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中國:戴著口罩的微笑也是風景

2020-12-16 文旅中國

目前,國內多地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景區景點正在漸次恢復開放。人們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要跟春天打個照面。只不過,現在大家在景區觀山看水,還能看到戴著口罩的風景──

復工單位: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景區

開放日:2月22日

講述人:邵新懷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景區安全官

「我是景區『安全官』」

中午11點半,遊船靠岸,客人全部下船,工作人員短暫休整,等候下個班次交接。我從遊船側窗探出身子,摘下口罩,吸上幾口新鮮的空氣。

一個月前,千島湖景區就恢復開放了,我們這裡一直是「零疫區」。2月22日,那是我作為「安全官」上崗的第一天,也是我頭一回以這種形象面對遊客——我戴著兩層口罩。

1992年從杭州市職高畢業之後,我就到千島湖景區工作,這一幹都快30年了,導遊做了11年,2003年正式成為遊船安全員,直面過「非典」的大考驗,處理過數不清的緊急安全事件。說起來,我算是旅遊安全戰線上的「老兵」了,再說句有點誇張的話,應該算久經沙場、處事不驚的老旅遊人了。

可即使這樣,我還是有些緊張。接受完醫務培訓,穿上制服、戴上「安全官」袖套,我從安全員變為「安全官」。一字之別,責任大不同。

心裡挺矛盾的。一邊盼著有遊客來,一邊又不知道會遇到什麼狀況。對我來說,業務層面的內容不難,單位有持續近6年的常態培訓,安全意識和應急反應早已是條件反射。但那天,當我站在船上,遠遠看見第一撥遊客緩步走近,一下就覺得身上的責任有千斤重,更有一種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處於景區疫情防控網上的關節點,作為景區專設安全崗位的首批工作者之一,作為與遊客最密切接觸的服務者,我非常清楚這個崗位的重要性。

邵新懷上午值班前,一早就上船做消毒工

安全無小事,尤其是在這種特殊時期,工作再細也不為過。遊船上午有兩個班次:8:00一9:15;9:30一10:45。我早上7點就開始消毒,包括凳子、地板、衛生間,然後把船上的窗戶全部打開通風。到8點遊船開票,我會準時站在船頭,接待遊客上船。工作項就更具體了,測溫亮碼是基礎動作,還要安排座位、進行安全提醒,必要時提供口罩等防疫物資,如遇遊客身體狀況異常,要及時實施隔離上報。船靠碼頭的時候,我們提前發信號,請地面人員搭好跳板。船跟汽車不一樣,它是沒有剎車的,一定要等船停好靠穩才能通知客人下船。

「安全官」要為遊客提供全面的防疫安全服務,對景區的安全管理全面負責,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更考驗心力。單說核驗入園這一個環節,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景區原則上不提供線下窗口購票服務,遊客需進行線上預約購票。在復工初期,最耗時間精力的就是測溫,遊客要過三道檢驗關,其中有兩道在遊船這邊,我就隨身帶著測溫儀。這是唯一不可能在1.5米外完成的動作,自然要高度注意。不過,從3月6日開始,測溫的工作壓力就緩解了,因為景區上線了「景區+杭州健康碼」應用,遊客測體溫、亮綠碼最快兩三秒就可入園。即便如此,我的安全包裡一直都帶著消毒用品和口罩,「安全官」的「安全觀」不能掉線,必須陪大家走完全程。

這期間,我們「安全官」時刻保持著戰「疫」狀態。乘船遊覽千島湖要五六個小時,遊客在船上的時間有兩三個小時,我們隨時都在關注周遭的情況,巡查一下遊客口罩有沒有戴好,檢查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有沒有保持好,同時注意衛生情況等等,真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一艘遊船是120個客位,平時一排凳子上會坐滿4個人,現在因為要隔開距離,一排凳子只能坐兩個人,一艘遊船最多安排坐60人。客人上船落座後就不能再換了,全程一人一座、原座原位。

景區剛剛恢復開放時,整個客艙是靜默的,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個月。要知道,疫情出現之前,遊客總會提各種需求,我偶爾還會覺得有些疲憊。疫情期間,遊客為了減少對話,很少提要求。我們交代完安全注意事項,所有人都說「好」,接著就非常安靜。每到這個時候,我就特別懷念遊客圍上來問東問西、讓我們應接不暇的那個狀態。喧鬧就是人氣兒啊,真希望能跟以前一樣,不戴口罩,天天跟趟船,跟遊客自在交談。有一天,一位遊客問「您能給我一杯開水嗎」,竟讓我激動了半天。

