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我為什麼說,中國月入2000元比美國月入3000刀幸福

2020-12-17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眉山論劍陳平 ,作者眉山劍客陳平

眉山論劍陳平

陳平教授官方公眾號

【文/陳平】

我在清華講演的時候,講了一個個人的觀察和經歷。當時我給出兩個數據,沒想到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我說在中國每個月2000元人民幣的收入,雖然換算成美元不到1000美元,但是卻遠比生活在美國,比如說在洛杉磯每月收入3000美元,生活要幸福得多,或者說更有穩定性。

在詳細解釋這段話前,我先為大家介紹一點背景資料。

世界銀行曾經出過一份報告,叫《2030年的中國》。這份報告當時是由世界銀行和中國國務院發展中心合作,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國務院底下諸多部門的業務官員,所以報告一出來,對中國經濟決策產生了相當重大的影響。

世界銀行官網截圖

裡面說中國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努力向高收入社會前進。這高收入社會怎麼實現呢,就是要模仿美國和西歐的一整套社會制度,包括私有化、福利社會、怎麼從低消費過渡到高消費等等,當然還特別強調城市化。

報告裡面就提出一個理論,叫「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提法固然有計量經濟學的數據支撐——拿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做線性回歸,把人均GDP或者人均國民收入和其他指標對比,就出來一個看似從低收入向高收入發展的趨勢,於是就把這個當成普世規律。而其實,它是沒有堅實理論依據的。

金融危機以後,如果再考慮這一次的新冠疫情,我觀察到的情況正好相反。西方高收入國家正面臨非常嚴重的困境,西方發達國家面臨的社會危機要遠比世界銀行所謂的中等收入國家嚴重。所以我提出了一個相反猜測,叫「高收入的困境」。

那麼,中國政府在決策的時候,在討論未來發展方向時,到底應該模仿效法西方的所謂高收入、高消費社會,還是要發展我們中國有幾千年傳統的小康社會——並不需要收入特別高,當然我們要擺脫貧困。在我看來,小康社會反而是更可持續,更有競爭力的。

我們討論的是這麼一個大問題。

回到那兩個引發爭議的數據。

大家都知道匯率是浮動的,目前一美元可以兌換近7元人民幣,所以不少人開始質疑,2000人民幣大概300美元都換不到,哪裡來的1000美元呢?這陳平博士豈不是連基本算術都不會?看起來很荒唐。

首先轉告我這個爭議的,是我在德克薩斯大學的老同學周新良。他當年在化學系成績突出,博士期間就出了若干論文,工作後更是一邊從事實務一邊關心時事。因為他是個做學問很認真的人,所以如果他也對我的言論不理解,甚至覺得荒唐,那一定存在兩個可能:

第一,我犯了大錯;第二,我原則上沒錯,但省下了解釋的功夫。

當然,不論哪種可能,也都是我的責任。既然又提起,今天我就來聊聊清華演講時候來不及和大家解釋的問題,跟大家討論一下經濟學的測量引發的爭議。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如果不說明白,西方國家就不知道怎麼看待中國崛起,中國也不知道如何評估自己的實力。

大家要知道,現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還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計算中國的 GDP,用的不是官方匯率,而是購買力平價。購買力平價就是中國的實際購買力,應該是官方匯率的兩倍左右,如果是2000元人民幣,按官方匯率只有300美元,但購買力可能是600-700美元。所以我粗估了一下數量級,說不到1000美元,大概也是對的。

IMF、世界銀行及CIA統計的各國GDP(PPP)(圖/維基百科)

現在看經濟規模的總量,如果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美國第二;但如果按官方匯率來算,美國第一,中國第二。所以現在美國炒作「中國威脅論」,講的就是經濟總量;炒作印太戰略,要拉印度來制衡中國,講的也是印度經濟的總量。

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國和印度都強調自己是發展中國家,對美國構不成威脅,理由就是人均 GDP。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一除人口,那美國的人均GDP就差不多是中國的4倍。所以中國很多人對中國道路沒有信心,崇拜美國,有很大的依據就是人均GDP,甚至講人均可支配收入。

最近有一個說法也引起很大的爭論,就是說中國還有6億人每月收入在1000元人民幣左右。1000元人民幣要換算成美元,連200美元都不到,照美國來說絕對是非常貧困的標準。

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這些標準實際上是什麼?

