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察兵與特種兵有何不同?需要有哪些本領?《渡江偵察記》見分曉

2020-12-19 東北行營

在軍史類文章的評論中,特別發現一些軍迷對「特種兵」這個軍事術語理解的有些偏差,實際上它有廣義和狹義兩重定義,廣義上的「特種兵」是指陸軍中除普通步兵外,其它所有兵種的一個統稱方式,主要用於介紹作戰序列和兵力配置。

舉例來說,日軍陸軍的「常設師團」下轄兩個步兵旅團四個步兵聯隊,那麼其它騎、工、炮、輜四個聯隊便可以統一用「特種兵聯隊」簡稱之,以顯示與傳統步兵的區別。否則每個兵種的聯隊都拿出來單列一番,有違軍事術語「言簡意賅」的準則。

比如介紹三大戰役後蔣軍的殘餘兵力時,通常要這麼列出:京滬杭警總湯恩伯,下轄19個軍60個師,兵力328000餘人,非正規軍23000餘人,「特種兵」32000餘人;華中剿總白崇禧,下轄12個軍37個師,兵力208000餘人,非正規軍11000人,「特種兵」21000餘人等等。這裡面的特種兵包括了直屬的偵察部隊、工兵、通訊兵、憲兵、兵站部隊、警衛分隊等雜七雜八的所有軍事力量,用以區別一線作戰部隊。

(渡江偵察記劇照)

那麼狹義的「特種兵」才是指陸軍(海軍陸戰隊)中受過特殊訓練、使用特殊裝備、執行特殊任務的官兵。不要被抗日或者諜戰等神劇誤導,在我軍早期的戰爭中,尚沒有專業特種兵的存在,而偵察兵其實就是特種兵的雛形,是部隊中挑選出來的精英官兵 ,同時要儘可能多的比普通士兵掌握更多的技能。

一般來說,當年我軍在團級會編制偵察連(或排),蔣軍也會在團級設置搜索連(或排),任務性質也差不許多:偵察敵方軍事部署、弄清敵軍番號、抓舌頭摸哨位等等,儘可能多地搜集戰場情況,為指揮員制定作戰計劃和下定戰役決心,提供必要的情報和資料,而日軍則稱為「斥候」。

(渡江偵察記劇照)

老電影《渡江偵察記》應該都看過,這就是那個年代偵察兵的代表性戰例,我們不妨通過這個故事,了解和探討一下偵察兵需要掌握的本領,以及他們任務的特殊性。該片講述了1949年渡江戰役之前,我軍某部偵察連派出一個偵察小組秘密過江,為百萬雄師過大江預作準備進行偵察,其實當時兩大野戰軍派出了許多支這樣偵察分隊。

一,水陸兩棲的野戰本領

偵察小組要前往江南,當然要駕船渡江,而最後回來送信的小戰士已經沒有了渡船,是遊著返回江北的,所以水陸兩棲能力是基本的本領,如果不會「武裝泅渡」,那麼最重要的情報恐怕也就送不回去了。當時的二野、三野指戰員絕大部分都是北方人,「旱鴨子」比例很高,選拔精通水性的老兵並不容易,因此直至現在,偵察兵的「武裝泅渡」也是必訓和必考科目。

(偵察小組過江)

二,化裝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若想深入敵人的江防陣地進行抵近偵察,偵察兵們需要時而化裝成苦力去修工事,時而要偽裝成敵軍上山伐樹,也會經常遇到敵人的崗哨和盤查,如果舉止笨拙反應遲鈍,幹什麼不像什麼,那早就露餡了,所以普通的戰士還真不能勝任這種任務。敵人也不都是蠢豬,陳述老先生出演的諜報處長,僅憑記憶就發覺眼前的88師工兵連長似曾相識,最終偵察兵們只能將其打翻在地,迅速發動卡車撤離。

