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發光材料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國產化

2020-12-22 電子發燒友

OLED發光材料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國產化

OFweek物聯網 發表於 2020-04-07 14:53:06

隨著OLED面板在智慧型手機的應用不斷深入,OLED市場在銷量和應用上實現了快速突破。移動顯示設備和新型可穿戴智能設備廠商對OLED屏幕需求較大,加劇了OLED面板供不應求的狀況。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體」,具有電致自發光特性;三明治層狀結構,無需背光模組、濾光板、液晶等構件,且可以承受高溫製程;繼CRT、LCD後最具潛力的新型顯示技術,具有可柔性顯示、超輕超薄、反應靈敏、對比度高、可視角廣、能耗低、適用溫度範圍廣、抗震性好等性能優勢。OLED上下遊產業鏈長,涉及材料多樣,其中有機發光材料最為核心。

自強不息,布局下一代OLED材料技術

目前產業界留傳著一種說法,國際大廠掌握OLED材料的核心基礎專利,想突破專利壁壘開出自己的專利產品非常之難。但是從OLED材料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中國材料企業並非沒有趕超的機會。目前,在國外材料企業和高校中,TADF(熱活化延遲螢光)技術開發如火如荼,大家都在積極布局專利。雖然現階段來看,該技術離產業化應用的指標還很遠,短期內實現產品應用的可能性比較小。但這項技術的產品突破能夠解決面板客戶藍光發光效率低的痛點和短板,最大可能的延展屏體設計空間。

研發並非朝夕之功,而是從基礎研發開始,通過長期積累、沉澱,篩選出性能最優的產品。鼎材與清華大學有機光電子實驗室合作,在第三代TADF(熱活化延遲螢光)材料基礎上,提出新一代TASF(熱活化敏化螢光)技術,解決了TADF材料固有的光譜寬、效率滾降嚴重等問題。2019年,鼎材製備了高性能底發光器件,實現了發光波長460 nm,色坐標CIE=(0.13,0.10),並且在1000 nit亮度,外量子效率EQE》16%。這是國際OLED材料領域首次實現深藍光發光峰在460nm條件下EQE(外量子效率)突破15%,最大限度解決了藍光效率問題。

OLED材料市場機遇大,國內企業湧入

據悉,2022年,全球OLED顯示面板市場規模約400億美元,OLED材料需求近60億美元;如果加上OLED照明,OLED產業在未來將會是萬億級的大市場,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其中有機發光層材料為OLED的關鍵材料,所以受到了企業的關注。OLED發光材料通常分為三類:小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稀土類發光材料。

從發光材料的製作過程來看,又分成四大環節:

1、首先是將化工原材料有機合成中間體或單體粗品;

2、然後再合成OLED單體;

3、再進一步合成升華前材料或升華材料;

4、最後由面板生產企業蒸鍍到基板上,形成OLED有機發光材料層。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國內從事OLED相關材料生產的企業已經有接近40家,可以說是發展勢頭正盛。但是其中能直接為面板供給材料的卻少之又少。

據市場調查,小分子發光材料目前以日系廠商為主要供應者,如日本的出光興產、三井化學、三菱化學等企業,約佔80%的市場份額。

高分子材料則以歐美廠商開發居多,主要有covion、英國cdt、美國杜邦等企業。

而造成OLED終端材料國產化困境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OLED終端材料涉及非常多的專利,且主要掌握在歐美和日韓企業的手中。國內企業在終端材料上的研發起步較晚,缺乏關鍵的材料專利,限制了單體材料和終端材料製造工藝的發展。

國內OLED材料企業沒有核心、自主專利,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國產OLED終端材料、面板無法進入國際市場。

而在國內市場,有業內人員透露,國內市場比較複雜,儘管沒有專利,但是還是有面板廠會採購copy料,用於試量產及小規模量產。因此供應OLED材料的中間體和單體粗品成為國內企業主要參與環節。

國內OLED中間體、單體粗品的供應商,包括萬潤股份、西安瑞聯、濮陽惠成、北京阿格蕾雅、吉林奧來德已實現規模量產並進入全球OLED材料供應鏈。OLED中間體和單體粗品的主要行業壁壘是下遊廠商的認可,這些已進入OLED供應鏈的企業將受益於OLED需求的快速增長。

我國在OLED領域從基礎材料到落地應用都已經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真正的難點是實現從1到N的轉變,這時需要政府和企業一起去做探路者。

