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族用錢燒出了一個文藝復興

2021-01-08 新周刊

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佛羅倫斯。

美第奇家族像恆星一樣吸引著文藝復興的巨星們圍繞在自己的周圍,然而這些巨星對美第奇家族卻是愛恨交加。

文/馮嘉安

佛羅倫斯,這個文藝復興的中心,自1925年被詩人徐志摩遊覽後,在中文世界留下了一個美麗的名字——翡冷翠。

最近,一部名為《翡冷翠名門》的英國、義大利合拍劇引起藝術史愛好者的關注,因為「翡冷翠名門」指的正是文藝復興藝術最重要的贊助人美第奇家族。雖然這部帶有戲說成分的電視劇與史實不盡一致,但還是引起了一股重溫美第奇家族風雲的熱潮。

《翡冷翠名門》劇照。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文學作品,面對文藝復興的大師和美第奇家族時,都不會吝嗇溢美之詞,有人說美第奇家族是文藝復興的教父、幕後推手,有人說他們「承包」了一大片文藝復興。

但英國藝術史家貢布裡希提醒研究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史學者,讚美是一回事,歷史是另一回事。

他說:「研究歷史不是為了揭穿一個輝煌燦爛的傳說,而是以一個人的方式而非神話的方式來看待這段風雲。通過無數的肖像和敘述,我們似乎對美第奇家族非常了解,然而他們作為凡人的一面卻躲避著我們。」

他們對藝術崇高的贊助,不過從凡人的恐懼之心開始……

贊助藝術是他們贖罪的方式

走在佛羅倫斯的街頭,隨處可見建築上有美第奇家族的徽章——裝點著紅球的金色盾牌。人們認為,紅球象徵著藥丸,正如美第奇(Medici)這個名字有醫生或藥商的含義。

而美第奇家族更傾向於用神話來闡釋徽章的含義——這是他們祖先與巨人交戰時傷痕累累的盾牌,在那場惡戰中他們最終獲勝。不過歷史學家考證過,藥丸的出現要遲於美第奇家族的興起,紅球象徵著硬幣更合理,因為美第奇家族以銀行業起家。

美第奇家族族徽。

從14世紀末到15世紀中葉,美第奇銀行通過向共和國、向戰爭期間交戰國雙方貸款以及取得教皇銀行家地位等途徑逐步擴充自己的經濟實力。

當時佛羅倫斯共和國建立了「共和國債務處」,除向公民徵稅外,還鼓勵公民向共和國貸款。利率根據形勢的不同而變,在戰爭等特殊情況下,利率高達25%。

美第奇家族正是在這些特殊情況下大發橫財。15世紀20年代,美第奇家族獲得了教皇銀行家的地位,有權為羅馬教皇在各國徵收「什一稅」。從1420年到1435年,美第奇家族積累的利潤比15世紀頭20年的總和還多。

對美第奇家族來說,與財富同時到來的是與日俱增的恐懼感。根據《聖經》所言,高利貸是不可饒恕的大罪。

但丁在《神曲·地獄篇》裡講述了在地獄遇見高利貸者,他通過古羅馬詩人維吉爾之口解釋高利貸者為何觸犯了上帝的仁慈:人類若要繁榮和取得收穫,必須通過自然或技藝,要麼耕種土地,要麼靠自己雙手勞作,「高利貸者是有罪的,因為他背離自然,走上了歧路」。

上帝說人可以通過勞動實現救贖,然而美第奇家族的行當卻毫無辛勞的汗水可言。他們坐在銀行的長桌上(「bank」最早的意思是指「銀行家坐的長桌」,後來引申為「銀行」之意),財富通過利息收入源源不斷地進入口袋。

美第奇家族成員。

充滿惡魔或天使的來生世界,對美第奇家族來說,就像他們開展交易的現實世界一樣真實。但丁描述高利貸者在地獄的第七環,手不受控制地一直動著,這是對他們生前沒有任何勞動的懲罰。這正是美第奇家族最害怕面對的死後懲罰。

贖罪是美第奇家族資助藝術的最初動因,從喬凡尼·美第奇資助畫家馬薩喬以及參與出資委託建築師布魯內萊斯基重建聖洛倫佐教堂起,美第奇家族開始了他們以金錢贊助藝術的「贖罪之旅」。

喬凡尼的兒子科西莫·美第奇熱衷於資助建築,從宮殿、教堂到修道院,這給布魯內萊斯基、米開羅佐提供了展示天才的舞臺。多納泰羅和安吉利科修士這些赫赫有名的藝術家都是科西莫的知己,多納泰羅著名的雕塑《大衛》就是為科西莫而作。

