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黑中介」割韭菜,胡杏兒背了鍋

2020-12-09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丨李秋涵,編輯丨魏佳

近日,在《演員請就位》節目裡獲得「年度最佳演員」的胡杏兒迎來高光時刻,但在節目之外,她意外捲入了一場直播帶貨風波。

「完全是割韭菜!我們賠慘了」,商家夏飛告訴深燃,他花了17.7萬元參加胡杏兒直播帶貨首秀,原本寄予厚望,但僅換來7萬多的銷售額,且未達到合同約定的直播時長。事後,他聯繫了與他對接的「謙尋工作人員」,幾輪溝通後,對方「電話不接,微信不回」。夏飛說,他知道不能指望明星帶來高ROI(投資回報率),但對方的態度讓他非常生氣,「他們一副店大欺客的樣子,做生意不能這麼無情」。

深燃多方核實信息後,發現這場維權陷入了一場羅生門。和商家籤訂合作的這家MCN機構,不是此次胡杏兒直播帶貨首秀的主辦方,之前與夏飛對接的工作人員,也和行業頭部公司謙尋沒有一絲關聯。

明星方叫屈,主辦方喊冤,謙尋闢謠,矛頭都指向一處:這是一場中間商賺差價導致的糾紛。

來源 / 主辦方魔影文化官方微博

某頭部MCN機構工作人員告訴深燃,行業中存在大量這類「整合營銷公司」,「MCN機構接到明星直播的單子後,自己沒有供應鏈,會擴散消息招商。很多混子MCN機構,就會打著和明星合作的旗號,去對接商家,然後再找到這個MCN機構主辦方,說自己是商家或品牌的委託機構,來對接合作,然後兩頭吃。」

「這可太常見了」,不止一位從業者表示。他們還列舉了多種直播帶貨「黑中介」的慣用套路:有機構打著明星旗號招商,招商結果不理想,就帶著已招商商家的錢消失;有機構為了賺佣金,整場直播刷單,再將刷單買來的低價商品在閒魚上轉手,賺一筆差價;還有冒牌機構打著頭部MCN機構的旗號,對接平臺、商家、品牌,將「狐假虎威」的故事講到底……不止是商家,明星方、MCN機構乃至行業資深從業者,都有過被套路的經歷,曲折離奇,刷新行業想像

這些不靠譜的「黑中介」,正是導致越來越多人逃離直播帶貨的罪魁禍首之一。

誰在割韭菜?

「心都涼了,我們可是真金白銀要養工人」,商家玖鑽珠寶合伙人夏飛對深燃訴苦。對於一家中小商家而言,能「豪擲」17.7萬坑位費砸向直播帶貨,期待值自然不低。然而如果不是因為維權,他都不知道自己陷入了一場中介陷阱。

根據他提供的聊天記錄,9月27日,萬強通過「北上廣供應鏈達人對接群」添加了玖鑽珠寶的一名工作人員為好友,他表示可以對接謙尋籤約主播唄唄兔的合作。雖然最後沒合作成,但雙方由此建立了聯繫。這讓夏飛對萬強與謙尋的關係一度深信不疑,他表示,雙方在電話交流時,萬強也曾表示過是謙尋員工。「後來又說是前員工」,夏飛補充道。

「過了一個月,他主動跟我聯繫,說胡杏兒那邊在招商,是直播帶貨首秀,公司力捧。我們看又是明星,又有謙尋,就談起來了」,夏飛表示。

據夏飛描述,萬強開出的條件是有吸引力的。首先是費用方面,胡杏兒直播半小時坑位費17.7萬+佣金20%,郵寄15個商品(暗示有機會帶貨15個商品);其次是銷售額,至少能帶來120萬。除此之外,萬強還拿出了行業頭部公司謙尋這張殺手鐧:胡杏兒與謙尋正在談籤約的事。

