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星告訴我們:太陽系根本沒有繞著銀河系中心而做運動

2020-12-15 滬生泉

太陽系根本沒有繞著銀河系中心而做運動,而只是在銀河系內的很小空間中做有規律的運動。

現在,人們都認為:地球在太陽系內,按一定的軌道繞太陽而做運動;太陽則在銀河系內,按一定的軌道繞著銀河中心而做運動。(參見短文《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繞著銀河系轉,那銀河系繞著什麼轉呢?》)

假如把太陽系視為0空間層次,那麼,地球等太陽內的行星,就是太陽系的下空間層次,或稱一1空間層次;銀河系則是太陽系的上空間層次,或稱-1空間層次。(參見短文《為了人類的永存》)

然而,事實會證明:太陽不是按一定的軌道繞著銀河中心而做運動;而只是在在銀河系內的很小空間中做有規律的運動。

那麼,證明呢?

1, 地球因為在太陽系內,按一定的軌道繞太陽而做運動,所以,人類在地球上就能發現太陽及行星等太陽系內天體會有規律地出現。

同理,北鬥七星在地球上人類眼中的位置也是有規律地變動,我們就可以因此考慮,地球隨著太陽系的運動範圍,也就在北鬥星的周邊範圍內。(參考短文《太陽繞著銀河系不停公轉,為什麼北鬥七星、啟明星位置一直不變?》)

2, 假如太陽系在在北鬥星的周邊範圍內運動,那麼,北鬥星就是1空間層次,而銀河系就是N(N>1)空間層次了。這N是多少呢?這可能就是未來會出現的空間層次學所要研究的問題了。

3, 假如空間層次被人認知了,那麼,現代的美國科幻就原始宇宙認知了。因為原始宇宙觀從不把空間層次考慮存在作用。在他們看來,宇宙是一個龐大空間,是不存在空間的層次的。比如:他們認為:人類可以藉助超光速飛行器遨遊太空。

