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表面信神卻充滿私慾,中華文明看似無宗教信仰卻崇尚德性

2020-12-12 無畏樂園

笛卡兒從他的第一原則出發推導出了上帝存在的證明以及心物二元論。正像許多其他人一樣,笛卡兒並不知道上帝到底是什麼。

笛卡兒的身心二元論受到很多人反對,為了彌合這一論說的缺陷,法國笛卡兒主義代表馬勒伯郎士(Nicolas Malebranche,1638-1715年)做了一種調和。他說:身心機緣的真正原因是上帝的安排,上帝好比是兩個鐘的設計師、啟動者一樣,事先把兩種不能相互作用和影響的實體的活動安排成同步發生,協調一致。(192頁)就象牛頓一樣,凡不能解決的問題都可以推給上帝,一旦推給上帝就不需要再研究了,為自己的不了了之找到藉口。

馬勒伯郎士的觀點讓我們想到了一個說法,這個說法認為人類是被神監管的,神造了人皮,人的投胎就是給人穿上了這張皮,人受肉體的桎梏不能自主,只有死亡才能擺脫它的束縛。於是我們想到了電影《鐵面人》,用鐵造了一個假面安到人臉上,難道我們的肉體就是鐵造的外殼嗎?如果人類真的如此不堪,那就沒有了生存的意義,也沒有了努力向上的勇氣,這正是宗教精神鴉片的由來,也是歐洲中世紀長期黑暗的原因。

華夏文明為什麼能5000年領先世界?因為中華文化以儒家為主導,以德性修養和天人合一為理論依據,充分尊重和發揚人性的力量,從不匍匐於任何宗教的腳下。雖然佛教是中華文化三大源頭之一,但佛教倡導眾生平等,明言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而且宗教始終沒有成為中國政治、經濟生活的主流。佛性論令人不再心生畏懼,不再沉淪沮喪,相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最終到達光輝的彼岸。

西方文化的源頭交織著古希臘文明和基督教文明,表面上看他們信神、信主,可是他們並沒有聽從主的教導,不講究慈悲和善良,把叢林文化、弱肉強食當成他們的精神主導,思維習慣性地爬不出機械唯物主義窠臼。中華傳統文化表面上並沒有明顯的宗教信仰,可是相信德性卻是最好的人生修煉,天人合一觀就是最偉大的宇宙本體論,遂使人中國人有天下大同、萬邦來朝的氣魄和情懷,活得積極而有人味。

