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是治癌的有效手段,為什麼有人卻說,放療後的患者都活不長

2020-12-17 快樂的小大夫

放療不都是術後做嗎?

我的一個同學是做放療的,一次吃放的時候,他說他今天上了3臺手術,我有些不明白,做放療怎麼還上手術,那不是外科醫生的事情嗎?

我同學和我說起了他的工作,並且給我普及了放療的一些基礎知識。

放射治療是目前治療惡性腫瘤常用的方法,由於放射設備的進展,技術的改進和經驗的積累,療效有了顯著提高。

有65~75%的惡性腫瘤可以考慮在術前、術後或者術中需要採用放療,結合其他治療,約40%的患者需放射線進行根治。

腫瘤放射治療目前國內使用的主要有四類:

1、由普通X線治療機所產生X射線。由於射線能量較低,僅用於表淺腫瘤的治療,現多被加速器所產生的電子線所代替,故普通X線治療機已逐步被淘汰。

2、由人工放射性同位素鈷-60在衰變過程中所產生的伽瑪(γ)射線。

目前這兩放療設備在我國巳基本被淘汰。

3、由醫用直線加速器所產生的高能X線及電子線,這是目前主要體外放療方式。

以上三种放射治療設備主要用於體外照射。

4、組織間和腔內放療。

(1)是將放射物質密封直接放入被治療的組織內或放入人體的天然腔道內,如治療子宮頸癌、鼻咽及食管癌等。

(2)另一種組織間的放射源是放射性碘-125經施源器或施源導管永久性植入到人體的腫瘤部位,由碘-125所產生的伽瑪(γ)射線,進行高劑量照射,對某些腫瘤可以有效殺滅腫瘤細胞,縮小病灶,減少復發,使病情得到控制或治癒,延長生存期,並能解除或減輕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損傷小、恢復快等優點。這种放射性粒子組織間永久性植入術是近年來新興的內放療方式,又稱體內伽瑪刀治療或粒子刀治療。

先進的質子治療也是放療的一種

質子治療屬於放射治療領域最先進的治療方法,由於射線進入到人體一定深度後,射線劑量陡然下降,峰區前後的劑量很低,特別是峰區後的劑量幾乎為0。峰區的位置和寬度可按治療病變(腫瘤靶區)的位置和大小進行調節,實現」定點定向爆破」。

1、質子射線可使周圍正常組織受照射量最小,更多地保護周邊正常組織不受損害。

2、特別是立體定向質子放射治療計劃系統具有相當大的優勢。

3、質子放射治療將會改變腫瘤對射線敏感與不敏感的概念,質子放射治療的問世,腫瘤對射線敏感與不敏感只是醫生給放療劑量多少的參考因素,不是決定能否放療的關鍵因素。由於價格昂貴,尚難推而廣之。

放射線為什麼能殺死癌細胞?

放射線殺滅癌細胞的細胞核中DNA,也就是癌細胞分裂、增殖、生長需要的物質。

1、放射線無論是對正常組織或是腫瘤細胞均具有殺傷作用,由於腫瘤細胞比正常組織細胞對放射線更為敏感,經一定劑量的放療使腫瘤細胞喪失再生增殖能力,直至被殺滅,而正常細胞經亞致死劑量的照射,其損傷是可以完全恢復的一種可逆性改變。

2、醫學利用這種正常細胞群對射線敏感性低,耐受性強,修復能力高,而腫瘤組織則相反,使射線在正常細胞群與腫瘤細胞群之間有一定的選擇作用,這就是放射治療惡性腫瘤取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放療對哪些腫瘤用處不大?

如果放射線對所以的腫瘤細胞都敏感那該有多好,現實中放療對下述四種腫瘤細胞不敏感,成為放射治療的難點。

1、在全部腫瘤中約1/3屬於低放射敏感性腫瘤,單純放射療法很難收效,如骨肉瘤、纖維肉瘤、脂肪肉瘤、橫紋肌肉瘤等。2、腫瘤放射治療須在細胞處於氧合狀態下進行,稱氧效應。腫瘤腫塊中約5%-10%以上的細胞氧含量較低,屬乏氧細胞,其放射敏感性較低。

3、腫瘤組織中有處於非增殖期細胞,約佔整個瘤塊的20%~50%,這種細胞對射線呈低敏感性。

4、增殖期的細胞也不是都敏感,有一部分也是難以用射線殺死的,是低敏感性細胞。

這四種腫瘤細胞是影響腫瘤放射治療效果和治療後有的腫瘤出現復發的基礎。

放療對哪些腫瘤效果好?