相關焦點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繞著銀心轉,那麼銀河系繞著什麼轉哪?
    在太陽系內八大行星、所有的小行星、彗星以及一些天體碎片等都在繞著太陽公轉,都是以太陽為中心。而太陽系也正帶著所有的「成員」在繞著銀河系的質量中心運動,太陽是銀河系內數千億顆恆星之一,位於銀河系的一條旋臂之上,距離銀心2.6萬光年,以220公裡每秒的速度繞著銀心運動,大約2.3億年會繞銀心一周。
  •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那銀河系繞著什麼轉?
    每天早上當我們打開窗戶的時候,我們都能夠看到早餐明媚的陽光,而當傍晚太陽落山之後,天空又會慢慢進入黑夜,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地球自轉造成的,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地球在自轉的時候還圍繞太陽公轉,地球的公轉讓地球產生了四季變化,四季變化是保持地球生物多樣性很重要因素,如果沒有地球圍繞太陽旋轉
  • 月繞地,地繞日,日繞銀河,那麼銀河系繞著什麼轉?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在宇宙中,一切天體幾乎都在運行,圍繞某一中心天體進行旋轉。比如月球在繞著地球轉,我們的地球正在以太陽為中心旋轉,而太陽系本身也是銀河系的一部分,在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那麼銀河系又在繞著什麼旋轉呢?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繞著銀河轉,銀河系繞著什麼轉?
    宇宙無邊無際,但也有它自己的法則,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宇宙中的星體基本都在圍繞某一中心進行著旋轉運動。因為宇宙中的星體質量大小不一,質量較小的星體會圍繞周圍質量較大的星體旋轉,宇宙中的一切始終在運動和發展之中。
  • 太陽系在銀河系中,那麼銀河系在宇宙中的什麼位置?一起來看看
    太陽系是我們地球所在的一個最小的恆星系,在宇宙中,有無數個類似於太陽系中的恆星系。即使在銀河系,恆星系的數量都是目前人類無法估計的。太陽系在我們看來,都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區域,人類很難走到太陽系的邊緣。人類目前飛行的最遠的飛行器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也才剛出太陽系不久。
  • 太陽系在轉,銀河系也在轉,宇宙是否也在旋轉呢?
    一塊冰冷的石頭,看似紋絲不動,實際上其內部的分子卻時刻處於運動之中,否則它的溫度就會降至絕對零度,宇宙間沒有絕對零度,所以也沒有絕對靜止,即使是看似空曠無邊的宇宙,它的平均溫度也為-270.15攝氏度,距離絕對零度的-273.15攝氏度還有些距離。在微觀世界中,運動以一種看似沒有規律的方式存在著,對於這種隨機的運動形式,我們只能夠用概率去表示。
  • 為何月球、地球、太陽、太陽系、銀河系皆有中心,而宇宙沒有?
    太陽核心被認為是由中心點至0.2太陽半徑的區域,是太陽系內溫度最高的場所。它的密度是160克/立方釐米,溫度則為15,000,000K(對比於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是6,000K)。四,太陽系的中心。日球層頂也稱為太陽風層頂,是太陽發出的太陽風遭遇星際介質——主要是來自銀河的氫和氦,再也無法前進的地方,通常被認為是太陽系的外層邊界。五,銀河系的中心。銀心是銀河系的自轉軸與銀道面的交點,而銀河系的核球即銀核是在人馬星座方向。
  • 別再被天體模型限制你的思維,來看看太陽系真實的樣子
    在小學大家就學過相關知識,太陽系除太陽外的所有天體都繞著太陽進行公轉,有些行星公轉一周只需要88天(水星)有的行星公轉一周需要164年(海王星),有些偏遠的小天體公轉一周甚至需要成千上萬年。大家都見過八大行星繞著太陽公轉的模型(有些朋友在上學時教科書上還是九大行星),太陽在模型的重心處於靜止狀態,其他行星按照自己各自的速度圍繞著太陽旋轉,有的模型甚至都將行星圍繞太陽的速度統一了起來。模型畢竟是模型,與實際的運動軌跡有著差別,但是這些模型卻將我們的思維限制住了,其實真太陽系中天體真是的運動軌跡與這些模型帶給我們的直觀感受有差萬別。
  • 為什麼太陽系銀河系都是扁平漩渦狀?整個宇宙是一個更大漩渦嗎?
    中學地理課上我們會學到一個名詞,叫做黃道面,這是地球環繞太陽公轉時形成的一個平面。儘管地球形成的公轉平面才叫黃道面,但太陽系所有行星都大致在這個盤面附近圍繞太陽公轉!似乎一切都很完美,因為這個假說完美解決了銀河系的角動量,但仍然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比如太陽系中越靠近恆星的行星個頭反而小,而越靠近邊緣處則行星越稀少,但銀河系似乎並沒有遵循這個道理,銀盤邊緣仍然存在大量的恆星,所以這個ELS模型無法解釋這種情況。