3月19日,《千島湖景區口罩佩戴指南》公布了,建議普通遊客在戶外開闊區域、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但我們遊船客艙內全員全程還是必須把口罩戴好。另外,遊船二層還單設隔離間,一旦有客人出現發熱等身體不適的症狀,我們會直接帶他進入隔離間,同時將情況報到公司、文旅委、文旅局。萬幸的是,這個隔離間一直沒用上。

最近,遊客量開始增加,遊客也明顯放鬆多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千島湖的安全狀況一直保持得很好。只要能夠保障遊客的安全,我情願全程一直繃著。

千島湖春色爛漫待君來

「有『安全官』在,踏實」

講述人:胡月

浙江湖州遊客

在家憋了太久,知道千島湖恢復開放,我第一時間就訂購了遊船票。淳安是「零疫情縣」,千島湖生態環境好,視野開闊,有網友評價說各項保障措施都很到位,特別是景區還設了「安全官」,心理上就更踏實一些。

千島湖遊船載遊客觀覽景區

但我也不是沒顧慮。疫情沒完全過去,怎麼可能全身心放鬆呢?跟我同船的有湖北籍遊客。我心裡清楚,只要能進園的遊客肯定有健康證明,但還是有點緊張。好在船上有「安全官」,他告訴我們,這些湖北籍遊客都是滯留在淳安或在杭州周邊城市工作居住的,他們都隨身攜帶了身份證、預約碼和解除隔離的醫學證明材料。我就放下心來了。

我們一船人,從中心湖區碼頭出發,馳騁碧湖,又在明媚的春光中遊覽了梅峰觀島等景點。一路上,碼頭、船上、索道、島,全程有「安全官」陪同,整個遊覽過程中都有細緻的防護措施,測溫、消殺、間距提醒,一項不落。我們都實實在在地感覺到,有「安全官」在,就是安全的。

特有意思的是,我們下船時,「安全官」還說「慢走,歡迎下次再來玩」。如果是導遊跟我們說這句話,那是再平常不過。現在全副武裝的「安全官」說這話,有一種特別放心又格外親切的感覺。都說「賓至如歸」,就是這樣的感覺吧。我們也都珍惜這次特別的相遇,衷心希望「安全官」們也安好。

遊客紛紛反饋:有安全官在,就能相對放

遊客紛紛反饋:有安全官在,就能相對放鬆地遊玩

戴著口罩的微笑也是風景。為了「安全官」的這句話,等疫情結束,我還會再來。我期待那一天看到不戴口罩的微笑,那景更美。

復工單位:山東沂蒙山旅遊區龜蒙景區

開放日: 3月16日

講述人:苗斌 沂蒙山旅遊區龜蒙景區講解員

「開園我們就迎來了白衣天使」

3月16日,山東沂蒙山旅遊區龜蒙景區恢復開園了。開放首日,景區接待了近百名遊客,有的來自臨沂各縣區,也有來自菏澤、萊蕪、濟寧的,更多的還是景區周邊的居民。在家待久了,人們都想趁春光正好,來大山裡呼吸新鮮空氣。

自1月25日閉園,兩個月過去了。當時還是春節,景區有個春節祈福廟會,是我們本地影響力最大的廟會,景區果斷停止了活動並宣布閉園。回過頭再看,這樣做是很負責任的。

我深知疫情防控就是責任,特殊時期不能添亂。宅家期間,除按時提報每日健康情況、學習防疫知識外,我也不忘自己是一名景區講解員。我在一個音頻應用上參與了導遊講解錄製活動,通過「雲旅遊」的方式宣傳我們龜蒙景區。

收到復工的消息,內心有些小興奮。當天,我發了一個朋友圈,是張包裹得很嚴實的自拍照。別人說看著很呆萌,其實我是想提醒大家:春暖花開,即便外出也要做好安全防護。

苗斌朋友圈截圖

因為要服務廣大的遊客朋友,我們工作人員是否健康就至關重要。復工以後,我每天要進行兩次體溫測量,還要對工作區域進行嚴格的消殺。上班之前,我還發愁沒買到口罩,到崗以後就領到了公司配發的醫用口罩和免洗洗手液。

