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梁清散出版美食推理小說《廚房裡的海派少女》 _中國經濟網...

2020-11-21 中國經濟網

  近日,作家梁清散出版了最新小說作品《廚房裡的海派少女》,小說圍繞「海派美食」和「推理故事」的奇妙混搭也引發了讀者熱議。作者梁清散也專程從北京來到上海,在新書分享會上和本地讀者親密互動,既交流了關於小說創作的一些想法和趣事,更對正宗的海派美食進行了好一頓褒讚。

  色香味美的情感治癒,彰顯女性風採

  《廚房裡的海派少女》以晚清時期的上海灘為背景,講述了一家專營海派西餐的番菜館,而它的經營者和員工,是五個性格迥異、又各懷絕技的少女。在那個女性工作得不到公平待遇的年代,把廚房作為戰場的她們用勇氣抗爭、用智慧創新,上演了一出出環環相扣又跌宕起伏的美食治癒故事。

  憑藉形象鮮明的少女形象和讓人看著垂涎三尺的海派美食,這部妙趣橫生的小說也打動了不少讀者。豆瓣網友HongKi表示:「炸豬排、羅宋湯、青豆泥……這本小說裡面的美食真是把我給看饞了。」微博上有讀者動情地留言:「雖然是一本格調輕鬆的小說,卻能從她們身上看到屬於那個時代女性的力量,非常有意義。」

  針對讀者們各個角度的反饋,作者梁清散表示:「其實從女性視角寫一本小說對我還是挺有挑戰性的,但我也想趁著這個機會讓自己能多從女性的角度考慮問題。我相信這本小說發生的時代雖然不是現在,但其實和我們生活的環境有聯繫很緊密的地方。」

  推理與美食的碰撞,誕生創作靈感

  作者梁清散在小說創作上有著十餘年的經歷,此前出版科幻推理小說《新新日報館:機械崛起》《文學少女偵探》作品,另有中短篇小說《濟南的風箏》《枯葦餘春》《三季一生》等。在讀者眼中梁清散是一位破具想像力的科幻推理作家,對於擅長書寫科幻推理題材的他來說,為什麼會想到創作一部以「海派美食」為主題的女性治癒小說,也是許多讀者好奇的。

  「我是一個對吃很感興趣的人,而且這些菜餚的做法也都很有趣。」在上海圖書館舉辦新書分享會時,梁清散與讀者聊起「吃」來一下子變得滔滔不絕,「雖然我是一個北京人,但是我不得不說上海真的是一個包容性非常強的城市,什麼樣的文化來到這裡,好像都會誕生一些值得書寫的故事。」

  為了寫出原汁原味的海派美食,讓故事更加「秀色可餐」,寫作過程中梁清散也多次前往上海,沿著福州路、淮海中路、復興中路、長樂路、新樂路、富民路等地品嘗了不少地道的海派美食,「嘗遍了海派美食,了解了海派文化的歷史,讓我對上海灘有了一種別樣的情愫,再加上上海城市的海納百川與追求卓越的精神,讓我找準了《廚房裡的海派少女》創作的方向。動筆寫這本小說的時候,我正坐在前往南極的船上,正好船上的餐廳裡有各種食物的喼汁,我把它們吃了個遍,各種味道的衝撞與交融,給了我許多感受,《廚房裡的海派少女》第一篇《喼汁辣醬油》就是這樣來的。」

  在《廚房裡的海派少女》中,五位海派美少女憑藉美食闖蕩上海灘,也少不了懸念叢生的故事情節,這對於有著多年推理創作的梁清散也是非常擅長的,但對於梁清散而言,海派美食也是自己想與讀者分享的關鍵,「其實還有很多想寫的美食還在構思中,畢竟那是一個非常有戲劇張力的時代。」

  據《廚房裡的海派少女》出品方上海紫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介紹,小說憑藉視角獨特的題材和講述女性勵志的故事,已受到不少影視機構的關注,五個海派少女用海派美食闖蕩上海灘的故事有機會在螢屏上與讀者見面。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

