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世界》和《一九八四》——摧毀我們的兩劑毒藥

2020-12-15 扒拉文史

如果能夠預見未來的世界,你希望能看到怎樣一種景況?

許多人或許會想到柏拉圖所提出的「烏託邦」又或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大眾總是會自發性地嚮往一個美好的理想國,在那裡,人人享樂,人人平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一個大同社會

然而卻忘記了烏託邦的本意除了「好地方」,還代表著「沒有的地方」,這註定是一個不可能實現 的幻夢。

在不以理想社會為終極追求的前提下,反烏託邦形式的文學開始出現,在這樣的文學作品中,往往呈現出一種令人感到恐懼、壓迫的社會狀態,甚至在其中找到現實生活的一些蛛絲馬跡,而更令讀者感受到代入感。

在經典的反烏託邦文學三部曲中,有兩部頗為值得探討:阿道司·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與喬治·歐威爾的《1984》。

同樣是描繪社會的一種情態,兩部小說的構想卻截然不同。

《1984》的字裡行間籠罩著一種悲觀的色彩,自由之靈魂、獨立之意志都成為了一種奢侈品;

《美麗新世界》卻正好相反,這是一片享樂的沃土,人們享受著科技所帶來的一切便利,卻在渾噩中喪失了自我與人性。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這兩部性質不同卻同樣引人深思的小說。

《1984》:極權主義統轄下的瘋狂社會

在奧威爾筆下所設想的未來世界中,我們並不能看到過多的科技發展的元素,反而因找到了接近現實的影子而毛骨悚然。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小部分金字塔頂端的人陷入了對名利無盡的追逐,世界戰火連綿。

底層人民則變成了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的基石,他們的作用只是一天天單調、枯燥、周而復始的生活,而不配享有自我的人格與意志。人們分分秒秒都處於嚴格的監控之中,思想自由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集體仇恨與個人崇拜。

國家的權利集中歸屬於一個「老大哥」的人,他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但是否真實存在卻不得而知,或者說無關緊要。

奧威爾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明知被奴役的大多數人難道不會興起反抗的念頭嗎?

從真實歷史的發展進程來看,極權社會最終的歸宿只會被憤怒的人們推翻,進而消亡

然而《1984》創造了一種幸福的奴役,人們雖然被奴役,但仍相信自己自由,對「老大哥」無限尊敬與崇拜,更有一種名為「仇恨兩分鐘」的活動,將人們對領導者的仇恨在兩分鐘的情緒發洩中轉移到一個莫須有的人身上,以此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

這樣的描述無疑令人感受到毛骨悚然,但是極權主義從某種程度而言,更屬於一種存在於過去社會的壓迫形式,越發民主的社會氛圍使得人們堅信自己是獨立而自由的個體,相信自己掌握著應有的權利,可以民主地選舉自己的領袖,可以改變社會的進程,獨裁政黨的一家獨大再難實現。

川普作為非政界人士卻能當選美國總統,這便是人民意志得到勝利的最好佐證,而在川普當選後,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是:《1984》在美國的銷量直線攀升。

雖然極權主義淡化,但這不能證明奧威爾筆下的思想牢籠已經銷聲匿跡,同樣以川普為例,他在一次演講中煽動聽眾針對一位異見者——一位屬於有色人種的女議員,支持者們向著她狂吼「關起來」、「送她回去」,這位女議員所代表的並不是一個個體,而是任何一位與領袖意見相左的人。

這樣的場景令人不由聯想到《1984》中的「仇恨兩分鐘」,人們被民主的幸福衝昏了頭腦,而以狂熱的個人崇拜追隨著領袖,向一個無辜的個體抒發仇恨,這是何等莫名而可怕!

我們既應當避免在痛苦的極權主義束縛下淪為麻木的底層,也應警惕在幸福的奴役下自甘喪失成為盲從者。

《美麗新世界》:娛樂至死的甜蜜毒藥

1931年出版的《美麗新世界》比《1984》早面世20餘年,卻做出了與現實世界更為接近的寓言。

與《1984》所描述的灰暗、壓抑不同,《美麗新世界》構建了一個數百年後的「虛假理想國」,在這個看似完美的未來社會,科技的高度發達解決了人們的大部分問題。

赫胥黎對於這些技術的寓言精準到可怕,克隆技術、體外受精、神經藥劑學的發展等都與現代社會的進度如出一轍,但這些技術並沒有如同想像一般造福人類,而成為了統治階級施展懷柔政策的工具。

赫胥黎

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人們失去了一切生存的壓力,不再擔心衣食無著、衰敗困窘,人們通過體外受精孕育後代,而這也成為了統治者控制各階層人民的最佳利器,每個人從胚胎開始就設計好了出廠模式,適應社會的各種階層。

在這樣一個標準化的世界裡,藝術及一切真實的感性、人性不復存在。

情緒無法控制了怎麼辦?

