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拆遷拉回一堆木雕,竟有一關公像,專家:那西瓜帽是怎麼回事

2021-01-20 這裡說歷史

老屋拆遷拉回一堆木雕,竟有一關公像,專家:那西瓜帽是怎麼回事

俗話說,文拜孔子,武拜關公。三國歷史上,「桃園結義」的三兄弟的二哥美髯公關羽,被很多人視為全能保護神,家中都會有一尊供奉著的關公像。作為三國時期的名將,關羽身高2米18,面容紅棗,相貌堂堂,不威自怒,紅色有闢邪之意,所以後世人們喜歡祭拜關公,以保佑自己一家平安進財。在一個小山區裡,一位大叔從一堆木雕中發現了一個關公像,這是不是真的呢?

都說心誠則靈,但是如果拜了假的神像,就算自己心再誠也很難得到庇佑。這位大叔在自己家鄉的山區裡,老房子拆遷的時候,去拉了好多亂七八糟的老木雕,其中就有這個關公雕像。大叔對木雕還是有所了解的,他說,木雕早在三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令人感到奇怪的,不是這個關公像是多麼的罕見,而是關公頭上戴著一頂「西瓜帽」,這就吸引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大叔說,西瓜帽是自己判斷關公像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雕像的風化程度,綜合各方面因素,這個關公像應該是宋元時期。大叔頭頭是道的分析聽起來十分有道理,眾人甚至覺得可以當鑑寶專家了。但是專家上手後,卻表示了不一樣的態度:這關公像,什麼時候戴上了西瓜帽了?話剛落音,就迎來哄堂大笑。

首先,不說關羽造像,一般普通宋代的或是明代的木造像,一些真正信奉雕像的或是比較虔誠的人,都知道,木雕像後面會有一個開口,目的就是給雕像內部填髒,而這些髒一般都是被賦予某種意義的。填髒就等於填了心臟,這樣才證明這是被人使用過的,這個雕像就是「活」的了。

然而大叔的這個雕像後面卻沒有開口,整體造型也比較瘦,雕像的頭不想明代的那麼大,身上的斑駁痕跡,看起來確實有宋代的風格。但是專家卻表示這個雕像既不是宋代的,也不是元代的,是明代的可能性大。主要從這個雕像的造型,這是明代的主要風格,其二雕像的木材一般是香樟木和柏木等等,大叔的這個關公像是柏木的,跟預期中沉香木的猜想相去萬裡。