商家與萬強的聊天記錄 來源 / 受訪商家提供

這張殺手鐧對商家極具殺傷力,謙尋旗下擁有淘寶一姐薇婭、吉傑、林依輪等多位頭部主播,實力雄厚。「本來開始說可以上15個品,後來說半小時播不了那麼多,一路減少到了五個,我想著後面還有謙尋,薇婭在我們心目中已經神化了,少上點品也沒所謂了。我問最壞結果,如果播不好怎麼辦?他就給我發了一些快手、抖音還不錯的主播,說這些人給你補播。」夏飛說。

緊接著,對方就開始催款了。夏飛說,「一直讓我們把錢打過去,說胡杏兒一個品就30萬,給我們溝通了17.7萬,不打過去就不上品,我們第二天就把錢打過去了」。

不過,在籤約的時候,夏飛察覺出了異樣。合同上出現的籤約公司是登頂文化,不是謙尋。天眼查專業版顯示,登頂文化成立於2020年8月19日,位於浙江杭州市餘杭區。

「我問他怎麼不是謙尋,他說他們公司是謙尋旗下負責招商的,謙尋是運營團隊,老闆是他們股東」,夏飛對深燃回憶,「他還說登頂文化是胡杏兒這一次獨家招商的公司,老闆關係特別硬,之前是抖音直播負責人,唄唄兔籤約謙尋就是他搭橋的。」

商家與萬強的聊天記錄 來源 / 受訪商家提供

之所以沒有過多懷疑,是因為夏飛之前也碰到過類似情況。

「我們也沒有辦法去確認關係」,夏飛表示,「有一些中間渠道的人會去跟人打招呼,說『人家問我身份,你就說我是你公司的』,我碰到好多中間人是這種情況。」

商家與登頂文化籤約合同 來源/受訪商家提供

但最糟糕的情況還是發生了。11月22日抖音直播當天,胡杏兒人氣不及預期。「我就開始錄屏,晚上9點45分開始,到10點03分就播完了,只有18分鐘,但合同上寫的是半小時。最後銷售額7萬多。」事後,夏飛聯繫萬強,雙方協商了一場補播。夏飛稱,不是之前說過的抖音、快手主播來播,補播效果也不理想。

再次協商無果後,夏飛和老闆開始了維權。「胡杏兒一方一直在積極溝通,但跟我們籤合同的登頂文化,直接不配合。好多朋友都說沒有辦法,直播帶貨行業就是這個行情。」他有些無奈。

截至發稿前,夏飛仍然沒能得到明確答覆。

誰來為低ROI負責?

對於這場直播帶貨羅生門,深燃進行了多方求證。真相浮出水面的過程,也是見證行業亂象的過程。

「我們也很討厭這些騙子,這不是我們第一次遇到被冒名的事」,謙尋工作人員向深燃澄清,和商家對接合作的萬強,不是謙尋的員工,也不是前員工,明星胡杏兒也沒有與謙尋溝通籤約的事宜。「估計商家把他當成我們的中介了。但謙尋沒有任何中介和代理,我們都是自己選品,就怕中間環節出問題」,他強調。

謙尋無辜捲入,那麼事件中的其他方呢?

直播並沒有給出任何關於賣出多少、坑位費多少、銷售額多少的承諾」,胡杏兒經紀人王女士告訴深燃,承諾代理公司魔影文化應該達成的權益全都已經實現,「這件事跟藝人沒有關係,我們就是找到專業機構合作,其他事情不過問」。

至此,又一家公司浮出水面,魔影文化又是誰?夏飛在維權過程裡,才知道這才是此次胡杏兒直播的主辦方。

深燃輾轉聯繫上魔影文化,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登頂文化)是看到我們的招商海報聯繫過來的,我們跟登頂只是就這一個玖鑽品牌籤了招商合同,沒有任何關係。」她表示,對登頂文化與玖鑽珠寶籤訂的直播時長為半小時一事,並不知情。不過她未出示魔影文化與登頂文化所籤的合同。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深燃,「很多MCN機構沒有供應鏈,接到重要的案子肯定要去談供應鏈。一般會選擇5-8家機構合作,這是一種合作方式」,可以理解為,登頂文化實為此次胡杏兒直播帶貨的中介代理公司。

