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養了十多隻母羊,為了擴大羊群規模,特意去購買一隻公羊。這隻公羊看上去威武雄壯,給人一種戰鬥力很強的感覺。而實際上這隻公羊嚴重存在「性無能」的問題,見了母羊不但畏畏縮縮,而且,有時候還不願意與母羊呆在一起,簡直就是一隻「窩囊廢」。
對於這隻公羊所存在的問題,李大哥很是著急,因為買這隻公羊就花了近三千元,倘若這隻公羊身上存在的問題一直持續下去,豈不是白白扔掉了一筆錢嗎?
上個月的一天,李大哥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聊到了自家公羊的身上。當李大哥說完自家公羊所存在的問題時,老農說:你家公羊身上存在的問題很好解決,咱們農村不是有「公羊性無能,快找『臭板蟲』」這句俗語嗎?你去找一些「臭板蟲」不就行了?
「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呢!『臭板蟲』能夠解決公羊『性無能』的問題?什麼是『臭板蟲』呢?」對於老農的說法,李大哥有些大惑不解。
老農回答說:這句俗語在咱們農村已經流傳了上千年。「臭板蟲」的確能夠解決公羊「性無能」的問題。至於說你不知道什麼是「臭板蟲」,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緊接著,老農開始給李大哥講起「臭板蟲」來。老農說:
「臭板蟲」又名「屁巴蟲」、「打屁蟲」、「臭妮子」等,在春夏季節,這種蟲子常常爬在農作物的莖葉上吸食漿液,一旦不小心碰上了它,它的身體內便會放出一種奇臭難聞的氣體,使人避而遠之,因而落下了與「臭」或「屁」有關的名字。其實,它的真正學名可與「香」有關,被李時珍稱為「九香蟲」。
在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是這樣介紹「臭板蟲」(九香蟲)的:「九香蟲,產於貴州永寧衛赤水河中。大如小指頭,狀如水,身青黑色。至冬伏於石下,至驚蟄後即飛出。」
「臭板蟲」一般體長1.7~2.2釐米,寬1~1.2釐米,身體呈紫黑色或灰色,帶銅色光澤,其頭部、前胸背板及小盾片較黑。
在「臭板蟲」後胸腹部近前緣區,長有2個臭孔,這2個臭孔均能放出臭氣,用以防禦天敵對它的獵殺。屬於一種自衛武器。
然而,「臭板蟲」的身體內卻含有九香蟲油,將「臭板蟲」炒熟之後,即可成為一種香味濃鬱的美食,不但好吃,而且還有滋陰壯陽的作用。俗話說:「有錢人吃鹿茸,沒錢人吃『臭板蟲』。」由此可見「臭板蟲」對動物體的滋補作用完全能夠與鹿茸相比較。《中藥大辭典》載明:「臭板蟲」(九香蟲)對於神經性胃病,精神憂鬱而致的心口痛,脾腎陽虛的腰膝酸軟乏力、陽萎、遺尿等症有顯著療效。
在過去的時候,有些養殖有公羊的農戶就喜歡抓取「臭板蟲」。他們抓到「臭板蟲」後會將它們置於鍋中,然後放小火上炒熟並炒幹,最後倒出並研成細末裝瓶備用。當發現自家的公羊性能力不足時,他們便會用「臭板蟲」粉末給公羊灌服。一般情況下,他們每次會給公羊灌服1克,一天灌服兩次,當連續灌服15-20天後,公羊就會出現超強的性能力了。
李大哥聽老農這麼一說,決定也去抓取一些「臭板蟲」飼餵一段公羊試試。誰知這一試還真行,僅僅半個月時間,李大哥養的十多隻母羊全部懷上了羔羊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