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的無奈:「沙漠之狐」隆美爾戰敗於北非

2020-12-22 觀今昔

阿拉曼地處埃及北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非洲主戰場,1942年10月,英軍與德國、義大利聯軍「非洲軍團」在此激戰,英軍取得勝利,此後,德國在非洲由戰略進攻開始轉為防守。

軸心德國與義大利在北非戰略目的是佔領埃及、控制蘇伊士運河,從而佔領中東豐富的戰略資源,因此,希特勒以埃爾溫·隆美爾為將進軍埃及,與義大利軍隊組成非洲裝甲軍團,之後,德意非洲軍團與英國軍隊在阿拉曼地區爆發了戰爭,史稱阿拉曼戰役。

在英軍元帥蒙哥馬利的指揮下,德軍敗於阿拉曼,隆美爾率領殘餘德軍撤退,此後,德軍在北非戰場節節敗退,直到1943年5月被完全驅逐出非洲。

身為一代名將,德軍將領隆美爾被稱為「沙漠之狐」、「帝國之鷹」,他與古德裡安、曼施坦因一起被後人並稱為二戰納粹德國三大名將,剛進入非洲之時,德軍在隆美爾的率領下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遇上蒙哥馬利率領的大英國協軍隊,隆美爾敗了,非洲戰場的形勢開始被盟軍控制,那麼,隆美爾為何會敗於蒙哥馬利?

從非洲軍團與英軍在北非交戰前的總體形勢而言,隆美爾的戰敗並不奇怪,因雙方兵力差距太過懸殊,德軍的補給也是個重大問題,戰爭結果也可想而知。

隆美爾(左)與希特勒

自從1942年7月,德意聯軍由突尼西亞突入埃及以來,由於地中海地區的制空、制海權在盟軍的掌控之下,駐非德軍的裝備補給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因裝備補給不足,德軍進攻的腳步停在了距開羅只有350公裡的阿拉曼,被迫轉入戰略防禦。

與此同時,美國的支援下,駐非英軍的軍事力量不斷加強,英軍積極備戰,周密的準備之後,英軍第八集團軍司令蒙哥馬利決定於10月下旬發動反攻,代號「捷足行動」。

戰前,雙方在北非軍事力量對比:1942年10月,德意駐北非軍隊共12個師,總兵力10萬餘人。英國駐軍11個師、四個獨立旅,總兵力約23萬人。

大戰前夕,經過阿拉穆·哈兒發一戰,軸心國軍隊損失慘重,德意軍隊士兵變得很疲憊,他們只能靠繳獲的盟軍給養維持生活,在裝備上,隆美爾的部隊對盟軍本有一定的優勢,但在8月後,大英國協軍隊從英國、印度、澳大利亞得到了大批人員裝備補給,並從美國獲得了一些坦克等,而隆美爾的部隊沒有得到任何支援,德軍的優勢很快就失去了。

對於戰爭態勢,隆美爾很清楚,他自知以德軍當前的情況很難對付盟軍,也因如此,隆美爾一直在向國內請求支援,而德國當時忙於對付蘇聯,兵力幾乎都被集中到東線,無暇估計北非戰場,最後只有很少支援到達北非。

隆美爾預料到,以大英國協軍隊的擴充速度,很快就會強大到能對自己的部隊發起進攻,但他毫無辦法,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德國能迅速打敗蘇軍,繼而向南進軍,威脅高加索與中東,迫使北非的英軍回援中東,從而延遲英軍對自己部隊的進攻。

若是隆美爾的希望成真,之後就可要求德軍高層指揮官支援自己的部隊,最終聯合蘇聯南部的德軍,打敗北非與中東的大英國協軍隊。

由此,隆美爾的部隊一邊等待著大英國協軍隊的進攻,一邊期待著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獲得勝利的消息。