不同腫瘤細胞對輻射敏感性有明顯差異,基本上是分化越差,生長越快的腫瘤對放射線越敏感,這樣的腫瘤往往惡性程度也高,所以大家經常感覺到放療的患者可能效果並不好,甚至發現接受化療的患者可能活的時間越短,這往往是一個誤會,因為接受放療的患者,往往腫瘤惡性程度比較高的原因。

1、哪些腫瘤放射敏感?所謂放射敏感性腫瘤是指放射線消滅腫瘤的劑量遠低於正常組織對放射線的耐受量。

如惡性淋巴瘤、生殖細胞瘤(精原細胞瘤、無性細胞瘤)、腎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

腫瘤細胞內在的敏感性雖然在治療結果中起明顯的作用,但放射敏感的腫瘤往往惡性程度高,在早期即可有遠處轉移。

因此,放射敏感性高不等於放射治癒性也高。

2、放射中度敏感性的腫瘤。所謂中度敏感是指腫瘤的致死劑量和正常組織的耐受劑量接近,故治療率低。

此類腫瘤有各種上皮癌及某些腺癌,如子宮頸癌、喉癌、甲狀腺癌、乳腺癌、皮膚癌等,在放射治療實際應用中頗為重要,應視為放射治療的適應證。患者如能得到正確和足夠的手術治療配合,則效果更好。

為什麼有的腫瘤術前就要放療

1、對於一部分腫瘤,術前放療可阻斷癌細胞淋巴擴散途徑,也減少癌細胞血路播散的機會。

2、輔助手術作用。

(1)術前放療可使部分癌細胞死亡,或使癌細胞生活機能和增殖能力不同程度的降低,從而可減少因手術轉移或種植的機會。

(2)對於哪些腫瘤邊緣部分的浸潤及局部的臨床轉移灶,外科手術往往無能為力,術前放療則最能發揮它的殺滅作用。

(3)但是大塊癌體含有放射線難以消滅的乏氧細胞,單純放療後復發率高,在這種情況下外科將癌體切除,既可以適當減少常規放射量,又可基本上消除局部復發問題。

3、讓更多的腫瘤可以手術,術前放療可使原發灶退縮,腫瘤周圍炎症消退,周邊形成結締組織包裹,達到提高手術切除率,擴大手術適應症的目的。

4、降低手術的併發症,手術時血液中癌細胞檢出率增加,術前放射可使血液中陽性癌細胞的檢出率降低或轉陰,降低由於手術原因引起的腫瘤轉移。

術中和術後放療有什麼作用?