資助藝術的家族傳統建立以後,美第奇家族的後繼者贊助藝術,逐漸從外化的贖罪需要內化為心靈的需要。美第奇家族在科西莫的孫子、被稱為「豪華者」的洛倫佐·美第奇手上達到鼎盛時期,洛倫佐在人文主義氛圍下成長,本身就是一名詩人和藝術鑑賞家。他在位期間,波提切利、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人都在美第奇宮生活過。

這些藝術巨匠以偉大的作品和在作品中刻畫美第奇家族成員作為對贊助人的回報,儘管他們內心並非百分之一百地讚賞美第奇家族的統治。

米開朗基羅曾接受美第奇家族的資助。

美第奇家族像恆星一樣吸引著文藝復興的巨星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史家瓦薩裡說:「洛倫佐的時代確實是文人墨客的黃金時代。」

奔波在義大利各教宗國之間調停無休止的糾紛讓洛倫佐感到疲倦,他最喜歡逃離佛羅倫斯,逃到託斯卡納某個偏僻的郊外別墅,與一群當時優秀的學者、文學家和藝術家待在一起,研究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化。為了擴充家族圖書館,他花巨資購買了各種書籍和手稿。

在文藝復興眾多大名鼎鼎的藝術家裡面,波提切利跟美第奇家族的關係特別密切。波提切利的作品裡常有洛倫佐、朱利亞諾等美第奇家族的人物出現。15世紀80年代初,洛倫佐的遠房堂兄弟新購買了一處別墅,洛倫佐不失時機地為他推薦了波提切利,為其喬遷新居時作畫。

波提切利靈感一來,創作了《維納斯的誕生》和《春》,這兩幅作品後來成為最能代表波提切利風格的作品。

波提切利的畫作《春》。

1492年,由於權傾一時的洛倫佐去世,佛羅倫斯的政治發生巨變。美第奇家族遭放逐,宗教極端主義的薩沃納羅拉掌權,波提切利轉而追隨薩沃納羅拉。然而,當美第奇家族東山再起重奪佛羅倫斯時,波提切利的命運自然是悲慘的。

他後半生聲名下滑,晚年貧困潦倒,只能靠救濟度日。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他不問世事,孤苦伶仃。1510年,曾經風光無限的一代藝術天才死於貧困和寂寞之中。

洛倫佐在世的時候,收藏裡少不了古代的藝術品,他在聖馬可廣場上的花園裡收藏了不少古物,並委託多納泰羅的弟子、雕塑家貝託爾多保管這些古董。貝託爾多還在花園中指導年輕的藝術家,其中就包括了十五六歲的米開朗基羅。

看到天賦異稟的米開朗基羅,洛倫佐決定向米開朗基羅的父親提出把孩子留在美第奇宮,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生活,並為他父親提供在海關工作的機會及每月一定的津貼。

米開朗基羅作品《大衛像》。

直到洛倫佐去世那一年,悲痛欲絕的米開朗基羅才回到父親的家中,並雕刻了一件八英尺高的赫丘利像,來紀念偉大的洛倫佐。

但是40年後,當兩位出自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利奧十世(洛倫佐的兒子)和克雷芒七世(洛倫佐的侄子)要求米開朗基羅為他們家族大教堂建造陵墓雕像時,米開朗基羅卻一萬個不願意。此時,美第奇家族的知遇之恩在米開朗基羅心中已經變淡,他對美第奇家族的統治也心生不滿。

面對處於動蕩中的義大利和佛羅倫斯,米開朗基羅心中的人文主義理想破滅,他的思想開始變得深沉和苦悶。

無奈之下他還是接受了教皇的委託,在洛倫佐和朱利亞諾墓前,創作了《晝·夜·晨·暮》雕塑群。在這些旨在讚美美第奇家族豐功偉業的作品中,米開朗基羅暗中在作品裡寄託了對義大利和人類未來命運的擔憂。

美第奇家族像恆星一樣吸引著文藝復興的巨星們圍繞在自己的周圍,然而這些巨星對美第奇家族卻是愛恨交加。

難怪達·文西也說:「美第奇家族創造了我,同時也毀滅了我。」

附:名作中的美第奇家族成員

《維納斯與馬爾斯》(約1483年,波提切利作)紀念被刺殺的朱利亞諾·美第奇。

1478年,教皇西克斯圖斯指示反對者在大教堂做復活節彌撒時襲擊洛倫佐·美第奇和其弟朱利亞諾·美第奇。

朱利亞諾被刺死,洛倫佐受傷逃入教堂中躲過一劫。朱利亞諾之死反映在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與馬爾斯》(Mars and Venus)中。