遺憾的是,隆美爾的部隊並沒有等到東線德軍勝利的消息,而非洲的大英國協軍隊對德軍的進攻也開始了。

1942年10月23日起,英軍在蒙哥馬利的率領下對德意駐非軍隊發動攻擊,到11月4日,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隆美爾命令德軍向西撤退,並帶走了食物和水,留下義大利軍隊繼續抵抗,四個師的義大利軍隊最終僅剩百人,向英軍投降。至此,阿拉曼戰役以盟軍的勝利宣告結束。

突破德意軍隊陣地後,英軍迅速向西挺進,佔領利比亞昔蘭尼加與的黎波裡,配合即將在北非登陸的英法美聯軍,將德意軍全部逐出北非,北非戰場形勢被徹底扭轉。

「沙漠之狐」隆美爾

先不論正義與否,僅從軍事角度看這場戰役,隆美爾的失敗是令人遺憾的,他敗於北非的最大原因無疑就是與對方兵力差距過大,而且己方補給嚴重不足,雖然隆美爾打過多次以少勝多的戰爭,但他畢竟不是神,而且他的對手蒙哥馬利也並非無能之輩。

在得知自己的兵力不會得到補充後,隆美爾 深知己方很難取勝,因此,他向希特勒提出撤退請求,以便建立一道堅固的防線,但希特勒過於高估德軍的實力,命令隆美爾「不準撤退,堅守每一塊得來的土地」,對於這場明知打不贏的戰爭,隆美爾不得不打,只因身為一名軍人,服從命令是他的天職。