相關焦點

  • 文化|中國人為什麼沒有宗教信仰?
    所以說中國文化中信仰是有的,但是統一的宗教信仰卻難說。也許我們從宗教信仰的源頭可以得知問題的答案。西方文明的神話傳說和東方文明的神話傳說,事實上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差異,就是神仙的體系不同。但是西方文明,舉個具體的例子,古希臘文明中的神,他們的神仙體系就是建立在家族觀念裡的:地母蓋亞,他的孫子宙斯是主神,另外一些其他的神仙也都是宙斯的兄弟姐妹,所以說西方文明一開始就將他們的神話傳說封裝成一個非常嚴謹的體系,而且每個神仙分工明確,太陽神阿波羅,海的主神波塞冬,等等。
  • 中國人有沒有宗教信仰,外國人說了不算,終歸到底還是誰的拳頭硬
    中國人有沒有宗教信仰,外國人說了不算,終歸到底還是誰的拳頭硬的問題。這個標題也算是一個結論,本身世界民族的信仰各不相同,並沒有什麼高低立判之說。然而在世界民族融合的過程中,確常常因為信仰的問題大打出手,拼個你死我活。隨著西方經濟的崛起,西方文化成為主流文化,基督教把十字架輸出到了全世界。
  • 中國特有的燒香文化——篤信求神問佛,卻沒有宗教信仰
    至宋代,工業上隨著制香工業的發展,宗教上三教融合,燒香之俗,也便御風而行,為大家一致崇尚,全國上下形成了一股「燒香之風」。奇特的祖先信仰中國人並非是沒有信仰,他們的信仰相較於其他宗教顯得更直白些,那就是祖先信仰。古代中國的大戶人家未必家家有神像,但一定家家有祖先牌位。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未必每個都會燒香拜佛,但一定個個清明要掃墓。即使是土生土長的道教神話之中的神仙,諸如李耳、李靖、楊二郎、閻王、玉皇大帝等等,為人之時都是有跡可循的,換而言之,他們都是祖先。
  • 韓國深受中華文明影響,怎麼現在變成了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國家?
    中華文明薰陶下的韓國,為何會信基督教?位於中國的東部這樣的地理位置,日本,朝鮮,韓國等國家都深受中國文明的影響。舊時的韓國,曾對中國儒家文化有過一段學習之路,為何現在卻變成了一個像大多數西方國家一樣把基督教奉為國教的國家呢?這樣的情況確實在東方是少見的。從地理位置來看,韓國周圍的中國,日本,朝鮮都不是信仰及基督教的國家,就連橫跨大陸東西兩方的俄羅斯信奉的也是東正教,與韓國眾多新教和天主教徒並不相同。
  •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祖先就明白敬神而不信神
    以前有人認為人缺乏信仰,但對西方人來說,甚至所有的外國人都一直聲稱自己有信仰。他們信仰真主或安拉,有些人信仰釋迦牟尼。那時候好像只有我們才會有這種崇拜,不信神。其實,這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已經意識到了。雖然我們不信神,但我們敬拜神。總的來說,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還是堅定的無神論者。
  • 中國人無普遍的宗教信仰,為什麼?
    中國人是有信仰的,但無普遍的宗教信仰。看到這句話,讀者們可能亦會有不同的看法了!為了更好地知道為什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些關鍵詞。相信大家通過這些關鍵詞的了解,大體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我巍巍中華與西方、中東在宗教信仰上的發展差異如此之大了。
  • 《姜子牙》和《哪吒》,被妖魔化的中華文明
    而作為中華文明象徵的聖人們,全都成了面目可憎,維護權威的小人。在滿足了人們幻想中對自身的肯定和那點聖母心之後。這些打了雞血,無法自圓其說的口號,用藝術的創新、華麗的特效掩蓋了他們對中華文明以民為本思想的切齒痛恨和恐懼以及對西方文明個人利益至上的無限追捧與嚮往。
  • 「大道中華」許海宏:對照西方不同的神、哲、科傳統,重新審視中華...
    編者按:一名既接受了西方神學洗禮、又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著不斷探索的基督徒,用他自己的獨特的視角,給我們勾勒出了一幅中西歷史與根本所歸的對照圖。尤其是對自然神學與哲學神學的闡釋,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認知一個動態發展著的西方。至於作者最後將西方的神與中華的道都視作天啟是否恰當?歡迎進行更深入地探討。
  • 中國人為什麼沒有信仰,還能那麼團結?
    但同時,兩國也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 最大的不同就是印度幾乎全民信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宗教信仰已經深入到印度人民的社會和文化中,廣泛影響著他們的生活,而在中國,這兩者對人們的影響卻非常小,因此,中國也曾一度被世界調侃甚至嘲諷是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家"。
