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官員:中方「毀滅性打擊」

2020-11-29 網易新聞

中國商務部今天「出手」,調查機關初步認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葡萄酒存在傾銷,決定從明天起採用「保證金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其比率將在107.1%至212.1%之間浮動。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回應稱,這一關稅給澳洲葡萄酒行業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他說,「今年以來,中國對澳大利亞一些行業的貿易制裁所產生的累積影響,確實讓人覺得這些行動是由於或應對一些其他因素而採取的。」

此外,澳洲農業部長李特普魯德(David Littleproud)周五表態稱,澳大利亞不會因為貿易威脅而對其政策立場進行妥協。

他說,「這是任何政治派別選出的澳大利亞政府要做的事情。我們永遠、永遠不會妥協任何這些價值觀和原則。我們是一個主權國家,我們希望得到一個主權國家的尊重。」他引用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的名言稱,「我們不會轉彎。」

法國媒體報導稱,北京出手打擊澳洲葡萄酒的消息被證實後,澳大利亞最大葡萄酒出口商之一,富邑葡萄酒集團(TWE)的股價暴跌逾11%。該公司最初暫停了交易,然後確認將暫停交易直至下周二。

澳大利亞葡萄和葡萄酒協會的CEO巴蒂格林說,中國加徵的這一關稅將使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商處境艱難。他表示,「中國市場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大市場,但我們的一些主要競爭對手,尤其是來自歐洲的競爭對手,(現在)獲得了100%至200%的關稅優勢,這將使競爭變得非常困難……這不會是好事。」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注意到,中國於今年8月18日宣布對澳大利亞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原定調查要進行一年才有結果。

澳大利亞每年向中國出口價值10億澳元的葡萄酒。《雪梨先驅晨報》指出,澳大利亞佔據中國最大的進口葡萄酒市場份額,有許多生產商的生意,是專門出口葡萄酒到中國。

法新社記者在今天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提問:「關於中方針對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實施的反傾銷措施,這一決定完全是出於貿易方面的考慮嗎?還是與中澳雙邊關係趨於緊張有關?」

「我和我的同事已經多次回答了關於中澳兩國間貿易的問題。」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答,「中方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對外國輸華產品採取相關措施,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也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任的行為。同時,相互尊重是各國間開展務實合作的基礎和前提。澳方應切實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則處理兩國關係,多做有利於增進中澳互信、符合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精神的事,為兩國務實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中國已先後對澳洲牛肉、葡萄酒和大麥等商品施加進口限制。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近日對華釋放善意,但中國輿論並不買帳,認為坎培拉只是迫於近期國際政局變化和經濟壓力,才在對華言論中「畫風突變」。中澳關係繼續僵持,北京也未放寬對澳經濟制裁。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比起改善中澳關係,澳總理莫裡森的發言更側重於回應澳洲國內輿論的批評聲浪,還沒有證據表明澳洲政府對華態度發生轉變,因此中國方面「不必太當真」。

相關推薦

暫停往中國發貨,澳大利亞葡萄酒商:像在棺材上釘釘子

【文/觀察者網 齊倩】「對每個人來說,今年都是艱難的一年,這真的有點像在棺材上釘釘子。」

達米恩·懷特(Damien White)是澳大利亞萊肯菲爾德的一名葡萄酒經銷商。在談到自家葡萄酒生意時,他難掩擔憂之情,因為眼下中澳關係讓他看不到發展方向。

在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25日報導中,懷特坦承,出於對貨物「可能無法通關」的擔憂,他已決定推遲一筆運往中國的價值13萬澳元的葡萄酒訂單,沒多久後又有另一筆訂單被客戶取消。

近期,澳大利亞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屢屢挑釁,導致中澳關係緊張。這也使得以懷特為代表的澳大利亞商界陷入困境。懷特告訴記者,圍繞中澳關係的話題需要一些緊迫性,「我們需要一些答案,需要政府的官方回應。這樣我們才能搞清楚方向。」


達米恩·懷特,ABC報導截圖

叫苦的,不僅是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

近期,ABC等澳媒頻繁炒作中國「打擊」澳大利亞進口產品,大麥、原木、龍蝦、葡萄酒等都包括在內。此前多家澳媒曾聲稱,11月6日後,包括葡萄酒在內的多項產品將不能通過中國海關檢查。

與此同時,澳媒還炒作所謂「禁止進口清單」,導致該國一些出口商開始害怕他們的產品被中國海關拒收,因此紛紛決定停止向中國發貨。中國是澳大利亞眾多產品的重要市場。

上文提到的葡萄酒經銷商達米恩·懷特只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據ABC 25日報導,澳葡萄酒、糖、羊毛、銅、龍蝦和煤炭供應商都在「叫苦連天」。


