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代,愛情都是常說常新的永恆主題。本周三(5月22日)21:20,江西衛視《跨越時空的回信》迎來第四期節目,主題正是「愛情」。革命年代戰火紛飛,卻掩蓋不住愛情的光芒,反而尤顯銘心耀眼。本期重啟的兩封紅色書信,一封講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百歲愛情,一封卻是充滿悲壯遺憾之感的未滿愛情。
曹越華書寫戰地最美情書願築一座城堡只盼一個答覆
1944年7月28日, 精通英、俄、法三國語言的復旦大學生曹越華,接到上級命令加入中國遠徵軍奔赴印度參加戰爭。一紙調令,擱置了曹越華與愛人王德懿的求婚計劃,他們甚至連一句道別都沒來得及說。身陷戰壕,曹越華在給愛人的信中坦言自己「強烈三感」,並許下一生的承諾。他在信中提出了怎樣的請求和承諾?愛人王德懿又為此付出了怎樣的艱難等待?
《跨越時空的回信》
曹越華的女兒曹新初登臺,講述父母最美戰地情書背後的故事。情動之處,曹新初也忍不住哽咽,他說父親匆匆遠赴國難,四月之後才用一封家書告慰母親,收到信的母親總是一邊看一邊哭。曹新初說到父親歸國那天,給觀眾描繪了一段宛若電影般唯美的情侶相遇畫面。此後婚姻74載,曹越華夫妻兩人如何幸福度過?當年信中的「愛情城堡」實現了嗎?
潘濤過家門不入留終生遺憾親生兒子未得見一紙家書成遺書
戰爭年代的愛情,總要經過太多生離死別的考驗。比起曹越華王德懿夫妻的餘生相守,潘濤和賈春英這對革命伉儷的愛情,則有了一縷悲悵。他們一個是新四軍遊擊隊大隊長,一個是名震湘鄂贛的女英雄「雙槍春姐」,一文一武成就戰火愛情傳說。然而,1940年,潘濤還未來得及與新生兒子見面,就急匆匆赴命調離,那時他離家只有半個小時的路程,但只留書「國無寧日,談何家全」表達對革命的忠貞。家人理解他的「狠心」嗎?父母妻兒又如何面對他的犧牲消息?
《跨越時空的回信》
「猶記烽火馳騁處,卻是愛情最好時」潘濤的孫子潘平在節目中如是分享爺爺奶奶的愛情。他說雖然爺爺與父親未曾見面成終身遺憾,但奶奶對爺爺愛情的忠貞和守護,對黨的忠誠,讓爺爺的靈魂得以告慰。節目中,潘平還分享了更多奶奶對爺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堅韌,他在給爺爺的回信中說:「奶奶一生心硬」。一人守護愛情四十四年的賈春英,是什麼事讓她淚流滿面?她的終生遺憾又是什麼?
本周三(5月22日)21:20,鎖定江西衛視《跨越時空的回信》講述革命先輩純粹的愛情故事,領會戰火愛情的忠貞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