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跟我一起傾聽「海潮」的聲音,了解問題的背後……
摘要: 美元走強可能是信心和穩定的標誌,並且可能對購買進口商品的消費者有利;美元疲軟可能對出口商品的跨國公司和製造商有利。
(本文內容由德美利證券提供)
閱讀要點
-美元走強可能是信心和穩定的標誌,並且可能對購買進口商品的消費者有利
-美元疲軟可能對出口商品的跨國公司和製造商有利
「能不能給我一個專一的經濟學家?」哈裡·杜魯門總統曾說過,「所有的經濟學家總是一方面說,然後又說,但另一方面……」。
2020年初,美元指數($DXY)(相對於一籃子外幣,例如歐元、英鎊、日元和其他貨幣)接近多年的高位水平,達到1.04。當時,類似以下這樣的頭條新聞出現在各種媒體上:
美元走強威脅川普經濟進程—彭博社
之後,由於新冠病毒疫情的大流行,迫使美聯儲和財政部迅速做出經濟刺激措施,美元指數DXY跌至201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如下標題又會出現:
美元疲軟引發擔憂:它會失去儲備貨幣地位嗎?—今日美國
這又帶給人們什麼樣的信息?走強是一種威脅,而疲軟又會引發擔憂。
那麼問題來了, 美元疲軟是好還是壞?
您需要從兩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美元?
在深入探討美元的走強和疲軟的問題(以及其各自優勢)之前,重要的是要準確地了解美元或任何國家貨幣是什麼。在經典定義中,貨幣意味著兩件事:
-交換媒介在過去,鄉村鐵匠會與牙醫、酒保和店主等進行易貨服務。使用貨幣作為中介則可以簡化流程。(這也使徵稅變得更加容易,當然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儲備價值在純物物交換系統中,如果牙醫需要買糖,他就得期待店主需要拔牙。貨幣(連同銀行和信貸)有助於在一段時間內保障收入流和支出的順暢流通。
但是,要使美元能夠起到這些作用,不僅需要其具有穩定性,人們還要對其持續的穩定性保有信心。直到上世紀70年代,美元都是以黃金作為後盾的。現在,它則以信用為保證,即完全憑藉美國財政部對穩定的承諾的「信用」。
這也是為什麼美元有時會走強或貶值。
對於2020年的美元起伏以及相對應的「弱」和「強」標籤,以下圖表或許能令您一睹端倪。圖1顯示了$ DXY的20年圖表,該圖表記錄了美元走強和疲軟的時期。
圖片來自德美利證券。
圖1:既不強也不弱。儘管有媒體報導了2020年美元的強弱,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在過去20年中的其他時間,美元指數(DXY)的走勢顯示更強或更弱得多。數據來源:ICE數據服務。圖表來源:德美利證券thinkorswim平臺。僅用於說明目的。過去的表現並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
一方面:美元堅挺的好處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種貨幣相對於另一種貨幣的價值(或一籃子貨幣的價值,如$ DXY)是相應國家的實力、穩定性和信心的體現。對於美元而言,這種實力不僅僅是用來吹牛的。美元被稱為「儲備」貨幣,這實際上意味著在世界市場上許多資產和資產類別(例如黃金和原油)都以美元計價。這可能是一種實力的體現,例如其代表了更好的流動性和較低的匯率風險。由於外國政府需要為貿易保留美元儲備,因此許多經濟學家將其視為提供給美國的 實際意義上 的無息貸款。
但是,對於消費者而言,貨幣堅挺的主要好處是購買力。準備出國旅行?盯上了託斯卡納的別墅還是看中了瑞士手錶?美元走強意味著買東西更划算。
另一方面:美元疲軟有時會是好事
並非每個人都喜歡看到美元升值。首先是從事生產製造和出口的企業。例如,重建美國製造業一直是川普政府執政理念的基石。美元兌世界其他貨幣越貶值,美國在國外銷售商品和服務的競爭力就越強。但是也有局限性。針對美元的貶值,商品出口給美國消費者的國家所做出的回應可能並不是主動購買美國商品,而會採取措施令其自身貨幣貶值。這就是所謂的「競爭性貶值」,通常對任何一方都不利。
另外,一些跨國公司在國外持有資產和/或從中獲得利潤, 例如麥當勞(MCD)和星巴克(SBUX)。當外幣相對於美元升值(意味著美元貶值)時,這些公司的收益數字會顯示增加。
再次重申什麼是美元
前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曾在聽證會中曾被問及如何定義美元。他是怎樣回應的呢?「我把美元定義為能夠購買什麼。」
換句話說,美元其實可以被認為兌換某種東西的匯率。在外匯(forex)市場中,大約1.3美元可兌換1英鎊,而1.17美元可兌換1歐元(截至2020年10月中旬)。就是一些比率:分子和分母分別表示一種國家貨幣相對於另一種國家貨幣的價值。它們相對於彼此是波動的(換句話說,走強和貶值)。
因此,按照這個邏輯進一步來講,美元的定義就是其所能夠購買的東西(截至2020年10月):
-一美元可以買到一瓶水或糖果棒
-五美元可以買杯焦糖瑪奇朵咖啡
-40美元可以購買一桶原油
-120美元大約可以買一股蘋果(AAPL)股票
美元強弱的總結
綜上所述,答案應該很清楚:
-對於任何涉及 以美元購買交換其他東西 的交易,您希望美元儘可能堅挺 。
-對於任何涉及 賣出商品以美元結算 的交易,您希望美元弱於對方國家的貨幣。
在某種程度上,它就像交易員的口頭禪一樣,「低買高賣」。如果您擁有AAPL的股票,您希望美元相對於股票的價格「貶值」(即其價格上漲)。但是,如果您要購買股票,則希望股價相對於美元較低,以便您可以用相同的美元金額購買更多股票。
同樣,如果您從美國邊境以北購買楓糖漿,您會希望美元堅挺(相對於加拿大元),但是如果您是在全球市場上出售大豆的農民,則寧願美元相比全球其他生產大豆的地方貨幣貶值。
明白了嗎?不妨好好想想,多琢磨琢磨。
微信公眾號
點擊播放 GIF 0.1M
聽海潮
點擊播放 GIF 0.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