1、術中放療技術,現在越來越多被採用。手術切除腫瘤時,難免有肉眼看不見的癌細胞或手術難以切淨的殘留腫瘤病灶存在,這些是局部復發或轉移的根源。

術中放療能準確安全地對殘癌或亞臨床病灶高劑量照射,而不影響正常組織。

對晚期胃癌、胰腺癌、膽道癌、淺表性膀胱癌、前列腺癌、肺和縱隔腫瘤、復發性腦瘤以及軟組織肉瘤等術中放療可獲得顯著的姑息性療效,或根除微小病灶降低復發率。

2、術後放療就很常見了,就是大家認為的那樣,對局部有殘留或疑有殘留癌灶,包括腫瘤粘連,包膜或包膜外侵犯,腫瘤破裂,區域性淋巴結被侵犯。通過術後放療達到殺滅手術未能切除的宏觀殘瘤或亞臨床病灶,減少復發。如腦膠質瘤、頭頸部腫瘤由於解剖部位及腫瘤本身的特點,往往邊界不清,分化差,手術切除復發率高,多主張術後進行放療可獲較好的療效。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三博長安醫院腫瘤放療中心首位患者接受治療 精準放療直擊顱內膠質...
    直線加速器控制臺 治療做完後陳先生長舒一口氣說:「我原本以為射線照射會很難受,心裡特別緊張,吃不好,睡不好,結果做完什麼感覺也沒有,現在我終於放心了
  • 手術同時進行放療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實現術中放療常規化
    據了解,手術、化療以及放療是腫瘤治療的三大傳統手段,70%的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放療。而術中放療是指在手術切除腫瘤後,對瘤床區域或及潛在亞臨床病灶、或施行根治術後可能遺留和局部種植的微小病灶進行精確照射,可在手術過程中高效殺滅潛在殘存腫瘤細胞,達到減少復發、提高生存率的目的。
  • 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外治法創造放療後損傷康復奇蹟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9月7日訊(記者 荊睿 孫豐鳴 通訊員 李愛學 王其超)王女士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先後經歷了手術、化療、放療等一系列令人煎熬的治療,眼看馬上取得抗癌最終勝利了,一家人也覺得可以鬆口氣的時候,患者放療後出現了4級放射性皮膚損傷,脖子、前胸、腋窩等處皮膚陸續出現發紅
  •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常規化開展術中放療
    據了解,手術、化療以及放療是腫瘤治療的三大傳統手段,70%的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放療。而術中放療是指在手術切除腫瘤後,對瘤床區域或及潛在亞臨床病灶、或施行根治術後可能遺留和局部種植的微小病灶進行精確照射,可在手術過程中高效殺滅潛在殘存腫瘤細胞,達到減少復發、提高生存率的目的。
  • 精準放療 直擊腫瘤 康靜波教授詳談哪些腫瘤對放療敏感
    3.低度敏感  需要較高的放療劑量才能對腫瘤有效控制,通常與手術、化療、內分泌治療等聯合綜合治療,可提高局控和生存率。  胃腸道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宮頸腺癌、子宮內膜腺癌。  4.不敏感  對放療敏感性較差,可與手術聯合,術前放療或術後放療,降低腫瘤復發率。或姑息減症放療。  絕大多數來源於間葉組織的肉瘤。
  • 海外就醫:皇家馬斯登醫院頭個患者接受開創性射波刀放療
    這被稱為立體定向放療(SABR)或立體定向腦部(SRS)放療,用於治療身體或大腦中的小腫瘤。該機器使用機器人技術來精確定位治療頭部,並使用實時成像系統來跟蹤腫瘤的位置。這意味著患者可以得到精確的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健康組織受損較少,需要的治療時間也更少。  Accuray射波刀系統是一種三維影像指導調強放療(IG-IMRT)系統,包括治療方案、影像和治療。
  • 「直擊」腫瘤,精準爆破——重離子射線治癌療法帶來生的希望
    在攻克癌症的徵途上,無數專家、學者正在竭盡所能做一件事,揪出癌魔,並竭盡一切努力,用生物的、化學的,乃至物理的手段圍剿它,削弱它,以期最終消滅它。   重離子的出現讓治癌專家眼前一亮。經過不懈的試驗研究和臨床驗證以重離子治癌的方法行之有效,並且成效顯著,是當代公認的先進有效的放療方法。
  • 科普:為什麼白細胞和血小板太低不能放療?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8月3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放療過程中要注意血象檢查》。臨床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接受放療的病人白細胞出現了降低,是該繼續放療?還是暫停放療後升白?這個尺度該如何把握呢?