好辦,服用「唆麻」。這種在全書中出現數百次的精神藥物是完美的鎮定劑、致幻劑,只要半克就能讓你沉醉在飄飄欲仙的世界之中徜徉許久。

這種藥物也是上層、下層群體唯一的共通點,所有人都依賴著它,「唆麻」是幸福感的來源,它像宗教一樣給予人逃避世俗苦難的空間,像酒精一樣麻痺人的神經,給予你虛幻的快樂,卻又沒有絲毫後遺症。

人們依靠著「唆麻」周而復始,不再給自己留任何思考與懷疑的時間,滿足於自己的階層,滿足於自己的生活,社會一片和樂穩定。

「唆麻」正是美麗新世界的象徵之一,一種虛假的幸福,一種飲鴆止渴的道具。我們並沒有過多地陷入奧威爾筆下的「思想監獄」,卻正在一點點吃下赫胥黎享樂主義的「娛樂毒藥」。

批評家尼爾·波茲曼曾言:「有兩種方法可以讓文化精神枯萎,一種是奧威爾式的——文化成為一個監獄,另一種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為一場滑稽戲。」

文化監獄的時代正在離我們遠去,而娛樂至死的時代卻正在轟烈地進行著,人人都心甘情願地被虛假的幸福所束縛,成為娛樂的附庸。

赫胥黎以毒辣的眼光捕捉到,強制的獨權政策總有被憤怒的人們推翻的那一天,而利用人們「娛樂的無盡欲望」慢慢侵蝕獨立人格,卻能保證長久的穩定與虛假的幻夢。

歌德曾言:「 最無可救藥的是作為被奴役的人還以為自己活在自由之中」

這句話在此刻思考顯然更具有現實意義,在科技越發發達、社會越發民主的今日,人們自信地認為自己能掌握並追求自己的幸福,卻沒有發現這份幸福並不真實。

歌德

《1984》與《美麗新世界》:強制的束縛與幸福的奴役

對比二書中的世界構建,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異同,奧威爾與赫胥黎的共同觀點是:人類正承受著某種不應有的約束,但約束的形式卻是不一樣的

簡而言之,奧威爾告誡大眾,不要甘願為所憎恨之事物統轄奴役,赫胥黎卻告訴我們,不要耽於逸樂,毀於我們心心念念追求的幸福。

正如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所說一般:「奧威爾害怕的是那些強行禁書的人,赫胥黎擔心的是失去任何禁書的理由,因為再也沒有人願意讀書。

兩位作家的立足點本就不同,奧威爾所恐懼的是人們喪失知情的權利,害怕壓迫與囚禁等強制性手段,而赫胥黎則擔心人們發自心底地不為失去自由而痛苦,文化成為了刺激感官、庸俗娛樂的承載工具。

從現實意義而言,赫胥黎的擔憂顯然更貼近於現代人的生活,他認為對於人的徹底徵服並不需要鐵鏈與鞭打,只要給予人們想要的感官享受,令人們淹沒在無窮無盡的娛樂之中,就能使他們愛上被奴役的感覺,實現不動武的徵服,恰如書中的「唆麻」。

而這種幸福的奴役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書中的「唆麻」和現實中的「科技上癮」現象其實也是十分相似的。

網絡和社交媒體正一步步化作無形的鎖鏈侵蝕我們的生活,「大數據」算法推送你喜歡的內容、遊戲的獎懲機制、社交軟體的點讚轉發評論,無不在形成一種針對於用戶的條件反射,以一切符合受眾期望值的行為控制著你無法自拔。

可以說,對於媒介的控制就是對於思想的控制,而這種娛樂是人們自發選擇的嗎?

未必如此,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推動著人們陷入信息漩渦,在享受便捷的同時不自覺被娛樂所捆綁。

未來是否真的會變成《1984》或《美麗新世界》所描述的那般呢?

