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的快速發展,推動著我們的生活質量不斷的提升,比如電商的普及,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想要的商品,網約車的誕生,使我們的出行更為方便。而科技進步最具代表性的網際網路產品,也許就是行動支付,不管線上還是線下,讓很多人出門只需要帶上一部手機就能全部搞定,因為行動支付已經滲透到了各行各業。
提到行動支付,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支付寶和微信,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行動支付市場,支付寶所佔比重為55.1%,微信佔比為38.9%,雙方總計佔比高達94%的份額,其他第三方產品想要打破由支付寶、微信所主導的支付市場,顯然已經很難,但央行出手,也許則是另外一種局面。
前段時間,央行推出的DCEP,即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在蘇州順利地完成了測試,「碰一碰」、「離線支付」等功能也一一得到了實現,但是央行卻繞開了微信、支付寶這兩大支付巨頭,同時,在電商線上線下平臺,也繞開了阿里的淘寶天貓,而是選擇了與京東獨家合作,論支付能力,電商規模,支付寶、淘寶天貓的規模都在京東之上,很多人都沒明白,為什麼京東會「受寵」?其實貓膩可多了!
首先、雖然螞蟻估值高達兩萬億,稱得上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一隻獨角獸,但上市被叫停,牽連出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通過資本市場發行債券的方式用30億撬起了3000億,百倍槓桿的風險,不僅被叫停,同時讓馬雲的口碑直轉下滑,如果此時央行將測試環節交由支付寶、淘寶、天貓進行測試,對正在加速推廣的央行數字貨幣而言,可能會讓廣大網友產生誤解。
其次、螞蟻上市受阻,而京東數科,也就是之前的京東金融正在謀劃上市,不僅在業務方面雙方存在很大相似性,其手段相似,都在跟銀行分食,但京東數科規模並沒有那麼大,也並沒有像螞蟻集團那麼長的槓桿,潛在的風險自然也很小,當然,京東的實力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外,選擇企業,最終還是選擇企業代表人物,馬雲和劉強東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個人的性格,馬雲大家都比較清楚,現在很多網友對馬雲的評價就是「太能吹了」,馬雲的演講技巧在網際網路領域確實屈指可數,並且任何時候都會站在更高的層面看待問題。而劉強東相比而言更接地氣,經常與自己的員工稱兄道弟,並且更願意做實事。
央行推出的DCEP,由於是法定貨幣,商家必不可免的都要支持,為此,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也許是的京東及劉強東態度的肯定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