看出您的精神狀態非常飽滿,對生活也充滿了熱愛,那您能給我們講講您喜歡的一種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蔣志鑫:我比較喜歡散淡的生活狀態,我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
圖為蔣志鑫先生。
新傳媒在線網:我想正是這種生活狀態才造就了您今天的藝術成就,接下來您能談談您的藝術靈感都來自哪裡嗎?
蔣志鑫:我的大部分靈感都來源於大自然,我有一幅聯叫「筆墨無底限,自然有真傳」。有時候大自然的景觀會感動我,才能激發我的創作靈感,回來創作的時候也能發揮出來,這種感覺就像大自然給我充電一樣,我的創作離不開大自然。我這一輩子也都是學習、拼搏和奮鬥的過程。
圖為蔣志鑫先生與《新傳媒在線網》採編人員合影留念。
新傳媒在線網:那您再能談談您對《黃土魂》這部作品的初心嗎?
蔣志鑫:當年我到西部去採風的時候,發現了牛犁地的場景,從下面往上看,突然感覺那種場景讓我豁然頓悟,就在那一瞬間我才明白原來黃土高原的靈魂是這樣啊,接著我回來就創作了《黃土魂》這一系列的作品。
圖為蔣志鑫先生去南極採風創作照片。
新傳媒在線網:感謝您的分享,記得在2011年12月,您被邀請去南極採風,能談談那次經歷嗎?
蔣志鑫:這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一次經歷,它是我夢想裡的東西,太遙遠了,雖然在一個地球上的,那個地方不是容易去的,那次去了南極之後,給我感覺就是聖潔而乾淨,它底下是海水,上面是巖石、雪山、冰山和冰川。冰山的主體冰川因為露出水面的部分融化、積雪,形成了一層粗糙的表面,看起來是白色的;而水下的部分在液態水的包圍下,即使是消融,也會留下光滑的表面,並不改變原有的光學性質,還是微藍色的。身處南極,極目遠眺,那種聖潔的藍我永遠也忘不了。
新傳媒在線網:那您談一談在藝術的道路上,有哪些展望和期待呢?
蔣志鑫:我現在72歲了,但是我還要不斷地努力學習,我還有些想法,想要在我的作品裡有更新的突破和追求,現在正在實施。
新傳媒在線網:謝謝您對我們談這麼多,感謝您的分享,您這種持之以恆、不斷探索鑽研的學習態度和堅忍不拔、銳意進取的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圖為蔣志鑫先生創作之餘喜歡做菜。
通過此次訪談,讓我們看到蔣志鑫的一生充滿艱辛坎坷,但對藝術夢想堅貞不渝;他奮力拼搏,但對自己的抉擇從無怨言;他聲名遠播,但總能看淡是非名利。記得蔣老曾說過一句話讓人非常難忘,就是「人這一輩子,生活嘛過得去就行,知足就好」。這就是他的處事態度。通過與蔣老接觸,他給人的印象沒有一點大師的架子,反倒是非常的平易近人,言行合一,說到做到,對朋友真誠、坦蕩,讓人肅然起敬。雖然他的一生有許多的跌宕起伏,但他把很多事都看的卻很淡然,他把大半生的心血都化作筆墨渲染在了畫紙上。
圖為蔣志鑫先生為《新傳媒在線網》贈送作品並與採編人員合影留念。
蔣志鑫老先生中年時期常駐北京,在書畫道路上也有著很高的藝術造詣,在國內外都聲名遠播。但隨著年齡增長,他無時無刻不牽掛著自己的家鄉甘肅平涼的蔣家溝村,他說這是他從小生長的地方,落葉歸根。目前,他回到了平涼老家,居住在蔣家溝的蔣志鑫藝術館,再也很少出遠門。蔣志鑫表示,將來駕鶴西去時會把自己的所有東西都捐獻給家鄉人民,不僅僅是自己的作品,也包括蔣志鑫藝術館,都會毫無保留的全部捐獻出去,也算是給國家給社會做貢獻,更是給後人們留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