三,要掌握比普通戰士更多的本領

在敵人後方活動時,偵察兵經常要駕駛車輛,經常要繪製敵人的布防圖,經常要與我軍指揮部進行聯繫,駕車、繪圖、發報這些技能在今天看來非常普通,然而在40年代能夠完全掌握的士兵真的是鳳毛麟角,所以偵察兵一定是部隊中千挑萬選出來的,他們人數雖少,卻是首長的耳目和情報來源,執行著最危險也最重要的任務。

(陳述劇照)

四,單兵戰鬥力必須要出類拔萃者

礙於偵察行動的特殊性,偵察兵多以精悍小組遂行任務,在敵後經常處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一旦與敵人發生交火,必然是要以寡擊眾,這就要求每一個偵察兵都具備強悍的單兵戰鬥力,否則在敵人的重兵圍剿下很難全身而退。

《渡江偵察記》中遊擊隊的駐地被發現後,敵人出動了營級作戰部隊,在山間公路的追逐戰鬥中,敵人也派來了兩個連,在人數上都超過偵察小組幾倍幾十倍,而偵察兵們能夠最終成功突圍,準確地詮釋了這一點。

(渡江偵察記劇照)

除此以外,偵察兵還必須具備豐富的軍事知識和敏銳的戰場感知能力,這部影片的高潮,就是偵察小組得知湯恩伯給江防陣地新增派了一個榴彈炮團,24門105毫米榴彈炮的威力,對我大軍渡江的威脅可想而知。當年的普通戰士是很少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和敏感度,但是偵察兵們卻深知,必須搞清楚這個炮團的具體位置和坐標,以便我軍炮兵在戰役發起前徹底打掉它。

總體而言,偵察兵們在作戰時,與敵人那是既鬥智又鬥勇,才能勝利完成任務,當然,也是最危險犧牲率最高的兵種,能夠入選偵察分隊的,也一定是部隊中的佼佼者。在50年代的半島戰爭中,在80年代南疆的戰鬥中,我軍的偵察兵皆發揮了重大作用,奇襲、捕俘、潛伏無所不能,絕對的軍中驕子。

(渡江偵察記劇照)