專家表示,這個應該值不了多少錢。大叔聽到這裡,連價格都沒有聽下去,直接拿著自己的關公像走下臺了。老屋拆遷拉回一堆木雕,竟有一關公像,專家:那頂西瓜帽是怎麼回事?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關公文化節開幕 木雕關公像助興
    關公文化節開幕 木雕關公像助興 2017-09-25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超大關公像,如果當初建它是錯的,那如今拆它就是對的?
    而且我還有點驚訝地發現,我老家的市區火車站廣場上的那個《火鳳凰》的雕塑,居然也是他的手筆,這讓我有點惶恐——因為我一直覺得那個雕塑有點醜哈……醜還不是關鍵,關鍵是我覺得和那座城市沒啥聯繫,不像這荊州關公像,大家都知道二者有淵緣。那個火鳳凰沒有這麼高,為啥叫火鳳凰呢?
  • 莆田木雕小神童改行瓷雕 夢想讓武關公走紅海外
    故事6瓷雕小夥的「關公情 海絲夢」  閩南網7月30日訊 從一個木雕家族,轉行進入瓷雕,五年過後,莆田小夥子鄭建冰已經在德化小有名氣,成為諸多陶瓷大師口中的後起之秀。  「來德化之前,根本不知道有這麼個地方;到德化之後,發現瓷性實在太強了!
  • 陸樹銘演的關羽有多像?當年只要一扮上妝,就有百姓給他磕頭
    相信不少小夥伴都看過94版的《三國演義》,陸樹銘演的那版關羽實在是太有感覺了~當年《三國演義》開拍選角,陸樹銘到了片場一看,竟有30多個人跟他競爭關公這一角色。當時陸樹銘心想:「不行,我得想想招兒,怎樣能讓導演在這30多個人裡面記住我。」
  • 天馬散文‖老屋
    老屋是父親所建,記憶中的當年,因為十條公路修建,祖屋需要拆遷,一順木質拔廊房屋消失了,父親新建了現在的老屋。7間正房、5間雜屋、4間廂房,這些簡單的數字不足以勾勒出老屋的輪廓,屋後不足2畝土地,背靠大山,戶對清清黃羊川河。房屋結構並非複雜,高高挑挑的屋架大都用就近的楊樹木料構築,土坯作牆,幾根房梁是松木,挺拔不變形。其餘的檁條、椽子就是白楊木材,時間一長,就沒有脊梁了,彎彎曲曲的身架呈現出水性來。
  • 官方回應巨型關公像或將搬遷 關公玉像都有什麼寓意你造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官方回應巨型關公像或將搬遷 關公玉像都有什麼寓意你造嗎? 現在很多國家都有供奉關公像的習俗,大部分人都將關公像視為財神,而不同的關公像姿勢也有著不同的寓意。近日一則官方回應巨型關公像或將搬遷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官方稱湖北荊州的關公像整改方   原標題:官方回應巨型關公像或將搬遷 關公玉像都有什麼寓意你造嗎?     現在很多國家都有供奉關公像的習俗,大部分人都將關公像視為財神,而不同的關公像姿勢也有著不同的寓意。
  • 花費1.7億元的巨型違建「關公像」拆還是遷?專家提出建議
    如今,關公義園已經開門營業四年,關公像作為景區核心景觀吸引遊客,但經營狀況並不十分理想,總收入不到1300萬元。而在建設中,僅關公雕像就花費了1.729億,這與當地政府最初的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湖北荊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張弘:從文化旅遊部門也好,還是荊州市也好,我們認真吸取(教訓)今後不再犯這樣的錯誤,同時舉一反三。
  • 看書關公銅雕-池州黃銅關公雕塑製作廠家
    圖片}{標題  段落}民間有「麒麟兒」、「麟兒」之美稱。南北朝時,對聰穎可愛的男孩,人們常呼為「吾家麒麟」。此後「麒麟送子圖」之作。作為木板畫。看書關公銅雕-池州黃銅關公雕塑製作廠家所以適用於多種環境的裝飾。近年來,它在城市美化環境中佔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浮雕在內容、形式和材質上與圓雕一樣豐富多彩。
  • 全力打造關公文化教育基地 西元村建成關公木雕像群
    運城鹽湖區解州鎮西元村張四有全力打造關公文化教育基地,在解州關帝廟西邊的西元村建成大型關公木雕像群,引起人們的關注。大型關公木雕像群,安放在關夫子故裡廟內。關夫子故裡廟主要建築是關聖大殿。安放在這裡的關公木雕像群,主要有關聖帝君、關夫人、桃園三結義等5尊聖像群,還有一套十分精製的鑾駕、龍雕、屏扇、兵器等木雕品。廂房內還展有一套120幅的大型關公木浮雕群。這些木浮雕群都是解州鎮郊斜村農民木雕藝術家李寶生雕刻的,用料是垣曲縣深山老林的千年鐵杉樹。