文/觀今昔

圖/網絡

相關焦點

  • 在北非戰場上大玩騙術的「沙漠之狐」隆美爾,終究被模仿和超越
    兵者,詭道也,「沙漠之狐」隆美爾可謂是此中高手。他在北非戰場上不僅騙了英國人,也騙倒了背後的德國人民。「沙漠之狐」隆美爾隆美爾在初到北非之際就大變戲法,用手頭上的木頭等材料搭配汽車底盤做成了數百輛假坦克,營造出聲勢浩大的正面攻勢。
  • 二戰時,「沙漠之狐」隆美爾和「英國重劍」蒙哥馬利,誰更勝一籌
    說到隆美爾和蒙哥馬利,熟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朋友一定很熟悉。兩位都是二戰戰場上的著名軍事指揮官,可以說是一代名將,分別擁有「沙漠之狐」和「英國重劍」的稱號,人們始終對二人的軍事能力存在質疑,有人覺得隆美爾更勝一籌,有人覺得蒙哥馬利的技高一籌,那這二人究竟誰更出色?
  • 「沙漠之狐」隆美爾為何能在戰後得到同盟國的客觀評價?
    隆美爾是二戰時期的德國陸軍元帥,姑且不論政治立場,單就從軍事角度而言,他擔得起「名將」二字,被人稱為「沙漠之狐」和「帝國之鷹」。就連英國首相邱吉爾,也不得不承認「隆美爾是一位偉大的將軍」。隆美爾進入了東普魯士但澤後補軍官學校進行軍事學習,而隨著一戰的爆發,他意氣風發地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作戰勇猛,隆美爾的軍事生涯開始嶄露頭角,一步步在德軍中聲名鵲起。由於德國在一戰中戰敗,遭受了英、法等國的嚴厲制裁,隆美爾也像德國軍隊一樣沉寂了幾年。
  • 「沙漠之狐」隆美爾和「英國重劍」蒙哥馬利哪個更厲害
    文/寂寞的紅酒 提起隆美爾和蒙哥馬利,熟悉二戰的朋友想必都不會陌生。兩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上赫赫有名的軍事指揮官,堪稱一代名將,一位被譽為「沙漠之狐」,一位被譽為「英國重劍」。一直以來,人們對兩人的軍事才華始終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隆美爾更厲害,有人認為蒙哥馬利更強。那麼兩人誰更厲害呢?
  • 二戰德軍名將隆美爾在北非的揚名之戰:徵服昔蘭尼加
    深度 摘要:「沙漠之狐」隆美爾,是二戰德軍元帥,也是德軍最著名的將領,在廣大軍迷中人氣極高。他就是在北非戰場上一舉成名,而昔蘭尼加之戰,是隆美爾到北非之後的首戰,就此揚名立威。
  • 二戰時的戰犯大都臭名昭著,為啥德國元帥隆美爾能夠獨善其身?
    隆美爾全名埃爾溫·隆美爾,出生於符騰堡邦海登海姆市,納粹德國陸軍元帥,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術家、理論家,綽號「沙漠之狐、帝國之鷹」,與曼施坦因和古德裡安被人們並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
  • 如果隆美爾活到戰後,以隆美爾的表現,他會被當作戰犯懲罰嗎?
    在納粹德國軍隊中,因北非之戰,而成就其一世英名的隆美爾,無異是德國軍隊中公認的天才戰術大師、「沙漠之狐」,即便是對手,英國首相邱吉爾都公開承認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而且最為難得的是,雖然隆美爾自始至終效力於納粹,並且是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之一,但是作為反面人物的他,無論是在生前還是死後,仍然獲得了無數褒獎之詞。但是,也有些人認為,作為納粹名將的隆美爾之所以能夠得到人們的褒獎,就是取決於他沒有活到二戰結束,沒有去軍事法庭上接受審判,這才讓他逃脫了相應的戰爭懲罰。假如隆美爾真的活到戰後,以他的行為會得到懲罰嗎?
  • 隆美爾元帥:二戰時期德軍名將,與古德裡安和曼施坦因齊名
    其軍銜也火箭般上升,從少將到中將,從中將到上將,從上將到擢升為陸軍元帥;戰後隆美爾被西方軍史學者認為是與古德裡安、曼施坦因齊名的納粹二戰三大名將。 攻打法國的戰役中,隆美爾表現出了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創下了推進速度最快的紀錄,第7裝甲師率先攻入色當,迫使法國政府投降,隆美爾一戰成名,晉升為中將,第7裝甲師獲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
  •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三大名將之一 埃爾溫·隆美爾
