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歷史唯一被國民處死的君主——路易十六

2021-01-10 歷史的皇宮

當今法國的全稱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或者「法蘭西共和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政治體制是共和制,所以國家元首是總統,不過法國在歷史上,曾經多次在君主制和共和制之間易手,直到19世紀末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後,法國的君主制才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法國的君主制歷史相當久遠,起碼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紀,在長達一千多年的君主制歷史當中,法國出現了數量不少的君主,根據確切的記載,整個法國歷史有且只有一位君主是被國民處死,他就是臭名昭著的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的畫像

路易十六生於1754年,是法國波旁王朝的國王,前任國王路易十五的孫子。關于波旁王朝,這是歐洲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朝代,統治過包括法國、義大利等國家,大名鼎鼎的「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是法國歷史最偉大的國王之一,因為路易十四的在位時間和壽命都非常長,所以路易十四死後,他的王位繼承人已經是他的曾孫(曾孫是指三世孫)路易十五,而路易十六又是路易十五的孫子(孫子指二世孫),所以路易十六已經是路易十四的五世孫。

因為路易十六的父親在當王儲期間病死,所以他被爺爺路易十五立為王儲,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擅長多國語言,而且精通歷史和地理,不過他卻對政治毫無興趣,這令路易十五很頭痛,他並不放心把王位傳給這樣一位孫子。

路易十五在位期間,法國的封建君主制已經搖搖欲墜,他沒能繼承曾祖路易十四的成果,在他執政晚期變得生活奢靡,失去了民心,這為後面法國爆發大革命埋下禍根。1774年路易十五死後,路易十六順利繼承王位,但他沒有任何作為帝王的才能和手腕,反而延續了路易十五的奢侈腐化,他的瑪麗王后動不動就挪用國家財富,為自己增添名貴衣服、首飾、宮殿以及舉辦舞會等等,最要命的還是她養情夫,一向性格懦弱的路易十五對瑪麗王后不聞不問。

另一方面,路易十五在瑪麗王后的慫恿下,居然解散議會,壓迫資產階級。本來底層國民已經不滿,現在還導致了資產階級不滿,按照法國當時的社會狀況,波旁王朝的統治已經導致了非常嚴重的社會矛盾,一場大的社會動亂絕對是不可避免的。

1789年7月14日,在種種因素的促使下,法國歷史上著名的「法國大革命」終於爆發了,極度憤怒的法國國民要求路易十六下臺,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的親信部下建議他們外逃,等王宮衛隊鎮壓了國民衛隊後再返回。但路易十六拒絕了這個建議,他希望與國民談判。

後來經過談判,路易十六答應把君主專制制度改為君主立憲制度,自己放棄了作為封建君主的絕大部分權利,並於1791年9月籤署了《1791年憲法》。除了放棄了作為封建君主的權利,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等王室成員的人身自由也被限制。

但久而久之,路易十六與瑪麗王后決定出逃,奪回屬于波旁王朝的權利。1792年路易十六及其家人在喬裝打扮後出逃,並對外宣稱自己與1791年籤署的憲法無效,法國仍然是君主專制國家,自己擁有絕對統治權,他下令法國各地忠于波旁王朝的軍隊撲滅國民軍隊。

但此時忠於路易十六的法國軍隊已經不多了,他的親信軍隊又被國民軍隊殲滅,路易十六的出逃失敗了,他被法國國民抓住了,憤怒的法國國民不再相信路易十六,剝奪了他的國王之位,在位18年的路易十六及其家人都淪為階下之囚,他與瑪麗王后被宣判死刑,用斷頭臺處死。

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被推上了斷頭臺,當斷頭刀落下後,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瞬間身首異處,路易十六成為法國歷史上唯一被國民處死的君主,法國君主專制制度的波旁王朝也宣布終結。

