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光36號」演習的同時,臺灣地區還舉行了「衛戍區重要目標反特攻演練」。
此次演練在7月14日舉行,最大看點是臺灣島內三支特勤部隊首次在「漢光」演習中亮相,進行反特攻戰術演練。現場可以看到警車、憲兵車輛,以及兩輛「雲豹」輪式步兵戰車。
配備30mm「大毒蛇」鏈式炮的「雲豹」步兵戰車,在臺灣地區軍隊中也屬於較為少見的新型裝備。
不過在這次演練中,「雲豹」的表現槽點不少,比如:駕駛員開窗駕駛,車長使用炮塔頂部的T-74排用輕機槍。
演練中的臺灣地區憲兵部隊,他們的戰鬥力算是比較出色的。部分T-91步槍安裝了皮卡汀尼導軌護木,與普通型號有所區別。
憲兵部隊執行反特攻作戰,看起來還正常,但如果加上背景,就顯得奇怪了。
交替掩護,接近目標。
部分T-91步槍安裝了彈殼回收袋,導氣箍的位置上還吊了一個黃色的標牌,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接近目標佔據的建築物外牆。
「雲豹」車頂裝備的T-74排用機槍為步兵提供掩護,這種機槍就是FNMAG的仿製型,口徑7.62×51mm。
「雲豹」搭載的特勤小組下車,他們還配備了一輛排爆機器人。
盾牌手在前,為後續人員提供掩護。
會發現現場出現義大利貝奈利(BENELLI)M4超級90(Super90)半自動霰彈槍,美軍編號M1014。
憲兵特勤隊首先接近建築物。
在一樓的門上發現簡易爆炸裝置(IED),在盾牌手的配合下,工兵進行拆除。這個地方很值得吐槽,正規軍隊很少使用這樣的IED,因為有大量的制式爆炸物可以使用,如果真要這樣做,弄幾枚地雷就好。
排除IED之後,進行破門。
憲兵特勤隊衝進一樓房間,擊斃負隅頑抗的目標。按照傳統,假想敵都有紅色盔罩,這個很有特色。
依託一樓,對二樓發起進攻。
這樣的造型很有派頭。
排爆機器人上陣,首先勘測房門是否有爆炸物。
隨後特勤隊破門而入。
使用液壓剪破壞第二扇門,門上體貼地寫了一個「拉」字。
房間內又有一名敵人。問題是,如果是敵軍,可以使用步槍隔門射擊門口的憲兵……
靠近第三扇門,這個門上寫了一個「推」,一名憲兵使用撞門錘砸開房門。
這樣的進攻方式通常在警方可以看到,軍隊很少採用。不過仔細想想,憲兵的英文原意就是「軍事警察」,採用這樣的方式,也不算出格,是吧。
在這個房間裡抓獲一名俘虜。
撤離時,一名憲兵似乎在拆下什麼東西。
押送俘虜。
這樣的陣勢是為了防止殺人滅口?
扛著受傷的隊員離開現場。
車長繼續用機槍掩護。
接下來是另一個特勤單位。
駐軍防禦假想敵的騷擾。
從樓頂垂降,打擊特定樓層的目標。樓頂的兩位坐姿可以給滿分了。
接下來是垂降的是之前坐姿很不錯的兩位。
這次演練儘管看點很多,但槽點似乎更多,依託民用車輛載員艙部分進行射擊,估計是警匪片看多了。
此次演練還有特警出場,9×19mm口徑的衝鋒鎗,對於有防護的目標威脅並不大。
如果真有演練中的假想敵發起攻擊,警察就不要幫倒忙了。
再強的警察也是警察,從訓練到武器方面都有不足。
只有配備5.56×45mm口徑步槍的特勤單位,才能在火力方面能夠與假想敵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