上述業內人士介紹,這類中介公司,賺錢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賺取主辦機構的返點費用,「一般是坑位費或者流水的10%」,另一種則是中間商「賺差價」,比如這次合作裡,中間機構登頂文化在魔影文化的原基礎上就增加了一定費用。

深燃就此次事件聯繫登頂文化,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旗下員工萬強藉助謙尋與商家溝通的具體方式,並不知情。目前公司已經自費為商家補播了一場,而對於其與抖音負責人的關係,後以在出差為由,未再回復深燃。深燃隨後多次嘗試交流,再無回應。

「他們當然不急,只有愛惜名譽的明星,和真正想長期做這行的才會著急」,魔影文化工作人員有些無奈。

那麼,這場糾紛裡,誰該來為低ROI買單?

涉事各方關係圖 製圖 / 深燃

資深文娛律師鄭小強告訴深燃,從行業慣例來看,明星胡杏兒與魔影文化存在合作關係,不直接對商家或登頂文化的要求、標準負責,魔影文化與商家也沒有合同關係。根據商家提供的合同,登頂文化沒能履行合同中明確的直播時間要求,構成對商家的違約,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不過,雙方曾協商進行了一次補播作為補償,若是在商家認可的情況下進行補播的,那麼可以視為雙方已經另行協商一致,登頂文化對違約行為已經做出了補救。

另外,針對登頂公司工作人員在籤約前後曾作出的銷售額承諾及部分暗示,基於合同裡沒有明確的保證、保底、賠償等表述,商家要想維權,存在一定的難度。

有資深從業者對深燃分析,在這個案例裡,主辦MCN機構在篩選合作方時,存在不夠謹慎的問題,而商家被合作利益吸引,在核對對方身份信息、維護自身權益上,也存在疏忽

套路超出想像力

糾紛不止這一起。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678家直播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產生過法律訴訟。而在2020年,產生過法律訴訟的企業就有438家,佔比高達65%。

這其中,最常見的套路是,在合作前承諾ROI,騙取商家的合作,在直播效果不佳後,就玩起失蹤。類似於胡杏兒直播事件的套路,在行業裡也常出現。沒有主播、沒有運營人員的皮包公司兩頭「騙」,靠對接資源就賺得盆滿缽滿。

即便作為行業的資深從業者,集淘市場總監任汐顏也曾被套路過。「有些工作人員離職後,自己註冊公司,還會打著我們公司的旗號,拿著我們家的主播去談合作。敲到商家後,又找到我們說承接了品牌的項目合作,又把商家對給了我們。到底收了商家多少錢,我們不知道,怎麼承諾的我們也不知道,結果效果不好,商家就出去說集淘主播不賣貨。」這讓她深感無奈。

這還不是行業騙局的全部。

行業裡還有從業者,假借頭部主播、公司旗號虛張聲勢,騙取商家信任。雷風所在的MCN機構專註明星直播帶貨,之前遇到過讓他至今都覺得匪夷所思的套路,「一個公司說我們將做的一個明星直播是他們主辦的,還拿著這個跟抖音談流量、談權益,跟商家談合作。我們完全不知情,都不知道哪裡來的公司,目的是什麼,只能發律師函了」。

任汐顏的另一段經歷更是讓她哭笑不得。之前他們公司合作的品牌方與薇婭合作,她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推廣海報,沒想到幾分鐘之後,她發出的內容出現在了另一個人的朋友圈裡,對方以她老闆的語氣加了幾句話,表示「作為不靠譜的領頭人,618能給的支持就是為團隊打call」。

來源 / 受訪者提供

她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加了這個人的微信,翻了一下對方朋友圈,「全是關於李佳琦、薇婭的合作信息,我馬上留言問他,您哪位?他就屏蔽了我」。