  • 男子帶「關公像」鑑寶,自稱花十套房產請回家,專家:幸虧閉著眼
    男子帶"關公像"鑑寶,自稱花十套房產請回家,專家:幸虧閉著眼導語: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一提起他,大家可能就要聯想到桃園三結義,關於劉備和張飛,三人興趣相投,拜把子稱弟兄,結為兄弟。是一個忠義之士,非常重感情。如今也有一些寺廟,還有人們的家裡供奉著他的神像。我們最常看到的就是過年人們貼著關羽的年畫,來保平安,守家門。
  • 荊州巨型關公像該何去何從?專家建議原地保留,網友的意見一邊倒
    最近,荊州在網上有點「火」,因為荊州的地標性景點——關公義園裡的巨型關公像,違章了。荊州關公義園,位於荊州古城東南側,東、北鄰荊州市護城河,南臨學苑路,西臨鳳臺路,規劃用地面積228畝,項目總投資15億元。
  • 子女將去世父母葬在老屋內 鄰居:有腐爛味 瘮得慌
    「說是暫時停放,沒想到一牆之隔的鄰居,居然將其已逝母親的遺體拉回老屋安葬5個月後,又將其父親的遺體也拉回老屋合葬,從拉回其母親遺體至今已1年多了。」8月4日,鄰居們說李某將老人葬在老屋,他們都覺得瘮得慌。
  • 湖北荊州巨型違建「關公像」拆還是遷?專家提出建議
    新聞1+1丨荊州巨型違建「關公像」拆還是遷?專家提出建議從照片上大家就能看到,這個雕像可真是大,高達57.3米,僅僅只是從感觀來說,就與周邊的城市建築有些格格不入,更何況這座雕像從建設的程序上和規模尺寸上,都存在違法違規的現象。
  • 可惜已經沒落的老屋:鑊耳屋
    老屋一看就知道是那種很老很舊的屋子,老家的人親切地稱之為:鑊耳屋。說老舊,也只是相對而言。也許並不算古老。可供查證的歷史只追溯到曾爺爺的曾爺爺那一代。到底是幾年所建,我完全沒有概念。據說那一代的老人曾是當地的小有名氣的土財主,免不了有點暴發戶的財大氣壯,愛炫耀。老屋建得不算特大,卻特長。
  • 世界最高57.3米巨型「關公像」嚴重違建,拆還是遷?專家給出建議
    偶像崇拜或圖騰崇拜在每個國家都有其歷史,因為這些偶像或圖騰經過幾百年甚至一兩百年的沉澱,早已融入人們血液的基因裡,對於像中國這樣歷史久遠的國家,更是如此。所以,中國遍布江南林林總總的許多偶像或圖騰,被建成廟宇、雕像來供人祭奠、瞻仰,也就不足為奇了,尤其是關公像。
  • 關公「出走」 湖北荊州一57米巨型關公雕像被指違規將搬移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常亞飛)2016年6月17日,湖北荊州的關公義園開園,淨高48米的關公雕像下是一棟兩層建築,名為關公文化展示中心,該園對外宣稱關公雕像是「荊州旅遊的新地標」,本想借義園打好「關公文化」這張牌,唱響文化旅遊,但4年多過去了,遊客和市民卻不買帳。
  • 花1.7億造關公像,荊州表態
    住建部點名通報一個多月後,央視《焦點訪談》昨天(16日)晚上再次聚焦湖北荊州巨型關公雕像,稱其「煞風景」,並披露僅建造該雕像當地就花費1.729億元。今天上午,荊州市政府新聞辦發布消息稱,目前該市已組織邀請專家,依法依規、科學制定搬移方案。
  • 不同造型的關公像都有什麼寓意?
    關公,作為忠義的化身,早為百姓家喻戶曉。關羽作為佛道二教的護法神,儺壇壇神。他的事跡被後人渲染,加以神化,亦稱「關聖帝君」,簡稱「關帝」,備受廣大民眾敬仰。又因其忠肝義膽、重信守諾,符合商人做大生意的要求,關公成為了掌管天下財富的神,關公像也被視為財神像,人們供奉或者佩戴,以求取好運,財源廣進,家肥屋闊。
  • 花1.7億元造關公像被點名,當地回應
    一個多月前,住建部通報湖北荊州市巨型關公雕像項目有關問題。昨晚,央視《焦點訪談》再次聚焦巨型關公雕像,並披露其造價——1.729億元。今天(17日)上午,荊州市政府新聞辦發布消息稱,目前已組織邀請專家,依法依規、科學制定搬移方案。
  • 化腐朽為神奇的福州木雕
    民國 關公站像1958年,福州木雕生產合作社改為福州第一木雕廠,與福州臺江木雕廠、福州臺江描金木雕廠合併,成立地方國營福州木雕廠,職工1000多人。1982年,在全國木雕產品質量評比中福州牙雕廠雙福牌木雕和福州木雕廠長壽牌木雕產品分別獲一、二等獎並分別獲得國家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獎。1994年,福州地區木雕企業數十家,從業人員近3000人,以龍眼木、黃楊木、柳杉木、紅豆杉木、樟木等為原料製作人物、動物、欄杆板等產品,產值超過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