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中國市場後,鈴木在歐洲混得如何?

2020-12-04 天天汽車APP

作者:艾斯帝夫

以微型車(包含K-Car)和小型車為主業的鈴木汽車,在2018年與中國的兩個合作夥伴徹底「分手」。這也意味著鈴木汽車徹底結束了在中國現地製造汽車的業務。

隨之停止運轉的還有鈴木進口車業務,這也導致後來平行進口的全新吉姆尼價格被炒到了30萬元的天價。

從中國市場的失意說起

把時間往回撥到2018年6月15日,當天原江西昌河鈴木發布公告稱,經股東雙方友好協商,日方股東把持有的昌河鈴木股份全數轉讓給了昌河汽車,並且後者早在2018年5月30日就完成了股權和公司名稱的工商登記變更手續。

一紙通告預示著「昌河鈴木」落下帷幕。北汽集團下架了昌河鈴木以及所有SUZUKI商標車型。

另一邊,鈴木在重慶的合作夥伴長安汽車,隨後在2018年9月4日也發布公告,表示長安汽車與鈴木汽車正式達成協議,該協議核心內容即:長安汽車以1元人民幣現金收購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分別持有的長安鈴木之40%和10%股權。

實際上此次收購完成後,長安汽車便成為了長安鈴木100%控股股東。這意味著,「長安鈴木」從合資變為了「獨資」,結束了長達25年的歷史。後續「長安鈴木」若再投產SUZUKI商標車輛,基本屬於技術授權的代工模式。

長安鈴木目前僅剩三款在售車型

車型產品不對中國消費者胃口,是導致鈴木汽車銷量不佳,並退出中國市場的幾大原因之一。

成立於1993年的長安鈴木以微型車奧託(Alto)打開了中國市場的銷路。但實際上鈴木在中國的開山之作,是技術授權給長安汽車生產的ST90微型卡車。重慶產「ST90」在1984年上市,當時貼CHANGAN標識。

後來長安鈴木陸續引進了羚羊(Cultus)、雨燕(Swift)、SX4等車型豐富了產品矩陣。隨後,在2011年進入銷量巔峰——全年賣掉了22萬輛新車,但接下來的幾年便進入了逐年下滑的通道。

鈴木「全球車」S-Cross,國內稱驍途

因為鈴木的車型偏小,裝備水平不高,發動機排量也偏小……不符合中國本土消費習慣,再加上自主品牌崛起等因素制約,到2017年,算上長安鈴木和昌河鈴木兩家合資公司的銷量,鈴木在中國全年賣掉了11.5萬輛新車。2018年這一數字變為5.7萬輛,到2019年只剩下2.6萬輛。

四大市場格局的形成

比較有意思的是,一方面是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但另一方面卻是鈴木汽車在全球其他市場的銷量增長。

在2018年的時候,鈴木全年以321.32萬臺的銷量排全球車企Top10榜單第十位,同比增長1.2%。而當年離開中國市場後,鈴木汽車也確立了以日本本土、印度、歐洲以及東南亞為主的四大市場格局。

印度馬魯蒂鈴木主銷車型列表

從2018年的銷量數據來看,鈴木2018年在日本賣掉了71.5萬輛新車,其中58.7萬輛為K-Car;在印度市場,則用豐富的產品組合和低廉的價格創造了173萬輛的好成績,市場份額達到51.2%;而在歐洲還有24.6萬輛的銷量,在2019年銷量有望突破25萬輛。剩餘的52萬輛銷量則是在東南亞以及其他區域市場完成的。

因此,從全球的市場格局來看,即便沒有中國市場,鈴木似乎活得也比較「滋潤」。而在退出中國市場以前,鈴木早在2012年還退出了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美國。其原因與中國市場比較相似。

鈴木在日本本土主銷的K-Car車型

鈴木歐洲主銷車型(義大利官網)

事實上對於鈴木汽車而言,也不得不面對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即無法融入全球第一和第二大汽車市場,充其量也只是一家區域性的汽車公司。在區域市場可能取得的成功,卻無法讓鈴木成為完全意義上的全球車企。

更具體的問題在於,鈴木側重的日本本土和印度新興市場,其投放的車型產品各有特點,但又不能相互補充——日本市場的產品,只適合日本市場(大多數而言);而印度市場的產品,也只適合印度市場。這便給鈴木在歐洲的經營帶來了一些麻煩。

