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公羊性無能,快找『臭板蟲』」是啥意思?

2020-12-22 網易新聞

李大哥養了十多隻母羊,為了擴大羊群規模,特意去購買一隻公羊。這隻公羊看上去威武雄壯,給人一種戰鬥力很強的感覺。而實際上這隻公羊嚴重存在「性無能」的問題,見了母羊不但畏畏縮縮,而且,有時候還不願意與母羊呆在一起,簡直就是一隻「窩囊廢」。

對於這隻公羊所存在的問題,李大哥很是著急,因為買這隻公羊就花了近三千元,倘若這隻公羊身上存在的問題一直持續下去,豈不是白白扔掉了一筆錢嗎?

上個月的一天,李大哥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聊到了自家公羊的身上。當李大哥說完自家公羊所存在的問題時,老農說:你家公羊身上存在的問題很好解決,咱們農村不是有「公羊性無能,快找『臭板蟲』」這句俗語嗎?你去找一些「臭板蟲」不就行了?

「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呢!『臭板蟲』能夠解決公羊『性無能』的問題?什麼是『臭板蟲』呢?」對於老農的說法,李大哥有些大惑不解。

老農回答說:這句俗語在咱們農村已經流傳了上千年。「臭板蟲」的確能夠解決公羊「性無能」的問題。至於說你不知道什麼是「臭板蟲」,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緊接著,老農開始給李大哥講起「臭板蟲」來。老農說:

「臭板蟲」又名「屁巴蟲」、「打屁蟲」、「臭妮子」等,在春夏季節,這種蟲子常常爬在農作物的莖葉上吸食漿液,一旦不小心碰上了它,它的身體內便會放出一種奇臭難聞的氣體,使人避而遠之,因而落下了與「臭」或「屁」有關的名字。其實,它的真正學名可與「香」有關,被李時珍稱為「九香蟲」。

在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是這樣介紹「臭板蟲」(九香蟲)的:「九香蟲,產於貴州永寧衛赤水河中。大如小指頭,狀如水,身青黑色。至冬伏於石下,至驚蟄後即飛出。」

「臭板蟲」一般體長1.7~2.2釐米,寬1~1.2釐米,身體呈紫黑色或灰色,帶銅色光澤,其頭部、前胸背板及小盾片較黑。

在「臭板蟲」後胸腹部近前緣區,長有2個臭孔,這2個臭孔均能放出臭氣,用以防禦天敵對它的獵殺。屬於一種自衛武器。

然而,「臭板蟲」的身體內卻含有九香蟲油,將「臭板蟲」炒熟之後,即可成為一種香味濃鬱的美食,不但好吃,而且還有滋陰壯陽的作用。俗話說:「有錢人吃鹿茸,沒錢人吃『臭板蟲』。」由此可見「臭板蟲」對動物體的滋補作用完全能夠與鹿茸相比較。《中藥大辭典》載明:「臭板蟲」(九香蟲)對於神經性胃病,精神憂鬱而致的心口痛,脾腎陽虛的腰膝酸軟乏力、陽萎、遺尿等症有顯著療效。

在過去的時候,有些養殖有公羊的農戶就喜歡抓取「臭板蟲」。他們抓到「臭板蟲」後會將它們置於鍋中,然後放小火上炒熟並炒幹,最後倒出並研成細末裝瓶備用。當發現自家的公羊性能力不足時,他們便會用「臭板蟲」粉末給公羊灌服。一般情況下,他們每次會給公羊灌服1克,一天灌服兩次,當連續灌服15-20天後,公羊就會出現超強的性能力了。