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數據:截至今年9月的12月中,澳葡萄酒對華出口總值為12.6億澳元,中國是其全球最大市場

出口商安德魯·弗格森(Andrew Ferguson)告訴ABC,他最近有三批活龍蝦在等待通關時死亡,因為海關檢測時間過長。他將自己描述為中澳緊張關係的「受害者」,並稱現在向中國發貨的風險太大了。

關於「龍蝦通關延遲問題」,我國外交部早於11月2日便作出澄清。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出,中國海關依法對進口海產品在進口口岸實施檢驗檢疫,合格後放行。這既是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也是保障中國進口消費者食用安全的需要。

澳大利亞前駐華大使芮捷銳(Geoff Raby)現在在北京經營一家商業諮詢公司,並擔任一家煤炭出口公司的董事。芮捷銳也表示,他的煤炭公司在中國的業務「出現了中斷」。

對於目前中澳關係對澳大利亞經濟的傷害,芮捷銳深有體會。他認為,澳大利亞需要決定,是把中國視為戰略對手,還是一個需要合作的國家?「兩國關係從未像今天這樣糟糕。」

「莫裡森需要為受損的出口商負責」

在中澳持續已久的緊張關係中,澳媒注意到了日前中方對澳總理莫裡森言論的回應,包括ABC以及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均對此做了特別報導。

11月23日,莫裡森在一次演講中對中國經濟發展和脫貧事業作出了積極評價,誇讚「論脫貧,沒國家比得上中國」。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4日回應稱,中方注意到莫裡森總理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全球影響和中國脫貧事業的積極評價。我們希望澳方在對華關係問題上獨立做出客觀理性、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

儘管有媒體認為這對中澳關係來說是一個「積極信號」,但一些澳大利亞官員和學者有著更為清醒的認識,即莫裡森政府需為此負責並做出改變。


莫裡森23日向英國智庫發表講話,圖自澳媒

澳參議院工黨領袖兼反對黨領袖、影子內閣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華裔澳大利亞人)說,總理莫裡森需要為持續虧損的出口商解決問題。「我們看到了前總理約翰·霍華德最近給莫裡森一些公共建議——中澳關係是你負責的領域,那你要坐下來與中方領導人處理這些問題。」

西澳大學智庫「珀斯美國亞洲研究中心」主管傑弗裡·威爾遜(Jeffrey Wilson)表示,鑑於中澳關係得不到改善,澳大利亞受到的經濟影響正在加劇。

「總體而言,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澳對華)每年出口額達到約1500億澳元。」他說。

威爾遜還稱,「儘管中澳關係以往也不是一帆風順,但這次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澳大利亞所謂的『新冠起源調查』。」

此外,ABC援引官方貿易數據顯示,澳大利亞94%的木材和龍蝦、76%的羊毛和71%的棉花都出口到中國。英國《衛報》曾給澳大利亞算了一筆帳:受中澳關係影響的5大產業,每年對中國出口的總價值高達上千億元人民幣。

23日,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就中澳關係再次表態稱,澳方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主動挑起挑釁性、對抗性行動,是造成當前中澳關係困難局面的根本原因。

