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貼人民的情感去創作——訪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2021-01-08 雲南網

原標題:緊貼人民的情感去創作——訪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春風十萬裡》詞作者石順義

掃描二維碼 觀看歌曲視頻 二維碼製作:魏曉妹

問:《春風十萬裡》這首歌曲的創作緣起是什麼?歌曲主題和音樂形象是如何確立的?

石順義:2018年年底,央視春晚籌備期間,總導演劉真和歌舞組導演夏雨讓我根據國家當前形勢寫一首歌。那時我們馬上就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人們的心情是高興的、自豪的,而且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咱們國家的好事、喜事、大事不斷,整個國家一片欣欣向榮。我想應該要有一首歌,能夠比較形象地、而不是空洞概念化地把整個國家形勢描述一下。因為是過春節唱的歌,肯定要和春天聯繫起來。春天來了,處處生機勃勃,給人一種嶄新的、美好的感覺,用來象徵國家的走向也非常合適。我就想到了「春風十萬裡」的主題。我跟導演們說了後,他們也都非常認可。

上世紀80年代,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開始流傳,描繪出了國家改革開放後一派朝氣蓬勃的景象,那我這首歌能否成為新時代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因此,在寫歌詞時,我想這個歌應該既是寫農村的又不是寫農村的,既是具體的又是概括的。實際上,這首歌的歌詞我寫了3段,因為春晚對歌曲時間有要求,最終用了1段。「一聲布穀啼,春風十萬裡/枝頭桃花紅,陌上楊柳綠/這方才播種,那邊又開犁/燕子飛來了,銜來滿嘴泥」,歌曲一開始,我從春天說起,為整個歌曲做了一個鋪墊,確立一個音樂形象。接著是「春風十萬裡,十萬好消息/春天是一幅溫馨的畫,綠油油鋪滿人們心底/春天是一個多彩的夢,蓬勃勃灑滿中華大地」,從「春天」主題鋪展開,講我們國家向上向好的形勢。

問:這首歌在入選「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時,評委會備註了「2020版」。是還有其他版本嗎?

石順義:當初我寫完歌詞後,導演組都挺欣賞這個題材和語言風格,找了幾個人來譜曲。後來,劉真導演傳給我一版孟衛東譜的曲。那版很大氣,很有感情。但陰差陽錯地,這首歌沒有上成春晚。到了2020年央視春晚,管歌舞組的還是夏雨導演。她認為這首歌挺好,依然不過時,就把它推薦給總導演楊東升。楊導演聽過後,感覺歌詞很好,但他想要流行唱法,便找浮克重新譜了曲。這兩版各有優長,都很不錯。

問:「布穀啼」「桃花紅」「楊柳綠」「播種」「開犁」……這首歌詞就像一幅春耕圖。您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北京的人,為什麼能將優美的鄉村風光展現得如此細緻動人?

石順義:我覺得,這跟我對農村、對農民、對父老鄉親的那種一以貫之的感情是分不開的。它是我對過往生活的一種反哺。我在農村長大,又在黃土高原當兵8年,對農村生活有感情。而且我覺得這種生活是我們國家發展的一個縮影和代表。歌曲中,我寫開犁、寫燕子來了,這些都是春天農村生活的場景,我都比較熟悉。有不少人覺得我的每一首歌都像一幅畫;從《想家的時候》到《軍人本色》,它們都有形象,都給人一種畫面感。這個歌也是這樣。

問:春晚過後,有網友評價這首歌「充滿土地氣息的芬芳,卻一點都不『土氣』」。您如何理解這種評價?

石順義:這首歌有它自己的一些味道。我寫歌一貫不太喜歡那種曲裡拐彎的,我不願弄那些東西,老百姓說話也不是那麼說的。老百姓的語言,是既接地氣又很生動的。他們的語言都是從生活中來,在生活中提煉的。這首歌的主題,要求它肯定是接地氣、貼近老百姓生活的。它寫的是客觀表現——國家越來越繁榮富強,是老百姓共同的情感和感覺,也是我自己內心的感慨和一種油然而生的感情。多年以來,我寫歌都是喜歡從小角度、人情人性化的角度寫。這首歌是主旋律題材的,主題也很宏大,講整個國家形勢的,但實際上它還是從小角度入手,落腳點還是一種真實感情的流露。

問:「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評選對文藝創作和文化建設有何意義?如何做得更好?

石順義:這項評選對宣揚主旋律、促進主旋律創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時,我覺得「主旋律」這個概念應該是比較寬泛的,凡是正能量的、健康向上的都是主旋律。我歌頌的是美好生活,即使歌詞中不出現「小康」二字,也是在宣揚主旋律。我們要更寬泛地理解「主旋律」,評選出更多積極健康的好歌。

問:「中國夢」主題創作歌曲有沒有反映出一些共同特點?對音樂創作者有何啟發?

