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豐初年(1078年),著名畫家、收藏家王詵在「西園」,邀請當時一批文人雅士舉行了一次被譽為歷史上「三大著名雅集」之一的「西園雅集」。這次雅集有蘇軾兄弟及黃庭堅、米芾、蔡肇、李之儀、李公麟、晁補之、張耒、秦觀等16人。為紀念該雅集,特邀李公麟作《西園雅集圖》,該圖以「現場直播」的方式記錄了米芾、蘇軾的執筆方法:
圖1 北宋李公麟《西苑雅集圖》 中米元章執筆題壁圖像
圖2 《西園雅集圖卷》米芾執筆局部放大,為三指單鉤法
在這幅具有「寫實意義」的繪畫裡,所呈現米芾的執筆方法是比較可信的。米芾的執筆方法主要有三個優勢:
1、高執筆、靈活大。
這樣執筆,毛筆的揮灑空間大,易靈動,這樣的執筆有助於多面出鋒,我們在米芾不少作品中能領略到米芾寫字的活脫。
2、把筆松,手心虛。
米芾強調「把筆輕,自然手心虛,振迅天真,出於意外。」這句話透露出一下幾點:執筆要點關鍵在於要松,手心要虛。行筆速度要快,即振迅。這樣的結果必然是天真爛漫,有時候會有意外神來之筆。
3、懸手與書寫角度——得筆的關鍵。
米芾向陳昱授以作字提筆之法時強調的就是提筆書寫,即使小楷也不例外。米芾在《自敘帖》中又說「得筆,則雖細為髭發亦圓 ;不得筆,雖粗如椽亦偏。此雖心得亦可學,入學之理在作字,必懸手,鋒抵壁,久之,必自得趣也。」
參考執筆法,那麼我們學習米芾書法應該選用什麼毛筆呢?如何才能「得筆」?於是,前段時間,我們為學習米芾的「米粉們」特別研究並精心製作了一套毛筆,非常順手!比如米芾高手張其亮老師用到此筆時非常滿意,並且強烈推薦:
張老師用到好筆,十分高興,
即興書帖連贊書法思考「唐風」狼毫筆:
「彈性好」、「收鋒利索」。
▼
張其亮《善書擇筆帖》原文:
「書思袁總贈我狼毫筆一支(唐風),
一試果然好用!
感覺不一樣,彈性好,收鋒利索。
有人曾云:善書者不擇筆,此言不妥。
給他一個長鋒羊毫讓他寫篇小楷試試。」
如果一帖難表喜悅之情,
那就書兩帖!
在第二帖《不釋手帖》中,
張老師更是直言對唐風「愛不釋手」,
這是書法家率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
張老師對好筆到達「愛不釋手」的喜愛,
相信很多書友有所共鳴,
因為多數書法人對文房用品有「器物之癮」:
如北宋米芾痴愛硯、明代毛晉嗜毛邊紙如命、
清代乾隆狂愛印章、現代陳忠康痴迷藏墨等…
你有沒有對一支好筆的熱愛,
到達「愛不釋手」的程度?
書法思考官方商城唐風 | 黑檀木精製狼毫筆小程序
也許「唐風」能給你這樣迷戀的感覺,
她是工匠精神的寫照,
是手作文房美物的經典回歸。
▼
購買方式見本文底部
一、好料。
筆桿採用黑檀木製作,筆毫採用的是正宗遼北狼毫,且用料純度高達85%,以豬鬃加健。用料好不好,熟手開筆後一摸便知。
二、好用。
沉實檀木筆桿,握持感好,不易滑脫。極佳毛料配比,使得彈力和收鋒能力得以呼應平衡,恰到好處,極大適應了二王、米芾、顏體等各類行書使用要求,實現多面出鋒。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中國人民大學書法博士王老師試用效果:
視頻中王老師使用唐風寫字矯健有力、雋永瀟灑,可見唐風是難得的行書好筆。
三、耐用。
唐風筆桿堅實,大料原木實心,持久不裂。其實高純動物毛並不耐磨,所以豬鬃加健起到很關鍵作用,同時確保彈力和狼毫不易劃損。
四、精美。
黑檀木紋理獨具古典韻味,不易刮花、斷裂、變形,筆桿打磨精細光潔,兼顧顏值與實用。最大化滿足更大人群。自由、送禮兩相宜。
希望每個熱愛書法的人,
都有一套自己喜歡的筆,
不盡為寫字,
也為了幸福感與生命的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