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聯(
微博 數據) 博物館內,一名小球迷單膝跪在地上拍攝曼聯名宿博比·查爾頓參與
奧運火炬傳遞時的火炬以及當時穿的005號火炬手服。
新京報特派曼徹斯特記者 韓萌
曼聯博物館的榮譽室裡面擺滿了曼聯隊獲得的獎盃和榮譽。
球場外的牆上掛著一個鍾,指針停止在了曼聯球隊遭遇空難的那一刻。
這是一座屬於足球、英超(
微博 專題) 和曼聯的專業球場,這是曼徹斯特市地標性建築,這是老特拉福德球場。許多人不遠萬裡慕名而來,像朝聖一樣頂禮膜拜。如今,這座球場被打上了奧運烙印,成為倫敦奧運會足球賽場。
老特拉福德球場
老特拉福德球場位於曼徹斯特市內西面大曼徹斯特郡,為英格蘭俱樂部曼聯隊主場,世界上最著名的足球場之一,能容納76212人,首次修建竣工時間為1910年2月19日。曼聯從1910年便以此球場作為主場。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球場曾經受到炸彈轟炸,直到1949年老特拉福德球場才完成重建,並一直使用至今。
檔案:空難印跡 南看臺紀念慕尼黑空難
早年間以工業聞名的曼徹斯特市,早已放緩了它發展的腳步。生活節奏漸漸放緩讓整個城市也跟著慢了下來。
從曼徹斯特市區乘坐輕軌電車一路向西行駛,大約十五分鐘後就可以逃離都市的喧囂。灑滿鮮花的院落,低矮的別墅,寧靜的街道,這裡有另外一番景象。
穿過靜謐的居民區,老特拉福德球場映入眼帘。體育場的正門位於東面,綠色的玻璃牆、大紅的「MANCHESTER UNITED」,曼聯名宿博比·查爾頓更願意叫它「夢劇場」一個書寫夢想和奇蹟的地方。
體育場東看臺玻璃外牆上豎立著馬特·巴斯比爵士的銅像。上世紀40年代,巴斯比爵士開始擔任曼聯隊主教練,並且經歷了「慕尼黑空難」。作為倖存者,巴斯比傷愈後繼續執教曼聯隊,讓球隊從空難的灰燼中站立起來,並且逐漸強大。
在巴斯比的率領下,曼聯隊在空難10年後再次稱霸歐洲大陸,巴斯比也被視為曼聯俱樂部歷史上最偉大的教練,他的銅像已被豎立在球場外16年。
為了紀念在慕尼黑空難中逝去的八名球員、一名教練、一名訓練員和多名記者,體育場的南看臺外牆上刻上了他們的名字,當年那批球員比賽時的出場照片放在名字下面,供人們瞻望。南看臺外牆上有個時鐘,時間轉變,但日期永遠定格在1958年2月6日那一刻,俱樂部用這樣的方式寄託永久的哀思。
弗爵身影:北看臺名為「弗格森看臺」
老特拉福德球場北看臺外是曼聯博物館和紅魔咖啡廳,球迷可以買票進入博物館參觀,成人票價為12英鎊。
博物館將第一個展廳獻給了傳奇前鋒丹尼斯·勞。展廳的櫥窗裡放著他當年的球衣和獲得的獎盃、獎牌。櫥窗上面的電視機循環播放黑白默片,將人們的思緒拽到上世紀60年代。
丹尼斯·勞1959年加盟曼聯,在曼聯隊效力的11年,出場409次,其中替補登場只有6次,打進236球。除了博比·查爾頓外,曼聯隊中再沒有其他人打破這個紀錄。
穿過丹尼斯·勞展廳後,下一個展廳的主角是弗格森。俱樂部將整個展廳的內容全部獻給了老爵爺,以表彰他在球隊執教的26個春秋。展廳內掛著一幅弗格森剛開始執教曼聯時的老照片,45歲的他身著西裝,繫著領帶,頭髮濃密,而且是二八分。隨著歲月的流逝,爵爺頭髮少了,臉上的皺紋多了。