在景區查驗遊客身份證後,遊客掃碼入園

景區入口處也配備了消毒液等物品,是免費供遊客使用的。售檢票的流程改變很大,儘管程序複雜,但很有必要。之前,大家是手持紙質票入園,現在全部改為電子票掃碼入園。每個遊客入園要查驗身份證件和健康通行碼,還要填寫詳細的信息登記表。因此,我的工作也臨時調整為服務引導,告知遊客如何網絡購票、如何填寫信息表、如何掃碼入園以及如何辦理山東健康通行碼和電子身份證等。為避免因此而導致的遊客不滿,我們設置了前臺諮詢、信息登記引導、應急票務窗口和黨員服務崗等,為他們答疑解惑。

相較往年這個時節,遊客量是大幅下降了。不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開園首日,我們接待了幾位白衣天使。幾個月來,她們是戰「疫」的主力軍。我們景區為致敬全國醫務工作者、警察,推出了對他們全年免門票的政策。

有位入園的護士跟我開玩笑說:「你們怕不怕和我們接觸?」

當然不怕啊。不但不怕,我們還為開園首日到達景區的醫務工作者贈送了鮮花。

景區工作人員為入園醫務工作者贈送鮮花

春已至,花已開,希望疫情快快過去,到時候,大家就可以一同懷著希望登臨沂蒙之巔,看雲海浪飛潮湧,觀日出霞光萬丈,在海拔1156米的蒙山森林裡,擁抱綠水青山,來一場吸氧、清肺之旅了。

「對自己負責就是對他人負責」

講述人:劉麗

醫務工作者、山東臨沂遊客

我是臨沂市平邑縣的一名醫務工作者。看到沂蒙山旅遊區龜蒙景區對醫務工作者免費的政策,我很受感動,在景區恢復開園後便和家人來這裡遊覽。

這些天,各條戰線上的人們奮戰抗疫,用堅強、勇敢和付出,換來了疫情形勢向好。我雖然沒能馳援武漢,但內心是澎湃的,我們從加強日常防護入手,跟大家共渡難關。

現在,山東各地病患逐漸清零、「逆行」支援湖北的勇士們分批凱旋,大家懸著的心慢慢放下了。前不久,龜蒙景區向醫務工作者、警察推出了免票政策,憑個人有效證件,可與兩名親屬一同入園參觀。這項優惠,是對我們所從事職業的認可,也是鼓勵,很有溫度。

龜蒙景區本是我工作地周邊的景區,再次來到這兒,卻感到闊別已久。我迫不及待地想到龜蒙頂上呼吸一口新鮮空氣,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

進山的流程很順利,景區對免票遊客的執行標準清晰、透明。等候入園時,我看到遊客都戴著口罩,眼神裡滿是著激動。大家有序排隊、測溫。通行速度比以往慢了不少,但此時此刻更重要的是安全,這樣踏實、放心。景區裡,能看到不少身穿隔離衣、背著噴霧器消殺和限流管控的工作者。這是他們的一線,他們還在努力工作著,為我們提供安全的環境。

楊柳微風舒緩了長期以來的疲憊。不過,身為一名醫護,即便是在景區,我也習慣性地隨時提醒著身邊的人:觸摸扶手、圍欄後勤洗手,人流密集處必須戴好口罩,不要亂扔垃圾、雜物......

對自己負責就是對他人負責。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每個人才能感受大好河山的多姿,暢享旅遊帶來的快樂。

龜蒙景區九龍潭

記者手記

全國多地景區景點陸續恢復開放,讓「封閉」近兩個月的人們看到了春天的風景。從目前開放的景區來看,總體運行平穩,未再次出現疫情。按旅遊業內人士的判斷,人們的出遊意願將逐步升溫,一線城市周邊、賞花踏青等時令目的地,以及親子、古城、美食主題目的地的復甦指數較高。

景區恢復開放預示著文旅行業回溫,給予國民內心以撫慰。春暖花開時,景區「安全官」的設立、戴著口罩遊春的特殊風景和對白衣天使的免票政策,都讓2020年春日的陽光更加明媚,讓景區的春景在特殊時期擁有了特別的美麗。當下,一些地方已經瞄準五一勞動節、端午節等假期和暑期檔,準備發布景區優惠政策;許久未遠行的人們開始憧憬疫情過後的「詩和遠方」,迫切想從家中走到戶外,喚醒長期宅家的身體和心情。萬山疊翠、百花盛開、碧波蕩漾、遊人如織,疫情趨好後的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一定會更加令人心醉、令人神往。