來源 / 受訪對象提供

空手套白狼的套路還有更多。食品商家馮小強遇到的MCN機構,「跟我說ROI保3,收我2萬塊,幫我安排4個主播,然後我付好錢寄了樣品,到了直播當天,一個主播都沒看到,最後沒播。」後來馮小強天天電話催,向對方催了幾個月,對方才答應退款。

即便是有主播資源的MCN機構,按照合同規規矩矩完成了直播,刷單、退貨等手段也隨處可見。

這其中還有在合同上鑽字眼的套路。由於直播帶貨費用一般由「坑位費+佣金」構成,而佣金一般由銷售額X20%計算,合同上規定的費用計算基數,是「直播成交銷售額」還是阿里媽媽後臺為準的銷售額(囊括退貨情況),就有很大差別。「如果是按直播成交額來算,那MCN或主播刷單拉高銷售額,多賺一點佣金,後面又把貨退了,商家的損失會更慘重」,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商家王宏一直對直播帶貨很謹慎,只做純傭的直播帶貨,但還是被坑過。他一般通過阿里媽媽等官方平臺對接合作,因為平臺會根據刨除退款後的實際情況來計算最後佣金,「我遇到過合作方以在平臺上結算、平臺會扣稅點為由,要求線下私下結款,結果對方把錢收了,就開始退貨了」,他說,這個行業,「真的防不勝防。」

逃離MCN機構

為什麼套路MCN機構這麼多?

這是行業極速膨脹帶來的負荷。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有5.7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直播」的相關企業。2019年我國新增相關企業僅6300餘家,到了2020年,新增企業數量超過了4.4萬。

賺快錢的人實在太多了。

這是一個自上而下,涉及各環節的難題。比如明星方,一位行業從業者告訴深燃,中介MCN機構的出現,也和部分明星本身就沒想要對商家負責有關。「不然就直籤合同了。有的不想直籤,就是為了避免風險。」據她介紹,行業裡存在的現象是,有明星讓親戚朋友成立中介機構籤合同,就是為了出問題可以撇開關係。「為什麼不對供應商做一個篩選?為什麼不查看合作中介方的合同權益?是真的不了解,還是為了撈一筆就跑,有本質不同。」

即便是正規MCN機構,同樣存在問題。「他們的任務,也就是把坑位快速賣出去,不會給品牌、商家做分析,也不會考慮適不適合商家」,雷風表示。商家王宏告訴深燃,「其實主播看到喜歡的、認可的商品,也願意做純傭,但機構媒介為了提成,一直往付費模式推,導致很多合作也談不攏。」

行業流動性太大,也讓黑中介有機可乘。任汐顏告訴深燃,「在這個行業,兩三個月跳槽一次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只要有商家資源,在哪家公司都可以做,在一家公司待半年都算是長的了」,這其中滋生的套路是,「比如有的人確實在謙尋待過一個月,然後離職了,接著就開始打著在謙尋工作過的幌子收割」,她經常在朋友圈看到謙尋的工作人員發闢謠貼,「誰誰誰離職了,大家擦亮眼睛」。

一定程度上,商家的僥倖心理也助長了中介的氣焰。以李佳琦、薇婭兩大超級頭部主播構成的直播帶貨行業,資源高度聚攏,滋生出灰色收益。

「這個行業確實有關係硬的中介,比如他就是和頭部主播的商務關係很熟,商務可以先不理其他商家消息,就先回這個人的消息,他就明著跟你說,抽5%佣金給他,可以插隊。其實選品團隊依舊會照常考量商品好不好,不一定能上,但流程就可以快很多。」在廣告公司負責內容營銷的重山,之前就遇到過一個頭部主播商務,半年才回復他的消息,「你說這怎麼辦?」