    埃爾溫·隆美爾 納粹德國陸軍元帥,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術家、理論家,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之一隆美爾1891年出生,在布倫茨河畔的海登姆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有沙漠之狐、帝國之鷹的稱號。 1910年9月,參加了符滕堡王國皇家陸軍第124步兵團當軍官候補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隆美爾轉戰法國、羅馬巴亞和義大利戰場。第一次參加戰鬥時,他率領3名士兵擊敗了20名左右法軍的進攻,表現出色。
  • 隆美爾的家人在他死後怎麼樣了
    隆美爾作為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陸軍元帥被德、英交戰雙方都稱為「沙漠之狐、帝國之鷹」。他不僅成為戰時德國軍民的偶像,同時也贏得了敵人的尊重。1940年2月隆美爾出任任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後使該師贏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
  • 沙漠之狐隆美爾,納粹「帝國之鷹」和傳奇名將,終被希特勒毒殺
    隆美爾帶領一小隊德國士兵居然在一次戰鬥中俘獲了5000多敵軍士兵,還繳獲了30門火炮。他第一個衝上義大利地區的最高峰,並將德國的國旗插進上面。作戰十分英勇的隆美爾在戰鬥中負傷了兩次,並得到好幾枚榮譽勳章!隆美爾內心興奮不已,以後的他一直將榮譽視為自己的生命。1918年11月,一戰以德奧同盟戰敗投降而告終。戰後,隆美爾無事可做,他就潛心研究坦克等機械裝置,並著書《步兵攻擊》。
  • 隆美爾、古德裡安、曼斯坦因,為何德國名將都乖乖聽命於希特勒?
    德國三大名將這麼厲害的人,為什麼會聽命於小小下士希特勒? 德國在二戰期間能大肆開疆擴土,將領們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一代名將的橫空出世,自然少不了血與火的磨礪。
  • 隆美爾如果不被賜死:存活到戰爭結束,會被戰爭法庭判處有期徒刑
    戰爭爆發以後,希特勒滿足了隆美爾指揮一個裝甲師的願望,少將裝甲師師長這個起點是非常高的,在法國戰役中,隆美爾指揮的第7裝甲師攻城拔寨、所向無敵,可謂戰功顯赫,被稱為「魔鬼之師」。此後,希特勒讓隆美爾擔任「德國非洲軍」軍長,前往北非援救一敗塗地的義大利軍隊,自此,隆美爾進入了其軍事生涯的巔峰,指揮非洲軍團以少勝多擊敗英軍,贏得了不朽的聲名。隆美爾,也從中將、上將,一路飆升到元帥,擢升速度非常快,創下了德軍戰時的紀錄,並被盟軍譽為「沙漠飛狐」,是對其出類拔萃的軍事造詣和戰術天才的肯定。
  • 二戰時期,九大元帥排行,第九是個日本人,隆美爾僅排第三
    1942年7月,北非沙漠中的英國第8集團軍,被「沙漠之狐」隆美爾的非洲軍團擊敗,退守埃及境內的阿拉曼地區。1942年8月4日,邱吉爾任命蒙哥馬利將軍為第8集團軍司令。蒙哥馬利的到來改變了一切。
  • 「沙漠之狐」隆美爾被逼自殺後,他有一兒一女,結局如何?
    隆美爾是二戰著名將軍,他和古德裡安、曼施坦因被稱為德軍三大名將,隆美爾和妻子露西的感情很好,兩人育有一子,而實際上隆美爾還有一個私生女,1944年10月深陷刺殺希特勒事件的隆美爾被逼自殺。那麼被譽為」沙漠之狐「的德軍元帥隆美爾自殺後,他的一兒一女結局如何呢?還算體面的元帥之死1944年夏,蘇聯紅軍攻入波蘭領土,並強渡尼斯河,逼近德國的首都柏林,盟軍亦在諾曼第登陸成功。德國腹背受敵,失敗已不可挽回,於是德軍內部出現了反對派,他們計劃刺殺希特勒後和英美盟軍議和。
  • 沙漠之狐最後的絕唱:凌厲反擊令美軍措手不及,這是一場殊死較量
    但是,素有「沙漠之狐」之稱的隆美爾卻不這麼看,他可不想就這麼結束自己的非洲之行。他覺得在兩支盟軍部隊做向心運動而自己的部隊在不斷收縮靠攏時,自己其實已經享有了中央位置的戰略利益——可以集中全力來打擊任何一個對手。
  • 二戰中世界公認的四大將軍,隆美爾第一,第三位是中國人
    一隆美爾 隆美爾命運的改變是從認識希特勒開始的,當時的隆美爾寫了一部名為《步兵攻擊》的軍事書籍,偶然間被希特勒看到,其觀點受到了希特勒的肯定與讚賞,在希特勒掌權後就把隆美爾升職為大本營的為隊長,從此隆美爾的人生走向了輝煌。二戰爆發後,為了幫助盟友義大利,以及佔領北非的資源,希特勒命隆美爾前往北非指揮對英法聯軍的作戰。
  • 隆美爾被賜死前,攔住了要反抗的兒子,兒子晚年才明白父親的苦心
    納粹德國有三大名將,埃爾溫·隆美爾其實是比較可惜的一位,這位綽號沙漠之狐、帝國之鷹的名將沒能死在戰場上,也沒能安度晚年,卻命喪自己人之手。不免令人可嘆,他1910年參軍,二戰之初便是元首大本營司令,所帶的師號稱魔鬼之師。1941年1月前往北非,兩個月的時間不到,他就扭轉了戰局,被提拔為上將。
  • 連像樣的集團軍都沒指揮過,隆美爾為何被譽為戰神般存在?
    二戰初期,德軍所向披靡橫掃歐陸,也湧現出諸多傑出將領,曼施坦因、古德裡安、隆美爾又是其中翹楚,並稱「二戰德軍三大名將」。左至右:古德裡安、隆美爾、曼施坦因相較之下,「沙漠之狐」隆美爾似乎比兩位同僚略有遜色。