「解鈴還須繫鈴人」,澳方應該採取實際行動改正錯誤,多做有利於中澳互信與合作、符合中澳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事,切實為兩國各領域合作創造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吳金明_NB17976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面臨失業潮,澳官員:再不阻止後果嚴重
    迫不得已,中國在多個方面對澳大利亞出手進行限制,比如說牛肉、煤炭、大麥、龍蝦等。這給澳大利亞產業造成了巨大影響,導致了澳大利亞大量民眾失業。 然而澳大利亞國內並非沒有明眼人,部分澳方官員稱:"再不阻止雙方關係惡化後果嚴重!"
  • 澳大利亞反覆橫跳惹怒中國,中方發出最後通牒:「反華」就別打電話
    11月21日,英國《衛報》報導稱,中方部長自5月份以來一直沒有接聽澳方的電話,對此,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一名高級官員解釋稱:「道理非常簡單,如果你與一個國家對抗,那麼這個國家為什麼要對你友好?」
  • 中國與澳大利亞維州「一帶一路」 合作遭質疑 中方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中國與澳大利亞維州「一帶一路」 合作遭質疑 中方:合理合法 光明正大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電 (李京澤 張素)針對近期個別澳政客質疑中國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澳內政部長達頓等官員近期表示,「一帶一路」是中國政府的宣傳策略,澳維多利亞州與中方籤署「一帶一路」協議缺乏透明度,共產主義政權的價值觀與澳大利亞的不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威脅稱,協議「可能影響美通訊安全」,美可能因此「切斷」與澳聯繫。有記者就此詢問中方評論。
  • 中方連發預警,澳到底發生了什麼?面對事實,澳官員集體矢口否認
    然而存在嚴重種族歧視的不僅僅只有美國,澳大利亞同樣如此,與歧視黑人不同,澳大利亞歧視的是亞裔。當中方連連發出預警,我們不得不正視澳大利亞到底發生了什麼?歧視亞裔的事實如板上釘釘,而面對事實,澳政府官員集體矢口否認!
  • 澳大利亞突然發現,對華態度強硬後,連中國電話都打不通了
    也是因為如此,澳大利亞在反華問題上一直都是反覆橫跳,試圖能夠在討好美國的同時又從中國賺錢,不過很明顯,這只是澳大利亞一個美好的願望,根本不可能真正將其實現。而如今,英國媒體的報導也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估計連澳大利亞自己都沒有想到,在採取對華強硬態度之後,他們連中國的電話都打不通了。關於澳大利亞打不通中方電話這件事情我國也已經做出回應。
  • 中方駁斥:曲解事實
    事實是:為便利雙方正常人員往來,加強在打擊非法移民領域的雙邊合作,中瑞雙方移民管理部門於2015年12月籤署了協助核查在瑞士非法滯留人員身份的業務合作協議。其他國家同中方也有類似合作。根據協議,瑞方邀請中方派出專業人員以獨立專家身份,協助瑞士移民管理部門對非法滯留人員開展身份核查,中方專家的核查結果僅供瑞士移民管理部門參考。關於協議的具體問題請向主管部門詢問。
  • 美軍上將:中國電子戰和太空戰很先進,一旦開戰可毀滅性打擊美軍
    米利宣稱,現如今的美軍非常依賴GPS系統和各種衛星輔助通訊、精確打擊定位系統,這固然極大提升了美軍的戰力,但實際上也是美軍一個致命的短板。那些對美國抱有敵意並且有強大能力的國家,在戰爭到來時會優先攻擊美軍的這一致命弱點,屆時的美軍將會失去所有太空輔助設備,定位和導航系統癱瘓失靈、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失效、通過衛星中繼網絡搭建的命令傳輸體系被破壞,這會對美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對於敵人會使用何種武器攻擊美國的太空自產,米利解釋稱,這將會通過太空戰和電子戰的手段來進行。
  • 澳大利亞將中國告到WTO 中方回應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澳大利亞將中國告到WTO 中方回應 2020-12-16 16:42 來源: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 作者:
  • 中方宣判澳大利亞籍毒販卡姆·吉萊斯比死刑過程中不展現透明度...
    我們再次敦促加方認真對待中方的嚴正立場和關切,立即釋放孟晚舟女士並讓她平安回到中國,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路透社記者提問:《南華早報》周末報導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美國務卿蓬佩奧已經或者即將在夏威夷舉行會見。中方能否證實雙方已舉行會見,如果是,你能否提供更多細節?
  • 澳大利亞將中國告到WTO 中方回應(雙語閱讀)
    大量閱讀是提升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新東方在線英語頻道整理了《澳大利亞將中國告到WTO 中方回應(雙語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彭博社記者: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周三稱,澳方將就中方對澳大麥加徵關稅事在世貿組織提起訴訟,並稱未來不排除就紅酒等在世貿組織提起訴訟。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中方應訴有何依據?