相關焦點

  • 歐洲歷史上被處死的三個君主,他們的遺言是什麼,一個比一個霸氣
    當然,歷史上的歐洲王室可以說更多,不過和我國古代皇帝不同的是,歐洲的君主很少又被處死的。要知道在我國的歷史上一旦改朝換代,皇帝被處死很正常。但是在歐洲的歷史上一共只有三個君主被處死。而且他們每個人死的時候都有自己的遺言,我們看下他們的遺言是什麼。
  • 作為歐洲歷史上第二位被處死的國王,路易十六真的罪有應得嗎?
    法國革命200周年的慶典上,時任法國總統的弗朗索瓦·密特朗也說:「路易十六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但也是不可避免的。」於是路易十六一家又被國民衛隊押送回巴黎,這一次立憲派對他的限制就遠比之前大得多了。制憲會議從王室手中剝奪了外交、軍事和地方行政權力,並且不再維護國王在公眾眼中的形象,路易十六的權威一落千丈,被徹底攥在國民議會手中。1791年10月1日立法議會召開,法國正式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法國大革命基本宣告成功。
  • 法國歷史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共和國,你分得清楚嗎?
    前言,法國歷史有五個共和國在世界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像法國那樣,不到兩百年時間就發生了多次政治制度的變動,在君主制度和共和制度兩者之間不斷易手,單單是共和制度,就實行過五次,形成了法國歷史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共和國,其正式國號都是「法蘭西共和國」,但是後世為了方便劃分和研究法國歷史,就命名為法蘭西第一、第二、
  • 1793年1月21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
    法蘭西太子路易是路易十五唯一活下來的兒子,但還沒來得及繼位,就去世了。太子路易和第二任妻子生育了三位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夏爾十世。1774年,在祖父路易十五去世後,路易十六繼位成為法國國王。法國中層階級和下層階級對法國貴族及法國君主專制愈發不滿,路易十六及其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則成為了舊制度的代表人物。
  • 法國歷史上經歷了幾次大革命?
    眾所周知,法國歷史上湧現出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度羅等一大批問思想開明的人物,天賦人權(人人平等)、君主立憲、三權分立等思想應運而生,深入人心,所以這個國家很有意思,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攻佔巴士底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法國歷史上幾次比較有名的革命。
  • 近代史:路易十六被押上斷頭臺,成為第2個被處死的歐洲封建君主
    近代史:路易十六被押上斷頭臺,成為第2個被處死的歐洲封建君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後,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控制了制憲議會,他們保留了國王。1792年,奧地利和普魯士聯手幹預法國內政,越過邊界,向巴黎進犯。8月10日,巴黎人民挺身而出,佔領了路易十六居住的 圖伊勒裡宮,把王室成員關入監獄。
  • 人類歷史絕無僅有的君主,既是一國開國君主,也是另一國亡國君主
    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有些君主的身份是很特殊的,身兼開國君主和亡國君主的兩個身份,比如中國東魏王朝的孝靜帝元善見,他不僅是東魏王朝的開國皇帝,也是東魏王朝的亡國皇帝,換言之東魏王朝的開國皇帝和亡國皇帝是同一個人。
  • 法國總統為路易十六平反:他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
    法國大革命時期,波旁王朝的國王路易十六與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先後被送上了斷頭臺。革命者處決了路易十六與瑪麗王后,法國的民眾興高採烈,歡呼雀躍。路易十六在臨死前,曾大聲呼喊一一「我是無罪的!」路易十四成為了法國唯一的領袖,他臨駕於法律之上,所有貴族百姓皆是國王的奴僕,一切都要尊尋「太陽王」路易十六的安排。到了路易十四的曾孫路易十五繼位後,他也聲稱一一「我依靠上帝來執掌王權,我的臣民要受這些法律的指導和統治。」
  • 你要懂的世界史:法國、德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