「一般商家被騙,有兩個原因。要麼太不聰明,要麼太貪婪」,他說,明星直播帶貨翻車事件頻出,有商家繞道而走,而有商家仍報以「品宣+帶貨」的期待,「這其中有賭博的心態」。

直到現在,仍有商家對直播帶貨帶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對接明星資源的老張說,做直播帶貨幾個月以來,他已經把之前積累的品牌和商家都得罪光了,「一場直播都想要幾百萬的銷售額」,他沒辦法善後,做了幾場後,他選擇了收手。

直播帶貨就像是一列正在高速行駛的列車,明星、MCN機構、商家各方都爭先恐後上車,唯恐錯過風口,在利益驅使下,不停有人違規操作,帶來糾紛。

現在,糾紛還在上演,明星損失的是名譽,商家損失的是真金白銀,幹一票就跑的MCN機構賺得盆滿缽滿。這一切帶來的結果就是,越來越多商家正在逃離直播帶貨。

「到處是坑,我們也不想摻和了」,商家老王告訴深燃,公司現在已經在調整策略,不在直播上花費大力氣。在深燃聯繫到的商家裡,抱以這樣態度的不止一家。也有相信直播帶貨價值的商家仍在尋覓,但他們也忍不住向深燃打聽,「你能給我推幾個靠譜MCN機構嗎?我們已經被騙怕了」。