  • 地球圍繞著太陽轉,那麼太陽繞著什麼轉?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地球圍繞著太陽轉,那麼太陽繞著什麼轉?太陽系內八大行星都繞太陽公轉,這是不爭的事實。那麼太陽繞著什麼轉?每個人都知道每個天體都有質量,有質量它就會有一定的引力。而宇宙被分成不同的層次,從銀河繫到太陽系,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中的恆星是太陽,它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的99.86%。因此,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圍繞太陽旋轉。因為太陽的質量足夠大,引力也是太陽系中最強的。太陽系中的八顆行星質量不同,所以離太陽的距離不一樣,圍繞太陽的軌道也不一樣。
  • 地球屬於太陽系,太陽系屬於銀河系,那麼銀河系又屬於哪裡?
    在地球人眼中地球應該是非常大的,畢竟地球容納了這麼多人類,而且現在地球上面有很多的領域人們都沒有探測到,但是發現整個宇宙地球可以說是非常的小了,在宇宙當中有很多的星球比地球還要大,比地球還要壯觀,但是我們仍然沒有發現,要知道在整個宇宙當中太陽系都非常的渺小,就不用說地球了,而再往大說一點
  • 當我們身處銀河系內部,我們銀河系的外部照片是如何拍攝的?
    17世紀後期,威廉和卡羅琳·赫歇爾首次對繪製銀河系地圖進行了認真的嘗試。他們用最先進的望遠鏡仔細計算了天空中不同方向上的星星的數量,並利用這些觀測結果繪製了如下的地圖:雖然這是一次勇敢的嘗試,但我們現在知道這是天真的設想,因為黑暗的塵埃雲幾乎遮住了我們太陽系以外的所有恆星。我們怎麼知道的?
  • 每3200萬年,太陽系穿過一次銀道面,地球生物大滅絕與這有關嗎?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表明,宇宙中沒有絕對靜止的參照系,所有天體都在運動。地球以每秒30公裡的速度繞著太陽運動,繞行一圈所需的時間為一年,其他行星則以不同的公轉速度繞著太陽轉。太陽除了被行星繞著旋轉之外,太陽本身其實也在運動。不過,太陽並不是環繞某個天體運動,而是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
  • 宇宙的中心在哪裡?你絕對意想不到
    終于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他的《天體運行論一書中》提出了日心說,地球只不過是繞著太陽運動的一顆行星而已。日心說一經提出,引起巨大反響,它用簡潔的公式計算就準確預報了天體未來的位置,極大的打擊了教會支持的地心理論。雖然最終哥白尼因為日心說被迫害,但是他的理論為科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 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有沒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
    「雙星系統」是一個天文學中的概念,所謂雙星系統是指由兩顆恆星組成,相對於其他恆星來說,組成雙星系統的兩顆恆星彼此之間的距離很近,它們在各自的軌道上環繞著共同的質量中心運動,從而組成的一個恆星系統。雙星系統有不同的類型,包括物理雙星、光學雙星、目視雙星、分光雙星、食雙星、密近雙星和X射線雙星,我們平時所說的雙星系統一般是指「物理雙星」,也就是指一顆恆星圍繞另外一顆恆星運動,並且互相有引力作用。
  • 太陽系外漫遊——銀河系的星際地圖① | 觀天者說
    旅行者1號探測器(Voyager1,見圖1)是目前唯一飛出太陽系的人造天體。現在它離地球的距離約為149倍日地距離,大約222億公裡。它發出的信號以光速傳到地球單程需要約17小時。星際旅行怎麼能沒有一份趁手的地圖呢?下面讓我們一起拼一份銀河系的星際地圖吧。首先是銀河系的平面星際地圖。
  • 青少年科普|我們的銀河系會與仙女星系相撞?那地球怎麼辦?
    徐佳婷(小記者):您曾經演講時說過,再過四十五億年,我們的銀河系,會和仙女座星系相碰撞,到時候我們地球的命運,將會是怎樣的呢?,恆星直接碰在一起的,所以不必太擔心太陽系,包括整個地球這些八大星系,不用太擔心,它直接會碰上其他的。
  • 你還以為太陽系是扁平的?太陽系真實模擬運動軌跡圖其實是這樣的
    太陽系是銀河系中一個很普通的恆星系,因為在銀河系中至少存在1000億個樣的恆星系,太陽系只不過是1000億大家族中一個普通的一員,但是太陽系也是獨特的,因為就目前為止只有在太陽系中發現了生命和文明,太陽系能夠誕生出生命得益於它獨特的構造,從教科書上我們可以知道,太陽系的大體結構是中間是太陽
  • 地球速度比想像中更快,更靠近銀河系的黑洞
    日本對銀河系的一項近期調查表明,我們的地球和太陽系的移動速度都比天文學家們意識到的得更快,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更近。圖片來自NAOJ。然而,日本國家天文臺最新觀測結果表明(在第一本VERA天體測量目錄中強調),我們的星球距離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距離比之前認為的要近2000光年。而且,就如同在的太陽系中,離太陽近的行星比離太陽遠的行星運動得更快,地球和太陽現在的運動速度比我們知道的要快4英裡/秒(7公裡/秒)。
  • 銀河系有多大?銀河系在宇宙中心嗎?
    銀河系是一個巨型棒旋星系,銀河系在圍繞宇宙中心旋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兩條主要的旋臂和兩條未形成的旋臂組成,旋臂相距4500光年。而太陽系處於獵戶座的一條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2.64萬光年。據人類觀察計算,銀河系的中心大約在人馬座星系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