解開歐洲市場的困局

在歐洲市場上,鈴木汽車目前主力銷售的車型包括Celerio、Ignis(英格尼斯)、Swift(雨燕)、Baleno、S-Cross(驍途)、Vitara(維特拉)和Jimny(吉姆尼)。這七款車型的級別基本都集中在緊湊型(Compact Car)以下,比較符合歐洲狹窄的街道使用。除此之外,這些車型的價格也集中在1-2.5萬歐之間,符合歐洲年輕人的購車需求——價格門檻低,養護投資少。

但歐洲日趨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卻成為了鈴木新車銷售的絆腳石。最典型的例子是新一代吉姆尼。

全新第四代吉姆尼

上市一年的第四代吉姆尼在歐洲引起了很高的關注度,吉姆尼是小型SUV領域難得的專業級Off Road。這款車裝備一臺K15B自然進氣汽油機,直列四缸、1.5升排量,採用前置四驅底盤布置。裝備4速自動或5速手動變速箱,根據變速箱不同,其二氧化碳排量在154-170g/km之間。

由於歐盟規定在2021年之前,所有汽車製造商的平均二氧化碳排量必須符合95g/km的標準,否則將承受巨額罰款。為此鈴木別無選擇,歐洲公司計劃暫時將吉姆尼從銷售目錄中拿掉。這一點,從英國和法國市場的反饋中得到了證實。

鈴木英國部門表示,2020年吉姆尼在英國市場將採取限量銷售的方式。同時,英國部門也會竭盡全力保障交付新車給已經下訂單的消費者。

48V輕度Hybrid系統

法國方面的態度基本如出一轍,法國部門表示,吉姆尼超標的二氧化碳,可能使得單車註冊時面臨高達2,153歐元的「生態罰款」,這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個很大的障礙。而到2021年來臨前,法國市場會停止吉姆尼車型銷售。

從銷售來看,吉姆尼的銷量並不算高,2018年在歐洲賣掉了1.04萬輛;而2019年隨著第四代全新車入市,有望會達到1.6萬輛(2019年前11個月歐洲銷量總和為1.54萬輛,平均每月1400輛左右)。

因此,舍掉佔歐洲總銷量6%份額的車型,對於鈴木來說或許是可以接受的事實。而吉姆尼要進行怎樣的技術改造,目前不得而知(義大利官網顯示Coming in 2021)。

維特拉

實際上,針對歐盟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鈴木也正在緩慢地更新產品序列,為其使用混合動力技術。

為了在2020年繼續保持2019年良好的銷售勢頭,鈴木在2019年底開始為多款歐洲銷售車型部署輕度混合動力系統。這些車型包括Ignis、Swift、S-Cross和Vitara,吉姆尼並不在列。

在Ignis、Swift和Baleno上,使用的是12V電壓SHVS(Smart Hybrid Vehicle by Suzuki)混合動力模塊,包括1.0升111hp輸出的Boosterje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1.2升90hp輸出的Dualjet自然進氣發動機。

Swift Sport運動版

而在Vitara、S-Ccross和Swift Sport上,使用的則是48V電壓的Hybrid混動系統。48V系統和1.4升Boosterjet渦輪增壓發動機搭檔,其中48V啟動/發電一體機的最大功率為10kW(13.5hp),最大扭矩50Nm,電池容量為8Ah。它並非Hybrid「強混」那樣可以單出帶動汽車行駛,48V更多是作為輔助動力存在,在一定程度減輕發動機負擔——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油耗。

對此,鈴木也提供了一組數據。裝上48V系統後的上述三款車,根據WLTP「世界測試法則」的方式,二氧化碳排放能降低20%,而油耗也能降低15%。整個48V系統為整車增重不超過15kg,其鋰電池的安裝位於前排座椅下。

豐田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

不過對於鈴木來說,不論是SHVS還是48V混合系統,都不是在歐洲市場的最佳解決方案,如果不及時採取有效的電氣化策略——包括EV純電動、PHEV插電混合動力甚至共享出行計劃,鈴木要想保住目前歐洲市場的25萬輛規模,恐非易事。

因此,在2019年底就有消息表明,在2020年鈴木汽車將正式與豐田汽車展開技術合作,首批歐洲合作產物——兩款貼牌新車,將在2020年秋季發布。根據猜測,這兩款OEM新車將使用豐田的PHEV插混技術,一款為卡羅拉(Corolla)掀背款,另一款為全新RAV4。換句話說,我們將在歐洲看到掛S標誌的卡羅拉和RAV4,鈴木藉此重回緊湊型市場。