李大哥聽老農這麼一說,決定也去抓取一些「臭板蟲」飼餵一段公羊試試。誰知這一試還真行,僅僅半個月時間,李大哥養的十多隻母羊全部懷上了羔羊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有啥講究?
    隨著春節的臨近,寂靜了大半年的農村又慢慢地變得開始熱鬧了起來。新年對於老百姓們來說,不僅是新一年的開始,更是全家團聚的重要日子,人們還覺得新一年的好壞,和春節有很大的關係。聽農村的老人說,正月初一是雞日,正月初二是狗日,也就是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啥講究呢?
  •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呢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呢?農村俗語是經過農民朋友長期的生活經驗的積累而成,通過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的語言表達出來,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氣息,用樸素的語言講述深刻的科學道理,便於老百姓理解和記憶,大多數的俗語跟農村生活息息相關。像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前半句用柿子和犁來形象說明男人和女人為人處事的觀點,後半句跟農村的養殖有關。
  • 年底將至,農村老人說「豬7,狗8,羊對中」,這話是啥意思呢?
    ,羊對中」,這話估計你都不太清楚是啥意思?這句俗語也是在春節或者其他的節日的時候,很多的老人經常說的俗語,畢竟這時間距離春節也是不遠了,農村裡就開始流行起了走親戚,你走親戚總不能空著手去吧?其次說的說的這個狗8,也是說的肉狗的出肉率,一般老人認為肉狗的豬肉率在8成左右,根據老人的說法是狗在生長的時候,身上的肉比較緊實,所以出肉率就高一點,不過這些數據來看呢,主要還是農村裡的一些土狗,要是養殖的肉狗那麼出肉率還要高一點,另外就是羊肉了,說的這個羊對中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養羊餵些淨腸草,吃了羊只能長膘」,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養羊要餵淨腸草,吃上一頓三頓飽」。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認真思考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考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諮詢,通過諮詢,我才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所謂的「淨腸草」,其學名叫薺菜,又名護生草、地菜、地米菜、菱閘菜等,為十字花科、薺菜屬的一至二年生草本植物。
  • 農村俗語:「公羊不『上床』,快找露蜂房」,是啥意思?
    當老農聽完李大哥的敘述後對李大哥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公羊不『上床』,快找露蜂房」。你可以給公羊飼餵一些露蜂房啊!「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嗎?什麼是露蜂房呢?它能夠解決掉公羊身上存在的問題嗎?」李大哥疑惑地問。
  • 農村俗語「冬至雪,九九熱」啥意思?
    導語摘要:農村俗語「冬至寫雪,九九雪」啥意思?這是一句關於冬至和九九天氣變化的農村俗語,也是一種農村諺語。今天是12月21號。農曆 冬月初七日。今天是數九寒天的第1天,是一九的第一天,真正意義的數九寒天已經到來。
  • 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農村有句俗語叫做:「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所說的是村民放牧得出的經驗,放養牛羊的時候出現的情況,那就是放牛的地方,只要有牛啃食過的地方,這些地方就像被油澆過了一樣,土壤黑黝黝的很有勁,青草也生長的愈來愈茂盛,被叫做牛食如澆,而不同的是同樣是放牧,但羊吃過草的地方,經常出現猶如火燒了一般,青草越來越稀疏,被稱之為羊食如燒。這句俗語所描述的是真的嗎?
  • 農村俗語:「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什麼秋?
    人們都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什麼意思?立秋就是秋天的開始,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到來,但是為何人們有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立秋還分和母秋嗎?越是炎熱天氣,我們就越希望那種秋高氣爽的天氣到來。而立秋其實也是分公和母的,所謂公立秋就是立秋到來的時候是處於一天中的上午階段;而母立秋就是立秋當天的下午階段。
  • 「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你真的很在意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十二生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自己的生肖,無論好壞,命中注定。十二生肖按照排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12種動物除了「龍」是虛構出來的,其他11種是很常見的。而「龍」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是一種農民的崇拜和圖騰,但是現實中是沒有龍這種動物的,並且龍在四象方位中也非常重要,屬於東邊青龍位,西邊白虎位,房屋要青龍壓白虎才行。