是假設所有的經濟都是市場化。然而對中國和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說,其實市場化的經濟比例並不是很大。如果你是農民,有自留地,裡面種蔬菜,養雞下蛋,你是可以自給自足的。你自己蓋的房子,也是不需要交租的,政府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對農民的住房收什麼房產稅。這些都是構成基本生活的重要部分,但並不需要花多少錢。

我的學生裡面有好幾個來自農村,我就問他們父母在家生活到底需要花多少錢?他們說一個月500塊錢就足夠。你馬上就會明白,如果單講收入,其實是忽略掉了很大一部分——尤其是農民自給自足經濟裡面的——隱形收入。如果不算進去,就表面的情況看起來,中國農村和小城市居民的生活狀況要比大城市差很多。

中國農村、小城市和大城市的生活水平,如果用收入錢數比較,似乎大城市最好;實際上,如果用生活質量比較,中國和美國一樣,城市越大,居住地區越富,普通人的生活越是艱難,因為生活成本都被主導當地經濟的富人抬高了。

這就是為什麼亞當斯密不得不承認,財富是權勢。市場經濟的主體,不是等價交換,因此才會科技越進步,貧富差距越大,大城市就業越難,生活成本越高。

只講名義收入,不講實際生活成本,是西方經濟學和西方媒體矮化中國社會的主要武器;但是強調「中國威脅」時又誇大中國對西方的競爭力。

大家想一個基本問題。你創建一個企業,組建一支軍隊,是要招聘富家子弟,還是窮人子弟?美國投行的回答很清楚:要的人,必須Smart(聰明)、Hungry(有飢餓感)。這樣你們就不難明白,究竟是中國中等收入的老百姓有競爭力和發展前途,還是高收入國家的老百姓能應對危機的挑戰?

中國人的智慧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道理,換算成經濟學的案例,比如2000元人民幣和3000美元,你如何做選擇?你要往富人區擠進去,當然希望手上的錢多多益善。如果你的人生目標是以弱勝強,你不難選擇去農村苦練硬功,下一步去包圍城市,進佔城市。天下沒有什麼唯一優化的選擇,各人志向不同,將來前途各異。

所以觀察不同國家的發展道路、競爭優勢,單單靠「數錢」來比較,是絕對不可靠的。

現在美國的美聯儲、歐洲的央行、世界各國,危機一來都在印鈔票;但是印鈔票後面又沒有黃金、白銀或糧食等實物來做依據。所以現在各國印鈔票,其實是印白條。美國如果宣布它的白條是量化寬鬆的話,你們就會明白,我們手上辛辛苦苦出口的外匯,手上攢了一大堆美元,最後都要像國民黨當年發的金元券、法幣一樣,變成一堆廢紙了。

所以以為拿錢就能衡量經濟,衡量你的幸福度,或者你生活的穩定保障程度,實際上非常危險。

大家要了解一個基本常識,就是所有的統計數據都是假設這個社會是處於一個平衡態,然後才有可能計算統計平均。

世界銀行也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好,算出來中國統計平均上的購買力平價,我告訴大家,數據也是靠不住的。因為中國太大,人口規模比世界發達國家的總和還多,國家內部相當於包攬了第三世界、第二世界、第一世界,經濟發展高度不平衡。

所以回到今天的問題,在中國的大城市、中小城市或者鄉村,20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差異又是非常大的。20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平價我估算約1000美元沒有錯,如果我從上海農民新村搬到中小城市,購買力平價還會高於1000美元。

關於這次的爭論,有的網友說我是無恥胡說。

其實很多科學問題看起來是荒唐的理論,比如太陽是不是從東方出來的,那還用說?但天文學家發現,不是太陽從東邊出來,而是地球繞著太陽轉。最先開始講這個道理的哥白尼,書不讓出版,臨死時才敢發表,後面擁護哥白尼的物理學家伽利略要被監禁,布魯諾被燒死,都是因為科學的真理看起來違背常識,就受到社會輿論的討伐。

如果對一個看起來好像沒有常識的問題,不去研究它為什麼會犯錯誤,錯誤犯在什麼地方,而是上來就破口大罵,那我就說實在可惜。面臨同樣困惑的問題,好學者提問,就可能抓住發現的機遇;罵人者自賤,因為浪費了時間和才能。