「現在商家不是逃離直播帶貨,是逃離黑心的中介」,一位行業人士感嘆。

註:應受訪對象要求,萬強、夏飛、雷風、王宏、重山、馮小強、老張、老王為化名。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培訓是怎麼割韭菜的
    新風口之下,也帶起了一輪打著知識付費旗號變相割韭菜的行為。直播帶貨是一項新生事物,需要研究、學習、嘗試,一些機構就盯上了直播培訓這塊蛋糕。他們用「零基礎入門」「手把手教學」「包教包會」的關鍵詞吸引正在尋求捷徑的小白,用上千元的培訓費篩選出願意「付出投資」的人。
  • 直播帶貨培訓是怎麼割韭菜的?一顆韭菜的成熟到收割,只要三分鐘
    直播帶貨培訓是怎麼割韭菜的?一顆韭菜的成熟到收割,只要三分鐘你想成為李佳琦嗎?「先交2萬,學完我們的課程,你就是下一個李佳琦。」這是不少直播帶貨培訓課程打出的廣告。吸睛且直接,簡單又粗暴。從今年開始,「初代網紅」羅永浩、格力董事長董明珠以及陳赫、劉濤等一眾明星都湧入各大帶貨,也佐證來直播帶貨的巨大潛力。在百度搜索「直播帶貨」關鍵詞可以看到,前五條分別是各個公司投放的廣告,結合當下直播帶貨的火熱,不難窺見,直播帶貨培訓確實是一門空白且需求巨大的市場。
  • 直播帶貨幕後的粗糙生產鏈:從賣腳本到培訓,誰在「割韭菜」?
    張婷婷第一次被直播帶貨的「情節」驚到,是無意間刷到草根歌手「草帽姐」的直播間,前一秒「草帽姐」還在痛哭流涕地訴說自己被家暴毒打的遭遇,下一秒突然就話鋒一轉,開始哭訴自己「帶貨帶不出去」。評論區瞬間充斥「演戲」和「炒作」的質疑聲。「現在直播帶貨已經需要靠演技了嗎?」張婷婷有些哭笑不得,迅速退出了直播間。
  • 賣慘收割百萬粉絲轉賣帳號,直播帶貨「割韭菜」套路調查
    直播賣慘收割百萬粉絲轉賣帳號打傳銷擦邊球售賣假貨快速套現直播帶貨「割韭菜」套路調查●靠賣慘來吸睛的主播不在少數,主要有以下兩類:病例賣慘型,主要描述病人的日常;受害者求助型,主要描述被性侵者、被網暴者等人的經歷
  • 直播帶貨"割韭菜"套路調查:賣慘收割粉絲 低俗表演博出位
    直播帶貨「割韭菜」套路調查  直播賣慘收割百萬粉絲 轉賣帳號打傳銷擦邊球 售賣假貨快速套現  ● 靠賣慘來吸睛的主播不在少數,主要有以下兩類:病例賣慘型,主要描述病人的日常;受害者求助型,主要描述被性侵者、被網暴者等人的經歷
  • 直播帶貨紛紛暴雷,明星翻車已是常態!商家和粉絲誰才是真韭菜?
    近期非常熱門的直播帶貨,可謂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有「明星帶貨」,「縣長帶貨」「大V帶貨」,但不管誰帶貨,終究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果質量得不到保障,消費者權益將受損。辛巴的燕窩門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知道大家現在還有沒有印象,我們小的時候經常看電視,總會進入半個小時的廣告有賣鍋的,賣保溫杯的,賣些金銀首飾啥的,主持人非常有激情,原價多少錢,現在多少錢,欲購從速等。現在我們長大了,這個營銷模式還是沒變,不過是搬到手機上了,僅此而已!
  • 直播帶貨行業已形成灰色產業鏈 假貨問題沒有完結
    直播帶貨行業已形成灰色產業鏈 假貨問題沒有完結 2021-01-06 15:05:36 來源:雷鋒網 幾乎每個女孩的淘寶「店鋪訂閱」裡,一定有那麼幾家網紅店。尤其是當直播帶貨成為風潮後,網紅的連鎖效應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 直播帶貨要避免翻版電視購物
    經歷了疫情以來的狂飆之後,直播帶貨最近陷入了諸多爭議,不那麼美好的另一面逐漸浮出水面。新華社每日電訊日前刊發調查報導,總結直播帶貨變成「帶坑」的種種亂象:高達70%的退貨率,低到離譜的轉化率,飆升的網購投訴,大V、明星直播帶貨頻頻「翻車」。  「兩克拉八心八箭要20多萬,而我們的八心八箭只需要998塊,只有39顆。」
  • 黴黴與薇婭直播翻車?不直播連線、手機殼200多,被指「割韭菜」
    歐美女星泰勒斯威夫特做客薇婭直播間,打破次元壁讓觀眾感到驚喜。當晚黴黴沒有直播連線,但是提前錄製了祝福視頻,還提到了去年參加雙十一晚會與觀眾合唱讓她記憶深刻,由此黴黴粉絲覺得很感動。然而這一次黴黴與薇婭合作直播帶貨,卻險些口碑翻車,「黴黴在薇婭直播間送祝福」上熱搜後,話題內也都是粉絲與黑粉的互撕。
  • 直播帶貨的冰與火:大品牌做品宣 小商家被「坑」
    報告點名了羅永浩,根據報告,多位網友稱,在直播中,羅永浩剛喊完「上連結」,多個平臺立刻給出了「低過老羅」的價格。「低過老羅」一時成為網絡熱詞。在該敘述之中,直播帶貨中品牌比拼低價的現象引發了關注。與此同時,關於品牌與mcn機構合作時因低價、坑位費、對方刷單、退貨率高等而被「割韭菜」等聲音甚囂塵上。
  • 甲方已拉黑 直播帶貨的100種「死法」