曼聯俱樂部去年為弗格森搞了執教25周年慶典,並且將北看臺命名為「弗格森看臺」,這也是俱樂部第一次以一個人的名字來為球場看臺命名。
博物館內有個「特殊展廳」,這裡沒有太多的裝飾,紅色的牆壁上記錄的內容全部是關於「慕尼黑空難」的。牆上標註著逝者和倖存者的名字,櫥窗內展示著空難第二天的報紙。發黃的報紙,清晰的文字,歷歷在目。俱樂部用最莊嚴的方式,表達著對逝者的尊重,永遠不會忘記。
曼聯榮譽:展廳櫥窗內堆滿了獎盃
曼聯博物館除了懷舊之外,還有現代元素。他們專門用一個展廳來展示五名為曼聯隊出場100次以上的現役球員,他們分別是:範德薩、魯尼、維迪奇、吉格斯和樸智星。
介紹樸智星時,曼聯俱樂部不吝溢美之詞,稱他是一名非常努力的亞洲球員,「不知疲倦的奔跑、足夠的速度和不懈的激情讓他成為曼聯隊中不可或缺的中場球員。」
樸智星是2005年6月加盟曼聯的,在那個夏天跟隨球隊來北京同國安隊進行友誼賽。那場比賽中,樸智星打進了自己加盟曼聯隊後的第一粒進球,這粒進球也在博物館他的介紹中被提及。只不過國安隊的名字被寫成了:「BEIJING Hyundai」。當時的國安隊曾被現代集團冠名,正確拼寫應該是「Xiandai」。
為了紀念那些為球隊效力過的球員,俱樂部用博物館展廳的一面牆來記錄球員名字。最早要追溯到1886年。2004年董方卓曾加盟曼聯,但與一隊無緣,沒被提名。
博物館的最中心區域是俱樂部的榮譽室。自從1878年成立以來,曼聯隊獲得獎盃無數,榮譽無數,20多平米的展廳櫥窗裡,堆滿了各種獎盃、獎牌。
奧運會之前,榮耀室最中間是空的。可如今專門設置了個櫥窗,裡面有曼聯名宿博比·查爾頓參與奧運火炬傳遞時的火炬,以及當時穿的005號火炬手服。俱樂部告訴參觀者,這裡不光只有曼聯和英超,還有奧運,老特拉福德已被打上了奧運的烙印。
奧運元素:一件正品球衣700元人民幣
奧運會前,老特拉福德球場東看臺外的綠色玻璃牆上沒有任何裝飾。不過由於這裡要承辦奧運會足球比賽,奧運元素一下子湧了上來。
玻璃牆上貼上了奧運五環,東看臺兩側掛上了印有倫敦奧運會標誌的大幅海報,就連球場的安保人員都要統一著裝,被佩戴印有奧運標記的證件。老特拉福德體育場從英超專業足球場一下子變成了奧運賽場。
東看臺下有曼聯俱樂部用品專賣店,裡面有包括球衣、圍巾、帽子、T恤衫等紀念品。在這裡,印有球員號碼的球衣售價70英鎊(約合人民幣700元)、球迷圍巾售價16英鎊(約合人民幣160元)。曼聯隊個別復古球衣也在這裡銷售,這樣球衣的價格是最新版球衣的一半。
球場外,偶爾也會有小商販來向參觀者兜售圍巾。他們手裡的圍巾製作相對粗糙,開口價是10英鎊,還可以還價。安保人員對此基本上不予理睬,俱樂部只是在體育場外豎立個牌子,用中、日、韓三國文字告訴參觀者不要從小販手中購買俱樂部產品,「那些產品都不是官方授權」。
在東看臺對面還豎立著另外三個人的銅像,他們分別是喬治·貝斯特、丹尼斯·勞和博比·查爾頓,三個人並肩而站,相互搭挽,被稱之為「曼聯隊的三劍客」,他們在上世紀60年代為曼聯隊創造了歷史上的第一個巔峰期。俱樂部用雕像來紀念這些有功之臣,同時也是對於那段美好歷史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