鈴木與豐田展開合作並非倉促上馬,而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磨合。

早在2017年兩家公司就籤署了諒解備忘錄,後來在2019年3月又正式籤署了合作協議。協議規定兩家公司將圍繞環保、安全及信息技術、採購和新能源車領域展開。實際上合作協議表明,豐田的THS混動技術將分享給鈴木使用;作為回報,鈴木有可能會將Baleno授權給豐田貼牌。

豐田版Baleno

此外,鈴木在波蘭的發動機工廠生產的1.0、1.4升Boosterjet渦輪增壓發動機也有可能分享給豐田使用。因為鈴木的1.0升Boosterjet與豐田的1.2T性能相似,而豐田在歐洲還沒有140hp輸出的機器,因此鈴木的1.4升Boosterjet將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回到我們在前面提到的一個鈴木的問題——鈴木汽車目前並非完全意義上的全球車企,大概是意識到未來的產品、技術策略充滿了不可控的因素,尤其是與主流市場的競爭存在差距——在日本做K-Car和在印度做廉價車是優勢項目,但除此之外,高技術、高利潤車型並未涉足。

豐田章男和鈴木修

於是我們看到,鈴木與豐田的「友誼」再次深化——2019年8月28日,鈴木宣布與豐田以交叉持股的模式結成資本聯盟,加快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研發。這也證明了,未來的汽車市場格局都是「強強聯合」,譬如此前的雷諾-日產,最近的PSA與FCA。

為此,豐田汽車斥資960億日元(約合9.1億美元)收購鈴木汽車4.94%之股份,而鈴木則投資480億日元(約合4.55億美元),收購豐田0.2%股權。儘管持股並不對等,但鈴木花巨資牽手汽車巨頭,其目的也非常明確,加速技術更迭,減小相關投資,事半功倍。

鈴木與豐田達成的合作範圍

離開了美國和中國市場,鈴木仍然可以創造300多萬臺的銷量,從側面說明鈴木的規模效應仍然奏效。而其中,區區20多萬臺銷量的歐洲市場卻為鈴木如此看中,其中的邏輯也異常清晰。

簡單分析不難發現,鈴木對待歐洲市場相比中國市場更認真,其產品與時俱進更加有誠意。因此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這20多萬臺助力,鈴木衝進300萬Club也並非易事。【END】