  • 農村俗語說:「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堂」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俗語裡的「羊」並不是指真正的「動物羊」!而是指人的屬相,即屬羊的人。不知你是否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待宰的羔羊!因為「動物羊」大多都逃不過待宰的命運,所以,人們經常聯想到屬羊的人,認為屬羊的大部分人的命運也不會太好,會孤孤單單的過完半生。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
    導讀: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大寒節氣也隨即而來,今年的大寒節氣正逢臘月初八。臘八在民間是被認為是小年。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臘八到來,不但要喝臘八粥,而且還要祭灶王。
  • 農村俗語:「母羊胎兒難著床,快請野葛來幫忙」是啥意思?
    從明天開始,你就去野外找一些野葛回來,然後用野葛飼餵一段母羊就行了。「怎麼?野葛怎麼會有這種功效?」老李不解地問。孫大伯見老李有疑惑,便打開了話匣子,孫大伯說:「在咱們農村不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嗎?『母羊胎兒難著床,快請來幫忙』,如果你經常給母羊飼餵野葛的話,你的母羊就不會出現難以懷孕的現象了。」「哎呀!我怎麼還不知道野葛有這種功效呢?」老李說。
  • 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 農村這幾年也開始逐漸的納入城鄉規劃範疇,過去的農村很多都是老宅基,不但面積很大,房屋的坐落、走向也都是根據地勢而建,這也導致了一些農村的整天規劃很難做到整齊、一致。
  • 農村老人說明年是「羊產五羔、雞生七蛋、狗育八崽」,是啥意思?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公曆2021年1月11日,農曆的臘月二十八,距離2021年新年還有30天的時間。這一年馬上就要過去,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隨著新一年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新一年的消息也越來越多。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羊產五羔,雞生七蛋,狗育八崽」,這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槐木車,棗木犁,砍掉樺樹當坐騎」是啥意思?
    在一些偏遠的農村,雖然說機械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但也離不開板車,因為有些偏遠地區的山路崎嶇且狹窄,一些小三輪或小四輪還無法通行,所以,一些農戶仍然在使用板車當作運輸工具。新風村的李大哥原來有一輛板車,但由於年久失修已經到了無法使用的地步,於是,便打算做一輛新的板車使用,但李大哥卻吃不準使用什麼木材做板車比較好,因此,李大哥便找到木匠孫大爺諮詢板車用材的問題,孫大爺說:農村不是有一句俗語嘛!「槐木車,棗木犁,砍掉樺樹當坐騎」!從這句俗語裡你就應當知道做板車最好的用材自然是槐木了。
  • 俗語「好男屬雞命不強,好女屬羊守空房」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從小就深深喜愛著農村的生活,除了風景秀麗的田園環境,最喜愛的就是流傳在農村各種各樣有趣的俗語,語句簡潔卻能句句到位,千萬別小看了俗語,它可是我們勞動人民總結的智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涵蓋至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這些俗語不僅蘊含著極大的道理,更是讓我們少走了不少的彎路。隨生活還是農業生產都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比如那些形容天氣的氣象俗語「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形容耕種的俗語「瑞雪兆豐年」,還有叫我們我們做人道理的俗語「針沒有線長,醬沒有鹽鹹」。這些俗語短而精悍,看著不長,告訴我們的道理可是多著呢。
  • 農村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說的是啥意思呢?
    提起農村俗語,現代人又給予了新的的定義叫做個性教育,而在以前俗語多半也是作為一種知識教育傳播,古時候老百姓很難接觸到古詩詞這些知識,但是人們也渴望學到很多知識,而只能通過長輩們教導來懂得萬物,俗語通俗點說就是一種特殊的教育語言,它不但教育後代子孫做人的道理,還有識別萬物的本能,所以說俗語包羅萬象一點不為過
  • 新年將至,農村俗語「好男有毛怕初一,好女有膘怕十五」啥意思?
    在農村裡有很多的俗語,比如說有的俗語是關於天氣的,在以前的時候,你農民耕種都是依靠天氣來判斷未來的天氣如何,有的時候俗語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農民在對天氣的判斷上進行了甄別,這樣就可以提前做好準備,還有的俗語是關於人物的描述,比如這句俗語就是關於說人的,「好男有毛怕初一,好女有膘怕十五」這句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常見的臭板蟲賣700一斤,能知道它有什麼作用嗎?
    在農村生活的朋友經常可以看到一種臭板蟲,而秋季的時候最多。在陽光和煦的中午,當我們在院子裡散步的時候,總能遇到這種小蟲子。以前農村人並不喜歡它,因為它能發出臭味,可是現在不同了,據說它的營養價值很高,還是一種珍貴的藥材,一斤賣幾百元呢。
  • 農村俗語:「院內不栽松與柏,院外不栽桑與槐」是啥意思?
    父親走了以後,李大哥找來了王大爺進行傾訴。王大爺了解了情況後對李大哥說:你父親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咱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院內不栽松與柏,院外不栽桑與槐」,而你卻要在庭院中栽植松樹和柏樹,你這分明不是想犯忌諱嗎?所以,你父親的做法是正確的呢!「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