畫中的馬爾斯代表了朱利亞諾,維納斯代表他的情人、先他兩年死於肺病的西蒙娜塔。而西蒙娜塔作為模特出現的更有名的作品是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

《三博士來朝》(約1475年,波提切利作)美第奇家族的集體cosplay。

波提切利這幅基督教的經典題材《三博士來朝》出現了很多人物,其中主要人物都是由美第奇家族的成員扮演。

跪在聖母前的博士是佛羅倫斯「國父」科西莫·美第奇;他的兒子「痛風者」皮耶羅穿紅鬥篷在畫面中間扮演第二位博士;皮耶羅的兄弟扮演第三位博士;皮耶羅的兩個兒子洛倫佐和朱利亞諾出現在畫面的左邊。

有趣的是,畫家波提切利本人把自己畫在了畫面的最右,若無其事地回頭看著觀者。

《晝·夜·晨·暮》雕塑群(約1534年,米開朗基羅作)美第奇想要「偉大」,米開朗基羅交出了「不朽」。

在聖洛倫佐大教堂美第奇家族陵墓中,米開朗基羅被委託製作雕像。米開朗基羅的任務是讓這個美第奇家族的陵墓成為永垂不朽的經典,但米開朗基羅的成果遠超美第奇家族的想像。

朱利亞諾·美第奇陵墓前的一對男女人體雕像《晝》與《夜》和洛倫佐·美第奇陵墓前的一對男女人體雕像《暮》與《晨》,象徵著時間的流逝和時間的力量,斜倚在拱上襯託著上面兩位美第奇家族成員的雕像。這件作品中的人物姿態流露出一種不安感,也是米開朗基羅當時心情的寫照。

《瑪麗王后在馬賽港登陸》(約1622年,魯本斯作)出現在巴洛克時代的美第奇家族成員。

瑪麗·德·美第奇是託斯卡納大公弗朗切斯科·德·美第奇之女,1600年嫁給亨利四世,成為其第二任妻子。

巴洛克風格繪畫代表人物、佛蘭德畫家魯本斯在1621年到1630年期間,應聘當了政府的外交顧問,參加了許多外事活動。在這一時期,他為法國王后完成了以《瑪麗·美第奇生平》為總標題的一幅歷史畫巨作。

