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法國歷史上湧現出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度羅等一大批問思想開明的人物,天賦人權(人人平等)、君主立憲、三權分立等思想應運而生,深入人心,所以這個國家很有意思,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法國歷史上幾次比較有名的革命。
波旁王朝時期的法國,劃分有三個等級,由教士組成的第一等級,貴族組成第二等級,其他公民如農民和城市平民、商人組成第三等級。第三等級在地位屬於被統治的階層。
1789年5月5日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宮召開三級會議,企圖對第三等級增稅,以解救政府財政危機。議會投票第三等級勝出,可是路易十六就不願意了,強行要求加稅。直接企圖解散議會。
路易十六這下可好,事情鬧大了,他的這一行為徹底激起法國民眾反抗,憤怒的群眾直接把巴士底獄給佔了,統治法國幾百年的波旁王朝及其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制瓦解。路易十六聯繫外援企圖扼殺革命,結果被送上了斷頭臺,法國大革命歷經了君主立憲派、雅各賓派、熱月黨人執政,直到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結束了督政府的統治,建立起臨時執政府,自任執政。法國大革命才宣告結束。
第二個就是七月革命,拿破崙在滑鐵盧慘敗之後,1830年7月法國推翻復闢波旁王朝,擁戴菲利普登上王位的革命。建立的新王朝也就是「七月王朝」。波旁王室的專制統治讓經歷過法國大革命崇尚自由人權的法國人民難以忍受,法國人民群起反抗。
七月革命後法國基本走向是保障個人財產、公共秩序及維護民主自由,波旁王朝的專制勢力基本被消滅乾淨。
上面所說的七月革命勝利後,資本主義在法國的發展了,但是卻使廣大工人農民和小資產階級更加貧困。資本家財富越來越集中,大量的手工業者和民眾卻由於大資本家的壟斷競爭而紛紛破產,可是他們還得擔負著國家稅收的各種苛捐雜稅。
1848年2月,法國「二月革命」終於爆發。起義群眾和政府軍展開了激戰,工人們組織開展大罷工,菲利普逃亡英國,2月25日革命臨時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國,也就是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也許很多人會說,法國人太理想化了,生活裡任何事情都想做到完美與極致,其實不然,法國曆次革命的爆發其實是有著原因的,但整體而言,這也許是思想革命和工業革命共同作用的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