相關焦點

  • 《廚房裡的海派少女》:為你呈現一道風格獨特的懸疑推理菜餚
    在曾經火得一塌糊塗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第二部中,有一集曾介紹過一道名為炸豬排的上海菜。一百多年前,因為歷史因素的影響,上海這個曾經的小漁村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逐漸成為了中國座獨特的城市。伴隨而來的還有一些外來的菜品,一些西餐被引進到上海後在本地進行了改良,稱之為「海派西餐」,而這炸豬排則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道菜。在今天,怕是沒有人能夠講得清楚這道直至今天還深受上海人歡迎的「炸豬排」,最初究竟是怎樣而來,又是姓甚名誰的哪位廚師第一個烹製出來的。不過在這本名為《廚房裡的海派少女》一書中,這道菜的誕生卻是因為商戰中的一個不大不小的賭約。
  • 為了寫美食小說,這個作家還原了一道110年前的雞蛋嗑肥,真香
    晚清上海街頭因此在他的新作《廚房裡的海派少女》中,歷史感更為強烈,江南製造局、申報、跑馬場、張園……一個個飽含年代感的詞語在書中變得立體且真實。所以《廚房裡的海派少女》的主題頗為簡單輕鬆,五位美少女在上海灘獨立開西餐廳的故事。而在梁清散筆下,一切又都不一樣起來——晚清背景,全女性的餐廳備受輕視;上海灘,魚龍混雜,先進與落後並存;西餐,那時又稱番菜,調料配方被西洋人壟斷,菜譜必須經過本土改良……這些天然的矛盾,在這本書中發酵出了新的風味。
  • 推薦,女性視角,圍繞五位少女發生的美食故事
    由梁清散所寫的《廚房裡的海派少女》一部以女性視角為主所創作的小說。梁清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曾經獲第三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網絡原創科幻作品獎。《廚房裡的海派少女》講述了羅蘭番菜館的五位少女,通過發生在菜館的事情,用一道道特別的海派西餐,看她們與菜館共同成長。
  • 為什麼說大部分中國推理作家被低估?
    《隱秘的角落》的火爆,是屬於國內懸疑小說的高光時刻。懸疑小說的出圈,意味著這一類型小說從推理小說迷們的敝帚自珍,變成了更廣泛人群的大討論。正如東野圭吾這一名字,雖然讀者最早認識他是從推理小說始,從詭計和對人性的逼視始;但他的作品,不僅推理小說迷喜歡,也已經成為大眾暢銷類讀物,受到中國讀者普遍歡迎。
  • 揭秘推理作家汪潔洋的「十大謎題」
    2020年「世界讀書日」期間,推理作家汪潔洋受邀在京東直播首秀,分享了她創作推理小說的心路歷程及她個人對中外推理小說的見解與感悟,吸引了大批對懸疑推理感興趣的讀者。 汪潔洋,這位高智商、高顏值的作家及編劇一直神秘低調,但在推理小說擁躉和媒體圈卻早就是個響亮的名字。
  • 科幻作家韓松:所有科幻小說都應該是推理小說
    日前,在上海書展「科幻推理:21世紀娛樂作品的發展方向」活動現場,科幻作家韓松與推理作家時晨、趙婧怡討論了科幻和推理兩者之間藕斷絲連的關係,以及娛樂作品的新方向——「科幻推理」。韓松說,愛倫·坡被視為推理小說的鼻祖,其實他也是科幻小說的鼻祖之一,因此科幻和推理是「上個世紀就認識的朋友在今天終於重逢,突然在這一瞬間就認出了彼此」。
  • 日本直木獎作家用「青春推理」小說 直面校園霸凌問題
    她以巧妙的推理,對青少年心理的非凡洞察力,獲得了讀者和評論界的廣泛肯定,被譽為「青春推理旗手」作家。 8月15日,由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主辦的「成長的隱秘角落與青春的孤城——日本直木獎作家辻村深月《鏡之孤城》新書分享會」在上海舉行,與會嘉賓圍繞《鏡之孤城》中校園、成長的主題分享了他們的閱讀心得,並且探討了當下中國青少年的成長困境。
  • 推理小說的前世今生
    其實還頗有關聯:《名偵探柯南》的作者青山剛昌在漫畫裡,多次使用歐美偵探小說作家和他們筆下偵探的名字來命名自己創作的角色,主角江戶川柯南的名字,實際上就融合了日本早期著名推理作家江戶川亂步和英國推理作家阿瑟·柯南·道爾的名字,後者正是福爾摩斯的創作者。
  • 日系推理小說在中國,東野圭吾咋就這麼火?!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之前中國並沒有加入世界版權公約,所以可以大肆引進外國作品。而在1992年中國加入世界版權公約後,引進外來譯作就變得手續複雜起來,成本也因此增加,所以出版日系推理小說的勢頭開始漸微直到最後完全停滯。
  • 新本格推理代表作家
    這些東京大學的社團成員都在30歲前出道;他們都尊島田庄司為創作導師;他們的出道作品大多受到了島田庄司的《斜屋犯罪》影響,屬於「建築推理」的範疇。從這些共同點裡,我們可以看到新本格推理的特點和發展方向。除了京都大學的推理社團,還有一些年輕人也有志於新派推理小說的創作,也受到了島田庄司的指點和提攜。其中的代表,無疑是歌野晶午。