對政府而言,要以適當的方式解決企業產業化的投資需求,培育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對國內企業而言,從材料的開發到市場的開拓,都應該採取合理的措施,規避智慧財產權風險。

責任編輯:c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oled和lcd哪個傷眼睛 oled和量子點電視的區別有哪些
    市面上有oled電視機與lcd電視機,僅僅是從名稱上就能看出兩者的材料不同,oled和lcd在傷眼的程度上同樣存在差異。oled和lcd哪個傷眼睛?還有oled與量子點電視是否存在差別?如何才能更好地區分?今日我們就來聊聊oled電視。
  • 奧來德封裝材料取得重大突破 率先實現國產化量產
    來源:時刻頭條日前,記者獲悉,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封裝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產品綜合性能已經達到國外同等水平,其中部分物理性能和穩定性表現突出,在水、氧阻隔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現。OLED作為極具潛力的新型顯示技術,其發光層的多數有機材料對水、氧氣及其他汙染物極為敏感,因此必須採用具有良好水氣阻隔性能的材料進行封裝。目前,行業內進行柔性封裝時主要通過封裝材料和無基層疊加的方式進行封裝,其中封裝材料主要通過列印的方式進行加工。當前,國內外的封裝材料都是三星公司獨家提供,嚴重製約著國內OLED產業鏈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 OLED手機為什麼會燒屏,日常使用應該如何避免,看完你就明白了
    其中有一方面是oled屏幕的普及。如今oled屏幕已經逐漸取代了lcd屏幕,原因就在於oled屏幕具有更高的亮度,更好的色彩飽和度,同時由於獨特的性質,也支持了更多新技術加持,例如屏幕指紋,屏下攝像頭等。不過oled屏也具有雙面性,不好的一面就是使用時間長了以後,會出現燒屏現象,影響接下來的使用體驗,而LCD屏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八億時空戰略投資日本Kyulux 佔領下一代OLED發光材料制高點
    根據相關資料,OLED發光材料主要經歷了三代:第一代發光材料為螢光材料,螢光材料的極限發光效率為25%,目前藍色發光材料的主流仍為螢光材料;為解決第一代材料的發光效率的問題,以美國UDC為代表的相關公司開發出了第二代有機發光材料磷光材料,磷光發光材料將發光效率提升至接近100%,目前紅色和綠色發光材料的主流為磷光材料,但目前尚未開發出合適的藍光磷光材料。
  • 你了解OLED發光過程嗎?應從哪些方面對OLED的發光機理開展研究?
    為了實現複合,由陽極注入有機物的空穴數應和陰極注入的電子數相等。③電子-空穴的複合及發光。OLED器件的關鍵就是電子-空穴的複合,可用Langevin理論模擬這一電荷的複合過程。有機發光的機理尚未完善,人們還在不斷的研究中。
  • oled屏幕燒屏原因_oled屏幕燒屏怎麼修復
    打開APP oled屏幕燒屏原因_oled屏幕燒屏怎麼修復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24 11:01:28   oled屏幕燒屏原因分析   屏幕作為iPhone中最昂貴的零件之一,蘋果非常重視它的設計,從iPhone4時期的視網膜(Retina)屏幕到iPhoneX系列的OLED屏幕,蘋果一直都保持著較高的工業水準。
  • oled屏幕的dc調光真的有用嗎
    那麼,可能很多人就要問了,這個DC調光到底是個什麼鬼?它的作用是什麼?在這裡小智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目前屏幕上的調光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PWM調光,一種就是DC調光了。   而DC調光是LCD屏幕常用的調光方式,通過提高或降低電路功率來改變屏幕的亮度。無論是調整電流大小或是電壓大小都可以實現。
  • 他是半導體材料裝備國產化扛旗人
    他們意氣風發,決心要幹一件大事: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全自動單晶矽生長爐的國產化。曹建偉主要負責核心的軟體控制研發,這也是推動單晶爐從半自動跨越至全自動的關鍵。歷經曲折,半年後,國內首臺自主研製的全自動80A型單晶矽生長爐由此誕生。持續創新,才能永葆產品青春。
  • 半導體材料國產化替代之路任重道遠
    就以大矽片為例,目前國內有上海新昇等少數企業實現12 英寸大矽片量產,國產化率也僅約10%;光刻膠也僅有少數企業布局ArF、KrF光刻膠,尚無企業涉及EUV光刻膠; 靶材對外依存度仍然高於90%;電子特氣國產化率約25%;溼化學品國產化率約25%。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在加速在超高的國外依存度面前,國內對半導體材料的需求卻與日俱增。