武林論劍,比的是智慧。有理不在聲高。所以我們中國很多日常的爭論問題,如果是要打口水戰,打意識形態戰,打道德戰,不如把它們變成一個科學研究的新方向。

(註:本文原刊於微信號「眉山論劍陳平」,觀察者網在原文基礎上略作編輯。)

原標題:《陳平:我為什麼說,中國月入2000元比美國月入3000刀幸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教授陳平: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比美國人高,赴美留學是往火坑裡跳
    復旦大學教授陳平的原話如下,他說: 如果我一個月有2000塊錢工資,美國還不到1000美元,活得比在美國有3000美元還要舒服得多。所以,美國現在在水深火熱裡面你明白嗎?
  • 中國5.6億人,月收入1000元以下!看看你的月收入,在哪級?
    想不到,中國8.7億人,月收入2000以下!來猜猜2019年人均月收入】眾所周知,每個人月收入水平的高低,決定每個人的生活質量的好壞,決定一個人的幸福指數高低。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對個人來說,收入高低,關係生存、關乎榮譽面子,更是你社會價值的體現。
  • 2020年,月入10000元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銀行說了,可以延遲還房貸,但是,這個月不還,到下個月得還兩個月,壓力會更大,尤其是對於很多低收入者來說,在家裡,可真的不是愜意的時候。如果這樣來算,月收入一萬元,可就是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倍,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7到8倍了,這表明,從全國範圍來看,月入萬元,可不算低了。
  • 35歲單身女直言:「我月入三千,但看不上月入過萬的相親男。」
    大致意思是說:男人在找對象的時候,通常都會找比自己差一些的女性, 而女人則截然相反。 就像是韓劇裡演得那樣,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灰姑娘嫁入豪門的故事,而這樣的情節在所有人看來都顯得和諧又幸福;可當出現有寒門子弟迎娶豪門公主的情況發生時,幾乎所有人都會嘲笑男人是吃軟飯的,而不會覺得這是真愛。
  • 月入十萬?海外代購真的那麼賺錢嗎?
    代購已成為一個大群體,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測,中國內地海淘族人數將於2018年增長到3560萬人,代購交易規模也將達到1萬億元。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跑去當代購?在很多人眼裡,代購都是賺著高利潤,月入幾萬、甚至是幾十萬的高薪階層,可比小白領強多了有些人還把代購事業發展成為規模化的工作室。先前BBC曾之前報導過澳大利亞的中國代購,表示他們買買買的同時就能輕鬆掙到房租和學費。
  • 月入10000很容易?月薪過萬在職場到底是什麼樣的收入水平?
    各知識網站、視頻網站各種大V、達人都在分享著自己月入過萬的經驗,大家都在討論著月薪過萬,讓人感覺現在月入過萬已經是很普通的事情了,似乎覺得自己月入沒過萬都不好意思說出來。事實真是如此嗎?月薪過萬真如此普遍了嗎?根據CNNIC(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2020年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
  • 現在月入10000元的人真的很多嗎?到底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非常時期的內容理性#在知乎上,有一位網友問,為什麼現在感覺大多數中國人都月薪過萬?這個問題引來了很多網友的討論,有人說是錯覺,而有的人說工資本來就很高了,甚至還有人說,月薪不到一萬元,還怎麼生活呀?根據水皮的一篇文章中介紹,在2018年,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人群,佔比約為38%;月收入2000元到5000元之間的,佔比為46%;月收入為5000元到1萬元的,比例約為13%;而月薪達到1萬及以上的,所佔份額僅僅約為3%。三那麼月入上萬的都是哪些人呢?
  • 人生錯覺:月薪1萬+的滿地跑,月入6K算赤貧
    根據中國主要城市的平均薪資數據,一線城市的月工資可達一萬元以上,二線城市不低於六千元。 每次數據一出,網友的調侃就來了:對不起,又拉後腿了。
  • 劉邦如何評價陳平?為什麼說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