  • 懸疑推理小說大神入駐「快點閱讀」_發現頻道_中國青年網
    就在1月1日,「快點閱讀」推出「快點創作官」活動迎來第二位知名懸疑推理作家早安夏天攜小說《潘多拉之盒》入駐平臺,吸引了眾多懸疑推理小說粉絲前來圍觀。有懸疑推理輕小說第一人之稱的早安夏天,擁有超過20本著作,包括恐怖懸疑小說《家長會》、《學號44》等,深受青年群體的喜愛。他的代表作《推理筆記》系列更是累計暢銷超過80萬冊,改編的同名網劇由張子楓主演,電影版由陳都靈主演;另一部作品《討厭我的人都愛上我了》(原名《復仇的豬麗葉》)現已被列入愛奇藝雲騰計劃。
  • 推理劇上遊生態:國產推理小說特別難
    晚輩也不敢和成名作家打招呼,大多數是與平輩作家在一起。沒人營造氛圍,所以中國讀者也不太愛讀『燒腦』的推理小說。」    出現這樣的局面,可能與國產推理圈未能形成傳統有關。早在1896年,《時務報》便刊登了張坤德譯的《歇洛克呵爾唔斯筆記》,首次向中國讀者介紹了福爾摩斯探案小說,引起轟動,比日本還早幾年。
  • 上海書展新書推薦|日本直木獎作家用「青春推理」小說 探究未成年...
    她以巧妙的推理,對青少年心理的非凡洞察力,獲得了讀者和評論界的廣泛肯定,被譽為「青春推理旗手」作家。2004 年,辻村深月久憑推理小說《時間停止的校園》摘取第 31 屆梅菲斯特獎而一舉登上文壇,2011 年憑推理小說《使者》獲得第 32 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2012 年,《沒有鑰匙的夢想》獲得直木獎,並被改編為同名影視作品。
  • 這部超短篇懸疑推理小說合集,太上頭了!
    女律師好心收留了一個雨夜迷路的失憶少女,卻在少女的隨身手帕裡發現了一把帶血的匕首,這故事開頭總感覺有點兒古龍的風格,雨夜、美女、殺人……神馬的。車禍中倖存的女兒,甦醒後居然附上了妻子的靈魂,靈魂互換的母女,母親的身體和女兒的靈魂沒了,就剩下女兒的身體和母親的靈魂。讓人感動的就是父親最後對所愛的放手。
  • 偵探與推理小說:嚴肅的異類
    不同作家的寫作理想與風格,讓推理小說形成了一片詭譎豔麗的花園。儘管長期被視為只注重刺激性讀感的通俗作品,但在這個盡顯奇思才華的世界裡,許多作品已成經典。    偵探小說 為何成為文學界的邊緣人  第一次閱讀推理小說時,最關注的肯定是結果。整個離奇的事件到底是如何進行的,小說中出現的一連串面孔究竟哪個屬於兇手,書中的人物將會陷入什麼樣的陷阱。
  • 推理小說,一個嚴肅的異類?
    儘管長期被視為只注重刺激性讀感的通俗作品,但在這個盡顯奇思才華的世界裡,許多作品已成經典。那麼,如何看待偵探與推理小說——這個嚴肅的異類?《新京報·書評周刊》B01版~B08版專題《暗與光的博弈——推理小說特輯》。偵探小說為何成為文學界的邊緣人?
  • 在海派小說中讀上海城市的生長
    海派文學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它以上海這座現代都市為創作背景,呈現這個都市空間環境中的歷史風雲和人事變遷,而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曾經經歷且仍在經歷著城市空間的不斷重組,體現在文學作品中就是一種鮮明的空間意識和景觀意象。這種空間意識可以作為一種解讀海派小說的方法,來探究其間的城與人。
  • 偵探小說?推理小說?不要再爭吵了,3分鐘了解推理小說前世今生
    忘記了聽誰說過:如果你的心孤單了,那麼去看一本推理小說。推理小說是通俗文學裡的一個重要類別,而且隨著時間的發展,愈發的呈現繁榮態勢。如果你還是個學生,讀一讀吧,你會發現一個新的世界。美國作家愛倫·坡是推理小說之父推理小說的概念其實很晚才形成。
  • 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江戶川亂步和東野圭吾,你更喜歡誰?
    江戶川亂步01共同點:同為推理小說作家江戶川亂步是日本最負盛名的推理作家和評論家為了鼓勵新人創作,江戶川亂步在六十歲的誕辰會上,為振興日本推理小說,向日本偵探作家俱樂部提供了一百萬日幣為基金,設立了江戶川亂步獎。
  • 懷揣"作家夢"的花季少女為何淪為色情小說寫手?
    據法院介紹,2008年12月,王某通過購買美國一家網絡公司的空間,在電腦上申請網絡域名開辦了「耽美小說網」。2011年初,經警方查實,兩年來王某傳播1250部描寫男同性戀情的色情小說,而其「幕後創作寫手」竟是一群20歲上下的妙齡女孩,其中最小的僅17歲。那麼,這些不諳世事的少女,如何能「創作」出男同性戀奇異的小說?這些花季少女為何步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