魯本斯以半神話半浪漫主義的虛構手法,將真實人物故事融進希臘神話中。

相關焦點

  • 美第奇家族,用錢「燒」出個文藝復興,佛羅倫斯的半邊天
    物是人非,這些故事或許早已消失,但走在這座城裡,你不會忘卻一個曾經富可敵國的商人家族,這個家族就是美第奇家族(House of Medici)。美第奇家族,是佛羅倫斯13世紀至17世紀時期在歐洲擁有強大勢力的名門望族。
  • 沒有這個家族,就沒有佛羅倫斯,沒有佛羅倫斯就沒有文藝復興
    假如這個世界的藝術是有心臟的,那他一定是在:佛羅倫斯小城。歐洲「文藝復興」的點火人佛羅倫斯在歐洲歷史上長期以來,扮演著一個特殊的角色,作為歐洲的藝術中心。佛羅倫斯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藝術天堂。[徐志摩給了這個城市更動人的名字「翡冷翠「]文藝復興對歐洲文藝復興對歐洲有多重要?可以說,在文藝復興之前,歐洲文明是一片黑暗。文藝復興運動對人類文明意義重大,文藝復興奠定了「人文主義」,人類從崇拜神轉而關注人類本身,從以人為中心轉而以人本身為中心。是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 七號少年:美第奇家族與文藝復興
    義大利佛羅倫斯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在詩歌、繪畫、雕刻、建築、音樂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佛羅倫斯著名的美第奇家族是當時最重要的藝術贊助人,這個家族推動了文藝復興,也是文藝復興運動的家族縮影,與文藝復興一起成長。  美第奇家族是一個名叫阿偉拉多的騎士的後裔,其家族徽章上類似紅色藥丸的圖案一度讓人誤解起初美第奇家族是行醫起家的,這後來遭到家族否定。
  • 美第奇家族的佛羅倫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商業,權力和藝術
    導語:義大利文藝復興作為影響了世界的古代藝術革命,新思潮的迸發粉碎了整個中世紀,讓一個簡單的單詞在整個世紀不斷迴響:文藝、復興。幾個世紀以來的學者已經解析了其中所隱藏的涵義和符號,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極具價值的藝術品和建築,它們的存在證明了時代的力量結構和財富分配。美第奇家族,在13世紀通過在商業和銀行業的成功在佛羅倫斯獲得了財富和政治權力。他們的作品使這個城市的許多文化和藝術生活黯然失色。
  • 美第奇家族哺育了文藝復興,受資助的有: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
    美第奇家族是13—17世紀稱雄於佛羅倫斯的名門望族。該家族最初經營兌換錢幣的錢莊,後來隨著財富的大量積累設立了銀行。在眾多家族領袖中,三個重要人物維繫了美第奇家族的傳奇。喬凡尼•德•美第奇(1360—1428)奠定了這個家族的財富和政治根基。1397年,喬凡尼在佛羅倫斯建立了後來被金融界廣泛認可的第一家股份制美第奇銀行,1萬弗洛林金幣的資本中,喬凡尼佔55%。
  • 文藝復興時期裡「怪咖」的八卦
    ,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處處都隱匿了那個時期、那些家族的秘密...:藍色畫底,畫中的小孩不過3歲,但卻有著成年人式的冷漠雙眼,仿佛他從小就覺得:「我不是一個小孩,我是美第奇家族的繼承人「。右邊的一個象徵青春,中間一個象徵美麗,左邊一個象徵歡樂。她們將給人間帶來生命的歡樂。波提切利用中世紀的裝飾風格來展現這三位女性形象,線條富有節奏感,人物的形體美藉助於線條來體現, 在畫的右邊,分別是花神、春神與風神三個形象,象徵春回大地,萬木爭榮的自然季節即將來臨。 波提切利在文藝復興時期也算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商業藝術家,他為美第奇家族服務。
  • 為保持血統純正,這個家族把自己玩沒了
    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曾經生活著一個顯赫的家族,在這個家族的資助下,文藝復興首先在義大利發生,後人評價說,如果沒有這個家族,就沒有文藝復興,這個家族就是美第奇家族。也有人根據美第奇(Medici)推測,這個家族祖上實際上是藥劑師,中世紀的藥劑師和中國的道士差不多。美第奇家族的第一個名人是薩爾韋斯特羅·美第奇(1331年-1388年),一度當過佛羅倫斯共和國的最高司法長官、佛羅倫斯市政委員會主席,後來因為政治迫害被逐出了佛羅倫斯。
  • 西方史綱:文藝復興只是文藝?
    「Renaissance」這個詞被翻譯成「文藝復興」,就是因為這場運動太文藝了。繪畫、雕塑、建築、詩歌、戲劇、小說、散文,這些主要藝術形式在那一兩百年間集體爆發,很多文藝成就至今難以超越。但我想探討的不是文藝,而是從權力的角度出發,觀察文藝復興如何開啟了一個新的歷史進程(翻轉了神和人的關係),如何為當時的社會提供了人本位和世俗化的底色。
  • 中世紀的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概念:文藝復興是一個歐洲的歷史時期,這個歷史時期覆蓋了15-16世紀、造就了從中世紀到現代的轉變。除了標準的時間劃分,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會把文藝復興的時間範圍拉長。開始於14世紀、結束於17世紀。