  • 世界文明古代國家—民族宗教的起源與儒家文化
    戰爭只是交流的第一步,也就是說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在過去時代都是通過戰爭強行實現的。徵服歐亞非三大陸的世界性帝國帶來文化交流和融合。我們說的都是古代文明 不是現代文明 現代文明秩序和古代不一樣。成吉思汗的西徵對溝通東方和西方的商貿、科技、文化往來和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當初給歐洲帶過去了我們這邊的很多技術。
  • 古埃及文化:宗教信仰中的神靈
    作為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古埃及,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產生宗教信仰的地區之一,甚至可以說宗教已經成為了古埃及文明中不可分離的重要組成。縱觀整個古埃及文明史,可以得知,古埃及的宗教中心一共有四個,分別是赫利奧波利斯、孟斐斯、赫爾摩波利斯和底比斯。
  • 中國人為何「敬神」卻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前幾年,批評國人的時候,一定會提起「中國人缺乏信仰」這個論點。西方人,甚至幾乎所有的外國人,都一向自詡「有信仰」,他們或者相信上帝,或者相信真主,亦或者相信釋迦摩尼,似乎只有中國人,敬神卻又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
  • 中國人沒「宗教信仰」?《易經》這本書告訴你,這才是我們的信仰
    ——《周易》西方人一直在質疑中國人沒有信仰。你如果說有,他會問你信仰哪個教?你如果說你不信教,那他就更理直氣壯:「你看,我就說你們中國人沒有信仰嘛。」在西方人看來,只有宗教,或者說只有基督教才是信仰,不信宗教就等於沒信仰。那中國人究竟有沒有信仰呢?
  • 中國人不信仰宗教,中國人追求的是道!
    中國人一般是不信宗教的,為什麼呢?因為中國人從骨子裡就充斥著功利性的思想。在平日裡,國人和一些宗教裡面的「神」是互不幹涉,互不打擾,敬而遠之。但到了他無能為力,或者有求於「神」的時候,他就開始信神。他信神的什麼呢?他信神有能力幫他解決困難。
  • 從中西方文明對待諸神的態度,理解雙方在思維與行為上的差異
    西方世界儘管科技發達,但是諸神信仰在西方世界依然流行,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有信仰的宗教,而宗教的源頭必然是諸神。中國雖然也有神仙體系、宗教信仰,但是中國人普遍是無神論者,特別是精英階層更是無神論者。西方信神,很多行為深受宗教限制,人為諸神而生;中國人也信神,但神靈並不能主導中國人的行為,神靈為人服務。
  • 文化自信,需要繼承中華傳統和先秦思想文化,重構現代倫理價值觀
    愛國主義讓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更濃鬱,西方人的自由自私的個人主義,更凸顯了中國傳統和合文化的珍貴,西方適者生存自然競爭法則充滿著反人性,仁義禮智信的儒學傳統更具道義,這場思想教育,讓如今中國人對宣傳西方價值觀的公知充滿反感,反公知的思潮,就是中國人對西方感性認識的表現,但走向理性認知還有距離。
  • 世界上竟然有91%的人信仰宗教
    首先我先做一個聲明,在這篇文章中我不區分各大宗教的神,比如佛、基督、安拉等等我都統一稱為神。在做統計之前先給所有的朋友做一個宗教知識填充,目前世界上影響力較大的宗教一共有七派,分別是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佛教、猶太教、印度教。
  • 西方文明的崛起;宗教狂熱造就的戰爭最終敲響了至高神權的喪鐘
    此次,我們依舊把目光放到歐洲大陸,放到這片近代西方文明的起始地。本專欄的大部分篇幅會放到近代西方文明的演變上,因為當下人類文明的大部分框架是由西方文明織就起來的。西方世界的宗教狂熱可以說與近代西方文明的發展存續是相悖的,當然,宗教狂熱一直是人類文明進程的巨大挑戰之一,而當下阿拉伯世界確切的說是穆斯林世界之所以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宗教勢力的根深蒂固。
  • 中西方文明的碰撞:秦漢與古羅馬的紀念性雕塑!
    從中、西方的創世神話到人類文明的誕生與繁衍,我們不難發現,在相同的歷史時期,分布在兩地的人們總是在創造著相同或者是相似的文化。當然紀念性雕塑這門藝術形式也不例外,大約是在公元一世紀前後,位於歐亞大陸文明地域東、西兩端的秦漢和古羅馬在經過漫長歲月的打磨後,幾乎是同時將紀念性雕塑推向了頂峰。
  • 中國人沒有信仰?中國人只是不認識上帝
    西方人說,中國人不信教,缺乏信仰,公知黨帶路黨跟著吆喝,不明真相的群眾也被蒙蔽,就以為中國人沒有信仰,有人甚至為此去信教了。好笑不?有些人,信個西方的教,就以為高國人一等了,整日在微博上叫囂,面目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