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古時候,在山靈水秀的西湖河畔,曾經有一位月亮仙女將天庭仙草"紫楹仙姝"投於懸崖之上,仙草凝聚天地靈氣,蘊結滋陰仙力,令山崖及河岸上的草木蔥蘢繁茂,生機盎然,河邊的女子也因每日用河水洗浴而肌若美玉,容顏不老 後來,月亮仙女將王母娘娘秘傳的"紫楹仙姝"的培植之法授於世人,"紫楹仙姝"得以潤澤凡間數千載,被後人尊稱為"千年潤",即為今日所稱之石斛!
石斛初次被發現的時候是生長在石頭上,斛是古代一個量器,一斛等於十鬥,"斛"在秦漢時期也是皇室專用酒具,象徵著尊貴和地位,用斛命名這種藥材,說明古代這種植物都非常名貴稀有,價值不菲。明代及以前,將鐵皮石斛、霍山米斛等多糖含量高的品種稱為石斛,將不含多糖的石斛稱為木斛。近代才根據植物分類學將石斛進行細分。石斛屬於蘭科石斛屬,全世界約有1300餘種,我國有76種。品種不同且經濟價值差異巨大
石斛蘭科植物
一種藥食兼宜的常用養陰補虛之品。
石斛最初始見於《神農本草經》 記載
石斛到底什麼意思呢?怎麼由來的?
我們查閱了大量資料文庫!說法挺多的
第一種說法形態:
以其形態都是下粗上細, 形似斛狀,又因其"叢生石上", 故名石斛。
所以我們經常推薦種石頭上,樹上
第二種說法以功效來解讀:
斛是古量器名,用來量糧食,可出可入 , 宛若脾胃功能, 既可受納飲食,又可運化水谷精微至全身四肢百骸,故久服石斛可健脾益胃,石斛之名亦是其功效的濃縮。
石斛又名"千年潤",李時珍曾說,石斛"節上自生根須 。人亦折下,以砂石栽之 , 或以物盛掛屋下,頻澆以水,經年不死",其得水長生,除說明石斛生命力強外,也表明石斛稟水之專精而生故可補腎,故有此別稱。
現如今,石斛還指植物學中石斛屬(Dendrobium)的所有植物,石斛屬全世界共有上千種植物,中國產76種。事實上很多石斛也並不長在石頭上,而是附生在樹上。在希臘語中Dendrobium一詞就是指附生在樹上的植物的意思(dendron 指樹木,bios指生活)。石斛很多種類也不可以吃,口感較好藥用價值較高的也就鐵皮石斛、鼓槌石斛,金釵石斛、霍山石斛等一些種類罷了。
上面也說到,斛是中國舊量器名,亦是容量單位,一斛本為十鬥,後來改為五鬥。石字作量詞用時,是我國舊時市制容量單位,十鬥為一斛,一鬥為十升,一石為120市斤,1市斤為0.5千克。祖國傳統醫學對石斛有各種稱呼,上古扁鵲稱"金釵石斛",傳說是王母頭上金釵掉落人間所化;東漢張仲景稱之為"蜀中石斛",又稱"鐵皮石";三國華佗至隋稱石斛為"楓鬥";《黃帝內經》稱"靈蘭";《神農本草經》稱"林蘭"。俗名有鐵石蘭、軟腳斛、硬腳斛、霍山石斛、黑節草、鐵色麥斛、雀髀斛、千年潤等。石,斛兩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石,碩大,借為柘字,柘百二十斤。" "斛,十鬥也、十鬥為一石,百二十斤",均是量器,兩字合起來應是:如石之重,如斛之容,是古代醫者對單株鐵皮石斛價值的肯定。《本草綱目》李時珍說:"石斛名義未詳,其莖狀如金釵之股,故有金釵石斛之稱,今蜀人栽之,呼為金釵花。"按《浙江省藥用植物資源名錄》(1987)中記載,鐵皮石斛在浙江西部、東部及南部各縣內有分布,以南部較多,因珍稀名貴、 藥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