相關焦點

  • 電影背後的故事:沈默君《南徵北戰》後第二部劇作《渡江偵察記》
    代表作:《白金龍》(戲曲片)、《天堂春夢》、《南徵北戰》(與成蔭合作)、《渡江偵察記》、《不夜城》、《紅日》、《南昌起義》等。《渡江偵察記》是沈默君繼《南徵北戰》之後的第二部電影劇作,這一次是獨立創作。為了這個戲, 1952年他就到皖南地區收集當地遊擊隊的材料了。劇本的創作,還引起了元帥、將軍們的特別重視。
  • 《南徵北戰》飾師政委,執導74《渡江偵察記》,吳海燕是外甥女
    導演方面,湯化達曾先後執導過《渡江偵察記》《大刀記》《等到滿山紅葉時》《石榴花》《不平靜的旅程》等。 這裡的《渡江偵察記》是指的1974年版,與湯曉丹聯合執導。而湯化達與湯曉丹曾三次合作,第一次合作是1952年的《南徵北戰》,兩人一個演員、一個導演;第二次合作是1960年,湯化達和湯曉丹合作導演了影片《紅日》;第三次合作就是1974年版《渡江偵察記》。湯化達還是湯曉丹的入黨介紹人,雖然他比湯曉丹小10歲。
  • 《渡江偵察記》中的吳老貴,他劇中飾演老班長,妻子也是知名演員
    《渡江偵察記》中的吳老貴,他劇中飾演老班長,妻子也是知名演員1954年跟觀眾們見面的黑白片《渡邊偵察記》,不論是李連長的精彩演藝,還是劉四姐,或者是班長吳老貴,以及小馬跟大家告別前,所說的那段話,都讓觀眾回味無窮。
  • 記得黑白片《渡江偵察記》吳老貴嗎?樂觀老班長,妻也是知名演員
    對於看過1954年黑白片《渡江偵察記》的朋友來說,這段對話大家應該比較熟悉。這是李連長、劉四姐在與班長吳老貴、小馬握手告別時說過的一段話。這個「情報」太重要了,大軍後天就要渡江,如果不能將敵人的榴彈炮陣地處理掉,我軍就要遭到敵人炮火的巨大殺傷。
  • 偵察兵和特種兵有啥區別?看過《士兵突擊》的你應該知道
    那麼,「特種兵」和「偵察兵」有啥區別? 看完本期《軍視小課堂》你就明白啦! ▼ 偵察兵 相信大家都看過《士兵突擊》,這部劇就對「特種兵」「偵察兵」做了較準確明晰的描寫。
  • 《渡江偵察記》飾我參謀長,妻是名演員汪漪,49歲自盡讓人悲嘆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59)——穆宏】No.1說起1954年版《渡江偵察記》,大家印象深的有李連長的飾演者孫道臨、周長喜的飾演者康泰、劉四姐的飾演者李玲君,甚至敵情報處長的飾演者陳述、敵軍長的飾演者崔超明,那麼在該片中,我軍參謀長的飾演者是誰你還記得嗎?
  • 特種兵、偵察兵、海軍陸戰隊,哪個兵種的單兵作戰能力更強?
    我們的海軍陸戰隊屬於新的兵種,是1980年5月成立的一個年輕的兵種,選拔標準非常嚴格,身高體重都要達到嚴格的標準,不能身高低於170釐米,體重在標準體重的15%以上,視力的要求比普通兵種要高一些,因為海軍陸戰隊需要進行跳傘、潛水等高難度項目,所以對身體條件的要求也比普通兵種高,學歷也比普通兵種高,海軍陸戰隊選拔標準是訓練三個月,符合標準的留下來,不符合標準的要分配給其他部隊
  • 特種偵察兵:神出鬼沒的部隊
    1998年8月,中國特種兵在愛沙尼亞參加了第7屆「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競賽,這是中國特種兵首次參加國際比賽。偵察兵們像猛虎一樣竄出飛機,奔向破襲目標,直升機的螺旋槳在不停地轉著,隨時準備接應撤出戰鬥的官兵。
  • 我是偵察兵,我驕傲!
    卻被人稱作是「常規部隊中的特種兵」沒錯,他們就是偵察兵XXX,你帶領二組,迅速向前抵近偵察!」偵察兵面對陌生環境、複雜地形總有解決辦法制敵於無形地表溫度將近40攝氏度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勇往直前的心「報告!上繩前準備完畢!」
  • 偵察兵來了
    想看偵察兵?安排!(文末有福利頭像?免費送!)他們是深深插進敵人心臟的尖刀,刀尖要銳,速度要快,方位要準,這就是偵察兵。是戰場上的「千裡眼」和「順風耳」是常規部隊中的「特種兵」偵察兵和特種兵有啥區別?一根繩索,在偵察兵的手中竟然有這麼多的用處下面,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偵察兵與繩索的那些事
  • 他們是偵察兵!
    作為一名偵察兵,正如歌詞所唱每一名偵察兵都有著上天入地的本領,他們主要擔負的任務就是在敵後進行偵察活動,像一把尖刀一樣插入敵人的心臟。不同於其他兵種,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偵察兵,就得付出必常人更多的努力,吃比常人更多的苦。今天就有小編帶你走進偵察兵,看看偵察兵是如何煉成的。