    事實上,劉邦確實只用三個多月時間,殲滅秦軍近20萬,自身發展到10萬人,早於項羽兩個多月時間攻入關中滅秦。陳平投奔劉邦比較晚,給劉邦出謀劃策非常多,但是陳平的建議和謀劃,基本上是戰術層面的謀劃,很多都是陰謀詭計,陳平計謀的作用僅限某個戰役,或者是某一件事情。張良的謀略是高屋建瓴、雪中送炭,陳平的計謀排憂解難、錦上添花。
  • 20歲想月入幾十萬,25歲想月入五六萬,30歲只求月入一萬
    有收穫就是最大的幸福!關注我,不迷路,每日更新哦!最近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你說一個月不可能賺幾十萬?我那時肯定會非常不屑的冷冷一笑。暗自嘲笑你沒本事!我就不信了,找個有前途的行業一股腦扎進去。每天廢寢忘食、孜孜不倦的學習、努力、奮鬥!然後去創個業。
  • 月入過萬需要攢多久?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到今年9月,我國居民存款總額達到了91.25萬億元。按照我國14億人口計算,人均存款約為6.5萬元。 對此網友討論不一,有人說,很多年輕人都是負債,哪來的存款。也有人認為,現在很多工作月薪都有五六千,攢到6.5萬是很簡單的。那麼,6.5萬存款你需要攢多久呢?
  • 月入1萬元和月入10萬元的人,有何差距?「一件事」足以證明!
    當然這沒有什麼可比性,我們主要來看一下月入10萬的人,和月入1萬元的人,他們之間有什麼差距。舉一個生活中我親眼見過的例子,說來也巧,我有一個親戚,月入10萬元,也有一個朋友,月入1萬元。但是他們都遇到了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在開車的時候和別人發生了矛盾。
  • 煎餅攤月入3萬?我們都被騙了!
    「煎餅攤大媽月入3萬,而讀了985,211的你,為什麼還一無所有?」、「大爺賣燒餅8年,浙江7套房」、「山東煎餅村,家家買豪車,蓋別墅」。對於煎餅攤,坊間一直不乏各種「神話」,仿佛其是無本經營、一本萬利的典範。
  • 廣州月入一萬的工資,算不算高工資?
    在廣州,即使你有月入一萬的工資,其實都不算高工資。小編給大家說說,月薪一萬在廣州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假設你每個月平平淡淡,在相安無事的情況下,按照普通的生活成本來算。個人繳費社保與公積金繳費明細,一個月大概2000多。
  • 美國實測數據告訴你!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二大爺Alex,ID:liuming4577321】就在前幾天,網絡紅人、自稱「眉山劍客」的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陳平,在清華大學國情講壇上語驚四座:「在中國一月2000塊錢的工資,比他們3000美元的工資活得舒服多了,所以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裡面,明白嗎?」
  • 脫口秀演員月入1500?還有哪些表明光鮮的低薪工作,這一個很意外
    你一個月賺多少錢?有人幾千元,有人上萬元。但是對於大部分的年輕人而言,都能夠月入3000元左右。不過,最近我們卻發現有一類看似光鮮亮麗的年輕人,每月的工資竟然低至1500元。在《脫口秀大會》上,選手何廣智表示,自己一個月能賺1500元。
  • 夢幻西遊:垃圾69號五開也能賺錢,每天只3小時,輕鬆月入2000元
    夢幻西遊:垃圾69號五開也能賺錢,每天只3小時,輕鬆月入2000元 對於很多人來說,在夢幻裡賺錢是一種樂趣
  • 朱婷千萬年薪是特例,有些球員月入3000剛夠溫飽
    朱婷千萬年薪是特例,有些球員月入3000剛夠溫飽 中國女排在主教練郎平的帶領下,越戰越勇,她們已經拿下了三次世界大賽的冠軍。
  • 中國14億的人口,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月入過萬?哪些行業薪資高
    想要知道我國人民收入的真實情況,我們可以看看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前段時間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該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網民群體佔比僅為27.6%,這意味著在9億以上的網民中,有72.4%的人收入不足5000元,更別說是過萬。
  • 90後女生相親:自己月薪3000,卻期望男方「月入過萬」,過分嗎?
    小香是一個28歲的女生,人屬於耐看氣質,工作上比較穩定,但一個月的工資僅僅有3000,但小香自己在擇偶方面很挑剔,看著周圍人都結婚生子,小香也十分著急。 家人也幫著給小香介紹相親的對象,這次相親的男方高高大大,形象上十分不錯,但聊到經濟情況後,小香卻發現男方還是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