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言和文化上,現在的埃及人大多數都認同自己是阿拉伯人,至於血統上就很難判斷了
今天的埃及主要由兩大民族組成,阿拉伯人和科普特人。前者是埃及的主體民族,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後者是埃及唯一堅持基督教信仰的民族,約佔埃及人口的10%。
其中,科普特人堅持自己是古埃及人的直系後裔。
作為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古埃及人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埃及文明,對整個西方乃至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但時至今日,曾經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人卻「不見了」!現在的埃及變成了一個阿拉伯國家,那如今的埃及人到底是阿拉伯人還是古埃及人?
公元前1世紀,古埃及最後一個王朝,託勒密王朝被羅馬徵服,古埃及滅亡。此後到公元1世紀,埃及開始漸漸的接受基督教。到公元400-800年,基督教是埃及絕大多數人信仰的宗教。
不過到公元7世紀時,阿拉伯人從西亞·崛起開始入侵埃及,並很快的徵服了當地。相對於羅馬人,阿拉伯人對埃及的影響更為巨大。
阿拉伯人不光要求埃及人改宗伊斯蘭教,而且還在民族上同化古埃及人。
攝於阿拉伯人強大的武力,漸漸地絕大多數古埃及人都成為穆斯林,並喪失了古埃及的文化。只有少部分古埃及人堅持了自己的傳統,沒有變成阿拉伯人,這些人漸漸的演變成今天的科普特人。
但不論是埃及的阿拉伯人還是科普特人,其血統都極為複雜。
其中埃及的阿拉伯人融合了古埃及人,阿拉伯人,羅馬人,希臘人,波斯人,突厥人和少量高加索人血統,絕不是單純的阿拉伯人,也不是絕對的古埃人後裔。
而自認為是古埃及直系後裔的科普特人,其血統也不見得有多麼的純正。經過上千年的民族融合,大多數的科普特人在外觀上與埃及阿拉伯人並沒有任何區別。
而科普特人同樣也說阿拉伯語,雙方只是在宗教信仰上有所不同。
今天的埃及人是融合了許多血統的阿拉伯民族,但起碼在文化上,現在的絕大部分埃及人都認同自己是阿拉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