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篇關於小學語文學習方法的文章,在本文中介紹了三個方面:要培養勤用工具書的習慣、要培養勤於背誦的習慣、要培養勤於實踐的習慣,下面就一起來看吧。
一、要培養勤用工具書的習慣
工具書是學習的拐杖,是無聲的老師。學生如能主動藉助工具書就能自行解決許多學習上的疑難,提高語文學習的意識,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小學生最重要的工具書是字典。即使是對於五年級的學生而言,查字典的練習也是學生認識生字的主要方法。但是目前,我們班孩子們的書包中很少有字典的身影,就是有,在遇到問題時,也不願拿出來查找,以便解決問題。而是尋求最直接的方法,求助於老師、同學,在家求助於家長,他們一般情況下認為翻字典是十分麻煩的事,實際上求助別人遠不如求助字典更印象深刻。所以,我的建議是:我們班的學生在課文預習時至少查五個生字詞;在課堂上儘量選擇典型的字詞當堂動手查字典,重在義項選擇;在課外閱讀時,遇到不懂的字詞務必翻閱字典,逐漸培養孩子們勤查字典的好習慣。
二、要培養勤於背誦的習慣
背誦是大量積累材料的最有效方法。書讀百遍,其義自顯。古人很重視背誦,所以古人對於文字的錘鍊和掌握遠遠高於我們現代人,古代優美絕倫的詩詞歌賦正體現了這一點。現代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小學階段是機械記憶的黃金時期,不可錯過,背誦有助於發展學生的記憶力,規範學生的語言,對學生今後的人生道路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於課本中要求背誦的課文,我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今後,我將適時舉行古詩詞朗誦比賽,檢查學生背誦水平。學生要主動背誦在課外閱讀中遇到的佳句名篇,家長對此也應當支持和鼓勵,強化孩子的背誦水平,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要培養勤於實踐的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工具拿在手裡,必須不斷地使用才能練習成熟練技能的。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因此,學好語文必須多聽、多讀、多說、多寫,養成勤於實踐的習慣。就以學生習作為例,每一名學生都要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實踐證明:寫日記是積累作文素材,促使學生留心觀察的有效方法;是練習作文基本功的最佳方式。在實際操作中,我們要學校、家庭教育相結合,家長們要認真檢查孩子的日記,給予提示和鼓勵,這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
我相信,我們班的孩子如能形成這些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必將是「好習慣,終受益」,不愁學不好語文。
如何學好小學語文:
一、注重識字興趣的培養。
從傳統意義上來講,識字教學是一個單調乏味的過程。再加上低年級學生獨特的心理特點,要求我們的識字課堂具有趣味性,是充滿快樂的體驗課堂。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識字的方法多種多樣,不拘泥於一。任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為學生識字的「良方」,我們教不應該予以否定。
1、用猜字迷的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從字迷中牢記字形。如教「處」字時,學生容易和「外」字混淆。我給他們出個字謎:半個多,腿伸長,一豎一點,站腿上。是個「處」字;在變幻一下「半個多,在一旁,一豎一點站邊上」是「外」字。再加:「們」和「閃」字,我編出「一人在門外,一人在門裡」的謎語讓學生猜兩個字底。
2、是通過編兒歌、順口溜識字。這種方法以幽默、風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受學生的喜愛。如教「聰」字時可以這樣編一道順口溜:「小聰明,耳朵靈,會聽課,總專心」。又如「高」字,可以編出: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大口張著嘴,小口往裡藏。「畫」字時「一塊豆腐割四塊,放進鍋裡蓋上蓋」。讓學生猜這是什麼字?再如有認識請、晴、情蜻、請、精時,教大家朗讀順口溜:牛羊肥壯草兒青,加上「三點」河水清;有目變成大眼睛,心裡著急有事情,水邊飛蟲叫蜻蜓,換上「言」旁衣你出,再換「米」字真精彩。小學生學習最大的特點就是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我們只有創設寬鬆和諧的活動氛圍,有趣的活動方式,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濃厚興趣,這樣,教學會顯得輕鬆愉快,學生的思維也會十分活躍。使得在遊戲活動中輕鬆學習和認識最後記住「漢字」。
3、是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創造展示的機會以激發識字興趣。讓學生進入「遊戲樂園」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記住漢字並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如「拼字遊戲」「詞語接龍」「找朋友」等等。
二、是拓寬識字環境,教學課堂無限延伸
(一)識字教學不能局限於課堂短短幾十分鐘有限的空間,而應該利用一有利的空間。例如社會環境識字。在學生的生活環境中,其實是一個學習漢字更為廣闊的大環境,為孩子學習漢字方面提供了更為寬廣的課堂。例如街道上的「路牌名」、「商店招牌」、「商場」以及各種宣傳標語,電 視屏幕中經常出現的字,「新聞聯播」、「中央電視臺」等等,學生都會在無形中通過聽、看、問、記。牢記這些字詞。
(二)是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學校,是學生學習成長成才最重要的場所。在校園裡,經常讓學生熟悉的「表揚欄」、「宣傳欄」、「光榮榜」等等。營造書香環境,享受知識環境的無限樂趣,同時在班級裡開展各種知識競賽。每周、月、期等開展各種「識字明星」、「識字天才」、「字擁大王」等評比活動,並給予精神或者特質獎勵,來激起學生識字的渴望和濃厚興趣。使學生養成自主,自覺識字的習慣。
三、是注重培養識字技巧
我國人口眾多,方言現象也比較繁多,有許多的方言和通用的普通話差異很突出。這時,如何引導幫助學生學習掌握正確的普通話的讀音,是教學的一個難點。
(一)在學習一段時間後,掌握了一定量的生字後,可以指導他們 按音序排列來把方言音影響嚴重的音節歸類整理出來,反覆帶學生去區分,多讀多練,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就減少了學生讀錯音,寫錯神出鬼沒現象。
(二)是幫助學生通過漢字的部件,偏旁的對比的收集整理、歸類,反覆把容易混淆,寫錯的字加以歸結、糾正。久而久之,時間長了,學生的視野開闊了,掌握正確漢字的能力增強了,就不用一個字一個字地學,而可以一組字一組字地學,學習一個生字,複習一組字,教學效率明顯提高了,效果也更加突出了。
(三)通過查字典識字。
查字典是學生獨立識字的一個重要工具,語文的一項重要技能。教會學生查字典不但能夠早日讓學生獨立識字閱讀,還可以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因為學習音序查字法基本與認讀拼音是同步的,在學習查字法的同時也鞏固了拼音,學生是學中用,用中學,學用相結合相輔助,得到拼音與漢字雙重進步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