我想,選擇的權力掌握在人類自己的手中,所謂的反烏託邦文學,並不是為了反對美好的存在,而是對人類客觀行為的反思,赫胥黎和奧威爾想告誡人們的是:不要受制於享樂主義與極權主義,我們不應當為此而鬱鬱寡歡,而是應當從中汲取改變的力量,不再沉迷於庸俗享受,不再成為盲目的從眾者。

正如《美麗新世界》中的反叛者約翰所言:「我不要舒適。我要上帝,我要詩歌,我要真正的危險,我要自由,我要美好,我要罪惡。」

永遠保持我們獨立自由的思想、信仰與對真實幸福的追求。

文/扒拉文史

相關焦點

  • 赫胥黎小說改編劇「美麗新世界」發預告
    赫胥黎小說改編劇「美麗新世界」發預告 時間:2020.06.27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 反烏託邦小說《美麗新世界》改編為美劇,7月15日上映
    撰文丨肖舒妍近日,美國流媒體平臺Peacock發布了由赫胥黎經典小說《美麗新世界》改編的同名美劇預告片,預計該劇將於7月15日起在Peacock播出。美劇《美麗新世界》海報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與奧威爾的《一九八四》、扎米亞京的《我們》並稱世界三大反烏託邦小說。原著創作於1931年,在1932年發表後即引起巨大轟動。
  • 文學丨《美麗新世界》:反烏託邦的文學經典究竟說了些什麼?
    到底什麼是烏託邦和反烏託邦?「美麗新世界」的構想,源於烏託邦。「烏託邦」這個詞,是希臘語的音譯,含有「好地方」和「烏有之鄉」的意思,出自16世紀英國作家託馬斯·莫爾的同名著作。《美麗新世界》,就是對這種美好願景的根本質疑。赫胥黎曾說,美麗新世界是「一個理性的怪物」,一個將科技理性發揮到極致的所謂完美世界,根本是荒謬的。因為極端的科技理性,服從的是單一的意志,比如小說中的「社會、本分、高效」的意志,它必然的邏輯指向,是個體的消亡和極權統治的誕生。
  • 喬治.奧威爾的反烏託邦之作:《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是一部由英國左翼作家喬治.奧威爾創作的長篇政治小說,於1949年首次出版。這部作品與1932年英國赫胥黎著作的《美麗新世界》,以及俄國扎米亞京的《我們》並稱反烏託邦的三部代表作。《一九八四》是一部政治寓言,更是一部具有預言性質的科幻小說。
  • 赫胥黎小說改編劇"美麗新世界"發預告! "韓索羅"飾男主 烏託邦未來...
    時光網訊 NBC環球旗下的流媒體平臺孔雀(Peacock),今日為旗下一系列新美劇發布了預告片,其中包括改編自奧爾德斯·赫胥黎經典科幻小說的《美麗新世界》。本書原著與《一九八四》和《我們》並列為世界三大反烏託邦小說,小說於1931年創作,1932年發表。
  • 《美麗新世界》劇集年內上線!這個系列的反烏託邦電影也值得重刷
    由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改編的劇集放出了預告片,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作為與《一九八四》齊名的反烏託邦名著,自然很受關注。作為一個保留了情感和人倫的人,他最終和這個世界發生不可調和的衝突……即便是看上去最幸福的生活,也沒有人願意享受被規定的人生。所以終究會有人醒悟過來,終究會有人反抗。就是像另一個著名的反烏託邦電影《飢餓遊戲》。五一閒著,把四部一起看了一遍。據說要拍前傳了,還挺期待的。
  • 幹掉我們的不是「老大哥」:從《烏託邦》到《美麗新世界》
    反烏託邦三部曲:《美麗新世界》《1984》《動物莊園》均是20世紀影響深遠的文學經典。其超越時代的預言,影響了一代人,已成為歐洲文學中偉大的道德力量、歐美國家重要的文明啟蒙讀物!在這樣一個時代,不了解《1984》,那很有可能意味著,正走著一條和書中主人公相似的危險之路!科技使強力更容易被獨裁者掌握,《1984》的世界在今天更容易實現。本書是一部被奧威爾立在地獄門口的經典名作。
  • 如何評價美劇《美麗新世界》?《美麗新世界》現代人能接受嗎?
    美麗新世界讓我恐懼的是我很多時候真的覺得這種生活是可以接受的。這世界已經這樣了,變成那樣有什麼不好呢 ?但是美麗新世界的繁榮是建立在壓迫低種姓的基礎上的,現實例子就是曾經白人控制的南非,你想的只是當上層罷了.
  • 新播美劇《美麗新世界》,豆瓣分從8.3一路降到7.4,原著粉很失望
    《美麗新世界》改編自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的同名小說。這本小說是赫胥黎最傑出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反烏託邦經典文學之一。與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扎米亞京的《我們》並稱世界三大反烏託邦小說。
  • 美麗新世界收集的部分獨眼