  • 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外治法消除放療後損傷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杜昶 通訊員 王其超 淄博報導癌症患者王女士在抗癌治療時,出現了4級放射性皮膚損傷,腋窩處出現了大面積破潰、滲液、化膿感染的情況,先後就診於多個醫院,但效果均不明顯。王女士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就診於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科。患者曾先後經歷了手術、化療、放療等一系列治療。在抗癌治療的最後階段,患者在放療後出現了4級放射性皮膚損傷。脖子、前胸、腋窩等處陸續出現發紅、變紫、腫脹、皮溫高、起水泡的皮膚問題,腋窩處更是出現了大面積的破潰、滲液、化膿感染的情況,病情發展迅速,患者痛苦不堪。先後就診於多個醫院,但效果均不明顯。
  • 鼻咽癌為何只放療不手術?直接開掉不好麼
    蘇州科技城醫院放療科主任宦堅說鼻咽癌的治療上採用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模式,有計劃、合理地制定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有助於提高治療的效果和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質量。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的唯一根治性治療手段,化療及靶向治療的加入可進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療效果。
  • 放療後頭頸部疼痛怎麼辦?專家給出解決妙招,遠離神經痛
    如今藥到病除,返院複診的張伯開心地告訴伍少玲教授,現在疼痛已經不發作了,他的睡眠大大改善,整個人都精神了很多。 鼻咽癌華南地區高發,放療後神經痛讓人「崩潰」 伍少玲教授介紹,頭頸部腫瘤尤其是鼻咽癌是我國華南地區高發腫瘤。
  • 煙臺毓璜頂醫院放療科宋軼鵬團隊:專注於為腫瘤患者「照準減副」
    2003年,宋軼鵬碩士畢業後回到煙臺毓璜頂醫院組建放療科。20世紀初,放療患者的副作用還十分嚴重,很多人都堅持不到治癒的日子。宋軼鵬在煙臺市率先開展了「調強放療技術」——治療效果更精準、副作用更小。彼時,全省乃至全國都沒有幾家醫院能開展調強放療,但憑藉著夯實的腫瘤學專業能力、精湛的放射醫學技術、紮實的解剖學功底,宋軼鵬專家團隊成功了。
  • 乳腺癌放療患者必讀:常見8大副反如何「解」?
    在整個放療期間,皮膚上標記的紅色十字線不可以擦掉或洗掉。這些標記線的顏料在患者出汗、衣服摩擦、洗澡等情況下容易消失。所以,在放療中儘量不洗澡,並且每天自己觀察標記點線是否清晰可辨。如標記線變淡,應主動找負責醫生加線。
  • ——專訪煙臺毓璜頂醫院放療科宋軼鵬專家團隊
    「我最欣慰的是看到患者康復後燦爛的笑容」。努力付出有溫馨的「回報」,每每此時,宋軼鵬總是非常開心,他說很享受病人康復後展現出的久違笑容,這笑容散發的溫暖是對醫生最佳的褒獎。  在煙威地區率先開展調強放療十幾年初心不改  記者了解到,2003年,宋軼鵬碩士畢業後回到煙臺毓璜頂醫院組建放療科。
  • 腫瘤醫生:放療期間,除了多喝水,4個注意事項,也要放在心上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醫學技術也在不斷的優化,人們身體健康問題卻逐漸下滑,現如今很多人都會患上腫瘤,很多都是長期不規律的飲食跟作息引起的,而放療是目前醫治腫瘤疾病中較好的一種醫療方式,七成的癌症患者在後期都會選擇放療來輔助治療,但是這樣的治療手段,對於患者來說則是會帶來一定的痛苦的,
  • 世界鎮痛日 | 放療後頭頸部疼痛很「要命」?試試這一招!
    放療後疼痛苦不堪言,注射療法立竿見影「我大約去年十月份開始犯病,每次痛起來像刀割一樣,疼得我不敢吃飯喝水。」張伯回憶,多次求醫問藥都無法解除病痛,不管是吃藥還是敷藥都不行,實在是苦不堪言。有的醫生告知治療這種疼痛要做手術,但自己一把年紀的,真的是不想再做手術了。
  • 全球醫權威報導:腦瘤併發症多、復發率高,質子治療是「治癌神器」嗎?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 絕大多數腦腫瘤以手術切除為主,術後再配合進行輔助放化療,質子治療作為當前新興放療手段的一種,其對部分腦腫瘤具有一定的治療優勢。
  • 膠質瘤患者必讀4問,膠質瘤放療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
    答:膠質瘤放療期間出現頭皮顏色變深,這是放療引起的照射區皮膚色素沉著。某些區域還可能因為放療引起末梢神經炎,出現局部不適,一般放療結束後數月,色素沉著就會自行消退。 放療後一般多長時間複查磁共振?
  • 患腦轉移癌=被判死刑?多學科協作診療可獲長期生存
    腦轉移癌,是由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通過多種途徑轉移至腦內引起。臨床上,腫瘤發生腦轉移屬於癌症晚期表現,致死率極高,而且進展速度很快,如果不能及時予以有效治療,病人很快就會因腦疝而死亡。基於此,對於腦轉移癌患者,無論患者、家屬甚至一些醫生,對治療陷入絕望,悲觀洩氣,認為不具有治療價值而放棄。
  • 放療科在國內率先將能譜CT成像技術用於放療模擬定位
    近日,放療科鍾仁明副主任技師團隊利用現有CT模擬定位機的能譜CT成像技術(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用於模擬定位,這是全國放療領域首次將該技術用於放射治療。在放射治療中,CT模擬定位圖像是放射治療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