  • 中方突然釋放堅定信號,澳大利亞終於慌了,緊急表態願無條件談判
    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摩擦在最近一段時間已經不再是什麼特別的新聞了,不過澳大利亞方面的態度其實一直都是十分的微妙的,澳大利亞既要在政治上抹黑與造謠中國,在經濟上其又希望中國方面能夠與澳大利亞繼續貿易,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最近中國方面就釋放出了堅定信號,澳大利亞這會是真的慌了,其也緊急表態願無條件談判
  • 中方倒是找到了一些...
    這對夫婦很快便理會了中方的意思。中方還給他們配備了一臺具有特殊軟體的筆記本電腦,用來傳輸加密信息。不過,迪特爾向德國調查人員表示,他向德國聯邦情報局通報了中方試圖與其建立關係的情況。他還強調,德國聯邦情報局甚至要求他和中國情報機構保持關係。他還表示,他們沒有從中方收取報酬,被報銷的只有旅遊經費,因此兩人認為自己是無罪的。
  • 被澳大利亞「鎖喉」?中方被握住七寸,即使漲價也得繼續進口
    作為一個資源出口大國,實際上,澳大利亞國內經濟一直十分依賴於出口,而作為世界第一大市場,中方無疑是很多出口國所夢寐以求的大金主,澳大利亞自然也不例外。我們都知道,近段時間以來,中方接連對澳大利亞很多產品做出了相關限制,包括牛肉,龍蝦,鮑魚,葡萄酒以及煤炭,木材等等,但唯有鐵礦石這一領域,被澳大利亞扼住了七寸,即便被瘋狂漲價,利益嚴重受損,中方還是無法「痛下殺手」,這對於作為世界上鐵礦石最大需求國進口國來說,無疑很讓人無奈,而握住中方「七寸」的澳方更是變本加厲,在這一個月來對鐵礦石價格瘋狂上漲,而中方卻無法說不
  • 澳財長:澳大利亞準備與中方重新展開「互尊互惠」的對話
    澳大利亞和日本的官員們花了六年時間就防衛協定進行談判,該協定將為兩國軍隊互訪、進行訓練及聯合軍演提供法律和行政框架。這意味著兩國軍隊可以使用對方的軍事基地並在東海及南海地區展開聯合軍事演習。據了解,在六年的談判中,一個關鍵的癥結是確保在日本犯下嚴重罪行的澳大利亞軍人不會被判處死刑。
  • 被中方拋棄後,澳大利亞才回過神來,得罪中國代價難以承受
    因為中國青年畫家"烏合麒麟"的一幅諷刺漫畫引發的澳洲醜聞事件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澳大利亞在這件事裡可謂是吃盡了苦頭。從一開始的惱羞成怒,兇巴巴的要中方對此事道歉,變成了改口說軟話,向中國求和。現在,道歉沒要到,反而頭上鑿了一個"洞"。澳大利亞表示很痛,很沮喪!
  • 中方發起對等反擊,四名美國官員受到「制裁」!
    編輯:一水流殤 據美國媒體的報導,11月9日,美國政府以「威脅香港地區和平與安全」為由,公開對外宣布制裁4名中方官員此番,美國公然對中方官員實施制裁,名不正而言不順。其實,無論香港地區如何發展,美國都不應該隨意插手其他國家內政,否則只會敗壞美國政府的形象,不可避免的會戴上「霸權主義」的帽子。 對於美國政府毫無理由的制裁,我國政府出於維護國家利益和官員利益的前提,選擇了直接採取反制措施。在美國發布追加制裁消息的第二天,我國外交部就表達了反對立場,並要求美國立即撤銷制裁。
  • 萬萬沒想到,澳大利亞突然對華再「變臉」,中方發出東方最強音
    在中國合法合規對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的商品如葡萄酒、大麥、牛肉等展開調查後,澳大利亞卻突然對中國下狠手,叫囂「狀告中國」,引起中方關注 澳大利亞對華態度曖昧,一再反轉 今年5月,根據此前調查結果,中方裁定澳大利亞進口至中國的大麥存在傾銷和補貼,對此,中方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向澳大利亞大麥進行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之後,澳大利亞國內媒體不斷炒作中澳兩國貿易關係,嚴重影響雙方實際經濟往來。
  • 澳官員打電話給中國大使就趙立堅推特事件表達不滿 中方回擊
    12月1日,據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網站消息,昨日,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秘書長打電話給中國大使,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有關推特事表達不滿。中國大使堅決拒絕了其無理指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已充分表明了中方立場。
  • 澳大利亞陰謀曝光,中國間諜行動被揭穿,外交部:只是冰山一角
    據環球網報導稱,之前,兩名加拿大官員曾因從事間諜工作,竊取中國機密,危害中國安全被我國逮捕。加大拿總理指控,中國是為了報復加拿大,直到中國拿出確切證據,加拿大才無話可說,這一事件的發生,立刻吸引了外界對他國間諜的高度重視。
  • 在中方接連重拳之下,澳大利亞掀起一波失業潮
    尤其是在我國揭露了澳大利亞在阿富汗的惡行之後,澳大利亞的政府更加是視中國為眼中釘肉中刺,澳大利亞內部的一些反華媒體也伺機而動,抓住機會對中國進行大面積的渲染和抹黑,肆無忌憚的言論已經觸犯到了我國的底線。中國和澳大利亞的貿易合作受損隨著兩個國家關係的不斷惡化,甚至已經有一些影響到了雙方的貿易合作。現在的禁令越來越嚴厲!在中方接連重拳之下,澳大利亞掀起一波失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