  • 門頭廣告招牌發光字選擇材料要遵循什麼原則
    因此,在材料的選擇中應考慮視覺效果和性能的概念。為了表達傳統文化和自然簡約的風格,我們應該考慮使用木材、石頭等材料來表達風格;要具有時代感,個性新穎而獨特,可以考慮使用Akeli板、鋁塑板、PVC板等。施工可能性原則在考慮視覺效果後,建築結構也是非常重要的。
  • 新材料專題報告:半導體材料及顯示材料投資機會分析
    報告綜述:一、半導體材料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資本開支擴張,半導體材料需求持續爆發,國產化材料或迎放量機會。隨著 Smic以及長存對於資本開支的增加,可預期對應半導體材料的需求也將隨之爆發。當前國產化半導體材料逐步突破海外技術,無 論是CMP拋光液、拋光墊,又或是IC載板,均已可實現一定的國產替代,伴隨著需求的增加,國產半導體材料有望獲得逐步放量, 突破長期被壟斷的材料市場。
  • 頂發光微腔結構實現高效率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一、導讀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具有可溶液法製備、高螢光量子效率、高色純度等特點。近年來,鈣鈦礦發光二極體(PeLED)的器件效率提升迅速,成為下一代照明與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然而,由於鈣鈦礦材料較大的折射率,導致大量的光子被限制在器件內部,阻礙了PeLED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 稀土自發光材料的發光原理
    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在1896年發現元素放射性光線,從此人類開始研究自發光材料。百年來,人類對自發光材料的研究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我們熟知的居裡夫人發現 「鐳」為代表的無需外因就能自然發光的強放射性材料;第二階段是以硫化鋅為代表的螢光型自發光材料,由於此類材料有放射性,發光時間比較短,亮度也不夠,因為沒有大範圍使用這種材料;第三階段是利用稀土元素激活的劍突鋁酸鹽、矽酸鹽等無輻射的高科技產品,這種材料的出現改變了自發光產品無法大範圍應用的歷史。
  • 量子點與oled電視誰好?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什麼叫量子點電視。  ●量子點電視的概念  量子點全稱為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簡稱為QLED。本質上來說,量子點電視還是屬於液晶電視,只是它的背光源增加了量子點技術。
  • OLED有望邁入快速成長期 誰拔頭籌?
    什麼是OLED?開門見山的說,OLED就是顯示面板的一種,目前常見的顯示技術包括LCD(液晶顯示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OLED)、電泳顯示器、以及新興的Micro LED(微型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等,各種顯示技術均具有獨特的特點及應用領域,其中LCD和OLED是目前應用最廣的技術。
  • 上海電子化學品專區揭牌 推進集成電路「卡脖子」材料國產化
    上海電子化學品專區揭牌 推進集成電路「卡脖子」材料國產化 2020-12-04 08
  • 印度:光輝戰機實現國產化,性能超過f16?僅需要從五國進口配件
    在前不久,印度的斯坦航空公司驕傲的宣布稱光輝戰機的國產化比值已經達標,已經完成了座艙蓋,機體複合型材料以及電子幹擾裝置的自製自產,光輝戰機的國產化比值也已達到了85%以上。而依據斯坦航空公司所公開的數據圖的表示,目前的光輝戰機只需要僅僅向五個國家進口零件,就能完成製造了,而且還將爭取會在10年內實現100%的國產化。
  • 我國OLED面板蒸鍍源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全球首批OLED蒸鍍用陶瓷點源在京東方OLED產線實現規模應用。作為顯示面板蒸鍍機的核心部件,此舉意味著中國OLED行業核心裝備及器件的國產化實現重大突破。
  • oled顯示屏應用區域及行業
    QD-OLED指的是帶有QD量子點技術的OLED面板,而OLED對應LCD的面板技術類型,自發光,更輕薄,可視角度及響應時間也更好,代價就是成本高,量產難,還有可能燒屏。oled拼接屏189*260-88*900與此同時,QD-OLED擁有更高的色域覆蓋率和更精準的色彩表現,動輒是100% NTSC、130% sRGB色域等等,畫質優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