警示:疫情尚未結束,出門旅遊,首先仍須做好防護。

責編:陳曉悅

相關焦點

  • 雖然你們戴著口罩,我永遠記得微笑的眼神
    1月31日下午,患者吳先生戴著口罩從東陽市人民醫院治癒出院。吳先生是東陽人,今年29歲,在寧波從事IT工作。他曾與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同事在同一辦公室工作。1月21日,吳先生駕車從寧波回東陽,1月22日出現發熱症狀。他通過電話與東陽市人民醫院取得聯繫。之後,吳先生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患者丁女士今年36歲,常年在武漢做紐扣生意。
  • 戰疫時期的「世界微笑日」:戴著口罩,也別忘了微笑
    今天,你微笑了嗎?從1948年起,世界精神衛生組織將每年的5月8日確定為世界微笑日,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慶祝人類行為表情的節日。世界微笑日旨在讓人們嘴角上翹,用微笑釋放善意,與世界和睦相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籠罩之下,幾乎每個人都將口罩戴上,儘量不說話,行走在路上也都會自覺拉開間距。「感覺戴上口罩之後,在街上很少聽到歡聲笑語。」28歲的張靈(化名)來深圳將近8年,2019年底由於身體原因不得不辭去工作,本想著年後找工作,但受疫情的影響加上年齡的問題,張靈屢屢碰壁,至今都沒能找到一份工作。
  • 世界微笑日 請借我一個口罩下最美的笑臉
    「口罩下,你最美的笑臉!」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浦江縣檀溪鎮中心小學開展了「借我一個笑臉吧」的主題活動。孩子們在這一天拉下口罩露出最美的笑臉,老師記錄下這開心、快樂的一刻。疫情後的孩子們,相聚在美麗的校園。雖然大家都戴著口罩,但依然遮不住他們開心的笑臉。
  • 口罩下的微笑服務
    為進一步深化微笑服務內涵,讓微笑服務從「心」出發,內蒙古公路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遼分公司金寶屯收費所進一步拓展服務舉措,積極推動微笑服務提質升位,確保微笑服務真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 當微笑成為一道風景
    70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易地扶貧搬遷,讓住了一輩子窮窩窩的山裡人,一下子成為掉進福窩窩的城裡人。國家的關愛和政策,像一道陽光溫暖人民的心房,為山區群眾繪就一幅移民幸福生活新畫卷。
  • 口罩背後有微笑
    防護的最基本的利器,就是小小的口罩。這一點,我們平涼人有頗強的自覺性。記者注意作了觀察,公交車上也好,醫院門診也好,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人們都戴著口罩,也儘量保持著距離。入夜,廣場上練舞的中老者也是有口皆罩,甚至練歌的人們也是如此,歌聲從口罩裡穿透出來,別有一番韻味。&nbsp&nbsp&nbsp&nbsp「疾風知勁草。」
  • 臉遮了微笑不能遮,紹興「微笑」口罩走紅
    臉遮了微笑不能遮,紹興「微笑」口罩走紅 2020-03-04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群星定製微笑口罩,金希澈毫無違和感,李光洙被嘲像猩猩
    近日,有媒體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一組韓娛群星戴定製版微笑口罩領獎的圖片,並配文問網友是否還能認出誰是誰。 只見照片中的藝人們都戴上了專屬的微笑口罩,一時間場面變得十分搞笑和歡樂。
  • 口罩上貼上笑臉 微笑與旅途同行
    五一節將至,為了讓乘客朋友放下焦慮心情,營造更加輕鬆、活躍、溫馨的乘車環境,重慶客運段京廣車隊Z96次4組於五一節期間、五四青年節前夕開展「防疫有我,微笑同行」的活動,列車工作人員紛紛在自己的口罩上貼上了「微笑臉」的貼紙,力求緩解旅客的焦慮情緒,為旅客帶去更加美好的乘車體驗。
  • 人文·細節有愛的「微笑」口罩
    原標題:人文·細節有愛的「微笑」口罩□特約記者 白樺今年因為疫情,口罩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標配,幫人們隔離病毒,卻也難免遮擋住微笑的臉頰。而在四川省科學城醫院每一個病房,美小護們的笑臉卻在口罩上暖心綻放。38床的孫婆婆是一位慢性病患者,每年都要在醫院多次住院治療。但這次住院,她拒接了家人的陪同,滿臉愁容,失去了往日的開朗。當醫務人員問及婆婆不開心的緣由,孫婆婆說,由於防控疫情,家人常常戴著口罩,看見他們好像是借了米還了糠似的,心情糟糕透了。