相關焦點

  • 鈴木退出了中國市場,將來我們還能買到鈴木的車嗎?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汽車品牌之一,鈴木以其低廉的價格、良好的口碑和品質,經常被老司機們津津樂道。近日,鈴木以一元錢的價格將合資公司的股份轉讓給長安汽車,算是徹底告別了中國市場。那我們買的鈴木車,以後的保養怎麼辦呢?
  • 鈴木修:我就是「死」,也不向中國市場低頭!他到底為了什麼
    1979年,鈴木修就任後首推的第一款車系奧拓面世並遭受銷售市場五星好評,並應用靈便的「外交關係手腕子」,在中國市場和印尼銷售市場混得「順風順水」。在中國市場,鈴木能夠 說成戲劇性的存有。早在八十年代,鈴木就進到中國市場,與大家當期,但直至1993年才與北京長安合資企業,建立北京長安鈴木,主推微型車和小型轎車,自然這也是鈴木的優勢,奧拓、北鬥星、鈴木雨燕、鈴木維特拉、吉姆尼等車系都廣為人知,在那時候的銷售市場至關重要,乃至一度超出了日式三大傳統式大佬豐田汽車、廣州本田和馬自達汽車。
  • 離開中國市場,鈴木至今沒後悔?給自主品牌上了一課,可惜沒學會
    其實現在鈴木的主要市場,就是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據不完全統計,鈴木目前在印度市場售出的新車超過了2000萬輛,完整複製了鈴木在中國市場汽車需求相對初級時的表現,而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其實離開中國市場,鈴木的品牌支柱還在,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相反,還不用在中國市場持續虧損!在我們看來,鈴木離開中國市場,雖然是無奈的,但也是相當「瀟灑」的,尤其是已經有了印度這種充滿上升空間,而且已經被佔領的市場做基礎,鈴木的離開其實就是一種及時止損的明智行為,不需要承擔繼續虧損的風險,也不需要迎合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做出自己並不願意去做出的改變。
  • 退出中國市場 807天的鈴木,過的並不好
    將全球最大的市場拱手相讓於競爭對手,鈴木退出中國的策略, 並不算明智。即便鈴木遵循了企業文化理念,但堅持中國市場事實上與鈴木的小車文化並不衝突,一年時間內撤出兩大合資公司,鈴木的問題,需要深究。事實上,截止到今天仍然有大量用戶群體對鈴木抱著非常強勢的情懷價值,吉姆尼即便在熱炒到落地30萬的今天,也能在路上找尋到身影,二手車市場鈴木較高的保值率以及較低的故障率,都能從側面反映出鈴木的熱度。在中國市場看不到希望,鈴木果斷徹底,毫不猶豫。
  • 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鈴木掌門人是胸有成竹,還是鴨子嘴硬?
    在印度,瑪魯蒂鈴木製霸當地市場,以超過兩千萬臺的總銷量,成就了類似於大眾汽車在中國的無雙地位。如果說鈴木沒有市場意識,這兩個簡單的例子就足夠反擊了,可惜,鈴木修的「武士性格」,讓他開疆擴土容易,但是守護江山就差了一些。不妥協,這是鈴木在任意市場上的統一表現。
  • 丸紅中國總監鈴木貴元:回流的日企鳳毛麟角,中國市場依然有魅力
    近期,部分美日政客再次主張「製造業回流」,甚至表示要為企業搬離中國支付「搬家費」。事實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為解決國內經濟停滯,就開始鼓勵其海外企業向本土回流,但成效並不是很顯著。近兩年,日本「製造業回流」的情況如何?此次新冠疫情是否會加快「製造業回流」? 中國和日本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及競合關係如何?
  • 借勢卡羅拉旅行版 鈴木在歐洲推出Swace
    根據豐田與鈴木這兩家製造商去年籤署的合作商業協議,鈴木正準備向歐洲市場推出豐田供應的第二款車型。繼今年7月鈴木Cross首次亮相以來,這家汽車廠商順勢又推出了鈴木Swace,可以視為豐田卡羅拉旅行版的換標車型。
  • 市場前景全面分析:紫花風鈴木和黃花風鈴木,哪種更值得種?
    今天,苗倉給各位苗木人介紹兩個靠顏值取勝的品種:黃花風鈴木和紫花風鈴木。這兩種綠化喬木,花開時節會驚豔整座城市,瞬間就會成為爆紅網絡的明星樹種。但是,苗木人更關心的是,這兩種樹的市場前景如何,哪種更值得種,答案就在這篇文章裡!黃花風鈴木是紫葳科的落葉小喬木,老家在中南美洲,並且還是巴西的國花。
  • 和中國說再見的鈴木,也熬成了「百年老店」
    戰爭結束後,雖然鈴木總部在空襲中損失慘重,但他們選擇了生產織布機重新開始。當美國政府批准向日本出口棉花時,織機的生產得到了提振。隨著國內紡織製造商的訂單開始增加,鈴木的命運開始光明起來,到1949年,鈴木就已經在東京、大阪、名古屋證券交易所上市。但隨著1950年的勞工運動影響和1951年棉花市場的崩潰,這種喜悅很快就消失了。造車起步居然和釣魚有關?
  • 鈴木成為又一個百年車企,可惜「小車之王」已退出中國市場!