石順義:有一點我覺得需要總結,就是不要刻意去追著某句口號創作。我們要緊跟形勢、緊跟時代,但跟的不是「理念」「概念」,跟的是人民的心聲和情感,跟的是生活。有時候,不是說有新提法出來了,我就馬上寫首歌。老百姓不會因為這首歌有政治性、有宣傳要求,就喜歡唱它。只有那些寫出了人們深層次情感寄託的歌曲,大家才會喜歡。主旋律歌曲創作也應該儘量和老百姓的情感貼近,要符合藝術創作規律。一些經典歌曲,為什麼能流傳這麼多年?喬羽寫的《一條大河》,是在電影《上甘嶺》裡唱的,但歌詞沒有寫戰鬥、上甘嶺,沒有空喊口號,而是真摯樸實、親切生動地寫家鄉、寫人們愛國的情感,反而更能鼓舞人。這些東西,值得我們現在寫主旋律的人去思考。2021年要慶祝建黨100周年,我們肯定要創作一批歌頌黨的歌曲。如何把歌寫到人們心裡去?我個人覺得還是兩句話:儘量抒真情、注重寫人性。

石順義,著名詞作家,1949年11月出生,1970年入伍,原空政文工團創作室主任。作品曾多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解放軍文藝獎等,其中《說句心裡話》《父老鄉親》《一二三四歌》《想家的時候》《兵哥哥》《軍人本色》等多首歌曲,在軍內外被廣為傳唱。(■ 袁麗萍 通訊員 趙麗麗)