  • 比利時餐廳「笑臉口罩」提供微笑服務
    6月8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一家餐廳內,一名服務員戴著「笑臉口罩」進行工作。新華社/法新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記者歐颯)比利時許多餐飲場所8日恢復營業,但是服務員需戴口罩。為了讓客人像往常一樣享受微笑服務,一些餐館服務員把自己的笑臉照片印在口罩上,戴上「笑臉口罩」為客人服務。製作笑臉口罩只需幾分鐘時間:站在自助拍攝照相機前面對屏幕微笑,機器就會把眼部以下的臉部照片印在口罩上。戴上這樣的口罩就可以「露出」笑臉。
  • 口罩擋住了我的臉 擋不住我微笑的眼
    記錄海南 融見未來 守護美好家園烏海在行動 微笑的感染力是相互的,也是無限的,不吝微笑的人,必將從微笑中所得更多。
  • 油畫新作描摹「口罩芭蕾」精神,上芭向世界講述中國戰「疫」故事
    油畫取材自上海芭蕾舞團「口罩芭蕾」的故事——今年2月,疫情最嚴重的時刻,上芭演員們戴著口罩「停工不停功」的身姿出現在全世界面前,成為一道特殊風景。4月27日晚,「華為中國」在官方微博和微信上同時發布一條2分17秒的視頻,記錄了上芭「戴口罩跳芭蕾」的畫面;僅半天時間,「梅花香自苦寒來」「停工不停功」等話題就在微博平臺上突破2000萬閱讀量。
  • 他們的「微笑」真好看,就連口罩也遮不住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姑娘,你這口罩在哪買的?真好看!」「大姐,我們自己做的。好看嗎?來,送您一個。」「哎呀,謝謝謝謝!我這在外地被隔離了半個月,一回來就看到你們的『微笑』,還真是很溫暖啊!」「哦,大姐,您是信陽人啊?歡迎您回家!」這是3月12日在滬陝高速仙居收費站發生的一幕。這個春天,口罩成了人們生活中的標配。
  • 你每天微笑多少次?口罩之下,她們仍用微笑服務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圖/視頻今天(8日)是世界微笑日。你數過沒有,你每天會笑多少次?今天,記者採訪了4位不同職業、年齡的女性,工作使然,她們隨時都以微笑面對陌生人。疫情防控期間,雖然口罩遮蓋了部分面容,但口罩之下,她們仍然用微笑服務。她們說,微笑的眼睛不會騙人。
  • 微笑日還能這樣玩兒 順豐同城急送騎士用口罩塗鴉傳遞溫度
    昨天,你是否在行攝匆匆的人群中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戴著畫有笑臉的口罩,為沉悶的城市街頭增添了一抹活潑色彩。為了應對疫情,近幾個月來人們習慣了戴著口罩出行,生動的表情被藏在口罩之下,人與人之間似乎多了一層隔閡少了一些溫度。
  • UC微笑行動:以微笑致敬逆行者,讓我們一起樂觀戰「疫」!
    秉承媒體社會責任感和公益精神,作為阿里信息服務平臺的UC瀏覽器,聯合阿里巴巴公益、人民網·人民好醫生發起的「微笑行動」暖心上線,面向全網發起倡議:即使隔著口罩,也要傳遞微笑!向城市守護者致敬,更要保持笑對疫情的樂觀精神!
  • 戴著口罩,我們結婚了
    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影報導↑2月14日,在深圳市南山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前,完成結婚登記的鄧玲玲(左)和鄧俊威戴著口罩展示結婚證。↑2月14日,完成結婚登記的張鈴雯(左)和黃苗煒在深圳市南山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前合影。↑2月14日,完成結婚登記的張鈴雯(右)和黃苗煒在深圳市南山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前留影。
  • 特殊時期的越南河內市還劍湖:遊客戴著口罩遊玩,中國風略顯滄桑
    在這個特殊時期的越南河內市還劍湖:口罩、黨旗、綠色湖水結合在一起,周圍中國風的建築也略顯滄桑……下面是越南河內市中心還劍湖的實景,周圍有一個飽經滄桑的中國式建築。下面就是遊客在越南河內市還劍湖周圍的情況,可以看到碧綠的湖水、戴著口罩的遊客。
  • 你戴著口罩的樣子,真美!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圖為市民戴著口罩逛超市。受訪者提供 攝&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年35歲的嚴雲飛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機務段的一名火車司機。圖為嚴雲飛精心檢查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