  • 如果你想當一個威猛的特種兵,必須滿足這四個條件
    特種兵起源於德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首次出現。「頑強的毅力、健壯的體力、持久的耐力,對一名合格的特種兵是必備條件。」由於特種兵執行特殊任務,要求人人必須掌握飛車捕俘,攀登絕壁,擒拿格鬥,無人區生存,傘降、泅渡、駕駛坦克和掌握各種武器等技能訓練。其次,特種兵除學會特種作戰本領外,還必須掌握生存本領,會檢驗水質是否有毒,能識別植物可否食用,還要學會抗擊兇猛野獸襲擊等生存技能。
  • 00後上等兵,偵察兵裡當尖兵
    文圖丨金富強、葉熙偵察兵被譽為常規部隊裡的「特種兵」,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偵察兵就要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苦累。某旅偵察排,有一名上等兵叫閆會帆,他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偵察兵,從未停下求索的腳步。閆會帆入營後參與班排討論入伍後第一天晚上,班長召集新兵們開班務會,問來部隊後有什麼想法。當問到閆會帆時,他不加思索地回答:「我要當偵察兵!」班長笑著抬起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幹,而且你要做好充足的準備!」雖然閆會帆當時不太懂得班長的意思,但他深知要想當一名偵察兵並非一件易事。
  • 看過《紅海行動》,你知道中國特種兵到底有多厲害?
    講述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的《紅海行動》引爆影院春節檔,口碑和票房持續走高,看完《紅海行動》,你知道中國都有哪些特種兵,他們到底有多厲害嗎?蛟龍突擊隊蛟龍突擊隊是中國一支特種部隊。他們身著一襲黑色特戰服,留著極短的板寸,個個目光犀利,在一群海軍戰士中格外搶眼。
  • 特警教官:為什麼特種兵喜歡反握匕首?正握和反握有何不同?
    為什麼特種兵喜歡反握匕首?今天聊聊這個話題。匕首的正握和反握,國內外的定義不一樣。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把刀尖向前,刀刃在虎口的上方,稱為正握。反握,則是刀尖向後,刀刃在小指下方。正握和反握,有什麼不一樣?主要有四個不同。一是攻擊距離不同。
  • 特種兵和格鬥高手孰強孰弱?退役老兵說出了真相,下場只有一個
    特種部隊作為軍隊精銳和尖刀,這支部隊的前身便是偵察兵。要知道雙方開戰之前,需要大量的情報作為輔助,這個時候就需要偵察兵出動。要知道一支偵察兵能抵得上一支正規軍,畢竟偵察兵最為擅長的是情報搜集,以及騷擾敵軍司令部,甚至在恰當的時機可以進行「斬首行動」。隨著時代不斷發展以及未來戰場的需求,偵察兵演變為特種部隊。
  • 推薦5部關於特種兵的電視劇,《特戰榮耀》未播先火,哪一部是你最...
    2.《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 是南京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出品,劉猛執導,吳京、趙荀、徐佳等主演的特種兵題材電視劇軍旅偶像劇。80年代後期,狼牙偵察大隊狙擊手何衛東為救觀察手範天雷,被敵狙擊手「蠍子」狙殺,兒子何晨光立志繼承父志。
  • 《獨立大隊》地主婆,蘇芸嫁大11歲《渡江偵察記》敵軍長崔超明?
    在每一個時代裡,那些經典影片中,有很多人都是重複出現的,但被後人一次又一次提起的,卻也只是其中的一少部分。另部分演員,即便他們的角色一樣經典,他們的演技一樣精湛,但提起他們的次數卻寥寥無幾,甚至關於他們的資料都少之又少。
  • 原來這就是偵察兵!
    作者:高良斌、黃華、李松偉、楊燁鋆圖片:宋凱琦、葉欽賜、李軍、寧君志視頻:姚建、師鵬飛、龍黎、王超這是一把所向無敵的尖刀這是一支戰之必勝的隊伍神出鬼沒殺敵無形他們就是偵察兵是常規部隊中的「特種兵」所謂偵察兵能上天入地能劈波斬浪能隱蔽破襲行動如鬼魅潛入千裡外取敵將首級這樣一支隊伍是如何鍛造而生今天就帶大家走進陸軍第73集團軍某旅偵察營一同感受偵察兵是怎樣煉成的隱蔽偽裝
  • 想看偵察兵訓練「套餐」?安排!
    偵察兵不僅有過人的軍事技能, 而且體能和心理素質也都出類拔萃, 他們堪稱「常規部隊中的特種兵」。 那麼, 偵察兵日常是如何訓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