    直播帶貨火爆至今,主播、MCN、商家三方的話語權平衡逐漸被打破,商家們慢慢淪為「最憋屈甲方」。近日,網上開始流傳一份甲方總結的「主播黑名單」,1000+商家在線給帶貨主播與明星主播們「提意見」。「主播在直播時跟過家家一樣,面對粉絲提問的問題各種懵逼。」
  • 直播帶貨內幕大曝光
    不過正所謂有困難總有解決的辦法和方案,我們國家向來就不缺少有商業頭腦的人,下面「真哥」就帶大家走進疫情期間商家們新營銷模式《直播帶貨》本文作者:真哥說事,以下簡稱真哥疫情期間很多的商家以及創業者搖身一變就轉到了直播行業,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
  • 直播帶貨:別樣精彩別樣看
    2020年,直播帶貨必將因其在特殊的時期創造的特殊神話,而彪炳中國營銷業界的史冊!再有全國各地政府為應對疫情而相繼出臺的扶持政策的加持,直播帶貨必將如虎添翼。一方面,「直播帶貨」互動性更強、親和力更強,消費者可以像在大賣場一樣,跟賣家進行交流甚至討價還價;另一方面,「直播帶貨」繞過了經銷商等傳統中間渠道,直接實現了商品和消費者對接,往往能做到全網最低價。或許,直播帶貨業將成為下一個風口行業。
  • 羅永浩:抖音超強帶貨主播,多場直播GMV都上億
    現在說起羅永浩這個新晉帶貨主播,說實話根本沒人會想到,幾個月前他的直播首秀,居然創下了抖音平臺目前的最高帶貨記錄,在2020年中國帶貨主播排行TOP20中,羅永浩一躍排到了第四名,「女有李佳琦,男有羅永浩」這個金字招牌,還是老羅自己打出來的。
  • 全民帶貨時期來臨,你們在直播間買過東西嗎?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
    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直播帶貨熱潮下的冷思考》,這篇文章講到,直播帶貨並不能解決長期銷售問題,它更應該是一種營銷投入。因為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會在直播間購買商品,所以今天也想跟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未來趨勢會怎樣?直播帶貨這把「火」,越燒越旺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從2019年下半年起。
  • 鄭爽現場發飆不影響她代表一股清流,明星直播帶貨急需規範
    我看了鄭爽帶貨那一段視頻,確實是夠不愉快的。不光是鄭爽本人不愉快,就連跟她合作的人都不愉快。這真是一地雞毛!我認為這種不愉快只是表面現象,最根本的是鄭爽和其他人在直播帶貨的理念上,存在著尖銳的衝突!即:觀念衝突!歷來,我對直播帶貨就是不看好的。粉絲是幹嘛的?粉絲本來就不是奔你的貨來的!
  • 懟天懟地懟空氣,一場直播帶貨18億的辛巴,退一賠三後還能洗白麼
    直播間售賣的糖水燕窩被知名人士打假之後,辛巴發出了「對於故意黑我的人,拼盡全力搞,傾家蕩產告都可以,就是這個態度。」這般擲地有聲的喊話。作為一個一場直播單人帶貨18.8億的超級網紅,他身上所背負的,是一個行業的風向標。經驗告訴我們,這件事沒那麼簡單結束。如今,正有一大批洗白辛巴的文章如雪片般飛來。夾雜在各種持續質疑和吐槽的聲音中,你並不知道聽誰的。
  • 打假直播帶貨:這個行當不能是法律真空!
    這段時期,王海與網絡直播帶貨硬扛上了,開始是辛巴團隊,這幾天是羅永浩團隊。近年來,在網絡直播的風口上,紅利突現,一批網絡帶貨的湧出水面,其中的佼佼者成為網絡帶貨界的尖端精英,單憑此項每年進帳就會有上千萬的收入,而且已然是團隊運作,公司化管理。自職業打假人王海重出江湖,重拳出擊,網絡直播帶貨一下子成為眾人關注焦點。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制假售假者將受到法律制裁。
  • 新零售:以直播帶貨為始,以數位化為終
    1直播帶貨是新模式的突出代表。其實,直播帶貨早已有之。只不過,早期我們對於直播帶貨的認識還局限在線上的一元思維當中。正是因為如此,早期我們僅僅只是把直播帶貨看成是一個線上為主的存在,並沒有站在線上和線下融合的角度來看待它。
  • 直播廚房帶貨,張朝陽秀品質生活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12月16日晚,《BOSS的廚房》將溫暖開播,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攜特邀主廚演員利晴天以及本期嘉賓「特邀品鑑官」:中糧我買網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璋進行線上直播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