    作者:美麗新世界之前提到美麗新世界想集起所有的獨眼機體,那麼今天就看其中的一部分吧。的確沒啥可說的,畢竟獨眼的魅力也深深的吸引著很多的模型玩家,後面咱們是不是出個更大的集合呢?這樣似乎對深度挖掘機體特徵和製作方法其實都是會有很大的幫助和提高的。但最近手頭的事情有點多,所以只能將這個美好的願景作為一個長期的計劃了。就像美麗新世界想集齊所有的獨眼一樣,iN也想集齊所有高達模型愛好者的力量,然後共同的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從這點上來說本質相似,所以互為勉勵吧。
  • 《瘋狂動物城》,願我們擁有一個美麗新世界
    豆瓣評分迪士尼再次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永遠美好善良,永遠出乎意料的美麗新世界。而「閃電」這個名字,他的工作(車管所)和樹懶的特點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造成了有趣的反諷效果。狐尼克看似是個靠投機倒把賺錢的小商人,其實曾經內心也充滿善良和正義,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偏見中自我放棄。
  • 《一九八四》:觸目驚心,回味無窮
    《一九八四》是全世界三大「反烏託邦」政治諷喻小說之一。作者喬治奧威爾一生短暫,顛沛流離,他用犀利的文筆和深邃的洞察力真實記錄了奧威爾生活的時代,並做出了超越時代的預言。錢鍾書,王小波,王蒙等中國作家受這部跨時代長篇小說《一九八四》影響巨大。
  • 從《美麗新世界》談起:烏託邦是嚮往,還是警醒?
    赫胥黎與作品《美麗新世界》如今,離赫胥黎寫成《美麗新世界》過去了近九十年,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說,今天的我們依然重新討論近九十年前的小說,依然重新討論九十年前的思想家,他對當時世界的批判依然沒有過時,其實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但更可悲的是我們似乎還能預見到
  • 《美麗新世界》熱播:我們需要的不是「徹底躺平」,而是懶惰權
    1932年,英國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創作了讓他名留青史的反烏託邦小說《美麗新世界》,時隔將近90年後,這個夏天,這部小說也被改編為美劇上線。劇中,赫胥黎原作的諸多經典設定得到保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維繫「美麗新世界」運轉的重要藥物——「嗦麻」。
  • 《美麗新世界》美劇熱播:我們需要的不是「徹底躺平」,而是「懶惰...
    1932年,英國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創作了讓他名留青史的反烏託邦小說《美麗新世界》,時隔將近90年後,這個夏天,這部小說也被改編為美劇上線。劇中,赫胥黎原作的諸多經典設定得到保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維繫「美麗新世界」運轉的重要藥物——「嗦麻」。
  • 我鼓起所有勇氣,才看清這個新世界-讀赫胥黎《美麗新世界》
    徐敏老師9月15日下午,第47場經心讀書會如期舉行,幾十位讀書人在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徐敏老師的帶領下,以赫胥黎的小說《美麗新世界但一如書名Brave New World,我們得鼓足了勇氣,才敢去深究這個「美麗新世界」。因篇幅有限,現僅摘錄部分精彩內容以饗讀者。故事從一群學生參觀倫敦中區孵化和培育中心開始。
  • 《文明帝國5》新資料片《美麗新世界》公布
    而今,官方公布了《文明帝國5》的第二個資料片《美麗新世界》,預計將導入更多有趣多元的新內容與設計來吸引玩家。《美麗新世界》除了加入9個全新的文明之外,還新增了8個新的奇蹟、2個全新的場景與幾十個全新的單位、建築。
  • 《美麗新世界》再次證明,反烏託邦劇不好拍|科幻迷
    我們有三條規則:沒有隱私,沒有家庭,沒有單一配偶制。」與原著相似,劇版《美麗新世界》同樣以強設定開局。故事背景依舊是書中的「新倫敦」,這個投射著昔日大英帝國輝光的地名,如今看來卻頗為諷刺。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莫過於《1984》中,主人公所在的大洋國只存在一個政黨——英格蘭社會主義的設定了。
  • 《文明帝國5:美麗新世界》這個資料片讓你的世界更完美
    今天要分享的遊戲是《文明帝國5:美麗新世界》,而《美麗新世界》也是《文明帝國V》的第二個大型資料片,以文明帝國V本身的內容做出強化並加入新元素、修正原先的缺點。因此《美麗新世界》整體而言仍舊是以《文明V》為基底而設計,基本玩法上並無差異。
  • 2020年第一部大尺度劇《美麗新世界》
    劇名:《美麗新世界》前段時間,羅老師被爆出多人運動的事,讓人大跌眼鏡。但是如果,在某一天,這種事情變成正常、甚至人類最高領導層推崇、普及的事情,那得多「變態」(刺激)啊。劇集《美麗新世界》講的就是在科技高度發展下,這個世界出現的那些讓人匪夷所思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