    等到路易十五死後,他的兒子也死了,他的孫子即位,就是路易十六。路易十六,是法國爆發大革命前的最後一個國王,也是法國歷史上有名的鎖匠國王,不理朝政,整天修鎖、修表,跟明朝的天啟皇帝有一拼「木匠皇帝」。路易十六結巴,不願意見大臣,整天就是修表修鎖,他宣稱歐洲沒有他打不開的鎖。
  • 從自由平等到高壓政策,為何法國大革命的革命精英態度截然相反?
    之後,人民組織的國民自衛軍掌握軍權,人民組織的制憲會議掌握立法權,並且通過了著名的《人權宣言》,限制王權,實行代議制。由此,法國成為了君主立憲制的民主國家。在經過了大革命之後,法國的革命精英們便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去建設社會。不僅通過了各項利於民主的草案,還在各地舉辦活動慶祝革命。
  • 淺談,國外歷史上著名的路易十六事件,你知道多少?
    論個人素質,路易十六當然沒法和十四比,和十五比可能也差了點,可是1789年的法國真不是十四末期那種完全情況啊,至少外國人沒有打進法國本土,也沒有餓死上百萬人的饑荒,再怎麼說,路易十六被砍了頭還是很多人覺得冤枉的。
  • 老照片歐洲歷史上第三個被處死的君主,出行列車相當豪華
    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德羅維奇,熟悉俄羅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他是最後一位沙皇,史稱尼古拉二世。可同時,他還是歐洲歷史上第三個被處死的君主。身為俄國歷史上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也極其看重名譽和地位,單是一家人平常出行的火車都相當豪華。
  • 拿破崙兩次戰敗後,為何都沒被處死只是流放?原因其實很簡單
    不過在他失敗以後,他卻沒有被處死,而是被流放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會有疑問,這究竟是為什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列強對待拿破崙如此寬鬆,是有一定原因的,其中主要是為了避免激怒法國人,並且拿破崙家族在國際上也是被很多國家承認的,他們被認定為皇族。除此之外,除了法國以外,歐洲也有著很多潛在的崇拜拿破崙的群體存在。
  • 路易十六是少有的私生活不亂的法國國王,卻因奢侈的王后而被法國人...
    法國波傍王朝末代國王路易十六,雖說在日後的法國大革命中與王后安東奈特一起上了斷頭臺,但是不論路易十六的治國能力怎麼樣,他在法國歷史上卻是少有的私生活不混亂的國王。
  • 拿破崙橫掃歐洲時戰敗兩次,卻沒有被處死他,僅是被流放為何?原因挺...
    在無邊的黑暗裡,眾多的未解和神秘靜靜的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的火炬亮起,讓我們一起開啟探索歷史的旅程 說起拿破崙,大家可以說非常熟悉。學習世界史的朋友絕對會知道這個人。畢竟他對十九世紀初期的歐洲有著重大影響,他帶領的法國橫掃歐洲,成為歐洲霸主。
  • 《刺客信條》中的著名歷史人物:大革命篇(5)
    上期,我盤點了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拿破崙的未婚妻、瑞典國王卡爾十四世的妻子德茜蕾·克拉裡;法國元帥、後來成為瑞典國王的讓·伯納多特,共三位遊戲中出現的著名歷史人物,簡單感受了他們的生平和成就。  本期,本甜筒將繼續盤點《刺客信條:大革命》中的著名歷史人物,與盒友一起感受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法國巴黎。
  • 法國歷史上有位「鎖匠國王」,也是歐洲歷史上第二位被砍頭的國王
    十八世紀,法國是歐洲人口最多,國力最強大的國家,卻依然是一個典型的封建等級森嚴,君主專制王權國家,資本主義的崛起受到限制。當時的法國人被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天主教會;第二等級:封建貴族;第三等級:普通公民。
  • 「奇聞篇」法國歷史上的鐵面人,至今他的身份一直是個謎
    1789年,法國爆發了一場大革命,在這場大革命中巴士底獄被攻陷,法國的君主制在這場革命的三年後被徹底推翻,人們在翻閱巴士底獄的檔案資料時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囚犯,這個囚犯的編號是64389000,在編號上與其他囚犯並沒有任何區別,但是他的名字卻讓圍觀者摸不到頭腦,這位囚犯根本就沒有名字,他只有一個叫做「鐵面人」的代號,自從鐵面人的檔案面世之後,鐵面人之謎正式在法國盛行
  • 為何法國歷史會被劃分為第一、二、三共和國?它們之間有何不同?
    如果不了解歐洲歷史,那麼多半可能會被法國歷史上的第一共和國,第二共和國以及後面的第三、第四、第五共和國給繞暈,既然都是共和國,那麼歷史學家為什麼還要給它排序呢?它們之間難道有什麼不同?其實法蘭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共和國的正式名稱都叫「法蘭西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