    而鈴木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也有超過30多年的時間,曾經的鈴木在國內市場可謂風光無限,巔峰時在國內市場的年銷量高達22萬輛,只可惜號稱「小車之王」的鈴木在2018年就正式退出中國市場了。下面就回顧一下鈴木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談及鈴木,大部分人想到的應該就是「搶車位」的奧拓。
  • 【鈴木武藏連夜趕赴比利時】鈴木武藏轉會比利時Be...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鈴木武藏連夜趕赴比利時】鈴木武藏轉會比利時Be... 【鈴木武藏連夜趕赴比利時】鈴木武藏轉會比利時Be... 十三叔9613 08-15 10:53 【鈴木武藏連夜趕赴比利時】鈴木武藏轉會比利時Beerschot隊已進入最後讀秒階段。昨晚,鈴木直接坐飛機趕往比利時接受體檢,如體檢通過則正式轉會。原本認為今天札幌岡薩多與川崎前鋒一戰將是他的告別戰,札幌方面為促成鈴木的轉會,大度地同意了比利時方面提出的立即體檢請求。
  • 豐田卡羅拉旅行車將貼標成為鈴木Swace,於歐洲發售
    鈴木Swace已經顯露的基礎上,旅行車豐田卡羅拉旅行車運動。Swace是鈴木與豐田全球戰略聯盟中推出的第二款車型。 鈴木斯瓦斯(Suzuki Swace)是改款的豐田卡羅拉(Toyota)卡羅拉旅行車 利用1.8升混合動力總成,僅能在純電動模式下運行 未來幾個月將在歐洲推出 鈴木Swace是什麼?
  • 歐洲歷史上的貴族後來混得咋樣?奧地利最慘,法國貴族最多
    歐洲歷史上的貴族後來混得咋樣?奧地利最慘,法國貴族最多 歐洲歷史上的貴族後來混得咋樣?奧地利最慘,法國貴族最多 歐洲歷史上的貴族後來混得咋樣?
  • 鈴木和DS走了,東風雷諾解體了,下一個中招的合資車企會是誰?
    隨著2018年鈴木退出中國市場後,「誰會是下一個鈴木」始終是近兩年來汽車市場的一個熱門話題,在國內車市連續下滑且受疫情等因素持續影響下,「下一個鈴木」已經有了答案。近日,隨著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公告的發布,東風雷諾這一僅成立7年時間的合資公司被宣告正式解體。
  • 懸掛著鈴木標誌的豐田RAV4,鈴木不是已經造好了嗎
    這兩家車企之間的合作非常普遍,而且也有很多互相持股的車企,所以有時我們會看到很多車企"雜交"後的產品,比如豐田和鈴木就聯合成立了資本聯盟計劃,雙方也都認購了對方一定的股份,而鈴木日前也正式發布了全新一代鈴木ACROSS車型,這難道不是豐田RAV4的換擋嗎!
  • 歐洲淪陷,澳洲葡萄酒如何成為中國市場的新風口?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蔓延,歐洲進口葡萄酒的市場走勢也引起業內持續觀望。根據全球貿易資料庫(Global Trade Atlas)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底的12個月,中國的葡萄酒進口總額下降了17%,進口量下降了14%。這一下降主要是受到法國瓶裝酒進口額下降39%的影響。
  • 2020款鈴木北鬥星來了,方正外觀空間十足,比Polo實用多了
    鈴木這個車企專門做小車,可是中國人偏偏喜歡大車,所以它只能黯然的退出中國的市場。可是鈴木畢竟是一家百年車企,哪怕是在中國市場黯然失色,人家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照樣混得風生水起。最近鈴木汽車就在國外亮相了2020款北鬥星。相信很多人對這款車非常的熟悉,這款車曾經也火遍了國內的大江南北。
  • 我只是有點遲到,鈴木計劃以印度作為電動車主推市場
    對比多數傳統車廠逐漸踏入電動機車的生產、製造領域,日本四大廠之一的鈴木倒是在電動車生產與研發顯得格外安靜,而根據近期外媒的訪談中提供的最新消息,未來鈴木愛好者或許也可以享受電動車款帶來的魅力。有關於電動車的發展謠言來自於印度,鈴木印度機車部門總經理Koichiro Hirao在與Autocar India的訪談中提到,目前鈴木正在印度規劃電動車的研發與生產,但是尚未確定他們會採用踏板的形式還是掛擋車的外形,電動車款將會在2021年發布。
  • 日本戰犯鈴木良雄:在中國備受優待,回國後卻被視為「另類」!
    01一定要當軍官1920年7月,鈴木出生於日本埼玉縣,兄弟姐妹一共6人,除了大哥跟他之外,其餘4人出生後不久夭折。4個月的新兵訓練即將結束,鈴木的成績排在第一,此時還剩最後一關——刺殺活靶子!在他們面前,是3個農民裝束的中國男人,全部被蒙著眼,雙手反綁著,捆在木樁上。這時,班長下令:「鈴木二等兵,給大家做示範!」他端起刺刀,就朝著活靶子衝了過去,猛刺他的心臟!回憶當年,鈴木說道:「我當時真是豁出去了!
  • 又一日本汽車品牌隕落,以1元人民幣賣給中國,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9月4日,長安汽車與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達成協議,以1元人民幣現金收購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分別持有的長安鈴木40%股權及10%股權。收購完成後,長安汽車將持有長安鈴木100%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