  • 佛羅倫斯的無冕之王:美第奇家族如何推動了文藝復興?往死裡砸錢
    作為藝術的狂熱愛好者,他把佛羅倫斯改造成文藝復興之城,而他本人也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最重要的推動者。事實上,美第奇家族與後來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等一樣,在當時的傳媒記載中也多是負面陰暗的,往往被政府和社會群體視為公敵而動輒得咎。這主要是基於他們強大的財力和社會影響力。
  • 文藝復興與佛羅倫斯
    喬託1266年出生於韋爾斯比諾的一個農民家庭。少年放羊時被畫家契馬布埃發現便收為弟子,師從契馬布埃不久他的繪畫就超越了老師。喬託在畫面的藝術處理方面力求在平面上再現立體空間的效果。,更注重突出人物的立體形象,具有視覺的吸引力,成為後來歐洲繪畫的典範。他的代表作有《逃亡埃及》《哀悼基督》《猶大之吻》。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10座瑰麗無比的文藝復興建築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起源於15世紀初的佛羅倫斯,是古典文化的「重生」。後面這種風格傳播到整個歐洲,取代了中世紀的哥德式風格。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主要建築元素包括柱子、壁柱、踏板、內飾、拱門和穹頂。以下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10個代表建築。
  • 徐志摩口中的翡冷翠,一個被「獅子家族」守護了300年的古城
    一個學藝術的朋友強烈推薦我說:一定要去佛羅倫斯!佛羅倫斯位於義大利中部,在義大利語中,這個名字意為「百花之城」。不過,大家似乎更喜歡徐志摩對它的稱呼——翡冷翠。這個聽上去高冷又清雅,極具詩意的名字確實更符合這座古城的身份。佛羅倫斯市區至今仍保持著古羅馬時期的格局,城中多為中世紀建築。是一座非常古樸典雅的城市。
  • 佛羅倫斯為何能成為文藝復興時期世界藝術的中心?
    因為這個運動首先從文學、藝術領域開展起來,最後延伸到哲學、數學、物理、教育、科學等各個領域,因此,被稱作「文藝復興」。偏偏這個家族的每一任掌門人都酷愛藝術,在文藝復興時期,美第奇家族正好發展到頂峰,有足夠財力支持藝術家的創作。歐洲其他三大豪門望族是:哈布斯堡家族、波旁家族、吉斯家族。比起美第奇家族,這三者並不喜歡把錢花在藝術家身上。
  • 文藝復興的藝術殿堂
    從哥特晚期的喬託,經由奇馬布埃、馬薩喬,到弗蘭切斯卡,再至文藝復興三傑的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還有之後的義大利樣式主義與巴洛克風格的作品,館藏內容一直延續至18世紀末。即便走馬觀花,也得花上半天時間;倘若端詳揣摩,恐怕一個星期都不能面面俱到。烏菲茲美術館收藏了含義大利在內的歐洲多國多個時期藝術巨匠的傳世之作。
  • 文藝復興時期 珠寶被當做日用品使用!
    近期Gucci品牌開始走復古風,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一個從未缺席的時代——文藝復興。Gucci設計師米開裡將500多年前文藝復興時的珠光倩影帶進了如今的潮流,使時尚變得更進一籌,那麼文藝復興時除了有登峰造極的藝術之外,時尚怎麼也會這麼經久不衰呢?
  • 走進文藝復興的義大利
    文藝復興是什麼?很久以前,在課本上正式認識這個詞。透過寥寥無幾的圖片和高度概括的文字,我隱約感受到那應該是個大師雲集的文藝盛世。米開朗琪羅,拉斐爾,達文西,這是世人所熟知的文藝復興。但是僅僅是這三位大師的名字,絕不能概括文藝復興。
  • 4.1.5文藝復興
    在新興資本家的資助下,藝術家和文學家,迸發出巨大的創造力,許多傑出的人物閃亮登場,璀璨一時,這個時期,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莎士比亞的母親出自貴族家族,其家族信仰天主教。莎士比亞7歲時被送到當地的一個文法學校念書,在那裡讀了六年的書,掌握了寫作的基本技巧與較豐富的知識。除此之外,他還學過拉丁語和希臘語。1565年,莎士比亞的父親成為鎮上的參議,1568年成為市政官,但這位鑽營官場的父親卻因為疏於經商,結果負債纍纍。
  • 阿爾蒂裡的文藝復興
    16世紀初的佛羅倫斯屬於商業共和國,國家的權力由美第奇家族所掌控美第奇家族統治佛羅倫斯將近300年,其家族掌握了當時佛羅倫斯的經濟和政治權力。(當時佛羅倫斯的市徽就是美第奇的家徽)16世紀初正處於文藝復興時期,這也是佛羅倫斯最輝煌的時期。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許多才華出眾的藝術家聚集於此,在美第奇家族的資助下,創造了許多建築、雕塑和繪畫作品。
  • 巴傑羅博物館|文藝復興的故事從這裡開始
    多納泰羅、布魯內萊斯基、韋羅基奧、米開朗基羅、詹波隆那、切利尼、羅比亞家族等一眾文藝復興時期著名雕塑大師的重量級作品都匯集於此。此時年僅21歲的天才雕塑家已經展示出了超越所有同時代人的天賦。但是他的羅馬委託人卻並不滿意這件作品,把它賣給了另一個銀行家,後世的藝術史家提到這件作品時都會說起這個故事,這個委託人的眼光也算是受盡了嘲笑吧。展廳裡還有兩尊文藝復興時期著名雕塑大師所作的酒神,一件是大理石的,一件是青銅的,各具特色,單獨看來都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