相關焦點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展播(七):《年畫》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展播(七):《年畫》 2021-01-05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首抗疫公益歌曲入選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從第一批以「中國夢」為主題的新創作歌曲徵集推廣以來,包括《時間都去哪兒了》《走在春天的路上》《乘風破浪》等一大批優秀歌曲不斷湧現,創作歌手不僅涵蓋了韓紅、韓磊、孫楠等一大批實力唱將,也有受到粉絲受捧的譚維維、張杰、tfboys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展播(七):《國旗之下》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展播(七):《國旗之下》 2020-11-27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的中國》《此生最愛是梨園》入選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近日,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發布,共20首緊扣時代脈搏的原創作品入選。其中,由廣東音樂人創作的《親愛的中國》《此生最愛是梨園》等歌曲入選。入選的20首作品中,既有令人動容的抗疫歌曲《武漢伢》《堅信愛會贏》《平凡英雄》;有反映生活進步、歌頌中國人民脫貧攻堅信心和決心的歌曲《起大梁》《春風十萬裡》《錦繡小康》《人民是天》《大涼山上卡沙沙》《石榴紅了》《邊塞喜訊》《赤子》,還有一批朗朗上口、充滿青春律動的歌曲如《你笑起來真好看》《青春的起點》等……這些易於傳播的新創作歌曲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歌曲發布:唱出國家榮光 唱出百姓安康
    「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徵集推廣活動自2014年開啟以來,優秀作品不斷湧現,《光榮與夢想》《時間都去哪兒了》等歌曲深受人們喜愛。近期,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發布,《堅信愛會贏》《青春的起點》《國旗之下》《赤子》等20首入選歌曲,從各個角度表達出了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的祝福,對美好新生活的憧憬。
  • 「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MV《年畫》,表現一種特有的中國文化氣質
    「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MV《年畫》,表現一種特有的中國文化氣質 2020-10-07 18:5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蜀韻飛歌唱中國——「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集即將出版發行
    蜀韻飛歌唱中國——「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集即將出版發行!此次以「中國夢」為主題的徵集活動匯聚了省內外音樂創作骨幹力量,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精心創作,把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匯在藝術語言、藝術情感中,融匯在藝術形象的塑造中,以巧妙的藝術性和強烈的感染力展現中國夢的精神內涵,謳歌中國夢、闡釋中國夢、唱響中國夢。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入圍歌曲《你笑起來真好看》
    自2014年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開展這一主題性歌曲活動以來,「中國夢」的時代旋律迅速流傳,成為現象級音樂文化。「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標識,積累了豐富的曲目,在近些年的專業性文藝表演和群眾性文藝活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迄今為止已經是當代音樂標誌性、導向性、代表性的作品。今年20首入選歌曲,更加突出創新,更敏銳地捕捉時代特徵,在重要的時間節點發聲,用歌曲把時代強音表達出來、傳唱開來。入圍歌曲《你笑起來真好看》是李昕融,李凱稠,樊桐舟一家三口帶給我們的治癒歌曲。
  • 「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展播:《你笑起來真好看》
    「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展播:《你笑起來真好看》 2020-12-09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姚偉創作勵志歌曲《追》入選「聽見中國聽見你」2019年度優秀歌曲
    人民網長沙5月27日電 近日,在中宣部、中國文聯支持下,由中國音協主辦的中國當代歌曲創作精品工程——「聽見中國聽見你」2019年度優秀歌曲評選結果揭曉,20首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可聽性強、傳唱度高為特點的年度優秀歌曲從全國各地音協機構限額報送的 400 多首作品中脫穎而出。
  • 中國夢藝術創作工作室︱庚子年主題創作——《2020的心願》於快成...
    (原標題:中國夢藝術創作工作室︱庚子年主題創作——《2020的心願》於快成行為裝置藝術展)
  • ——訪「唱響遂寧」城市主題歌曲徵集評選優秀歌曲詞曲作者
    本期就讓我們跟隨這些優秀的作品,一起去欣賞詞曲作者們心目中的美麗遂寧。《荷香》將遂寧美唱進人們心裡詞:王德清,四川閬中人,著名詞作家、劇作家,四川音樂學院專業創作員,省音樂文學學會常務副秘書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音協《歌曲》雜誌封面人物特約評論員。曾有300餘首作品發表刊登在《歌曲》、《詞刊》雜誌上。
  • 「我一直掛念著中國人民」——再訪《黎明的編鐘聲》作者、比利時...
    即將過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影響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環球資訊廣播推出年終特別策劃《重返抗疫現場》,通過疫情中的普通人視角,看他們生活的變化,聽他們各自的體會和感悟。今天推出第五篇:《「我一直掛念著中國人民」——再訪《黎明的編鐘聲》作者、比利時音樂家 尚·馬龍》。
  • 寄給春天的請柬——訪《年畫》詞作者楊玉鵬、曲作者利宇翔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14】    光明日報記者 郭超  說起年畫,很多人第一感覺可能是「歡天喜地吉慶熱鬧」。對楊玉鵬而言,年畫更是「一種文化,一種信仰,一種鄉愁」,年畫是「寄給春天的請柬」。
  •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創作只用了半個小時 讓整個民族一起沸騰
    歌曲的詞作者麻扶搖,當時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炮1師5連的政治指導員,生於1927年,創作這首歌詞時,年僅23歲。曲作者周巍峙,當時任文化部藝術局副局長,生於1916年,創作這首歌曲時也才34歲。信箋上的標註,便是周巍峙所寫。這首歌創作於1950年,我是聽著它長大的。當聽了無數次、唱了無數次後,我對詞曲作者充滿了敬意和愛戴。
  •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創作動畫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一文中,我們通過分析宮崎駿動畫電影中的那些角色,探究了他使用的技巧、手法和理念。本文我們將繼續以「人類的情感」作為核心,去探討宮崎駿對人性的觀察,以及對其動畫創作所起到的重要性作用。
  • 人民和社會需要怎樣的抗疫歌曲
    在大量優秀歌曲之外,也出現了些許蒼白空洞、投機應付、游離主題之作。這就提出了一個嚴肅的考題:人民和社會需要怎樣的抗疫歌曲?  歌曲是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類型之一。抗疫時期的歌曲,應當符合這一特殊時期的特別要求,應當具有激發鬥志的鼓動性、群體意志的凝聚性、深沉情感的宣洩性、滋潤人心的藝術性。這種總體特徵,又表現在四個維度上。  一是抗疫歌曲應當具有主題思想提煉的高度。
  • 上海民警創作主題歌曲《信任擔當》
    上海民警創作主題歌曲《信任擔當》 東方網1月8日消息:「我們的肩上,有神聖的肩章,我們的帽沿,閃爍著警徽的光芒…」這首名為《信任擔當》的歌曲是長寧公安民警聯合文藝界人士,為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而專門創作的歌曲。他們正以飽滿的熱情和奮進的姿態迎接著這個屬於自己的節日。
  • 創作歌曲《我們一定贏》作詞:張金永、作曲:李鵬嵐
    ,與時間賽跑、與疫魔爭奪生命,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新時代大愛之歌。《我們一定贏》歌曲創作出來後,我邀請愛人史曉、女兒史晨陽一起走進書房,打開電腦音樂軟體播放音樂,我跟著音樂小聲哼唱,也邀請愛人、孩子一起唱唱研究實踐體驗歌曲的感受,站在一個普通民眾的角度去演唱體驗,說演唱體驗感受、建議,旋律的起伏變化,音樂情感表達等,我們一家人在一起研討交流後,我自己關著門反覆跟著音樂小聲唱了無數次、又靜心聆聽旋律了無數次,修改到音樂與內容完全融為一體的時間,開始設計樂譜版面,導出創作的歌曲認真再看思考研究體驗
  • 紮根人民繁榮創作 文藝百花再譜新篇
    積極開展重大主題活動。市作協、評協、美協等協會的文學藝術家們,無論風雨寒暑,深入到大山大水、場所村屯採風創作,創作了以紅色文化、恐龍文化、金祖文化、北紅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為題材的數以萬計的文學藝術作品。市評協以紀念郭小川誕辰一百周年和「林區三唱」發表79周年為契機,召開了研討會,出版《詩魂長留在人間》一書,受到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同志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