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開玩笑說家裡拆遷就是第二次投胎,畢竟拆遷費都是很高的,可以讓本來普普通通的家庭邁上更高一層的生活水平。有些人高高興興地拿著拆遷款買了新房子,可是有個別一些人,頑固地成為了「別墅釘子戶」,很大可能就是為了多謀些錢財,近日,河南鄭州就有這樣一戶人家。
據悉,11月30日,網上爆出的一則鄭州立交橋綠化帶驚現一「別墅釘子戶」衝上了當地的新聞頭條,甚至引發全國人民的注意。據了解,河南鄭州立交橋附近有一所房子被綠化帶包圍了起來,看起來就像是海裡的一座孤島,場面較為壯觀。
許多媒體記者也迅速來到此地進行實地採訪報導,當事人是一位73歲的老人,他回答了記者的提問,詳細地描述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原來這塊綠化帶原來是一個村莊,一家人都在這裡住,老人說自己還有53年的土地證,土地證上這個院子就是自己蓋的。
老人說就是在2015年左右,政府決定對這個村莊進行拆遷,但是老人並不同意,於是就繼續住了下去。這個房子是三層的,位於中原區航海西路辦事處,從2015年拆遷至今,房子都被土塊和竹子圍了起來,老人堅持要住在這裡,慢慢地日常水電都停了。
老人還說這裡本來都是要填土的,附近鄰居們都搬遷走了,只有自己留了下來。還說自己家是個老宅子院,幾代人都在這裡住,自己並沒有搬遷,沒有佔國家的土地。還說那些說他想分更多拆遷款的人都是瞎說的,自己就是按著三層的要求來的,沒有多要一分錢。
相關單位也回應了這件事情,說因為停水停電的原因,老人經常去自己女兒家裡住,並沒有像網友說的這麼悽慘。而且從拆遷至今,相關單位也一直在和老人做協商工作,給老人一家提供了合理的拆遷補償方案,可對方一直不同意,目前此事也還在持續的溝通當中。
希望這件事情能夠儘快協商出一個結果,避免影響整個城市的市容市貌,如果雙方都能退一步的話,將會是雙贏的結果。對於這種拆遷「釘子戶」,我國也應該出臺必要的法規政策,按規定妥善處理此類事件,這樣後續拆遷工程項目進展起來也會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